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四季網

張獻忠攻陷重慶

2023-09-13 08:32:17 2

    公元1644年,農曆甲申年,無疑是中國歷史上最風雲激蕩、雲詭波譎的一年。
    這既是大明王朝的最後一年「崇禎十七年」,又是清朝「順治元年」,同時也是李自成大順政權「永昌元年」,中國大地上你方唱罷我登場,天災、兵燹時刻上演,歷史舞臺上眼花繚亂。
    生命進入倒計時的崇禎皇帝扶乩求神,欲求真仙指點迷津,得到的偈語竟然是「幹戈從此起,休想太平年。」京師千裡之外的四川,史書中記載的則滿是各種「血光之災」和不祥之兆。
    換句話說,煞星已叩門。
    38歲的陝北人張獻忠,做出一個艱難的決定,向西進攻四川!
    1643年,李自成改襄陽為襄京,稱「新順王」。5月,張獻忠攻佔武昌,自稱「大西王」。隊伍越來越壯大,下一步該往哪裡去?
    東進吳越?老對手左良玉在以逸待勞。北上逐鹿中原圖霸業?李自成已擊敗大明最後的「王牌」孫傳庭,佔領陝西全境,正準備進京「趕考」,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酣睡。想來想去,不如聲東擊西,殺人四川,以天府之國為基地,再圖天下。
    張獻忠(1606年9月18日-1647年1月2日),字秉忠,號敬軒,明末農民軍領袖,與李自成齊名。
    張獻忠出身貧苦家庭。從小聰明倔強,跟著父親做小生意,販賣紅棗。他當過捕快,後又來到延綏鎮當一名邊兵。生性剛烈,愛打抱不平,為此幾乎丟了性命。崇禎年間,組織農民軍起義。
    崇禎九年(1636年)初,流民軍已發展壯大到幾十萬人,在河南會合時,常連營百裡,而當時張獻忠的部隊就有十萬人以上。九月,闖王高迎祥遇伏被俘,被朱明王朝凌遲處死。李自成等大部轉戰於潼關以西地區,張獻忠所部遂成為潼關以東地區官軍攻擊的主要目標。崇禎十年(1637年)四月,明朝兵部尚書、內閣大學士楊嗣昌策劃了「四正」、「六隅」、「十面張網」的圍剿戰略,李自成在陝西遭到幾次失敗,劉國能等也在河南歸順朝廷,都給張獻忠的隊伍帶來了巨大的困難。張獻忠在進襲南陽的戰鬥中被左良玉軍擊敗,本人也受了傷,幸被部下孫可望力救脫險,遂帶部隊退居谷城(今屬湖北)。在官軍的強大攻勢下,為了保存實力,張獻忠在谷城、羅汝才在鄖陽,分別接受了兵部尚書熊文燦的「招撫」。受「招撫」後,張獻忠拒絕接受改編和調遣,不接受官銜,保持了獨立性。他把四萬人的部隊分布在總部谷城的四郊,分四營,各設一員大將率領。在休整期間,集草屯糧,打造軍器,招兵買馬,訓練士卒。張獻忠還經常請人給他講《孫子兵法》,並結合戰例,總結經驗和教訓,等待時機東山再起。
    東山再起
    崇禎十二年(1639年)五月,張獻忠在谷城再次反叛。暴民很快打垮守備谷城官軍,殺了縣令阮之鈿和巡按御史林銘球,拆毀城垣,劫庫縱囚。明監軍道張大經和馬廷寶、徐起祚被迫投降。張獻忠離開谷城時,把官府上下大小官員向他索賄的名單、數字和時間,都詳細地寫在城內外的牆壁上。
    張獻忠再起時,羅汝才、馬守應部也起而響應,併到谷城與張獻忠會合。隱伏在商雒山中的李自成也重整旗鼓,經湖北鄖、均地區進入河南。
    熊文燦得知義軍再起的消息,立即調左良玉和羅岱領兵追剿。張獻忠將大軍埋伏在房縣以西的羅猴山,張網布陣,並派出一支隊伍佯攻敗退,引誘官軍入山,伏兵圍攻,官軍一萬多人全部潰散,羅岱被活捉,左良玉丟盔棄甲,伏鞍而逃,連軍符印信也丟失了。崇禎帝一怒之下,撤了熊文燦的職,並予逮殺:左良玉降三級,戴罪隨軍立功。接著,改派大學士、兵部尚書楊嗣昌督師,總督以F並聽節制,再次展開對農民軍的大規模圍剿。
    楊嗣昌一到襄陽,就拋出他策劃的「四正」、「六隅」、「十面張網」的戰略。會師十萬,並檄河南、四川、陝西、鄖陽諸撫鎮將領,分扼衝要,全力圍剿張獻忠和李自成。起初,張獻忠不了解情況,接連失利,非常被動。後來通過情報摸清了官軍底細,他說服羅汝才,兩軍聯合,加強了義軍的力量。同時,張獻忠加強了情報工作,派出很多機靈的軍士扮成商人小販,四處探聽消息。老百姓也常把官軍的動向告訴義軍,還常給張獻忠的隊伍做嚮導。因此,能及時掌握敵情,迅速採取軍事行動,打得官軍措手不及。然後迅速轉移,使官軍摸不清義軍的去向,難以追擊。官軍的主力部隊不是撲空,就是遭到埋伏而損兵折將。


    入川作戰
    崇禎十三年(1640年)閏正月,張獻忠在枸坪關被左良玉擊敗,率部突入四川。入川途中,在太平縣的瑪瑙山又受到鄭崇儉和左良玉的夾擊,傷亡慘重。接著又受到湖廣軍、四川軍和陝西軍的追擊堵截,義軍連受重創,退居興安歸州山中,又被左良玉等軍圍住,義軍陷於困境。為此,張獻忠利用楊嗣昌和左良玉的矛盾,派人攜重寶賄賂左良玉,左良玉鬥志鬆懈,張獻忠乘機收聚散亡,在山民的幫助下,走出興安,與羅汝才等部會合。張獻忠又利用四川巡撫邵捷春和楊嗣昌之間的矛盾,集中兵力,猛攻邵捷春防守的新寧(今四川開江)。邵捷春根本沒有想到義軍如此神速,官軍一觸即潰。義軍突破新寧防線後,順利地進入了四川。義軍的入川,打破了楊嗣昌的圍剿計劃,並在軍事上也從防禦轉入了進攻。
    崇禎十三年十二月,楊嗣昌眼看無法消滅義軍,就採用「招撫」辦法,妄圖分化瓦解。他宣布赦免羅汝才罪,歸降者授以官職,唯不赦張獻忠,有能擒獲張獻忠者賞萬金,封侯爵。但第二天楊嗣昌駐地的牆壁上就出現「有能斬督師來獻者,賞銀三錢」的布告。義軍針鋒相對的回擊,使得楊嗣昌非常沮喪,並懷疑左右都通義軍。
    崇禎十四年(1641年)正月,張獻忠已在四川轉戰了近半年。這時,義軍在開縣黃陵城被官軍左良玉部追及,左部參將劉士傑、遊擊郭開力立即出戰,義軍以逸待勞,張獻忠抽出一支精兵繞到官軍後方出擊。左良玉逃走,劉士傑、郭開力被擊斃,官軍將士死傷過半,義軍獲得全勝。
    兵指鄂中
    接著,張獻忠揮師出川,一晝夜急行軍,兵鋒直指鄂中。當義軍到達當陽時,駐守的官軍還在睡夢之中。張獻忠還作了一首歌謠嘲笑官軍:「前有邵巡撫,常來團轉舞;後有廖參軍,不戰隨我行。好個楊閣部,離我三天路!」
    二月,張獻忠率部攻克襄陽。襄陽是明朝的軍事重鎮,軍需餉銀,都聚集在城內。張獻忠以所獲餉銀,分十萬兩賑濟饑民,並將襄王朱翊銘和貴陽王朱常法等處死。義軍受到百姓的擁護,歡聲雷動。至此,張獻忠完全粉碎了楊嗣昌的「四正六隅」計劃,徹底摧毀了他所謂的「十面網」。楊嗣昌聽說張獻忠揮軍出川,急忙逃回宜昌。在沙市他得知李自成攻破洛陽,殺了福王的消息,自知死罪難逃,因而憂懼而死。左良玉被削職,戴罪領兵。
    義軍接著又渡長江攻下樊城,與羅汝才合兵北上。
    崇禎十五年(1642年)二月,張獻忠率匯合後的義軍,攻陷舒城、六安,進克廬州,殺知府鄭履祥。又連下無為、廬江,並在巢湖訓練水軍。接著又打敗了總兵官黃得功、劉良佐的官軍。張獻忠義軍的勝利,使「江南大震」。
    崇禎十六年(1643年)正月,張獻忠率部乘夜攻下鄲州。三月,義軍連下鄲水、黃州、麻城。在麻城,張獻忠招募得數萬人。五月,義軍西取漢陽,從鴨蛋洲渡過長江,迅速攻佔武昌府城。武昌為楚王朱華奎的王府所在地。守城官吏聞風而逃,楚王所募兵為之內應,大開城門迎接義軍。


    攻陷重慶
    1644年,四川在劫難逃。重慶,首當其衝。
    在流賊四起的亂世,重慶成了周邊的避難所。有從漢中逃到重慶的瑞王朱常浩,不少陝南士大夫舉家隨之。剛被免職的前四川巡撫陳士奇也滯留重慶,有人勸他:「你都卸任了,趕緊逃命吧。」這位福建人回答:「我去,何以對君父?義與封疆共存亡耳。」
    攻陷夔州後,張獻忠沿長江水路、陸路齊頭並進,明軍節節敗退,萬縣(今重慶萬州)、忠州(今重慶忠縣)、梁山(今重慶梁平)、涪州(今重慶涪陵)逐一失守。6月初,起義軍前鋒抵達重慶下遊40裡的銅鑼峽。
    重慶,是長江、嘉陵江兩江環抱的半島狀山城。位於半島最窄處的制高點佛圖關,俯瞰兩江,地勢險要,是陸路進出重慶的唯一通道,成渝古道必經之處。凡欲取重慶城,必先控制佛圖關。
    如果說浮圖關是重慶陸上咽喉,銅鑼峽則是重慶水路門戶——抵禦下遊來敵的最後一個天險屏障。明軍在此重兵把守,農民軍碰上了硬骨頭。
    作為曾經的大明邊防軍人,張獻忠的軍事素養明顯比「鄉鎮八大員」出身的李自成高不少。
    他的戰術竟類似於美軍在太平洋戰爭中的「蛙跳戰術」:水路佯攻銅鑼峽,自己率精銳從陸路翻山越嶺,直接跳過重慶城區,攻擊上遊70餘公裡的江津,然後乘船順流而下,登陸重慶城後方,出其不意奪取了佛圖關。敵軍忽然佔據了上遊,腹背受敵,銅鑼峽守軍潰敗。
    重慶遂成孤城。6月17日,農民起義軍開始猛烈攻城,主攻方向由佛圖關攻擊通遠門。史料記載,因明軍炮火猛烈,起義軍挖掘城外墓地棺材板抵擋,掩護挖洞埋火藥。
    通遠門是重慶城的一道陸門,地處七星崗。通遠門築成於明朝洪武初年,「指揮戴鼎因舊址砌石城,高十丈,周二千六百六『卜丈七尺,環江為池。門十七,九開八閉,像九宮八卦。」
    張獻忠在通遠門下叫陣,以圖一舉攻下重慶城。一連數天,也沒有把城高牆厚的通遠門攻下。他想轉攻其他城門,卻得到部下稟報,說重慶城開的城門有九道,其他八道門都靠江邊。此時正值夏日,江水猛漲,城門外已無屯兵之處。張獻忠沒法,只好帶兵繼續攻城。
    通遠門外是一大片官山坡,埋得數不清的墳墓。有部下建議說,城牆上守軍居高臨下,我們是往上攻,守軍用箭矢、滾石擂木。我們手持的盾牌防弓箭可以,防滾石擂木就招架不住。不如去挖些棺材板來,製成大的木盾,多用幾個人抬舉,可以抵擋滾石擂木。另外可以派軍中石匠,在大木盾的掩護下,在城牆腳下打洞,安放火藥爆破,把城牆炸垮,就可攻下重慶。
    張獻忠採納了部下建議,派兵在官山坡掘墳,把棺材板拿來做防盾。一邊不斷派兵舉著棺材板攻城,一邊悄悄派人在石城牆下打洞,安放火藥。炸垮城牆後,張獻忠攻入重慶,捉獲了明朝瑞王以及四川巡撫、重慶知府、巴縣知縣等一幹明朝官員,然後一律凌遲處死。
    張獻忠殺人成性,不但把明朝官員殺了,同時也殺了不少的重慶老百姓。
    張獻忠為啥子對四川人這樣仇恨呢?有多種說法。有說他是天上煞星下界,專為殺人而來;有的說他曾帶兵幾進四川,都遭到了失敗,因此對四川人仇恨在心;還有一有趣的說法,是因為他拉屎,遭蕁麻整了有關。而這個說法在重慶民間流傳得最多,傳得也最廣。
    中箭去世
    原大西軍將領劉進忠叛變後,先在合州(今重慶合川區)同明軍曾英勾結,後又出保寧(今四川閬中)去,投降了南下的清軍統帥豪格。清軍以劉進忠為嚮導,帶領清軍進入川北。大順三年(1646年)十一月二十六日,豪格派護軍統領鰲拜等將領,分率八旗護軍輕裝疾進,出其不意,對農民軍發起突然襲擊。二十七日晨,清軍隔太陽溪與張獻忠的農民軍相遇。面對這意外的突然來襲,張獻忠臨急應戰,指揮農民軍馬步兵分兩面抗擊清軍。這時,清軍統帥豪格率大軍繼至,遣參領格布庫等向農民軍右翼進攻,都統準塔攻擊農民軍左翼。戰鬥打得非常激烈,清軍將領格布庫等被農民軍擊斃,農民軍也遭到了慘重的損失。
    張獻忠腰插三矢,親臨前線,劉進忠為清將指點說:「此八大王也。」清將急發暗箭射之,張獻忠不幸中箭。時年僅四十歲。
    張獻忠死後,他的部將孫可望、李定國、劉文秀、艾能奇、馮雙禮等率領農民軍向南,在重慶受到明軍曾英部的阻擊,農民軍擊斃守將曾英後,繼續向貴州方向轉移。後與南明聯合,共同抗擊清軍,轉戰在西南各省的廣大地區,堅持了近二十年,直到清朝的康熙初年。

同类文章

揭皮

 1.國寶露面   1945年農曆五月,束鹿城「德藝軒」裝裱店來了個大買賣。   一個日本軍官領著一群鬼子,點名要見老闆尚國如,尚國如慌忙從裝裱工作間裡奔出來。日本鬼子佔領這個華北小縣城八年來,一天也沒消停過,他每天都提心弔膽,捐稅從沒有晚交過,他實在想不通日本人找他幹什麼。   「尚掌柜

晉楚爭霸中原的第二次較量:邲之戰

 邲之戰,是春秋中期的一次著名會戰,是當時兩個最強大的諸侯國——晉、楚爭霸中原的第二次重大較量。在作戰中,楚軍利用晉軍內部分歧、指揮無力等弱點,適時出擊,戰勝對手,從而一洗城濮之戰中失敗的恥辱,在中原爭霸鬥爭中暫時佔了上風。至於楚莊王本人,也由於此役的勝利,而無可爭辯地擠入史所稱道的「春秋

大明帝國戰爭史:皇族爭霸

爭的旋渦中,英宗的後裔也不可避免地面對骨肉相殘的局面。繼承英宗帝位的是憲宗,接著又由孝宗傳到了武宗。武宗天性放蕩不羈,喜歡四處遊玩,他那些有違傳統的所作所為讓某些心懷異志的藩王覺得有機可乘,蠢蠢欲動。1510年(正德五年)4月,封地在陝西中部的安化王朱首先造反,但叛亂僅持續了18天就被平息

虎牢關大捷:竇建德的不歸路

平心而論,竇建德是條好漢。   竇建德,河北人,自小家貧,為人義氣,被同鄉視為尊長。   大業七年,隋煬帝發兵徵高麗,竇建德號召鄉人反抗兵役,拉杆子造反,從此風風雨雨一直到唐武德四年,也算是個老革命了,他與士卒同甘共苦,善出良策,屢敗隋軍,為河北、山東一帶的豪傑所稱道,威望很高。   不但

不懂地理學害慘了項羽

 陳勝吳廣起義爆發以後,原來被秦始皇掃滅的六國貴族們紛紛趁勢而起,短短兩年之內,秦與六國對抗的後戰國局面再一次出現。巨鹿之戰中,項羽破釜沉舟,擊敗章邯率領的秦軍主力,坑殺20萬秦卒,威震天下,儼然成為各路反秦軍的首領。    當時六國貴族們很多已經據地稱王,項羽想要自己立刻當上一統天下的皇

木牛流馬之謎

為解決糧草運輸的問題,諸葛亮發明了一種新的運輸工具——木牛流馬,這種工具節省人力,在當時是一種比較先進的工具。《三國志》的作者詳盡地描述了木牛的形象,並且對流馬的尺寸作了記載,但沒有任何實物與圖形存留後世。   據說,過了200多年,南北朝時的科技天才祖衝之再造了木牛流馬,但他也沒有留下詳

刮骨療傷

 三國時期,關羽在攻打樊城的時候,右臂被毒箭射中。後來,傷口漸漸腫大,十分疼痛,不能動彈。經多方診治始終無效。一天,關羽和他的部將正在發愁。忽然,部下前來報告,說名醫華佗來了。   華佗進來後說:「我是為治您的傷才來的。辦法倒是有,就怕您忍受不了疼痛。」關羽聽後笑了笑說:「我是一個久經沙場

許褚戰赤膊戰馬超

  你知道嗎?「赤膊上陣」這個成語,來自許褚與馬超的那場大戰——   當年,馬超為報父仇,出動大軍進攻曹操,雙方在渭口一帶對陣。第二天,兩軍出營布成陣勢。馬超挺槍縱馬,與曹操的猛將許褚交戰。兩人大戰一百多個回合,不分勝負。因為戰馬疲憊不支,於是各回軍中,換了一匹馬出營再戰,仍然勝負不分。許

鮮為人知的叛亂:烏泰「獨立」事件平叛始末

 1912年初,內蒙古科右前旗郡王烏泰公開響應外蒙,宣布獨立,並且組織隊伍進行大規模武裝叛亂。民國政府斷然組織軍隊進行平叛,山東籍將軍吳俊升是這次平叛戰役的主力。這次成功平叛被譽為「中華民國開國以來的第一件體面之事」。   過繼的郡王   在中國的版圖上,位於內蒙古地區境內有一片美麗富饒的

慘烈無比的北漢大軍與後周大軍的高平血戰

 五代後漢的開國君主漢高祖劉知遠死後,漢隱帝即位。隱帝即位幾年以後,對於幾個執政的顧命大臣感到不滿,皇帝的寵臣也乘機在隱帝面前進言,要誅殺這幾個大臣。隱帝於是不顧太后的勸阻,在後漢乾三年,趁大臣朝見的機會,伏兵殺死了楊斌、史弘肇、王章。然後宣布這幾個大臣意圖謀反,又派使者率領人馬搜捕幾個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