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燈座、背光模組和顯示裝置的製作方法
2023-09-15 14:17:25 1
專利名稱:一種燈座、背光模組和顯示裝置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液晶顯示模組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燈座、背光模組和顯示裝置。
背景技術:
圖1為現有液晶顯示模組中燈座的立體結構示意圖,如圖1所示,兩個燈線出口 I設置於燈座的後部,兩個燈線出口 I與圖1中所示燈座底部的兩個燈線出口 4之間為通透結構,燈線從燈座內部穿過,即燈線從所述通透結構中穿過,燈線垂直於燈座的上表面,也就是垂直於卡線槽2所在的表面。這種走線方式很容易導致燈線在燈線出口 I位置發生易位,從而使遠端燈座底部燈線出口 4處的燈線易位,如圖2所示,最終導致燈線5與背板6發生擠壓,造成燈線破損。圖2中所顯示的燈線為燈座底部燈線出口伸出的燈線,由於燈座被其它部件遮擋,所以在圖2中沒有體現;燈線未發生易位時與背板間的正常位置如圖3所
/Jn ο此外,從圖1中可以看出燈線出口處的卡線槽2較淺,且沿燈座邊緣的走線位置3無卡槽,使得燈線很容易與卡線槽2發生脫離,從而導致燈線發生易位,造成燈座底部燈線出口處的燈線與背板間發生擠壓,如圖2所示,導致熄滅等不良情況發生。
實用新型內容有鑑於此,本實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於提供一種燈座、背光模組和顯示裝置,能有效避免燈線與背板發生擠壓,防止燈線破損及燈管熄滅。為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這樣實現的: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燈座,包括燈線出口 ;所述燈座還包括:設置於燈線出口位置的彈性卡合結構和設置於走線位置的卡線槽;其中,所述燈線出口設置於燈座走線位置的前部。其中,所述燈座包括兩個燈線出口,所述彈性卡合結構為兩個,所述卡線槽為兩條。其中,所述兩個燈線出口、兩個彈性卡合結構和兩條卡線槽均軸對稱分布於所述燈座的上表面。其中,所述兩個燈線出口與燈座底部燈線出口間的通透結構與燈座的上表面成一夾角。其中,所述夾角為30度 75度。其中,其特徵在於,所述彈性卡合結構的開口朝向燈反射罩。其中,所述彈性卡合結構的開口寬度小於燈線的直徑,所述彈性卡合結構的底部寬度大於燈線的直徑。其中,所述卡線槽由兩條設置於燈座上表面的突出部構成。本實用新型還提供了一種背光模組,所述背光模組中的燈座採用如上所述的燈座。本實用新型還提供了一種顯示裝置,所述顯示裝置中的燈座採用如上所述的燈座。本實用新型提供的燈座,將燈線出口設置於燈座走線位置的前部,且在燈線出口處設置彈性卡合結構,並在走線位置設置卡線槽。本實用新型通過改變燈線的出口位置,降低了燈線在燈座中發生易位的情況;還在燈線的出口位置設置彈性卡合結構,可避免因燈線在出口位置發生易位而與背板發生擠壓的問題,因而可避免燈線破損,防止燈管熄滅。此外,本實用新型還在燈線走線位置設置卡線槽,可避免燈線在走線方向發生偏移,因而可避免燈線與背板發生摩擦。
圖1為現有液晶顯示模組中燈座的立體結構示意圖;圖2為現有技術中燈線易位時與背板發生擠壓的結構示意圖;圖3為燈線未發生易位時與背板間的結構示意圖;圖4為本實用新型燈座一實施例的立體結構示意圖;圖5為本實用新型彈性卡合結構的截面圖。附圖標記說明:1、燈線出口 ;2、燈線出口處的卡線槽;3、走線位置;4、燈座底部燈線出口 ;5、燈線;6、背板;7、彈性卡合結構;8、走線位置處的卡線槽;9、彈性卡合結構的開口 ;10、彈性卡合結構的開口寬度;11、彈性卡合結構的底部寬度;m、燈座上表面的中軸線;α、彈性卡合結構與走線方向的夾角山、彈性卡合結構的長度。
具體實施方式
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將燈線出口設置於燈座走線位置的前部,且在燈線出口處設置彈性卡合結構,並在走線位置設置卡線槽。所述燈座可包括一個、兩個或四個燈線出口,其中,所述燈座包括兩個燈線出口時,所述彈性卡合結構為兩個,卡線槽為兩條。
以下結合附圖及具體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說明。圖4為本實用新型燈座一實施例的立體結構示意圖,如圖4所示,兩個燈線出口 I相對於燈座上表面中軸線m,對稱分布於燈座走線位置的前部。兩個燈線出口 I與燈座底部燈線出口 4間的通透結構與燈座的上表面成一個小於90度的夾角,也就是說,燈線從燈座中穿過時,燈線與燈座上表面不垂直,優選地,所述夾角為30度 75度,所述夾角一般不會小於30度,因為燈座的尺寸有限,如果夾角很小,且燈座底部燈線出口 4的位置不變的話,燈線出口 I將會位於燈座走線位置的後部,燈座上表面也就沒有設置卡線槽的位置了,這與實際不符;如果夾角太大,大於75度,那麼燈線在燈座內的位置就接近於現有技術,即燈線垂直於燈座的上表面,這種情況容易導致燈線與背板發生擠壓。燈座中傾斜的通透結構對燈線易位有限制作用,因此,這種走線方式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燈線易位機率。此外,如圖4所示,兩個燈線出口 I位置還設有彈性卡合結構7,所述兩個彈性卡合結構7也相對於燈座上表面中軸線m對稱,在水平方向上與燈座的走線方向均成一個夾角α ;所述彈性卡合結構7的長度L大於燈線出口的直徑;彈性卡合結構7的開口 9朝向燈反射罩,所述燈反射罩包裹住所述燈座的上表面及前後表面,所述燈反射罩在圖4中未體現。所述彈性卡合結構7的截面圖如圖5所示,所述彈性卡合結構7的開口寬度10稍小於燈線的直徑,所述彈性卡合結構的底部寬度11大於燈線的直徑;所述彈性卡合結構可避免燈線在出口位置發生易位。如圖4所示,本實用新型還在燈線走線位置設置卡線槽8,兩條卡線槽8同樣對稱分布於燈座上表面中軸線m的兩側。為了防止燈線易位,可將卡線槽8設置的深一些,卡線槽的寬度也可根據需要設置。在實際應用中,所述每條卡線槽可由兩條設置於燈座上表面的突出部構成。一體成型的結構,製作工藝簡單,且使得燈座的體積最小化,滿足顯示裝置輕薄化的發展趨勢。卡線槽的設置可避免燈線在走線方向發生偏移,從而可避免燈線與背板發生摩擦。本實用新型還提供了一種背光模組,所述背光模組中的燈座採用如上所述的燈座。此外,本實用新型還提供了 一種顯示裝置,所述顯示裝置中的燈座採用如上所述的燈座。本實用新型提供的燈座,將燈線出口設置於燈座走線位置的前部,且在燈線出口處設置彈性卡合結構,並在走線位置設置卡線槽。本實用新型通過改變燈線的出口位置,降低了燈線在燈座中發生易位的情況;還在燈線的出口位置設置彈性卡合結構,可避免因燈線在出口位置發生易位而與背板發生擠壓的問題,因而可避免燈線破損,防止燈管熄滅。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而已,並非用於限定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
權利要求1.一種燈座,包括燈線出口(I);其特徵在於,所述燈座還包括:設置於燈線出口位置的彈性卡合結構(7)和設置於走線位置的卡線槽(8); 其中,所述燈線出口(I)設置於燈座走線位置(3)的前部。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燈座,其特徵在於,所述燈座包括兩個燈線出口(1),所述彈性卡合結構(7)為兩個,所述卡線槽(8)為兩條。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燈座,其特徵在於,所述兩個燈線出口(I)、兩個彈性卡合結構(7)和兩條卡線槽(8)均軸對稱分布於所述燈座的上表面。
4.根據權利要求2或3所述的燈座,其特徵在於,所述兩個燈線出口(I)與燈座底部燈線出口間的通透結構與燈座的上表面成一夾角。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燈座,其特徵在於,所述夾角為30度 75度。
6.根據權利要求1、2或3任一所述的燈座,其特徵在於,所述彈性卡合結構的開口(9)朝向燈反射罩。
7.根據權利要求1、2或3所述的燈座,其特徵在於,所述彈性卡合結構的開口寬度(10)小於燈線的直徑,所述彈性卡合結構的底部寬度(11)大於燈線的直徑。
8.根據權利要求1、2或3所述的燈座,其特徵在於,所述卡線槽(8)由兩條設置於燈座上表面的突出部構成。
9.一種背光模組,其特徵在於,所述背光模組中的燈座米用如權利要求1至8中任一項所述的燈座。
10.一種顯示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顯示裝置中的燈座採用如權利要求1至8中任一項所述的燈座。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燈座、背光模組和顯示裝置,所述燈座包括燈線出口(1);還包括設置於燈線出口位置的彈性卡合結構(7)和設置於走線位置的卡線槽(8);所述燈線出口(1)設置於燈座走線位置(3)的前部。本實用新型可有效避免燈線與背板發生擠壓,防止燈線破損及燈管熄滅。
文檔編號G02F1/13357GK203010527SQ20122024136
公開日2013年6月19日 申請日期2012年5月25日 優先權日2012年5月25日
發明者郝學光, 龍君 申請人:北京京東方光電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