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機、噪聲消除系統、耳機系統及放聲系統的製作方法
2023-09-13 22:34:10 1
耳機、噪聲消除系統、耳機系統及放聲系統的製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噪聲消除系統及與其一起使用的耳機,旨在解決減小由耳機的洩漏特性引起的執行頻率選擇性濾波方面的困難的問題,提供了耳機、噪聲消除系統、耳機系統及放聲系統。本實用新型的耳機可在使用中定位於使用者的耳甲中,包括一個具有用於產生聲音的揚聲器的耳機主體及一個突出部。突出部從耳機主體的第一表面延伸出,以定位在使用者的耳道中或耳道入口處。耳機主體包括在第一表面上的一個聲音出口,以允許揚聲器產生的聲音離開耳機主體。突出部從耳機主體的第一表面延伸出,鄰近於聲音出口,並且突出部包含一個聲音入口端,該聲音入口端被連接至一個用於檢測進入耳道的聲音的傳聲器。該耳機可用於噪聲消除系統、耳機系統和放聲系統。
【專利說明】耳機、噪聲消除系統、耳機系統及放聲系統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噪聲消除系統,以及一種與該系統一起使用的耳機。
【背景技術】
[0002]提供一種噪聲消除系統,用於供放聲(sound-reproducing)裝置-諸如耳
機——使用是已知的。放聲裝置包括揚聲器,用於從可攜式音樂播放器、電話手持機(handset)等接收表示所希望的聲音——諸如音樂或語音——的電信號。噪聲消除系統包括設置在放聲裝置上的傳聲器(microphone),以產生表不環境噪聲(ambient noise)的電信號。該環境噪聲信號隨後被施加至信號處理電路以產生噪聲消除信號,該噪聲消除信號被施加至所述揚聲器。
[0003]信號處理電路的目的在於產生一個噪聲消除信號,當被施加至揚聲器時,該噪聲消除信號產生一個與到達使用者的耳朵的環境聲音幅度相等但相位相反的聲音。如果這可以實現,則相消幹擾將具有減少能夠被使用者聽到的噪聲的效果。
[0004]為了實現該目的,例如從GB-2441835A中已知,信號處理電路需要對環境噪聲信號施加頻率選擇性濾波,該頻率選擇性濾波需要考慮如下因素:噪聲傳聲器的響應的頻率依賴性(frequency-dependent)的幅度和相位特性;信號處理電路中的任何電放大的頻率依賴性的幅度和相位特性;以及揚聲器的響應的頻率依賴性的幅度和相位特性。這些特性對於任意給定的單獨耳機裝置通常都是相對穩定的,雖然存在製造容差,但對於任意式樣的耳機都可以確定這些特性。
[0005]不過,額外地,頻率選擇性濾波需要考慮另外兩個因素,即:從周圍環境進入使用者的耳朵的聲路徑的頻率依賴性的幅度和相位特性;以及,從揚聲器到使用者的耳朵的聲路徑的相位和頻率響應。這些取決於耳機的洩露特性,即,耳機與佩戴者耳朵的聯接處的洩露。
[0006]已知洩露路徑的頻率依賴性的特性可大幅變化,這取決於放聲裝置如何與使用者的耳朵相互作用。更具體而言,一個重要因素是洩露的區域,這影響了耳朵所感知的所有信號的幅度和相位。例如,在旨在佩戴於使用者的外耳內的耳機的情況中,頻率依賴性的洩露特性將取決於使用者的耳朵的確切形狀、以及耳機被推入耳朵中有多緊。
[0007]這造成難以實施充分表示頻率依賴性的幅度和相位洩露特性的頻率選擇性濾波。
實用新型內容
[0008]根據本實用新型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種耳機,以在使用中定位於使用者的耳甲(concha)中,其中所述耳機包括:
[0009]一個耳機主體,包含一個用於產生聲音的揚聲器;以及
[0010]一個突出部,從所述耳機主體的第一表面延伸出,以定位在使用者的耳道中或者耳道的入口處;
[0011]其中所述突出部包含一個聲音入口端,該聲音入口端連接至一個用於檢測進入耳道的聲音的傳聲器。
[0012]根據本實用新型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種噪聲消除系統,包括:
[0013]噪聲消除電路,用於施加一個頻率依賴性的濾波特性以及施加一個增益至表示環境噪聲的輸入信號,以產生一個噪聲消除信號,其中所述頻率依賴性的濾波特性和所述增益中的至少一個是自適應的;以及
[0014]一個耳機,以在使用中定位於使用者的耳甲中,其中所述耳機包括:
[0015]一個耳機主體,包含一個用於產生聲音的揚聲器,其中所述揚聲器連接至所述噪聲消除電路以接收所述噪聲消除信號;
[0016]—個環境噪聲傳聲器,用於檢測在所述耳機的區域中的環境噪聲,以及用於將一個環境噪聲信號作為輸入供給至所述噪聲消除電路;以及
[0017]一個突出部,從所述耳機主體的第一表面延伸出,以定位在使用者的耳道中;
[0018]其中所述突出部包含一個聲音入口端,該聲音入口端連接至一個誤差傳聲器,以用於檢測進入耳道的聲音,並且用於產生一個誤差信號,其中所述誤差傳聲器連接至所述噪聲消除電路,以及
[0019]其中所述噪聲消除電路被配置為根據所述誤差信號適配所述頻率依賴性的濾波特性和所述增益中的至少一個。
[0020]根據本實用新型的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種耳機系統,包括:
[0021]—個插孔(jack),用於插入至一個聲源中;以及
[0022]至少一個根據第一方面的耳機。
[0023]根據本實用新型的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种放聲系統,包括聲源以及根據第三方面的耳機系統。
[0024]本實用新型具有的優勢在於誤差傳聲器可方便地檢測進入使用者耳道的聲音的環境噪聲的量。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25]為了更好地理解本實用新型,並且闡釋如何實施本實用新型,現在將通過實施例方式參照附圖來描述,在附圖中:
[0026]圖1示出了根據本實用新型的一個方面的耳機的使用;
[0027]圖2示出了用於供本實用新型的耳機使用的第一噪聲消除系統;
[0028]圖3是一個立體圖,示出了根據本實用新型的一個方面的耳機的形式;
[0029]圖4是一個正視圖,示出了圖3的耳機;
[0030]圖5是示出了圖3的耳機的側視圖;以及
[0031]圖6是示出了根據本實用新型的一個方面的耳機的替代形式的立體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32]圖1示出了一個放聲系統10,包括一個信號源12和一個耳機系統14。信號源12可以是一個回放(PI ayback )裝置例如MP3播放器,或者是一個用於接收聲音信號的裝置例如行動電話手持機等。
[0033]耳機系統14可包括一個插入信號源12中的插孔16和一個信號處理單元18。儘管在圖1中示出了一個分立的信號處理單元18,但是本實用新型同樣適用於在信號源中或者甚至在耳機自身中進行信號處理的系統。
[0034]在該實施例中,放聲系統10是一個立體聲系統,所以信號處理單兀18包括與兩個耳機連接的對應引線(lead) 20、22,其中在圖1中僅僅示出了一個耳機24,應理解,該對耳機中的另一個耳機是第一個的簡單鏡像。引線20、22中的每一個都可以由若干線(wire)構成,以允許沿著它們傳送分立的信號,如下面更加詳細所描述的。
[0035]耳機24的尺寸和形狀允許它在使用者32外耳30的耳道28的入口處適配在耳甲26內。
[0036]耳機24包括一個突出的引導件34,該引導件34從耳機的前表面延伸,從而它可被定位在使用者耳道28的入口中或入口處。
[0037]圖2示出了放聲系統10內的噪聲消除系統的總體形式。具體地,信號處理單元18從輸入40上的信號源12接收一個期望的信號。這可能是例如表示用戶希望聽到的語音或音樂的信號。
[0038]期望的信號被施加到加法器42的第一輸入,並且來自加法器42的輸出經由引線20中的第一線44輸出至耳機24中的揚聲器46。
[0039]耳機24還包括至少一個傳聲器48,用於檢測耳機附近的環境噪聲。例如,傳聲器48可以定位在耳機24的後表面。來自傳聲器48的環境噪聲信號可以沿著引線20中的第二線50傳送至信號處理單元18。
[0040]環境噪聲信號被傳送至濾波器52,並且傳送至增益單元54以產生噪聲消除信號,該噪聲消除信號被施加至加法器42的第二輸入,從而它被添加到期望的信號,因為期望的信號被供應至揚聲器46。
[0041]如果可以適當地控制信號處理單元18中的濾波器52和增益單元54所執行的信號處理,則將噪聲消除信號施加至揚聲器46的效果是產生一個將環境噪聲抵消至至少某一程度的聲音,從而可更加清晰地聽見期望的聲音。
[0042]如公知的,有效的噪聲消除要求濾波器52和增益單元54的濾波特性應當很好地匹配至該系統的其他特性。因而,濾波器52可具有的頻率響應特性補償了環境噪聲傳聲器48或揚聲器46的響應中的任何頻率依賴性的變量。此外,濾波器52可具有的頻率響應特性補償環境噪聲中的任何頻率依賴性的變量,在耳機被佩戴時,所述環境噪聲圍繞著耳機到達使用者的耳朵。濾波器52的這些特性可以基於耳機24的知識來進行預設置,信號處理單元18與所述耳機24 —起使用。
[0043]圖2中示出的系統是一個自適應前饋系統,在該自適應前饋系統中,環境噪聲信號被傳送通過固定濾波器52和可控增益單兀54。在其他實施方案中,濾波器52可以是可控的並且增益單元52是固定的,而在另一些實施方案中,濾波器52和增益單元54都是可控的。
[0044]因而,耳機24還包括一個定位為鄰近於揚聲器46的誤差傳聲器60,從而在使用時,該誤差傳聲器60可檢測存在於使用者耳道的入口處的聲音。
[0045]由誤差傳聲器60產生的信號沿著引線20中的第三線62傳送至信號處理單元18中的控制塊64。
[0046]如已知的,控制塊64還可接收其他輸入信號,例如來自輸入40的輸入信號和/或來自噪聲傳聲器48的輸入信號。控制塊64基於其所接收的輸入信號來適配由增益單元54所施加的增益,從而優化噪聲消除。如前述提及的,在其他實施方案中,控制塊64可替代地或者附加地適配濾波器52的特性。
[0047]更具體地,在理想情形中,由誤差傳聲器60檢測到的聲音應當精確地對應於輸入40上所接收的期望的聲音,而沒有來自環境噪聲的任何成分。在由誤差傳聲器60檢測到的聲音未精確地對應於輸入40上所接收的期望的聲音,或者存在來自環境噪聲的成分時,可控制濾波器52和/或增益單元54從而減少這樣的誤差。
[0048]確定噪聲消除系統是否可以消除環境噪聲的一個重要因素可被描述為耳機的洩漏。
[0049]當耳機24鬆弛地保持在使用者耳朵的耳甲26中時,存在相對高的洩漏。也就是說,耳機24提供了對到達使用者耳道28的環境聲音的低聲阻,並且提供了對從揚聲器46到達外部的聲音的低聲阻。在這樣的情形中,要求相對高程度的噪聲消除,所以如果要實現有效的噪聲消除,則在增益單元54中施加至由噪聲傳聲器48所接收的環境噪聲信號的增益值必須相對高。
[0050]當耳機24緊緊地保持在使用者耳道28的入口處時,它提供了對到達耳道的環境聲音的高聲阻,並且同樣地提供了對從揚聲器46到達周圍環境的聲音的高聲阻,這就是所說的相對低的洩漏。在所述情形中,少量的到達耳朵的噪聲需要清除,所以如果要實現可接受的噪聲消除,則在增益單元54中施加至由噪聲傳聲器48所接收的環境噪聲信號的增益值必須相對低。
[0051]在示出的實施方案中,由增益單元54所施加的增益值是可調整的,所以有必要選擇提供可接受程度的噪聲消除的增益值,然而耳機被使用者使用。
[0052]同樣真實的是,耳機24在使用者耳朵的耳甲26中所佩戴的方式將對聲音洩漏路徑的頻率特性具有影響,環境聲音通過該聲音洩漏路逕到達使用者的耳道28。因而,在本實用新型的其他實施方案中,基於由誤差傳聲器60所產生的信號來適配濾波器52的頻率特性。
[0053]圖3、圖4和圖5示出了一種耳機形式,具有合適的誤差傳聲器,用於檢測存在於使用者耳道的入口處的聲音。
[0054]具體地,圖3、圖4和圖5示出了一個耳機24,具有殼體112形式的耳機主體,該耳機主體具有的尺寸和形狀允許其被放置在使用者的外耳中,鄰近於使用者耳道的入口。與殼體112連接的是引線20。殼體112可由硬性塑料材料或者任何其他合適的材料製成。
[0055]墊116圍繞殼體112的第一端部區域安裝。墊116可由比殼體112具有較低硬性(例如,較軟)的材料製成,例如塑料或橡膠,並且墊116可被設計成可通過輕微伸展從殼體112移除,從而如果需要則可更換墊116。墊116用作墊圈,提供殼體112和使用者外耳之間的局部密封,並且允許舒適地佩戴耳機。
[0056]在其他實施方案中,所述殼體可具有單一結構。也就是說,殼體和墊可形成為單個主體。
[0057]殼體112具有一個或多個孔118,允許環境聲音進入殼體,從而可通過傳聲器48(在圖3、圖4和圖5中未示出)檢測這些環境聲音。所述孔118或每一孔118優選地定位為遠離殼體的第一端部區域,從而當佩戴耳機時,這些孔118不被使用者的耳朵所堵塞。[0058]揚聲器46 (在圖3、圖4和圖5中未示出)被安裝在殼體112內側,且被定位和定向為使得它通過表面132上的聲音出口 120將聲音引導出殼體,所述聲音出口 120被放置為抵靠在使用者耳朵上。聲音出口 120可包括:一個孔,在殼體112中;以及,墊116,由透聲但防水的材料覆蓋,例如網狀物。
[0059]聲音出口 120被定位為使得,當耳機24被佩戴在預期位置處時,聲音出口 120鄰近於使用者耳道的入口。
[0060]為了幫助確保耳機24被佩戴在預期位置中,突出的引導件34從殼體112鄰近於聲音出口 120的表面延伸。為了舒適,使用者將自然地調整耳機的位置,使得引導件34位於耳道的入口處,這將自動地使聲音出口 120鄰近於耳道的入口。[0061]引導件34具有一個聲音入口孔125,誤差傳聲器60 (在圖3、圖4和圖5中未示出)被安裝在聲音入口孔125的後方或者被安裝在殼體116的內側的一個位置,使得誤差傳聲器60可檢測進入通過聲音入口孔125的聲音,或者可檢測沿著適當設計的聲音通道傳送
的聲音。
[0062]因而,聲音入口孔125的定位使得誤差傳聲器60可檢測使用者耳道的入口處的聲音。
[0063]如上面所描述的,由誤差傳聲器60所產生的信號在該實施方案中被用來在耳機24被佩戴於使用者耳朵中時,將信號處理單元18的增益適配至經過耳機24洩漏的聲音的量。在圖3、圖4和圖5中示出的實施方案中,由於耳機24的結構意味著洩漏值的範圍被限制這一事實,所述適配更加容易,儘管在使用者的耳朵中如何佩戴耳機會有所不同。
[0064]因而,在耳機的表面132上設置有兩個隆起134、136,所述隆起134、136在它們之間限定了一個聲音通道138。所述隆起具有足夠的剛性,使得即使耳機24被適度緊地壓靠在使用者的耳朵上,聲音通道138仍將足以允許環境聲音一定程度地洩漏至使用者的耳道中。
[0065]這意味著,洩漏值的範圍被限制,從而同樣限制了一個必要的範圍,信號處理單元18的增益需要在該必要的範圍內進行適配。這使得更易於提供優化的增益量,從而改善了噪聲消除效應。
[0066]同樣地,對洩漏值的範圍的限制意味著還限制了如下一個範圍,信號處理單元18的頻率特性需要在該範圍內進行適配。在該示出的實施方案中,在沒有對頻率特性的任何適配的情況下,噪聲消除效應是足夠的。
[0067]圖6示出了根據本實用新型的耳機24的一個替代實施方案。
[0068]圖6中示出的耳機24具有一個殼體形式的耳機主體,該殼體具有第一端部區域152,該第一端部區域具有的尺寸和形狀允許將其放置在使用者的外耳中,鄰近於使用者耳道的入口。該殼體還具有第二端部區域154,具有一個孔156,引線20(在圖6中未示出)可從該孔156中突出。該殼體的第一端部區域152可以由硬性塑料材料或任何其他合適的材料製成。
[0069]墊158繞殼體的第一端部區域152安裝。墊158可由比殼體具有較低硬性(例如,較軟)的材料製成,例如塑料或橡膠,並且墊158可被設計成通過輕微伸展能夠從殼體移除,使得如果需要可更換墊。墊158用作墊圈,提供殼體和使用者外耳之間的局部密封,並且允許舒適地佩戴耳機。[0070]在其他實施方案中,所述殼體可具有單一結構。也就是說,殼體的第一端部區域152和墊可形成為單個主體。
[0071]殼體的第一端部區域152具有一個或多個孔160,允許環境聲音進入殼體,從而可通過傳聲器48 (在圖6中未不出)檢測這些環境聲音。所述孔160或每一孔160優選地定位在殼體的第一端部區域152的後側上,從而當佩戴耳機時,這些孔160不被使用者的耳朵
所堵塞。
[0072]揚聲器46 (在圖6中未示出)被安裝在殼體內側,且被定位和定向為使得它通過殼體的第一端部區域152的前側中的聲音出口 162將聲音引導出殼體,所述聲音出口 162可包括:一個孔,在殼體中;以及,墊158,由透聲但防水的材料覆蓋,例如網狀物。
[0073]聲音出口 162被定位為使得,當耳機24被佩戴在預期位置處時,聲音出口 162鄰近於使用者耳道的入口。
[0074]為了幫助確保耳機24被佩戴在預期位置處,突出的引導件34從殼體鄰近於聲音出口 162的第一端部區域152的前側表面延伸,所述突出的引導件34是具有大致C形橫截面的彎曲結構174。為了舒適,使用者將自然地調整耳機的位置,從而引導結構174位於耳道的入口處,這將自動地使聲音出口 162鄰近於耳道的入口。
[0075]引導結構174具有一個聲音入口孔176,誤差傳聲器60 (在圖6中未示出)被安裝在引導結構174中。替代地,通路可將聲音入口孔176連接至誤差傳聲器60,該誤差傳聲器60然後可位於殼體的第一端部區域152內側(或者在殼體中)。
[0076]因而,在誤差傳聲器60的這些位置的任一個中,使用者耳道的入口處的聲音可通過聲音入口孔176進入,並且可被誤差傳聲器60檢測到。
[0077]如上面所描述的,由誤差傳聲器60所產生的信號在該實施方案中被用來在耳機24被佩戴在使用者耳朵中時,將信號處理單元18的增益適配至經過耳機24洩漏的聲音的量。在圖6中示出的實施方案中,由於耳機24的結構意味著洩漏值的範圍被限制這一事實,所述適配更加容易,儘管在使用者的耳朵中如何佩戴耳機會有所不同。
[0078]因而,在墊158中設置有三個通道178、180、182。所述墊158是足以順應性的,從而可被大多數使用者舒適地佩戴,但是也具有足夠的剛性,使得即使耳機24被適度緊地壓靠在使用者的耳朵上,聲音通道178、180、182仍將足以允許環境聲音一定程度地洩漏進入使用者的耳道中。
[0079]如上面所描述的,這意味著,洩漏值的範圍被限制,從而同樣限制了一個必要的範圍,信號處理單元18的增益需要在該必要的範圍內進行適配。這使得更易於提供優化的增益量,從而改善了噪聲消除效應。同樣地,對洩漏值的範圍的限制意味著還限制了如下一個範圍,信號處理單元18的頻率特性需要在該範圍內進行適配。在該示出的實施方案中,在沒有對頻率特性的任何適配的情況下,噪聲消除效應是足夠的。
[0080]在本實用新型的某些實施方案中,傳聲器位於耳機中,從而能夠檢測進入耳機的佩戴者的耳道中的聲音。在示出的實施方案中,由耳機所產生的信號被用作噪聲消除系統的輸入。然而,在本實用新型的其他實施方案中,由傳聲器所產生的信號被用作其他控制系統或電路的輸入。
[0081]例如,由誤差傳聲器60檢測到的信號可被供應至響度限制器功能部件(loudnesslimiter function),以確保到達使用者耳朵的音量未超過基於舒適或安全而指定的限度。如果由誤差傳聲器檢測到的信號超出該限度,則通過揚聲器48播放的聲音可被限制。
[0082]作為另一實施例,應理解,由誤差傳聲器60檢測到的信號可被用作一個對耳機24如何被佩戴在使用者耳朵中的指不符。在一個放聲系統中,表不期望聲音的信號例如語音或音樂被傳送通過信號均衡器(equaliser),該信號均衡器能夠將頻率選擇性增益(frequency selective gain)施加至信號。該均衡器將著力補償收聽者所使用的收聽系統的任何頻率依賴性的屬性。在收聽系統是耳機形式的情形中,收聽系統的頻率依賴性的屬性將取決於例如耳機壓靠在使用者耳朵中的緊緻程度。通常,放聲系統的設計者將不會知道耳機將會如何被佩戴,因此需要設置一個假定典型應用的均衡輪廓。在該情形中,由誤差傳聲器檢測到的信號可被用作經過耳機洩漏的環境噪聲的量的測量,從而可被用作該收聽系統的頻率依賴性的屬性的測量,因為它們取決於耳機被壓靠在耳朵中的方式。因而,由誤差傳聲器檢測到的信號可被用作均衡設備中的輸入,並可用於控制頻率選擇性信號均衡。
[0083]應理解,在這些實施例的任一個中,誤差傳聲器可位於任何方便的位置,以檢測使用者耳道的入口中或入口處的聲音。
[0084]還將明顯的是,可在未使用噪聲消除的系統中提供響度限制器功能和與洩漏有關的自適應信號均衡,只要存在一個適當定位以檢測使用者耳道的入口中或入口處的聲音的傳聲器。
[0085]因而,所描述的耳機允許精確測量經過耳機洩漏進入使用者耳道的聲音。
【權利要求】
1.一種耳機,在使用中定位於使用者的耳甲中,其特徵在於,所述耳機包括: 一個耳機主體,包含一個用於產生聲音的揚聲器;以及 一個突出部,從所述耳機主體的第一表面延伸出,以定位在使用者的耳道中或者耳道的入口處; 其中所述突出部包含一個聲音入口端,該聲音入口端被連接至一個用於檢測進入耳道的聲音的傳聲器, 所述耳機主體包括位於該耳機主體的第一表面上的一個聲音出口,以允許所述揚聲器產生的聲音離開所述耳機主體, 所述突出部從所述耳機主體的第一表面延伸出,鄰近於所述聲音出口。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耳機,其特徵在於,包括設置在所述耳機主體的第一表面處的至少一個聲音通道。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耳機,其特徵在於,包括形成在所述耳機主體的第一表面上的多個隆起,並且在所述隆起之間限定所述至少一個聲音通道。
4.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耳機,其特徵在於,所述至少一個聲音通道形成在所述耳機主體的第一表面中。
5.根據前述權利要求任一項所述的耳機,其特徵在於,包括一個環境噪聲傳聲器,用於檢測在所述耳機的區域中的環境噪聲。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耳機,其特徵在於,所述耳機主體包括一個聲音入口孔,其位於該耳機主體與所述第一表面分`立的一個表面上,以及其中所述環境噪聲傳聲器被定位以檢測通過所述聲音入口孔進入的聲音。
7.根據權利要求1一 4中任一項所述的耳機,其特徵在於,用於檢測進入耳道的聲音的所述傳聲器位於所述突出部內。
8.—種噪聲消除系統,其特徵在於,包括: 噪聲消除電路,用於施加一個頻率依賴性的濾波特性以及施加一個增益至表示環境噪聲的輸入信號,以產生一個噪聲消除信號,其中所述頻率依賴性的濾波特性和所述增益中的至少一個是自適應的;以及 一個耳機,在使用中定位於使用者的耳甲中,其中所述耳機包括: 一個耳機主體,包含一個用於產生聲音的揚聲器,其中所述揚聲器連接至所述噪聲消除電路以接收所述噪聲消除信號; 一個環境噪聲傳聲器,用於檢測在所述耳機的區域中的環境噪聲,以及用於將一個環境噪聲信號作為輸入供給至所述噪聲消除電路;以及 一個突出部,從所述耳機主體的第一表面延伸出,以定位在使用者的耳道中; 其中所述突出部包含一個聲音入口端,該聲音入口端連接至一個誤差傳聲器,以用於檢測進入耳道的聲音,並且用於產生一個誤差信號,其中所述誤差傳聲器連接至所述噪聲消除電路,以及 其中所述噪聲消除電路被配置為根據所述誤差信號來適配所述頻率依賴性的濾波特性和所述增益中的至少一個。
9.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噪聲消除系統,其特徵在於,所述耳機包括設置在所述耳機主體的第一表面處的至少一個聲音通道。
10.根據權利要求9所述的噪聲消除系統,其特徵在於,包括形成在所述耳機主體的第一表面上的多個隆起,並且在所述隆起之間限定所述至少一個聲音通道。
11.根據權利要求9所述的噪聲消除系統,其特徵在於,所述至少一個聲音通道被形成在所述耳機主體的第一表面中。
12.根據權利要求8到11中任一項所述的噪聲消除系統,其特徵在於,其中用於檢測進入耳道的聲音的所述傳聲器位於所述突出部內。
13.—種耳機系統,其特徵在於,包括: 一個插孔,用於插入至一個聲源中;以及 至少一個根據權利要求1至7中任一項所述的耳機。
14.根據權利要求13所述的耳機系統,其特徵在於,包括一對耳機,每一個都如根據權利要求I至7中任一項所述。
15.一种放聲系統,其特徵 在於,包括聲源以及根據權利要求13或14所述的耳機系統。
【文檔編號】H04R3/00GK203482364SQ201320080257
【公開日】2014年3月12日 申請日期:2013年2月21日 優先權日:2012年2月21日
【發明者】R·K·納拉揚, S·盧埃林 申請人:沃福森微電子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