可移動式公交車垃圾桶的製作方法
2023-12-11 07:29:12 5
可移動式公交車垃圾桶的製作方法
【專利摘要】一種可移動式公交車垃圾桶,解決現有技術存在的容易在車輛的行進過程中傾倒,佔用空間較大,使用不便,影響車內環境,美觀性差的問題。包括圓柱形的桶體和圓形的桶蓋,其技術要點是:所述桶體的下部設置有底座,底座通過上部的凸塊與桶體底部的凹槽相連接,底座通過下部的滑槽設置在滑道上;桶蓋下部的套管套在桶體內部的立杆上;套管內設置有一端與套管內壁相連、另一端與立杆相連的彈簧;桶蓋的邊緣上設置有凹口,桶體上部的內壁邊緣設置有限位塊,桶蓋的上部設置有把手;桶體的側面設置有通過銷軸與連接耳板相連的固定杆。其設計合理,結構緊湊,佔用空間合理,有效容積大,與公交車車體連接穩固、不易傾倒,使用方便,清潔衛生。
【專利說明】
可移動式公交車垃圾桶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屬於垃圾桶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乾淨衛生,使用方便的可移動式公交車垃圾桶。【背景技術】
[0002]公交車作為城市的一種公共運輸工具,為人們的出行帶來了諸多便利,由於乘坐公交車的人員流動性大、人數眾多,導致車廂內的衛生很難維持,因此在一般的公交車上都配置有垃圾桶。但由於公交車經常處於移動的狀態,並且頻繁啟動、停車的原因,普通的垃圾桶不能方便地固定在公交車上,以至於時常發生垃圾桶傾倒的現象,影響車內的衛生;也有司機用鐵絲把垃圾桶固定在公交車的立柱上,但是這種使用方式不夠美觀,而且很容易刮傷乘客。
[0003]目前的一些公交車用垃圾桶大多設置在過道旁邊或下客門附近,當車上的乘客比較多的時候,這種垃圾桶布置方式佔據有限的車廂空間的缺點就更加突出。也有人設計了可放置於公交車車座底下的垃圾桶,但是乘客扔垃圾不是很方便。而且,現有的公交車上放置的垃圾桶,大多為敞口形式,垃圾廢液混雜在垃圾中,很容易腐爛變質,滋生細菌,並產生濃烈的臭味,影響車內的空氣品質。
[0004]現有公交車用垃圾桶容易在車輛的行進過程中傾倒,佔用空間較大,使用不便,影響車內環境,美觀性差,故有必要對現有技術的公交車垃圾桶予以改進。【實用新型內容】
[0005]本實用新型就是針對上述問題,提供一種乾淨衛生,使用方便的可移動式公交車垃圾桶。
[0006]本實用新型所採用的技術方案是:該可移動式公交車垃圾桶包括圓柱形的桶體和圓形的桶蓋,其技術要點是:所述桶體的下部設置有底座,底座上部設置有凸塊,桶體的底部設置有凹槽,底座通過上部的凸塊與桶體底部的凹槽相連接,底座下部設置有兩條平行的滑槽,底座通過下部的滑槽設置在兩條平行的滑道上;所述桶體內部的底面中心豎直設置有立杆,立杆的高度不超過桶體開口的位置;所述桶蓋下部與立杆對應的中心位置設置有套管,桶蓋上與套管同軸的位置設置有直徑大於立杆外徑的通孔,桶蓋下部的套管套在桶體內部的立杆上;套管內設置有彈簧,彈簧的一端與套管內壁的上部相連,彈簧的另一端與立杆的中上部相連;桶蓋的邊緣上設置有凹口,桶體上部的內壁邊緣設置有與桶蓋上的凹口形狀相對應的限位塊,桶蓋的上部設置有把手;桶體的側面設置有連接耳板,連接耳板通過銷軸與固定杆的一端相連,固定杆的另一端連接有磁力吸塊。
[0007]所述桶體下部的內壁上設置有至少3個位於同一水平面上的卡塊,卡塊的上面設置有濾水板。濾水板將桶體內部分割為上部的固體腔和下部的液體腔,以使桶體內的垃圾固液分尚。
[0008]所述底座上部的凸塊為磁性凸塊,所述桶體底部的凹槽為磁性凹槽。以通過磁力使相互配合的凸塊和凹槽連接的更加牢固。
[0009]所述桶蓋上部設置的把手為彈性的L形結構,把手沿桶蓋徑向布置,把手的一端連接在桶蓋中部,把手的另一端不與桶蓋連接。彈性的L形把手能夠方便桶蓋的開啟、關閉和轉動,並且可以吊掛物品。
[0010]所述磁力吸塊的端面為內凹的圓弧形狀。以使磁力吸塊能夠與公交車內立柱的外圓更好地貼合。
[0011]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由於本實用新型採用底部設置有凹槽的桶體,上部設置有凸塊的底座,底座通過凸塊與桶體底部的凹槽相連接,底座下部設置有滑槽;桶蓋下部設置有與桶體內部豎直設置的立杆相配合的套管,套管內設置有彈簧,桶蓋的邊緣上設置有凹口,桶體上部的內壁邊緣設置有限位塊,桶蓋的上部設置有把手,桶體的側面通過連接耳板連接有固定杆和磁力吸塊的結構形式,所以其設計合理,結構緊湊,佔用空間合理,有效容積大,與公交車車體連接穩固、不易傾倒,使用方便,清潔衛生。【附圖說明】
[0012]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一種結構示意圖。
[0013]圖2是圖1沿軸線的剖視圖。
[0014]圖3是圖2中的底座的一種結構示意圖。
[0015]圖4是圖2中的濾水板的一種結構示意圖。
[0016]圖中序號說明:1桶蓋、2凹口、3限位塊、4桶體、5底座、6滑道、7固定杆、8磁力吸塊、 9連接耳板、10套管、11把手、12彈簧、13立杆、14卡塊、15濾水板、16凹槽、17液體腔、18固體腔、19凸塊、20滑槽。【具體實施方式】
[0017]根據圖1?4詳細說明本實用新型的具體結構。該可移動式公交車垃圾桶包括底部設置有凹槽16的圓柱形的桶體4和下部設置有套管10的圓形的桶蓋1,其中桶體4的下部設置有底座5,底座5的上部設置有與桶體4底部的凹槽16相配合的凸塊19,桶體4下面設置的底座5的下部設置有滑槽20,底座5通過下部的兩條平行的滑槽20設置在通過螺栓等緊固件安裝在公交車地板表面的兩條平行的滑道6上,並可以沿滑道6平穩的移動。桶體4內部的底面中心處豎直地設置有高度不超過桶體4開口位置的立杆13,桶蓋1下部中心位置設置的套管10的位置與桶體4內部底面上豎直設置的立杆13的位置相對應,並且桶蓋1下部的套管10 套在桶體4內部的立杆13上,套管10內設置有一端與套管10內壁的上部相連、另一端與立杆 13的中上部相連的彈簧12,桶蓋1上與其下部套管10軸線相對應的位置開設有直徑大於立杆13外徑、小於套管10內徑的,能夠使立杆13穿過的通孔,以使桶蓋1能夠沿著立杆13上下往復運動,實現垃圾桶的開啟和關閉,並可以對桶體4內部的垃圾進行擠壓,從而增大垃圾桶的有效容積。桶蓋1的邊緣上設置有U型凹口 2,在桶體4上部的內壁邊緣上設置有與桶蓋1 的U型凹口 2形狀相對應的、能夠穿過U型凹口 2的限位塊3,桶蓋1的上部還設置有便於操作桶蓋1的把手11。桶體4的側面設置有用於連接固定杆7的連接耳板9,固定杆7的一端通過銷軸與連接耳板9相連接,另一端連接有與公交車內金屬立柱相吸附的磁力吸塊8。
[0018]為了使丟棄在桶體4內的垃圾固液分離,桶體4下部的內壁上設置有至少3個位於同一水平面上的卡塊14,卡塊14的上面放置有濾水板15,濾水板15將桶體4內部區域分割為上部的固體腔18和下部的液體腔17,以減少固體垃圾和廢液混雜所產生的腐爛變質等現象。
[0019]為了使底座5上部的凸塊19和桶體4底部的凹槽16連接得牢固,底座5上部的凸塊 19為磁性凸塊19,桶體4底部的凹槽16為磁性凹槽16,通過磁力相互配合連接。
[0020]出於使桶蓋1上部設置的把手11能夠方便快捷地開啟、關閉和轉動桶蓋1的目的, 桶蓋1上部設置的把手11為沿桶蓋1徑向布置的彈性L形結構,把手11的折彎端與桶蓋1中部相連接,把手11的延伸端與桶蓋1邊緣的表面相貼近,但不與桶蓋1連接,使把手11的延伸端與桶蓋1表面留有一定的間隙,以方便公交車內便民物品的懸掛。
[0021]為了使磁力吸塊8能夠更好地與公交車內立柱的外圓相貼合,連接在固定杆7—端的磁力吸塊8的端面為內凹的圓弧形狀。
[0022]使用時,將底座5通過下部的兩條平行的滑槽20設置在通過螺栓等緊固件安裝在公交車地板表面的兩條平行的滑道6上,桶體4通過底部的與底座5上部的凸塊19相配合的凹槽16設置在底座5上。濾水板15通過設置在桶體4下部內壁上的若干個卡塊14,卡設在桶體4內部,濾水板15將桶體4內部區域分割為上部的固體腔18和下部的液體腔17,使丟棄在桶體4內的垃圾固液分離。桶蓋1通過下部設置的套管10套接在桶體4內部豎直設置的立杆 13上,由於套管10內所設置的一端與套管10內壁的上部相連、另一端與立杆13的中上部相連的彈簧12的彈力作用,桶蓋1與桶體4的頂部離有一定距離,以方便垃圾的投放。轉動桶體 4的位置,使桶體4側面設置的一端通過銷軸與連接耳板9相連接的固定杆7靠近公交車內的立柱,並通過固定杆7另一端連接的磁力吸塊8端面的內凹圓弧與公交車內的金屬立柱相吸附,以固定整個垃圾桶。
[0023]在乘車過程中,乘客可以通過桶蓋1與桶體4頂部形成的開口空間來進行垃圾的投放,進入到桶體4內的垃圾中的液體經過濾水板15進入到桶體4下部的液體腔17,以減少垃圾短時間內腐爛變質,產生臭味等現象。當桶體4的固體腔18內垃圾較多、影響垃圾的投放時,可通過桶蓋1上部設置的把手11,沿與桶蓋1下部的套管10相配合的立杆13下壓整個桶蓋1,利用桶蓋1對固體腔18內的垃圾進行擠壓,以增大桶體4的有效容積,下壓過程中立杆 13可穿過蓋桶上開設的通孔,以確保桶蓋1能夠順利下壓;擠壓後,桶蓋1由於套管10內壁連接的彈簧12的彈力作用,而回復到初始開口位置。
[0024]需要倒垃圾時,向上提起桶體4,使桶體4底部的凹槽16與底座5上部的凸塊19分離開,從而將桶體4從底部的底座5上取下,然後將垃圾倒出;倒完垃圾後,再將桶體4放回到底座5上,整個過程無需將底座5從公交車地板表面的滑道6上取下,傾倒垃圾方便、快捷。
[0025]當公交車內乘客較多,空間相對擁擠,需要移動垃圾桶時,首先通過把手11旋轉桶蓋1,使桶蓋1邊緣上的U型凹口 2與桶體4上部內壁邊緣的限位塊3位置相對應,然後將桶蓋1 下壓,使U型凹口2穿過限位塊3,當桶蓋1下壓到限位塊3以下時,轉動桶蓋1,使桶蓋1邊緣上的U型凹口 2與桶體4上部內壁邊緣的限位塊3的位置交錯開,再鬆開桶蓋1,使桶蓋1的頂部依靠套管10內壁連接的彈簧12的彈力作用,卡在限位塊3的下部,實現桶蓋1的關閉;將固定杆7—端連接的磁力吸塊8從公交車內的金屬立柱上卸下,固定杆7依靠重力繞其與桶體4側面設置的連接耳板9相連一端的軸線轉動到豎直位置;最後通過底座5下部的滑槽20沿設置在公交車地板表面的滑道6,將垃圾桶移動到車座下方等不礙事的位置。
[0026]根據使用需要,公交車內的暈車藥、嘔吐清潔袋等便民物品,可以通過桶蓋1上部沿徑向設置的彈性L形把手11的延伸端與桶蓋1表面留有的間隙,方便地懸掛在把手11上, 以供乘客隨時使用。
【主權項】
1.一種可移動式公交車垃圾桶,包括圓柱形的桶體(4)和圓形的桶蓋(1),其特徵在於: 所述桶體(4)的下部設置有底座(5),底座(5)上部設置有凸塊(19),桶體(4)的底部設置有 凹槽(16),底座(5)通過上部的凸塊(19)與桶體(4)底部的凹槽(16)相連接,底座(5)下部設 置有兩條平行的滑槽(20),底座(5)通過下部的滑槽(20)設置在兩條平行的滑道(6)上;所 述桶體(4)內部的底面中心豎直設置有立杆(13),立杆(13)的高度不超過桶體(4)開口的位 置;所述桶蓋(1)下部與立杆(13)對應的中心位置設置有套管(10),桶蓋(1)上與套管(10) 同軸的位置設置有直徑大於立杆(13)外徑的通孔,桶蓋(1)下部的套管(10)套在桶體(4)內 部的立杆(13)上;套管(10)內設置有彈簧(12),彈簧(12)的一端與套管(10)內壁的上部相 連,彈簧(12)的另一端與立杆(13)的中上部相連;桶蓋(1)的邊緣上設置有凹口(2),桶體 (4)上部的內壁邊緣設置有與桶蓋(1)上的凹口(2)形狀相對應的限位塊(3),桶蓋(1)的上 部設置有把手(11);桶體(4)的側面設置有連接耳板(9),連接耳板(9)通過銷軸與固定杆 (7 )的一端相連,固定杆(7 )的另一端連接有磁力吸塊(8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可移動式公交車垃圾桶,其特徵在於:所述桶體(4)下部的內 壁上設置有至少3個位於同一水平面上的卡塊(14),卡塊(14)的上面設置有濾水板(15)。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可移動式公交車垃圾桶,其特徵在於:所述底座(5)上部的凸 塊(19)為磁性凸塊(19),所述桶體(4)底部的凹槽(16)為磁性凹槽(16)。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可移動式公交車垃圾桶,其特徵在於:所述桶蓋(1)上部設置 的把手(11)為彈性的L形結構,把手(11)沿桶蓋(1)徑向布置,把手(11)的一端連接在桶蓋 (1)中部,把手(11)的另一端不與桶蓋(1)連接。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可移動式公交車垃圾桶,其特徵在於:所述磁力吸塊(8)的端 面為內凹的圓弧形狀。
【文檔編號】B60N3/08GK205708345SQ201620625173
【公開日】2016年11月23日
【申請日】2016年6月23日
【發明人】武桃宇
【申請人】武桃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