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接器的導線分線座的製作方法
2023-09-20 14:25:35
專利名稱:連接器的導線分線座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線路連接器,尤其涉及連接器的導線分線座。
背景技術:
如圖7、圖8所示,目前應用於訊號傳輸的連接器, 一般是在連接 器的塑膠本體51中,嵌置有多個端子52,再以人工逐一焊接方式,在各 端子52的末端分別焊接一導線L,然而這種現有連接器的結構,存在如 下缺點
'1.由於各導線L的間距極小,為了使焊接人員易於焊接,各導線L 前段的裸線段L2通常必須預留8 10腿,但在焊接時,通常只有4 5腿 會焊接於端子52上,因此在各導線L與端子52焊接後,仍有極長的裸 線段L2會曝露在外,而易使產品產生短路,或因高頻訊號幹擾而影響訊 號傳輸質量。
2. 為了避免導線L在焊接於端子52後,仍有過長的裸線段L2曝露 於外,因此,大多數的製造者在製造時,會先在各導線L上穿套一熱縮 套管53,當各導線L的裸線段L2焊接於端子上後,再將熱縮套管53推 移地包覆於因過長而未焊接端子52的裸線段L2部分,並在對熱縮套管 53接熱後,將此曝露於外的裸線段L2緊緊地包覆,而與外界呈絕緣狀態, 雖然此一方式,可以排除前述的缺點,但必須套接熱縮套管53除增加制 造成本外,也增加製作上的步驟及工時。
3. 雖然裸線段L2以熱縮套管53包裹,但熱縮套管53的厚度極薄, 無法遮蔽外界的高頻訊號,使現有連接器易受外界高頻訊號幹擾,而影 響其訊號傳輸質量。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主要技術問題在於,克服現有技術存在的上 述缺陷,而提供一種連接器的導線分線座,使焊接工作順利、快速的進行,降低線材的使用和成本,從而降低製造成本,降低被外界高頻訊號 幹擾,提高其屏蔽功效和提升產品質量,有效達到防止短路或千擾現象。
本實用新型解決其技術問題所採用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連接器的導線分線座,其特徵在於,包括第一座體,其第一 側面上是設有定位穴,該第一座體的第二側面上,設有多個分線槽,以 分別容置一導線,該第一座體的兩端端面,分別凹設有扣接穴;第二座 體,'其第一側面設有多個分線槽,以分別容置一導線,該第二座體的第 二側面上突設有定位銷,以對應地插扣於該第一座體的定位穴中,該第 二座體的兩端,分別突設有彈性扣鉤,以對應地勾扣該第一座體的扣接 穴,以使該第一、二座體穩固地相互扣接。
本實用新型所揭示連接器的導線分線座,在應用上,是在對合扣接 該第一、二座體後,以第一、二座體的分線槽分別緊夾一導線,並使各 導線前段的裸線段突出於該第一、二座體外,而後藉由各導線的前段裸 露的裸線段,分別焊接於連接器的端子的後段,由於各導線由第一、二 座體的分線槽所緊夾,突出於第一、二座體的各導線的裸線段,幾乎完 全搭接地焊接在端子上,且各相鄰導線間為分線槽所隔離絕緣,因此無 需再套用熱縮套管,以遮蔽經焊接後還裸露在外的裸線段。
本實用新型使焊接工作順利、快速的進行,降低線材的使用和成本, 從而降低製造成本,降低被外界高頻訊號幹擾,提高其屏蔽功效和提升 產品質量,有效達到防止短路或幹擾現象。以下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立體分解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的組合立體示意圖。 .圖3是顯示本實用新型夾持多條導線的狀態圖。 圖4是圖3所示剝除各導線前段絕緣皮後的示意圖。 圖5是本實用新型應用於連接器的組裝狀態圖。 圖6是本實用新型應用的連接器立體示意圖。 圖7是現有連接器在焊接導線的示意圖。
圖8是現有連接器以熱縮套管避免相鄰兩導線短路或幹擾的狀態圖。圖中標號說明 10第一座體 13扣接穴
22定位銷 32端子 51塑膠本體 L導線
Ll裸線段
11定位穴 20第二座體 23彈性扣鉤 33金屬殼體 52端子
12分線槽 21分線槽 31塑膠本體 34絕緣體 53熱縮套管 L2裸線段
具體實施方式
請參閱圖1至圖6所示,本實用新型一種連接器的導線分線座,包
括第一座體IO,其第一側面上設有定位穴11,該第一座體10的第二
側面上,設有多個分線槽12,以分別容置一導線L,該第一座體10的兩 端端面,分別凹設有扣接穴13;第二座體20,其第一側面設有多個分線 槽21,以分別容置一導線L,該第二座體20的第二側面上突設有定位銷 22,以對應地插扣於該第一座體10的定位穴11中,該第二座體20的兩 端,分別突設有彈性扣鉤23,以對應地勾扣該第一座體10的扣接穴13, 以使該第一、二座體IO、 20穩固地相互扣接。
本實用新型連接器的導線分線座,其所應用的連接器,如圖4至圖 6所示,含有一塑膠本體31,該塑膠本體31中,嵌置有多個端子32,各 端子32的後段與本實用新型所示的第一、二座體10、 20所夾持的導線L 的裸線段L1焊接後,由金屬殼體33所框圍,並於該金屬殼體33外射出 包裹一層絕緣體34後,完成該連接器的製作。
本實用新型在應用上,是在對合扣接該第一、二座體IO、 20後,以 第一、二座體IO、 20的分線槽12、 21分別緊夾一導線L,並使各導線L 前段的裸線段L1突出於該第一、二座體IO、 20夕卜,而後借各導線L的 裸線段L1,分別焊接於連接器的端子32的後段,由於各導線L由第一、 二座體IO、 20的分線槽12、 21所緊夾,突出於第一、二座體10、 20的 各導線L的裸線段L1,幾乎完全搭接地焊接在端子32上,且各相鄰導線 L間為分線槽12、 21所隔離絕緣,因此無需再套用熱縮套管,以遮蔽經 焊接後還裸露在外的裸線段Ll 。
本實用新型在應用時,可逐一將各導線L分別置於第一、二座體10、20的分線座12、 21中,並使各導線L的前段突出於該第一、二座體IO、 20外後,以雷射刀等,將突出於該第一、二座體IO、 20外的各導線L的 絕緣皮進行切割,以將該段的絕緣皮除去後,形成各導線L的裸線段L1, 本實用新型並不限制各導線L剝除絕緣皮的方式。
本實用新型連接器的導線分線座,其特徵在於,以第一、二座體IO、 20對應扣接,組成一具有隔離、夾持多條導線L功能的導線分線座,而 具有以下的優點
1. 各導線L的前段裸線段Ll與各端子焊接時,因已被該第一、二 座體IO、 20所夾持固定,因此可使焊接工作順利、快速的進行。
2. 由於各導線L的裸線段Ll,可以準確地跨置並焊接在各端子32 上,因此應用本實用新型所需要的各導線L的裸線段L1長度,僅須4 5mm,較現有的裸線段長度8 10mm短,以降低線材的使用和成本,從而 降低製造成本。
3. 由於本實用新型所需要的各導線L的裸線段Ll長度,僅須4 5mm,較現有的裸線段L2長度8 10mm短,即本實用新型露出於外界的 裸線段L1可大幅的縮短,降低被外界高頻訊號幹擾,提高其屏蔽功效, 以提升產品質量。
4. 本實用新型在應用上,並不需要在各導線L逐一穿套熱縮套管, 來避免相鄰導線間所發生的短路或高頻幹擾現象,本實用新型各導線L 間,被第一、二座體10、 20的分線槽12、 21所絕緣、隔離,有效達到 防止短路或幹擾現象。
以上所述,僅是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而已,並非對本實用新型 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據本實用新型的技術實質對以上實施例所 作的任何簡單修改、等同變化與修飾,均仍屬於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的 範圍內。
權利要求1、一種連接器的導線分線座,其特徵在於,包括第一座體,其第一側面上是設有定位穴,該第一座體的第二側面上,設有多個分線槽,以分別容置一導線,該第一座體的兩端端面,分別凹設有扣接穴;第二座體,其第一側面設有多個分線槽,以分別容置一導線,該第二座體的第二側面上突設有定位銷,以對應地插扣於該第一座體的定位穴中,該第二座體的兩端,分別突設有彈性扣鉤,以對應地勾扣該第一座體的扣接穴,以使該第一、二座體穩固地相互扣接。
專利摘要一種連接器的導線分線座,包括第一座體,其第一側面上是設有定位穴,該第一座體的第二側面上,設有多個分線槽,以分別容置一導線,該第一座體的兩端端面,分別凹設有扣接穴;第二座體,其第一側面設有多個分線槽,以分別容置一導線,該第二座體的第二側面上突設有定位銷,以對應地插扣於該第一座體的定位穴中,該第二座體的兩端,分別突設有彈性扣鉤,以對應地勾扣該第一座體的扣接穴,以使該第一、二座體穩固地相互扣接。本實用新型使焊接工作順利、快速的進行,降低線材的使用和成本,從而降低製造成本,降低被外界高頻訊號幹擾,提高其屏蔽功效和提升產品質量,有效達到防止短路或幹擾現象。
文檔編號H01R13/00GK201266701SQ200820135080
公開日2009年7月1日 申請日期2008年8月29日 優先權日2008年8月29日
發明者何和益, 劉永燦, 黃欽雄 申請人:建舜電子製造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