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擇真無線耳機:aptX、LDAC什麼的並不是最重要的因素
2025-05-05 11:15:25
談到真無線耳機,很多人在購買時都很在意耳機支不支持aptX、支不支持LDAC等。但這些並不是你最應該考慮的東西,因為在「天花亂墜」的技術參數外,那些不怎麼顯眼的設計和功能才是對大家日常使用影響最大的因素。
■耳機形狀不僅影響佩戴,還影響聲音
大家買無線耳機都是圖個方便,如果耳機帶著就不舒服就談不上方便,所以耳機的形狀就很重要。
舉個最簡單的例子,有些耳機形狀和耳朵內部形狀差別很大,導致戴起來有異物感,甚至長時間佩戴會耳朵疼。有些耳機則看重人體工程學,耳機輪廓貼合人耳內部形狀。如果你需要長時間佩戴,就得注意耳機的形狀。
人體工程學設計優秀的耳機
耳機形狀還能影響聲音。比如入耳式耳機塞進耳朵密封性好,有助於增強低音,還能隔絕噪音,隔絕了噪音就能讓你聽到更多聲音細節。AirPods這種佩戴後沒有密封性的耳機就會在低音和噪音下細節展現方面表現不佳。
還有就是佩戴加固方式。比如BOSE的鯊魚鰭和Powerbeats Pro的耳掛,這兩種設計能明顯讓耳機戴起來更結實,跑步時不用擔心掉落或者變松。
加固佩戴的「鯊魚鰭」
■耳機防水等級也很重要
手機防水越來越普遍,其實對於無線耳機來說,防水更加重要。因為無線、小巧的無線耳機經常被大家在鍛鍊時使用,所以無線耳塞不僅要像手機一樣防下雨和水濺,也要防出汗。 一般情況下無線耳機的防水等級比手機要低(iPhone XS為IP68)。在防水的真無線耳機中,大多是都是IPX4評級,比如三星、小鳥、Beats、紅米和森海塞爾等品牌的主力產品。還有一些耳機防水等級達到了IP55或更高的IP56,比如捷波朗的一些型號。
「IP」後面的第1位是防固體入侵等級,第2位是防水等級。根據下表我們可以明白IPX4代表不防塵和防水的潑灑(比如用杯子倒水);IP56代表部分防塵和防高壓噴水。
所以在一般下雨天和健身時IPX4等級就夠用,IP56是為較為極端的環境下而準備的。有些耳機甚至支持更高等級,以便支持水下使用。需要注意的是,幾乎所有防水的真無線耳機都只是耳機防水,耳機盒不防水也不防塵。
■環境聲模式是什麼原理
由於很多入耳式耳機會隔絕部分外界聲音,會出現聽不見別人說話或大街上聽不見往來車輛的問題,所以環境聲模式就出現了。環境聲模式就是麥克風偵測到外界聲音然後通過耳機傳到耳朵裡,讓你在戴耳機時也能聽見部分外界聲音,比如說話。
但要注意的是,環境聲模式並不能讓你聽到所有外部聲音,所以在馬路上還是乾脆別帶耳機為好。
■主動降噪會降低耳機續航嗎?
主動降噪的原理非常簡單,耳機上的麥克風偵測到環境噪音,經過運算後耳機再向耳朵發送和噪音相反的聲波,抵消了之後噪音就沒了。
一般情況下我們都會認為主動降噪耳機續航比較短。但從目前產品的表現來看,主動降噪耳機開啟主動降噪後的續航並不比非主動降噪耳機短,所以大家不要擔心續航。
體積問題也不用過於擔心,因為從目前市面上的產品來看,體積大小和是否支持主動降噪並無直接關係。體積大不降噪的有,體積小能降噪的也有。只不過有些體積過小的主動降噪耳機的主動降噪效果會較差。
■考慮聲音風格,而不是糾結音質
真無線耳機是為了便利性而犧牲音質的產物,所以真無線耳機們的聲音素質水平都差不多低。就算是音質相對較好的真無線耳機也是矮子裡拔高個,不怎麼樣。再加上在地鐵等的室外環境噪音影響下,我們並不能很好地聽出好音質耳機的優勢。所以對於大多數人來說,買真無線耳機不要糾結音質,需要考慮的是聲音風格。
比如AirPods聲音就很「白開水」,而且低頻在同類產品中很少。另外一些耳機就會在低頻做文章,低音很足。這種區別並不是音質的好壞,而是聲音風格的不同。
■各種藍牙協議
目前市面上的無線耳機主要有SBC、AAC、LDAC和aptX這四種協議。SBC是最基本的技術;AAC比SBC稍微高級點;LDAC簡單粗暴地用高碼率提高了音質,能讓耳機和設備通過無線傳輸無損品質的音樂,但沒有優化延遲;aptX(大類統稱)則是致力在低碼率下還原高音質同時降低延遲,走了高效路線。使用這些協議的前提是耳機和設備(比如手機)都得支持同一個協議。
其中aptX協議又分為aptX、aptX HD、aptX低時延和aptX Adaptive這四種類型。aptX支持CD級別音質音頻的傳輸,沒優化延遲;aptX HD超越了CD音質,也沒優化延遲;aptX低時延專門為了聲音延遲做了優化,同時也有音質優化;aptX Adaptive則是具備其它aptX類型全部特性的較高級協議。
拋開發音單元素質,只講協議的話,理論上SBC音質最差延遲高;AAC音質稍好延遲也高;LDAC音質最好,但延遲也不好。如果未來aptX Adaptive耳機真的上市,我們也許會迎來一些驚喜。
可惜在現實生活中,協議並不能對音質和延遲起決定性作用。比如支持AAC的AirPods比大多數耳機聲音延遲都低,或者有些aptX耳機音質還不如AAC/SBC耳機。所以這些所謂的協議只能作為參考,實際體驗是唯一搞清楚一副真無線耳機實力的方法。
■現在的無線耳機還不夠「完美」
從2016年iPhone 7取消3.5毫米接口到現在已經過去了幾乎3年,市面上依然沒有出現同時具有優秀音質和超低延遲的「完美」真無線耳機。說實話目前在售的產品都或多或少會在某一方面有所妥協。對大多數人來說現在的產品已經夠用,但如果你想要音質、延遲、佩戴、續航和防水都同時優秀的耳機,還需要再等一等,尤其是等aptX Adaptive耳機的上市。
本文編輯:張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