輪軸超聲探傷三晶片組合探頭的製作方法
2023-09-13 20:31:50 6
專利名稱:輪軸超聲探傷三晶片組合探頭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輪軸超聲探傷三晶片組合探頭,屬於超聲波自動探傷機的配套探頭。
超聲波探傷是發現鐵道車輛輪軸疲勞裂紋及缺陷進而確保鐵路運輸安全的重要檢測手段。公知的非自動超聲波輪軸探傷採用手工操作,對探傷工作人員要求具有調節儀器和較多的判斷經驗,探頭與被檢工件耦合性差。已有的自動超聲波探傷機大都採用單晶片或二晶片探頭,對同一被檢工件易漏探,必須反覆探測,探傷時間長,費工費時。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避免已有技術的上述不足之處而提供一種裝卸方便、確保無漏探、省工省時、與超聲波自動探傷機配套的輪軸超聲探傷三晶片組合探頭。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通過下列技術措施來達到的。
本實用新型包括有一兩側面上分別設有凸耳的外殼、外殼上面的三個插座、外殼內的兩塊透明有機玻璃楔形切塊和透明有機玻璃片形切塊、分別粘貼在兩塊透明有機玻璃楔形切塊斜面上的晶片以及粘貼在透明有機玻璃片形切塊上的晶片,所述的三片晶片的正、反面上分別連接有導線並分別與三個插座殼和插座芯連接,導線(3和4)之間、導線(24和25)之間以及導線(11和12)之間分別並聯線圈,透明有機玻璃楔形切塊的側面設有吸聲槽,兩塊透明有機玻璃楔形切塊的斜面、頂面和側面以及粘有晶片的透明有機玻璃片形切塊上包覆有吸聲材料並用固定材料與外殼固結。
外殼一側內的兩塊透明有機玻璃楔形切塊並列設置並在其中間設有防幹擾隔滲板,所述的兩塊透明有機玻璃楔形切塊斜面上的晶片的折射角分別為β1=35~60°,β2=45~70°,粘有晶片14的透明有機玻璃片形切塊設置在外殼6的另一側內,該晶片與法線的夾角--入射角為0°,兩塊透明有機玻璃楔形切塊和透明有機玻璃片形切塊合成一凹弧形底面。
輪軸軸頸為R66時,透明有機玻璃楔形切塊斜面上的晶片16的最佳折射角為β1=45~60°,晶片18的最佳折射角為β2=55~70°;輪軸軸身為R88時,晶片16的最佳折射角為β1=35~50°,晶片18的最佳折射角為β2=45~60°。
兩塊切塊斜面上的晶片斜向輪軸,片形切塊上的晶片直射輪軸,隨著輪軸的轉動和探頭在輪軸不同探側部位的移動,實現無漏探的探檢。
本實用新型與已有技術相比具有下列優點本實用新型在一個探頭上裝設了三個晶片,從不同角度同時探測被檢工件,避免了漏探,避免了反覆探檢、探傷時間長和費工的缺陷。
附圖圖面說明
圖1為圖2的仰視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主視結構示意圖。
圖3為圖2的俯視圖。
圖4為圖2的右視圖。
圖5為圖2的後視圖。
圖6為圖7的右視圖。
圖7為本實用新型的實施側圖。
圖8為圖7的左視圖。
以下本實用新型將(結合附圖)對實施例進行詳述。
圖1、2和3所示的本實用新型包括有一個兩側面上分別設有凸耳(8和17)的外殼6、外殼6上面的插座(7、10和20)、外殼6內的透明有機玻璃楔形切塊(2和21)和透明有機玻璃片形切塊1、分別粘貼在透明有機玻璃楔形切塊(2和21)斜面上的晶片(16和18)以及粘貼在透明有機玻璃片形切塊1上的晶片14(見圖2和圖5),所述的晶片(16、18和14)的正、反面上分別連接有導線(3和4、24和25、11和12),並分別與插座殼(7-1、10-1和20-1)和插座芯(7-2、10-2和20-2)連接,導線(3和4)之間、導線(24和25)之間以及導線(11和12)之間分別並聯線圈(5、13和26),透明有機玻璃楔形切塊(2和21)的側面上設有吸聲槽(22和23)(見圖4),透明有機玻璃楔形切塊(2和21)的斜面、頂面和側面以及粘有晶片14的透明有機玻璃片形切塊1上包覆有吸聲材料15,並用固定材料9與外殼6固結。
外殼6一側內並列設置透明有機玻璃楔形切塊(2和21)並在其中間設有隔滲板19,透明有機玻璃楔形切塊(2和21)斜面上的晶片(16和18)的折射角分別為β1=35~60°,β2=45~70°,粘有晶片14的透明有機玻璃片形切塊設置在外殼6的另一側內,晶片14與法線的夾角--入射角為0°,兩塊透明有機玻璃楔形切塊(2和21)和透明有機玻璃片形切塊1合成一凹弧形底面。
本實用新型用於輪軸軸頸為R66時,透明有機玻璃楔形切塊2斜面上的晶片16的最佳折射角為β1=45~60°,透明有機玻璃楔形切塊21斜面上的晶片18的最佳折射角為β2=55~70°;本實用新型用於輪軸軸身為R88時,透明有機玻璃楔形切塊2斜面上的晶片16最佳折射角為β1=35~50°,透明有機玻璃楔形切塊21斜面上的晶片18的最佳折射角為β2=45~60°。
使用實施時,將折射角為β1=45~60°和β2=55~70°的晶片(2和21)的本實用新型28放置在輪軸27軸頸27-2探測部位上,或將折射角為β1=35~50°和β2=45~60°的晶片(2和21)的本實用新型29放置在輪軸27軸身27-1的探測部位上,外殼6的凸耳(8和17)裝於自動探傷機的夾持器上,外殼6上的三個插座(7、20和10)與自動探傷機連接,隨著輪軸27的轉動和本實用新型在其上的移動,實現無損傷檢測輪軸疲勞裂紋及缺陷的目的。
權利要求1.一種輪軸超聲探傷三晶片組合探頭,包括有一兩側面上分別設有凸耳[8和17]的外殼[6]、外殼[6]上面的插座[7、10和20]、外殼[6]內的透明有機玻璃楔形切塊[2和21]和透明有機玻璃片形切塊[1]、分別粘貼在透明有機玻璃楔形切塊[2和21]斜面上的晶片[16和18]以及粘貼在透明有機玻璃片形切塊[1]上的晶片[14],所述的晶片[16、18和14]的正、反面上分別連接有導線[3和4、24和25、11和12],並分別與插座殼[7-1、10-1和20-1]和插座芯[7-2、10-2和20-2]連接,導線[3和4]之間、導線[24和25]之間以及導線[11和12]之間分別並聯線圈[5、13和26],透明有機玻璃楔形切塊[2和21]的側面上設有吸聲槽[22和23],透明有機玻璃楔形切塊[2和21]的斜面、頂面和側面以及粘有晶片[14]的透明有機玻璃片形切塊[1]上包覆有吸聲材料[15]並用固定材料[9]與外殼[6]固結,其特徵是外殼[6]一側內並列設置透明有機玻璃楔形切塊[2和21]並在其中間設有隔滲板[19],所述的透明有機玻璃楔形切塊[2和21]斜面上的晶片[16和18]的折射角分別為β1=35~60°,β2=45~70°,粘有晶片[14]的透明有機玻璃片形切塊[1]設置在外殼[6]的另一側內,晶片[14]與法線的夾角--入射角為0°,透明有機玻璃楔形切塊[2和21]和透明有機玻璃片形切塊[1]合成一凹弧形底面。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輪軸超聲探傷三晶片組合探頭,其特徵是輪軸軸頸為R66時,透明有機玻璃楔形切塊[2]斜面上的晶片[16]的最佳折射角為β1=45~60°,透明有機玻璃楔形切塊[21]斜面上的晶片[18]的最佳折射角為β2=55~70°;輪軸軸身為R88時,透明有機玻璃楔形切塊[2]斜面上的晶片[16]最佳折射角為β1=35~50°,透明有機玻璃楔形切塊[21]斜面上的晶片[18]的最佳折射角為β2=45~60°。
專利摘要一種輪軸超聲探傷三晶片組合探頭,屬於超聲自動探傷機的配套探頭,包括有頂面有三個插座、兩側有夾持凸耳的外殼,外殼中設有兩個透明有機玻璃楔形切塊和一片形切塊,楔形切塊斜面和片形切塊上分別粘貼有晶片,兩片楔形切塊斜面上的晶片的折射角分別:β1=35~60°,β2=45~70°,片形切塊上的晶片的入射角為0°。一個探頭上裝設三個晶片同時探測,避免了漏探,省時省工。
文檔編號G01N29/24GK2444242SQ00221710
公開日2001年8月22日 申請日期2000年9月8日 優先權日2000年9月8日
發明者俞建嶽 申請人:武進市鳴凰電子器材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