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器的製作方法
2023-09-20 13:42:20 6
專利名稱:顯示器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使用靜態方法顯示可變信息的指示裝置,特別是涉及一種顯示器。
背景技術:
隨著顯示技術的不斷創新,顯示器正向薄體化、窄邊化、輕量化高速發展。通常的顯不器均包括前殼和後殼,後殼和後殼對合配合形成一個容納腔,上述容納腔的內部設置模組。現有的顯示器中模組通常通過兩種方式實現與前殼、後殼的固定,如圖1所示,第一種固定方式是模組I先通過螺栓固定在前殼2上,然後再將前殼2與後殼通過另外的螺栓固定;如圖2所示,第二種固定方式是先將模組I通過螺栓固定在後殼3上,然後再將後殼3與前殼5通過另外的螺栓固定。現實生產中發現,這兩種固定方式方法均有一些缺陷:第一種固定方式中,模組I與前殼2固定後,前殼2的四周需要留出空間供前後殼連接固定使用,這樣模組I顯示的有效區域的邊緣到整機邊框的距離會增加,這樣直接造成顯示器的邊框較寬,從而無法實現窄邊框設計;第二種固定方式中,需要在後殼3上設置3毫米左右的螺栓柱4,以供模組I與之固定,這樣的結構使整機的厚度增加。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既不會增加顯示器的邊框的寬度同時也可以降低整機厚度的顯示器。本實用新型的顯示器,包括前殼、後殼,所述前殼、所述後殼配合形成容納腔,所述容納腔的內部設置有模組,所述前殼、所述後殼、所述模組直接固定在一起。本實用新型的顯示器,其中,所述前殼、所述後殼、所述模組通過螺栓可拆卸的直接固定在一起。本實用新型的顯示器,其中,所述螺栓以此依次穿過所述後殼、所述模組後與所述前殼連接,以此將所述前殼、所述後殼、所述模組直接固定在一起。本實用新型的顯示器,其中,所述螺栓通過螺栓柱與所述前殼連接,所述螺栓柱設置於所述前殼上,所述螺栓依次穿過所述後殼、所述模組後伸入所述螺栓柱上的螺紋孔內,通過與所述螺紋孔內的螺紋配合,所述螺栓與所述前殼連接。本實用新型的顯示器,其中,所述螺栓柱設置於所述前殼的面向所述模組的內側面上,並且向所述模組的所在的方向延伸。本實用新型的顯示器,其中,所述螺栓柱垂直於所述前殼的內側面。本實用新型的顯示器,其中,所述前殼的四個角上分別設置所述螺栓柱,所述螺栓為多個且與所述螺栓柱的數量相同,多個所述螺栓分別依次穿過所述後殼、所述模組後與所述前殼的四個角上的所述螺栓柱螺紋配合,以此將所述前殼、所述後殼、所述模組直接固
定在一起。[0012]本實用新型的顯示器本實用新型的顯示器的前殼、後殼、模組直接固定在一起,顯示器整體的強度得到保證,前殼的四周不需要留出空間供前後殼連接固定使用;同時後殼上也不用設置螺栓柱,這樣既不會增加顯示器的邊框的寬度,還可以降低整機厚度。本實用新型的顯示器的前殼、後殼、模組固定結構主要用於同時實現顯示器的窄邊框和超薄整機的設計。
圖1為現有技術中一種顯不器的前殼與後殼的固定方式的不意圖;圖2為現有技術中另一種顯不器的前殼與後殼的固定方式的不意圖;圖3為本實用新型的顯示器的結構分解示意圖的主視圖;圖4為本實用新型的顯示器的結構分解示意圖的立體圖;圖5為圖4所示的A局部放大圖。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3所示,本實用新型的顯示器的實施例,包括前殼1、後殼2。其中,前殼1、後殼2配合形成容納腔,上述容納腔的內部設置有模組5,前殼1、後殼2、模組5直接固定在一起。結合圖4、圖5所示,本實用新型的顯示器的實施例,其中,前殼1、後殼2、模組5通過螺栓7可拆卸的直接固定在一起。本實用新型的顯示器的實施例,其中,螺栓7依次穿過後殼2、模組5後與前殼I連接,以此將前殼1、後殼2、模組5直接固定在一起。具體來說,後殼2上設置有第一螺紋孔21,與之相對應,模組5上設置有第二螺紋孔51,螺栓7依次穿過第一螺紋孔21、第二螺紋孔51後與前殼I連接。為加強顯示器整體強度,使螺栓7與前殼I連接的連接更為緊固、方便,本實用新型的顯示器的實施例,其中,螺栓7通過螺栓柱8與前殼I連接。螺栓柱8設置於前殼I上。螺栓7依次穿過後殼2、模組5後伸入螺栓柱8上的螺紋孔9內,通過與螺紋孔9內的螺紋配合,螺栓7與前殼I連接。具體來說,後殼2上的第一螺紋孔21、模組5上的第二螺紋孔51、螺栓柱8上的螺紋孔9同軸,螺栓7依次穿過第一螺紋孔21、第二螺紋孔51後,伸入螺紋孔9內,通過與螺紋孔9內的螺紋配合,螺栓7與前殼I連接。為使顯示器的外觀更為美觀、整潔,本實用新型的顯示器的實施例,其中,螺栓柱8設置於前殼I的面向模組5的內側面10上,並且向模組5的所在的方向延伸。螺栓柱8向模組5的所在的方向延伸的端面上設置有螺紋孔9。本實用新型的顯示器的實施例,其中,螺栓柱8垂直於前殼I的內側面10。本實用新型的顯示器的實施例,其中,前殼I的四個角上分別設置螺栓柱8,螺栓7為多個且與螺栓柱8的數量相同,多個螺栓7分別依次穿過後殼2、模組5後與前殼I的四個角上的螺栓柱8螺紋配合,以此將前殼1、後殼2、模組5直接固定在一起。本實用新型的顯示器的前殼、後殼、模組直接固定在一起,顯示器整體的強度得到保證,同時既不會增加顯示器的邊框的寬度,還可以降低整機厚度。本實用新型的顯示器的前殼、後殼、模組固定結構主要用於同時實現顯示器的窄邊框和超薄整機的設計。本實用新型的顯示器中的螺栓柱的大小,位置,數量可以根據不同尺寸機種進行靈活調整,且可以製作為標準件,以達到不同機種共用的目的。本實用新型的顯示器結構簡單、易於維修,安裝、拆卸都跟容易。以上所述僅是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方式,應當指出,對於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改進和潤飾,這些改進和潤飾也應視為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
權利要求1.一種顯示器,包括前殼、後殼,所述前殼、所述後殼配合形成容納腔,所述容納腔的內部設置有模組,其特徵在於,所述前殼、所述後殼、所述模組直接固定在一起。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顯示器,其特徵在於,所述前殼、所述後殼、所述模組通過螺栓可拆卸的直接固定在一起。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顯示器,其特徵在於,所述螺栓以此依次穿過所述後殼、所述模組後與所述前殼連接,以此將所述前殼、所述後殼、所述模組直接固定在一起。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顯示器,其特徵在於,所述螺栓通過螺栓柱與所述前殼連接,所述螺栓柱設置於所述前殼上,所述螺栓依次穿過所述後殼、所述模組後伸入所述螺栓柱上的螺紋孔內,通過與所述螺紋孔內的螺紋配合,所述螺栓與所述前殼連接。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顯示器,其特徵在於,所述螺栓柱設置於所述前殼的面向所述模組的內側面上,並且向所述模組的所在的方向延伸。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顯示器,其特徵在於,所述螺栓柱垂直於所述前殼的內側面。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顯示器,其特徵在於,所述前殼的四個角上分別設置所述螺栓柱,所述螺栓為多個且與所述螺栓柱的數量相同,多個所述螺栓分別依次穿過所述後殼、所述模組後與所述前殼的四個角上的所述螺栓柱螺紋配合,以此將所述前殼、所述後殼、所述模組直接 固定在一起 。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的顯示器,包括前殼、後殼,前殼、後殼配合形成容納腔,容納腔的內部設置有模組,前殼、後殼、模組直接固定在一起。本實用新型的顯示器本實用新型的顯示器的前殼、後殼、模組直接固定在一起,顯示器整體的強度得到保證,前殼的四周不需要留出空間供前後殼連接固定使用;同時後殼上也不用設置螺栓柱,這樣既不會增加顯示器的邊框的寬度,還可以降低整機厚度。本實用新型的顯示器的前殼、後殼、模組固定結構主要用於同時實現顯示器的窄邊框和超薄整機的設計。
文檔編號H05K5/02GK203086882SQ201220653099
公開日2013年7月24日 申請日期2012年11月30日 優先權日2012年11月30日
發明者任妍, 王子鋒 申請人:京東方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