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汙水過濾處理池的製作方法
2023-09-13 07:36:15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處理池,具體涉及一種汙水過濾處理池。
背景技術:
汙水處理為使汙水達到排水某一水體或再次使用的水質要求,並對其進行淨化的過程。汙水處理被廣泛應用於建築、農業,交通、能源、石化、環保、城市景觀、醫療、餐飲等各個領域,也越來越多地走進尋常百姓的日常生活。按汙水來源分類,汙水處理一般分為生產汙水處理和生活汙水處理。生產汙水包括工業汙水、農業汙水以及醫療汙水等,而生活汙水就是日常生活產生的汙水,是指各種形式的無機物和有機物的複雜混合物,包括:①漂浮和懸浮的大小固體顆粒;②膠狀和凝膠狀擴散物;③純溶液。按水汙的質性來分,水的汙染有兩類:一類是自然汙染;另一類是人為汙染。當前對水體危害較大的是人為汙染。水汙染可根據汙染雜質的不同而主要分為化學性汙染、物理性汙染和生物性汙染三大類。汙染物主要有:⑴未經處理而排放的工業廢水;⑵未經處理而排放的生活汙水;⑶大量使用化肥、農藥、除草劑的農田汙水;⑷堆放在河邊的工業廢棄物和生活垃圾;⑸水土流失;⑹礦山汙水。現有的汙水處理設備對汙水處理不方便。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針對現有技術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種可以將汙水倒入儲液罐內,通過出液泵輸入池體內;將氣體通過進氣管進入池體的內底部,通過氣體可以使汙水得到過濾處理,輸入池體內的氣體從出氣管排出,驅動電機可以控制驅動管、驅動軸旋轉,從而可以控制旋轉球旋轉,方便對汙水進行旋轉過濾處理,處理汙水方便的汙水過濾處理池。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採用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汙水過濾處理池,包括池體,池體的底部插接有進氣管,池體的端部設有出氣管,池體的頂部設有驅動電機,驅動電機連接有驅動管,驅動管呈豎直布置,驅動管設置在池體內,驅動管的端部套裝有驅動軸, 驅動軸的端部設有第一旋轉球,第一旋轉球內設有第二旋轉球,第二旋轉球內設有第三旋轉球,第一旋轉球、第二旋轉球以及第三旋轉球均為球形形狀,第一旋轉球、第二旋轉球以及第三旋轉球均為鏤空結構;池體的一外側壁設有第一支撐板,第一支撐板的底部設有第一加強塊,第一加強塊設置在池體的側壁上,第一支撐板上設有第一儲液罐,第一儲液罐的端部設有第一進液口,第一進液口設有第一端蓋;第一儲液罐與池體之間設有第一出液泵;池體的另一外側壁設有第二支撐板,第二支撐板的底部設有第二加強塊,第二加強塊設置在池體的側壁上,第二支撐板上設有第二儲液罐,第二儲液罐的端部設有第二進液口,第二進液口設有第二端蓋,第二儲液罐與池體之間設有第二出液泵;第二支撐板的外端設有第二扣塊,第二扣塊扣在第二儲液罐的外側壁;第一支撐板的外端設有第一扣塊,第一扣塊扣在第一儲液罐的外側壁。
進一步地,所述進氣管的端部插接有進氣針。
進一步地,所述進氣管的後端設有進氣球,進氣球設置在池體的內底部。
進一步地,所述進氣管設有進氣控制閥。
進一步地,所述出氣管的端部設有連接頭。
進一步地,所述出氣管設有出氣控制閥。
採用上述結構後,本實用新型有益效果為:可以將汙水倒入第一儲液罐與第二儲液罐內,分別通過第一出液泵與第二出液泵輸入池體內;將氣體通過進氣管進入池體的內底部,通過氣體可以使汙水得到過濾處理,輸入池體內的氣體從出氣管排出,驅動電機可以控制驅動管、驅動軸旋轉,從而可以控制第一旋轉球、第二旋轉球以及第三旋轉球旋轉,方便對汙水進行旋轉過濾處理,處理汙水方便。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附圖標記說明:
池體11、進氣管12、進氣針13、進氣球14、進氣控制閥15、出氣管16、出氣控制閥17、連接頭18、驅動電機19、驅動管20、驅動軸21、第一旋轉球22、第二旋轉球23、第三旋轉球24、第一加強塊25、第一支撐板26、第一儲液罐27、第一進液口28、第一端蓋29、第一扣塊30、第一出液泵31、第二加強塊32、第二支撐板33、第二儲液罐34、第二進液口35、第二端蓋36、第二扣塊37、第二出液泵38。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說明。
如圖1所示,本實用新型所述的一種汙水過濾處理池,包括池體11,池體11的底部插接有進氣管12,池體11的端部設有出氣管16,池體11的頂部設有驅動電機19,驅動電機19連接有驅動管20,驅動管20呈豎直布置,驅動管20設置在池體11內,驅動管20的端部套裝有驅動軸21, 驅動軸21的端部設有第一旋轉球22,第一旋轉球22內設有第二旋轉球23,第二旋轉球23內設有第三旋轉球24,第一旋轉球22、第二旋轉球23以及第三旋轉球24均為球形形狀,第一旋轉球22、第二旋轉球23以及第三旋轉球24均為鏤空結構;池體11的一外側壁設有第一支撐板26,第一支撐板26的底部設有第一加強塊25,第一加強塊25設置在池體11的側壁上,第一支撐板26上設有第一儲液罐27,第一儲液罐27的端部設有第一進液口28,第一進液口28設有第一端蓋29;第一儲液罐27與池體11之間設有第一出液泵31;池體11的另一外側壁設有第二支撐板33,第二支撐板33的底部設有第二加強塊32,第二加強塊32設置在池體11的側壁上,第二支撐板33上設有第二儲液罐34,第二儲液罐34的端部設有第二進液口35,第二進液口35設有第二端蓋36,第二儲液罐34與池體11之間設有第二出液泵38;第二支撐板33的外端設有第二扣塊37,第二扣塊37扣在第二儲液罐34的外側壁;第一支撐板26的外端設有第一扣塊30,第一扣塊30扣在第一儲液罐27的外側壁;進氣管12的端部插接有進氣針13,進氣管12的後端設有進氣球14,進氣球14設置在池體11的內底部,進氣管12設有進氣控制閥15,出氣管16的端部設有連接頭18,出氣管16設有出氣控制閥17。
本實用新型汙水過濾處理池,可以將汙水倒入第一儲液罐27與第二儲液罐34內,分別通過第一出液泵31與第二出液泵38輸入池體11內;將氣體通過進氣管12進入池體11的內底部,通過氣體可以使汙水得到過濾處理,輸入池體11內的氣體從出氣管16排出,驅動電機19可以控制驅動管20、驅動軸21旋轉,從而可以控制第一旋轉球22、第二旋轉球23以及第三旋轉球24旋轉,方便對汙水進行旋轉過濾處理,處理汙水方便。
其中,進氣管12的端部插接有進氣針13,所以方便接入氣體。
其中,進氣管12的後端設有進氣球14,進氣球14設置在池體11的內底部,所以方便輸氣。
其中,進氣管12設有進氣控制閥15,所以方便控制進氣管12的開啟。
其中,出氣管16的端部設有連接頭18,所以方便排出氣體。
其中,出氣管16設有出氣控制閥17,所以方便控制出氣管16的開啟。
以上所述僅是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方式,故凡依本實用新型專利申請範圍所述的構造、特徵及原理所做的等效變化或修飾,均包括於本實用新型專利申請範圍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