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新型磁療器的製作方法
2023-10-06 19:02:49 2

本發明涉及按摩用品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新型磁療器。
背景技術:
磁療器是一種利用磁場對人體產生保健作用的保健產品。現有的磁療器不具有振動按摩以及弱電流刺激肌肉的功能,保健效果差,存在改進的必要。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目的是針對現有技術中的上述不足,提供一種新型磁療器,該磁療器能夠在利用磁場對人體進行保健的同時,對人體進行振動按摩,並且對人體進行弱電理療,利用弱電流刺激肌肉收縮,從而對肌肉進行鍛鍊,達到強健肌肉的目的;矽膠層防水性強,觸感好,舒適性好,實用性高;第一導電矽膠條和第二導電矽膠條採用獨特配方的導電矽膠製造而成,具有良好的彈性、耐候性、導電性,表面光澤度高,手感好;在通電的時候,軟鐵粉能夠產生磁場,增強磁療的效果;而電氣石粉則能夠自然釋放遠紅外線以及負離子,對人體有良好的保健作用。
本發明的目的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
一種新型磁療器,包括外殼,所述外殼的兩側對稱固定連接有第一導電矽膠條和第二導電矽膠條,所述外殼內固定連接有電池、pcb板、振動馬達和磁鐵,所述第一導電矽膠條、所述第二導電矽膠條、所述電池和所述振動馬達分別與所述pcb板電連接,所述外殼的外表面包裹有第一矽膠層,所述第一矽膠層對應所述第一導電矽膠條和第二導電矽膠條的位置分別開設有第一通槽和第二通槽;
其中,所述第一導電矽膠條和所述第二導電矽膠條均由導電矽膠製造而成,所述導電矽膠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
其中,所述外殼的尾部固定連接有手把,所述手把與所述外殼的夾角為30-60度。
其中,所述手把的外表面包裹有第二矽膠層,所述第二矽膠層與所述第一矽膠層一體成型;其中,所述第一矽膠層和所述第二矽膠層均由複合矽膠製造而成,所述複合矽膠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
採用上述配方製造而成的第一矽膠層和第二矽膠層色澤亮麗,彈性好,耐候性好,使用壽命長,與人體的肌膚觸感相似,手感好,防水性好,便於清洗,無異味,用戶體驗感好。
其中,所述手把的外表面設有馬達開關鍵,所述馬達開關鍵與所述pcb板電連接。
其中,所述手把的外表面設有馬達頻率調節鍵,所述馬達頻率調節鍵與所述pcb板電連接。
其中,所述手把的外表面設有電療開關鍵,所述電療開關鍵與所述pcb板電連接。
其中,所述手把的外表面設有電療強度調節鍵,所述電療強度調節鍵與所述pcb板電連接。
其中,所述第一矽膠層和所述第二矽膠層內均勻分布有螢光顆粒。
其中,所述外殼兩端的直徑大於所述外殼中間的直徑,所述外殼外端的直徑為30-40毫米。
其中,所述手把朝向所述外殼的側面內凹成弧形。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本發明的一種新型磁療器,該磁療器能夠在利用磁場對人體進行保健的同時,對人體進行振動按摩,並且對人體進行弱電理療,利用弱電流刺激肌肉收縮,從而對肌肉進行鍛鍊,達到強健肌肉的目的;矽膠層防水性強,觸感好,舒適性好,實用性高;第一導電矽膠條和第二導電矽膠條採用以下配方的導電矽膠製造而成:甲基乙烯基矽橡膠100-150份、鎳包銅粉40-60份、乙炔炭黑30-50份、軟鐵粉10-20份、電氣石粉5-10份、二甲基矽油10-15份、六甲基二矽氮烷10-15份、手感油20-30份、流平劑5-10份、硫化劑5-10份,具有良好的彈性、耐候性、導電性,表面光澤度高,手感好;在通電的時候,軟鐵粉能夠產生磁場,增強磁療的效果;而電氣石粉則能夠自然釋放遠紅外線以及負離子,對人體有良好的保健作用。
附圖說明
利用附圖對發明作進一步說明,但附圖中的實施例不構成對本發明的任何限制,對於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以下附圖獲得其它的附圖。
圖1是本發明的主視圖。
圖2是本發明的右視圖。
附圖標記包括:
1——外殼2——第一矽膠層
3——第一導電矽膠條4——手把
5——第二矽膠層6——馬達開關鍵
7——電療開關鍵/電療強度調節鍵
8——馬達頻率調節鍵。
具體實施方式
結合以下實施例和附圖對本發明作進一步描述。
實施例1
如圖1和圖2所示,本實施例的一種新型磁療器,包括外殼1,所述外殼1的兩側對稱固定連接有第一導電矽膠條3和第二導電矽膠條,所述外殼1內固定連接有電池、pcb板、振動馬達和磁鐵,所述第一導電矽膠條3、所述第二導電矽膠條、所述電池和所述振動馬達分別與所述pcb板電連接,所述外殼1的外表面包裹有第一矽膠層2,所述第一矽膠層2對應所述第一導電矽膠條3和第二導電矽膠條的位置分別開設有第一通槽和第二通槽;
其中,所述第一導電矽膠條和所述第二導電矽膠條均由導電矽膠製造而成,所述導電矽膠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
將所有導電矽膠的原料混合均勻,然後加入擠出機中擠出成型,即得到第一導電矽膠條和第二導電矽膠條。
本實施例的原理為:磁鐵產生磁場,達到磁療的目的;電池給pcb板供電,pcb板控制振動馬達工作產生振動力,從而達到振動按摩的目的;pcb板給第一導電矽膠條3和第二導電矽膠條供電,再利用第一導電矽膠條3和第二導電矽膠條接觸肌肉進行弱電流理療,從而對肌肉進行鍛鍊,達到強健肌肉的目的。具體的使用方法為:將外殼1貼緊人體需要保健的部位即可。
本實施例的外殼1的尾部固定連接有手把4,所述手把4與所述外殼1的夾角為30-60度。該設置結構簡單,易於成型,便於用戶握緊手把4進行按摩理療操作,實用性好。
本實施例的手把4的外表面包裹有第二矽膠層5,所述第二矽膠層5與所述第一矽膠層2一體成型。該設置結構簡單,易於成型,手感好,防水性好。
其中,所述第一矽膠層和所述第二矽膠層均由複合矽膠製造而成,所述複合矽膠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
將所有複合矽膠的原料混合均勻,然後加入擠出機中擠出成型,即得到第一矽膠層和第二矽膠層。
本實施例的手把4的外表面設有馬達開關鍵6,所述馬達開關鍵6與所述pcb板電連接,馬達開關鍵6用於開啟或者關閉振動按摩功能。
本實施例的手把4的外表面設有馬達頻率調節鍵8,所述馬達頻率調節鍵8與所述pcb板電連接,馬達頻率調節鍵8用於調節馬達振動的頻率,從而調節振動的強弱程度。
本實施例的手把4的外表面設有電療開關鍵7,所述電療開關鍵7與所述pcb板電連接,電療開關鍵7用於開啟或者關閉弱電流理療功能;手把4的外表面設有電療強度調節鍵7,所述電療強度調節鍵7與所述pcb板電連接,電療強度調節鍵7用於調節弱電流的大小,從而滿足不同的肌肉鍛鍊需求。在本實施例中,將電療開關鍵7和電療強度調節鍵7集合在同一個按鍵中,長按兩秒鐘,即開啟或者關閉弱電流理療功能;在開啟弱電流理療功能時,短按該按鍵,即調節弱電流的大小。
本實施例的第一矽膠層和所述第二矽膠層內均勻分布有螢光顆粒。該設置結構簡單,易於成型,能夠在光線不足的時候發出螢光,便於用戶找到磁療器,實用性好,提高了使用樂趣。
本實施例的外殼1兩端的直徑大於所述外殼1中間的直徑,所述外殼1外端的直徑為30-40毫米。該設置結構簡單,易於成型,符合人體工程學結構,使用方便舒適,實用性好。
本實施例的手把4朝向所述外殼1的側面內凹成弧形。該設置結構簡單,易於成型,便於用戶用手握住手把4,實用性好。
本實施例的外殼1開設有充電接口,所述充電接口與所述pcb板電連接。該設置結構簡單,易於成型,便於連接充電線對電池充電。
本實施例的手把4的頂部設有led燈,所述led燈與所述pcb板電連接。該設置結構簡單,易於成型,使得該磁療器具有照明功能,實用性好。
本實施例的手把4外表面還設有電量顯示屏,所述電量顯示屏與所述pcb板電連接,該設置結構簡單,易於成型,能夠顯示電池的電量,便於用戶及時充電,實用性好。
實施例2
如圖1和圖2所示,本實施例的一種新型磁療器,包括外殼1,所述外殼1的兩側對稱固定連接有第一導電矽膠條3和第二導電矽膠條,所述外殼1內固定連接有電池、pcb板、振動馬達和磁鐵,所述第一導電矽膠條3、所述第二導電矽膠條、所述電池和所述振動馬達分別與所述pcb板電連接,所述外殼1的外表面包裹有第一矽膠層2,所述第一矽膠層2對應所述第一導電矽膠條3和第二導電矽膠條的位置分別開設有第一通槽和第二通槽;
其中,所述第一導電矽膠條和所述第二導電矽膠條均由導電矽膠製造而成,所述導電矽膠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
將所有導電矽膠的原料混合均勻,然後加入擠出機中擠出成型,即得到第一導電矽膠條和第二導電矽膠條。
本實施例的原理為:磁鐵產生磁場,達到磁療的目的;電池給pcb板供電,pcb板控制振動馬達工作產生振動力,從而達到振動按摩的目的;pcb板給第一導電矽膠條3和第二導電矽膠條供電,再利用第一導電矽膠條3和第二導電矽膠條接觸肌肉進行弱電流理療,從而對肌肉進行鍛鍊,達到強健肌肉的目的。具體的使用方法為:將外殼1貼緊人體需要保健的部位即可。
本實施例的外殼1的尾部固定連接有手把4,所述手把4與所述外殼1的夾角為30-60度。該設置結構簡單,易於成型,便於用戶握緊手把4進行按摩理療操作,實用性好。
本實施例的手把4的外表面包裹有第二矽膠層5,所述第二矽膠層5與所述第一矽膠層2一體成型。該設置結構簡單,易於成型,手感好,防水性好。
其中,所述第一矽膠層和所述第二矽膠層均由複合矽膠製造而成,所述複合矽膠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
將所有複合矽膠的原料混合均勻,然後加入擠出機中擠出成型,即得到第一矽膠層和第二矽膠層。
本實施例的手把4的外表面設有馬達開關鍵6,所述馬達開關鍵6與所述pcb板電連接,馬達開關鍵6用於開啟或者關閉振動按摩功能。
本實施例的手把4的外表面設有馬達頻率調節鍵8,所述馬達頻率調節鍵8與所述pcb板電連接,馬達頻率調節鍵8用於調節馬達振動的頻率,從而調節振動的強弱程度。
本實施例的手把4的外表面設有電療開關鍵7,所述電療開關鍵7與所述pcb板電連接,電療開關鍵7用於開啟或者關閉弱電流理療功能;手把4的外表面設有電療強度調節鍵7,所述電療強度調節鍵7與所述pcb板電連接,電療強度調節鍵7用於調節弱電流的大小,從而滿足不同的肌肉鍛鍊需求。在本實施例中,將電療開關鍵7和電療強度調節鍵7集合在同一個按鍵中,長按兩秒鐘,即開啟或者關閉弱電流理療功能;在開啟弱電流理療功能時,短按該按鍵,即調節弱電流的大小。
本實施例的第一矽膠層和所述第二矽膠層內均勻分布有螢光顆粒。該設置結構簡單,易於成型,能夠在光線不足的時候發出螢光,便於用戶找到磁療器,實用性好,提高了使用樂趣。
本實施例的外殼1兩端的直徑大於所述外殼1中間的直徑,所述外殼1外端的直徑為30-40毫米。該設置結構簡單,易於成型,符合人體工程學結構,使用方便舒適,實用性好。
本實施例的手把4朝向所述外殼1的側面內凹成弧形。該設置結構簡單,易於成型,便於用戶用於握住手把4,實用性好。
本實施例的外殼1開設有充電接口,所述充電接口與所述pcb板電連接。該設置結構簡單,易於成型,便於連接充電線對電池充電。
本實施例的手把4的頂部設有led燈,所述led燈與所述pcb板電連接。該設置結構簡單,易於成型,使得該磁療器具有照明功能,實用性好。
本實施例的手把4外表面還設有電量顯示屏,所述電量顯示屏與所述pcb板電連接,該設置結構簡單,易於成型,能夠顯示電池的電量,便於用戶及時充電,實用性好。
實施例3
如圖1和圖2所示,本實施例的一種新型磁療器,包括外殼1,所述外殼1的兩側對稱固定連接有第一導電矽膠條3和第二導電矽膠條,所述外殼1內固定連接有電池、pcb板、振動馬達和磁鐵,所述第一導電矽膠條3、所述第二導電矽膠條、所述電池和所述振動馬達分別與所述pcb板電連接,所述外殼1的外表面包裹有第一矽膠層2,所述第一矽膠層2對應所述第一導電矽膠條3和第二導電矽膠條的位置分別開設有第一通槽和第二通槽;
其中,所述第一導電矽膠條和所述第二導電矽膠條均由導電矽膠製造而成,所述導電矽膠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
將所有導電矽膠的原料混合均勻,然後加入擠出機中擠出成型,即得到第一導電矽膠條和第二導電矽膠條。
本實施例的原理為:磁鐵產生磁場,達到磁療的目的;電池給pcb板供電,pcb板控制振動馬達工作產生振動力,從而達到振動按摩的目的;pcb板給第一導電矽膠條3和第二導電矽膠條供電,再利用第一導電矽膠條3和第二導電矽膠條接觸肌肉進行弱電流理療,從而對肌肉進行鍛鍊,達到強健肌肉的目的。具體的使用方法為:將外殼1貼緊人體需要保健的部位即可。
本實施例的外殼1的尾部固定連接有手把4,所述手把4與所述外殼1的夾角為30-60度。該設置結構簡單,易於成型,便於用戶握緊手把4進行按摩理療操作,實用性好。
本實施例的手把4的外表面包裹有第二矽膠層5,所述第二矽膠層5與所述第一矽膠層2一體成型。該設置結構簡單,易於成型,手感好,防水性好。
其中,所述第一矽膠層和所述第二矽膠層均由複合矽膠製造而成,所述複合矽膠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
將所有複合矽膠的原料混合均勻,然後加入擠出機中擠出成型,即得到第一矽膠層和第二矽膠層。
本實施例的手把4的外表面設有馬達開關鍵6,所述馬達開關鍵6與所述pcb板電連接,馬達開關鍵6用於開啟或者關閉振動按摩功能。
本實施例的手把4的外表面設有馬達頻率調節鍵8,所述馬達頻率調節鍵8與所述pcb板電連接,馬達頻率調節鍵8用於調節馬達振動的頻率,從而調節振動的強弱程度。
本實施例的手把4的外表面設有電療開關鍵7,所述電療開關鍵7與所述pcb板電連接,電療開關鍵7用於開啟或者關閉弱電流理療功能;手把4的外表面設有電療強度調節鍵7,所述電療強度調節鍵7與所述pcb板電連接,電療強度調節鍵7用於調節弱電流的大小,從而滿足不同的肌肉鍛鍊需求。在本實施例中,將電療開關鍵7和電療強度調節鍵7集合在同一個按鍵中,長按兩秒鐘,即開啟或者關閉弱電流理療功能;在開啟弱電流理療功能時,短按該按鍵,即調節弱電流的大小。
本實施例的第一矽膠層和所述第二矽膠層內均勻分布有螢光顆粒。該設置結構簡單,易於成型,能夠在光線不足的時候發出螢光,便於用戶找到磁療器,實用性好,提高了使用樂趣。
本實施例的外殼1兩端的直徑大於所述外殼1中間的直徑,所述外殼1外端的直徑為30-40毫米。該設置結構簡單,易於成型,符合人體工程學結構,使用方便舒適,實用性好。
本實施例的手把4朝向所述外殼1的側面內凹成弧形。該設置結構簡單,易於成型,便於用戶用於握住手把4,實用性好。
本實施例的外殼1開設有充電接口,所述充電接口與所述pcb板電連接。該設置結構簡單,易於成型,便於連接充電線對電池充電。
本實施例的手把4的頂部設有led燈,所述led燈與所述pcb板電連接。該設置結構簡單,易於成型,使得該磁療器具有照明功能,實用性好。
本實施例的手把4外表面還設有電量顯示屏,所述電量顯示屏與所述pcb板電連接,該設置結構簡單,易於成型,能夠顯示電池的電量,便於用戶及時充電,實用性好。
最後應當說明的是,以上實施例僅用以說明本發明的技術方案,而非對本發明保護範圍的限制,儘管參照較佳實施例對本發明作了詳細地說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應當理解,可以對本發明的技術方案進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換,而不脫離本發明技術方案的實質和範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