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1,2‑苯並異噻唑啉‑3‑酮化合物的合成方法與流程
2023-09-21 00:18:35

本申請為2014年5月26日提交的、申請號為201410225660.x、名稱為「一種1,2-苯並異噻唑啉-3-酮化合物的合成方法」的中國發明專利申請的分案申請。
本發明涉及一種1,2-苯並異噻唑啉-3-酮化合物的合成方法,屬於精細化工領域。
背景技術:
1,2-苯並異噻唑啉-3-酮化合物由於具有顯著的抗黴菌,真菌作用,廣泛應用於水處理,金屬加工液,塗料等領域。傳統工藝採用2,2'-二硫代二苯甲酸化合物為原料,使用氯化亞碸,氨水,氯氣或者氧化劑閉環,得到1,2-苯並異噻唑啉-3-酮化合物。該工藝步驟長,收率低,汙染嚴重,產品質量差。
技術實現要素:
為了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本發明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綠色、環保、後處理方便、工藝步驟簡單的1,2-苯並異噻唑-3-酮化合物的合成方法。
本發明提供的一種1,2-苯並異噻唑啉-3-酮化合物(式1)的合成方法,其反應方程式如下所示:
具體步驟如下:
(1)將式(ⅰ)的2-滷代苯腈化合物和硫醇化合物r2sh在鹼的存在下,以均相體系或者非均相體系反應,合成式(ⅱ)所示的2-烷硫基取代苯腈化合物;
式中:r1表示氫原子,c1-c4烷基,c1-c4烷氧基,硝基,羧基,烷氧基羰基或者滷素原子;x表示氯或者溴原子;r2表示c5-c22烷基或者芳烷基;
(2)將式(ⅱ)的2-烷硫基取代苯腈化合物與滷化劑在水/有機溶劑存在下,0-50℃溫度下,反應1-20h;其中:2-烷硫基取代苯腈化合物與滷化劑的摩爾比為1:(0.85~3),所述滷化劑選自氯氣、液溴、磺醯氯或磺醯溴中的任一種;反應結束後;在反應液中加入水和鹼,在40-100℃溫度下,攪拌0.5-4h,得到1.2-苯並異噻唑啉-3-酮化合物鹼鹽,然後分層,水相中加入酸,在0-40℃下攪拌1-4h,再過濾,烘乾得到式(ⅲ)的1.2-苯並異噻唑啉-3-酮化合物;其中:所述2-滷代苯腈化合物、硫醇化合物和鹼。
上述步驟(1)和步驟(2)中,所述鹼選自氫氧化鈉,氫氧化鉀,碳酸鈉或碳酸鉀中的任一種或者幾種。
上述步驟(1)中,所述硫醇化合物r2sh中的r2為c8-c18烷基。
上述步驟(1)中,所述硫醇化合物r2sh中的r2為芳烷基時,其結構用式(ⅳ)表示:
其中:r3表示氫原子,c1-c8烷基,c1-c4烷氧基,或者滷素原子;r4表示c1-c4烷基。
上述步驟(1)中,反應體系為非均相體系時,其採用有機溶劑/水為溶劑,在催化劑和鹼的共同作用下,30-100℃溫度下反應0.5-25h;優選的,在50-75℃下反應2-12小時;其中:所述催化劑選自季銨鹽、季膦鹽或冠醚中的任一種;所述有機溶劑選自苯,甲苯,二甲苯,氯苯,二氯苯,正己烷,正庚烷,環己烷,甲基環己烷或石油醚中的一種或者幾種;所述2-滷代苯腈化合物、硫醇化合物和鹼的摩爾比為1:(0.8~2):(0.8~1.5);所述催化劑的用量為2-滷代苯腈化合物、硫醇化合物和鹼總質量的2-40%。
上述步驟(1)中,反應體系為均相體系時,其採用極性非質子溶劑為溶劑,在30-150℃溫度下,反應1-10h;所述極性非質子溶劑選自n-甲基吡咯烷酮,二甲基亞碸,二甲基甲醯胺或二乙基甲醯胺中的任一種或者幾種,所述2-滷代苯腈化合物、硫醇化合物和鹼的摩爾比為1:(0.8~2):(0.8~1.5)。
上述步驟(2)中,所述有機溶劑選自滷代烴,苯,甲苯,二甲苯,氯苯,二氯苯,正己烷,正庚烷,環己烷,甲基環己烷或石油醚中的一種或幾種。
上述步驟(2)中,酸選自鹽酸,硫酸,硝酸,醋酸,甲酸,草酸,檸檬酸或甲磺酸中的一種或者幾種。
本發明中,還進一步包括原料再生的步驟,具體如下:在步驟(2)中分層得到的有機相中,加入水、催化劑和硫化物,在30-90℃溫度下,反應2-25h,得到硫醇化合物r2sh;所述催化劑選自季銨鹽、季膦鹽或冠醚中的任一種;所述硫化物選自硫氫化鈉,硫脲或硫化鈉中任一種。
本發明中,所述季銨鹽選自四丁基溴化銨,四丁基氯化銨,苯甲基三乙基溴化銨,苯甲基三乙基氯化銨,十六烷基三甲基氯化銨,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銨,十六烷基三乙基氯化銨,十六烷基三乙基溴化銨,十二烷基三甲基氯化銨,十二烷基三甲基溴化銨或辛基三乙基溴化銨中的任一種或幾種;所述季膦鹽選自四丁基溴化磷,四丁基氯化磷或十六烷基三乙基氯化磷中的任一種或幾種;所述冠醚選自18-冠-6,二苯並-18-冠-6或二環己基並18-冠-6中的一種或者幾種。
本發明的優點在於:一方面該工藝使用的原料氣味和揮發性小,綠色環保,對環境汙染小;另一方面其反應條件溫和,工藝步驟簡單,後處理步驟簡單,可直接得到高純度產物,且副產物可以回收循環使用,反應成本低廉。
附圖說明
圖1是1,2-苯並異噻唑啉-3-酮標準品譜圖。
圖2是十八硫醇合成1,2-苯並異噻唑啉-3-酮譜圖。
圖3是辛硫醇合成1,2-苯並異噻唑啉-3-酮譜圖。
圖4是正十二硫醇合成1,2-苯並異噻唑啉-3-酮譜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實施例詳細說明本發明,然而本發明的範圍不限於這些實施例。
實施例1
氮氣氣氛下,在配備有攪拌器,溫度計和冷凝器的1000ml四口燒瓶中加入100g氯苯,100g鄰氯苯腈,219g十八硫醇,4g四丁基溴化銨。在65-70℃下,滴加32%氫氧化鈉溶液98.7g,保溫反應直至合格,分去水相,得到鄰十八硫基苯腈反應液381g。
在配備有攪拌器,溫度計和冷凝器的1000ml四口燒瓶中加入鄰十八硫腈苯腈反應液381g,氯苯100g,水32g。在20-30℃下,通入氯氣53g。升溫至60-65℃,反應1h。
降溫至20-30℃,加入200g水,用32%液鹼調節ph=9-10,升溫至60-65℃,分去有機相,水相降溫至20-30℃,加入31%鹽酸,調節ph=3-4。過濾,烘乾,得到102g1.2-苯並異噻唑啉-3-酮,收率93.5%(hplc>99%,圖2)。
原料再生反應如下:有機相約420g,蒸餾回收210g氯代十八烷。在配備有攪拌器,溫度計和冷凝器的1000ml四口燒瓶中加入6g四丁基溴化銨,200g氯苯,210g氯代十八烷,180g32%硫氫化鈉,65-70℃反應16h,分層,得到405g十八硫醇反應液。
實施例2
氮氣氣氛下,在配備有攪拌器,溫度計和冷凝器的500ml四口燒瓶中加入100g氯苯,100g鄰氯苯腈,112g正辛硫醇,4g四丁基溴化銨。在60-65℃下,滴加32%氫氧化鈉溶液98g,保溫反應直至合格,分去水相,得到鄰辛硫基苯腈反應液279g。
在配備有攪拌器,溫度計和冷凝器的1000ml四口燒瓶中加入鄰辛硫腈苯腈反應液279g,氯苯200g,水30g。在20-30℃下,通入氯氣54g。升溫至60-65℃,反應1h。降溫至20-30℃,加入200g水,用32%液鹼調節ph=9-10,升溫至60-65℃,分去有機相,有機相分離回收溶劑及副產物,水相降溫至20-30℃,加入31%鹽酸,調節ph=3-4。過濾,烘乾,得到103g1.2-苯並異噻唑啉-3-酮,收率94.5%(hplc>99%,圖3)。
原料再生反應如下:有機相約310g,蒸餾回收100g氯代正辛烷。在配備有攪拌器,溫度計和冷凝器的1000ml四口燒瓶中加入加入4g四丁基溴化銨,100g氯苯,100g氯代正辛烷,167g32%硫氫化鈉,65-70℃反應12h,分層,得到196g正辛硫醇反應液。
實施例3
氮氣氣氛下,在配備有攪拌器,溫度計和冷凝器的500ml四口燒瓶中加入100g氯苯,100g鄰氯苯腈,154g正十二硫醇,4g四丁基溴化銨。在60-65℃下,滴加32%氫氧化鈉溶液98g,保溫反應直至合格,分去水相,得到鄰十二硫基苯腈反應液320g。
在配備有攪拌器,溫度計和冷凝器的1000ml四口燒瓶中加入鄰十二硫腈苯腈反應液320g,氯苯200g,水30g。在20-30℃下,通入氯氣54g。升溫至60-65℃,反應1h。降溫至20-30℃,加入200g水,用32%液鹼調節ph=9-10,升溫至60-65℃,分去有機相,有機相分離回收溶劑及副產物,水相降溫至20-30℃,加入31%鹽酸,調節ph=3-4。過濾,烘乾,得到100g1.2-苯並異噻唑啉-3-酮,收率91.7%(hplc>99%,圖4)。
原料再生反應如下:有機相約450g,蒸餾回收145g氯代十二烷。在配備有攪拌器,溫度計和冷凝器的1000ml四口燒瓶中加入4g四丁基溴化銨,100g氯苯,145g氯代十二烷,160g32%硫氫化鈉,65-70℃反應12h,分層,得到240g正十二硫醇反應液。
實施例4
氮氣氣氛下,在配備有攪拌器,溫度計和冷凝器的500ml四口燒瓶中加入100g鄰氯苯腈,240g正十二硫醇反應液及24g正十二硫醇,4g四丁基溴化銨。在50-55℃下,滴加32%氫氧化鈉溶液98g,保溫反應直至合格,分去水相,得到鄰十二硫基苯腈反應液315g。
在配備有攪拌器,溫度計和冷凝器的1000ml四口燒瓶中加入鄰十二硫腈苯腈反應液315g,氯苯200g,水40g。在20-30℃下,通入氯氣54g。升溫至60-65℃,反應1h。降溫至20-30℃,加入200g水,用32%液鹼調節ph=9-10,升溫至60-65℃,分去有機相,有機相分離回收溶劑及副產物,水相降溫至20-30℃,加入31%鹽酸,調節ph=3-4。過濾,烘乾,得到101g1.2-苯並異噻唑啉-3-酮,收率92.7%(hplc>99%)。
原料再生反應如下:有機相約450g,蒸餾回收148g氯代十二烷。在配備有攪拌器,溫度計和冷凝器的1000ml四口燒瓶中加入加入4g四丁基溴化銨,100g氯苯,148g氯代十二烷,160g32%硫氫化鈉,65-70℃反應12h,分層,得到241g正十二硫醇反應液。
實施例5
氮氣氣氛下,在配備有攪拌器,溫度計和冷凝器的500ml四口燒瓶中加入100g氯苯,100g鄰氯苯腈,154g正十二硫醇,4g四丁基溴化銨。在60-65℃下,滴加32%氫氧化鈉溶液98g,保溫反應直至合格,分去水相,得到鄰十二硫基苯腈反應液320g。
在配備有攪拌器,溫度計和冷凝器的1000ml四口燒瓶中加入鄰丁硫腈苯腈反應液320g,氯苯200g,水30g。在20-30℃下,通滴加磺醯氯100g。升溫至60-65℃,反應1h。降溫至20-30℃,加入200g水,用32%液鹼調節ph=9-10,升溫至60-65℃,分去有機相,有機相分離回收溶劑及副產物,水相降溫至20-30℃,加入31%鹽酸,調節ph=3-4。過濾,烘乾,得到106g1.2-苯並異噻唑啉-3-酮,收率97.2%(hplc>99%)。
原料再生反應如下:有機相約445g,蒸餾回收143g氯代十二烷。在配備有攪拌器,溫度計和冷凝器的1000ml四口燒瓶中加入加入4g四丁基溴化銨,100g氯苯,143g氯代十二烷,180g32%硫氫化鈉,65-70℃反應12h,分層,得到244g正十二硫醇反應液。
當理解的是,本發明的具體實施例僅僅是出於示例性說明的目的,其不以任何方式限定本發明的保護範圍,本領域的技術人員可以根據上述說明加以改進或變換,而所有這些改進和變換都應屬於本發明所附權利要求的保護範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