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膜振動上料器的製作方法
2023-10-22 02:58:10 1

本實用新型涉及麥克風生產設備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用於麥克風自動化設備組裝機的振膜振動上料器。
背景技術:
振膜振動上料器的作用是將麥克風振膜按照所需的特性供給至設備上,其作為麥克風自動化設備上一種不可或缺的輔助上料組件,廣泛應用於麥克風自動化設備中。振膜振動上料器的技術要求非常高,需要巧妙的設計方案及精密的加工才能達到按需供給的要求。
有些麥克風自動化設備組裝機要求振膜成反面上料(即膜環面向上,膜面向下,以下簡稱正面和反面),常用的振動上料器區分振膜正反面是利用振膜環的厚度和重心偏移來區分,其主要包括振盤、第一分料組件、第二分料組件及循環通道,工作過程為:人工將振膜上料至振盤,振膜在振盤中沿著振盤螺旋軌道振動前行,當振膜前行至分料組件時,正面的振膜繼續沿著振盤側壁的螺旋軌道前行至軌道出口,而反面的振膜則在分料組件處向振盤壁的振膜循環通道內掉落。此振動上料器能夠完成麥克風自動化設備組裝機的輔助上料,但是工作過程中,振膜掉落到通道內後不能順利的沿通道滑出,而是聚集在通道內造成通道堵塞,從而影響振膜正反的區別,同時聚集在通道出口的振膜也影響了振盤底部振膜的前行,90%的振膜都被阻擋在了振盤底部,嚴重影響了振膜供給,也影響了設備的正常運行。
技術實現要素:
針對現有技術存在的缺陷,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振膜振動上料器,此振膜振動上料器能夠將掉落的振膜在振盤內重新再循環上料,不會堵塞通道,達到振膜快速供給的要求,保證了設備的正常運行。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採用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振膜振動上料器,包括設置有螺旋形軌道的振盤,所述振盤側壁上設置有分料組件,所述分料組件包括振膜梳塊,所述振膜梳塊的下方固定連接有振盤補塊,所述振盤補塊為條形塊,所述振盤補塊靠近所述振盤中心側的端面上設置有與所述軌道相適配的補塊軌道;所述補塊軌道的內側設置有條形槽,所述條形槽的深度小於所述振膜豎向高度的1/2;所述條形槽位於所述振膜梳塊靠近所述振盤中心側的下方。
作為一種改進方案,所述振膜梳塊靠近所述振盤中心側的表面與所述條形槽靠近所述振盤中心側的內側面在同一平面內。
作為一種改進方案,所述條形槽的底面與所述條形槽遠離所述振盤中心的側平面之間的夾角為鈍角。
作為一種改進方案,所述補塊軌道平面與所述振盤補塊靠近所述振盤中心的側面之間設有倒角斜面。
作為一種改進方案,所述分料組件設置有兩個。
由於採用了上述技術方案,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由於本實用新型提供的振膜振動上料器,其振盤補塊在補塊軌道的內側設置有條形槽,條形槽的深度小于振膜豎向高度的1/2,並且條形槽位于振膜梳塊靠近振盤中心側的下方,當振膜在振盤中沿著螺旋形軌道振動前行時,振膜前行至第一分料組件,正面的振膜能倚靠振膜梳塊從振盤補塊的補塊軌道上順利通過,而反面振膜在經過振膜梳塊時則因振環的厚度和重心的位置掉落至振盤補塊的條形槽內,由于振膜梳塊靠近振盤中心側的表面與條形槽靠近振盤中心側的內側面在同一平面內且條形槽的底面與條形槽遠離振盤中心的側平面之間的夾角為鈍角,所以掉落至條形槽內的反面振膜成直立狀態,因振盤的持續振動導致反面振膜的重心不穩,使反面振膜向振盤的內部傾倒,有的掉落至振盤底部,有的掉落至螺旋形軌道上,從而實現了振膜循環上料的功能,同樣,第二分料組件與第一分料組件的原理相同。
由於補塊軌道平面與振盤補塊靠近振盤中心的側面之間設有倒角斜面,這樣更容易使反面振膜向振盤內部掉落。
由於設置有兩個分料組件,大大提高了正面振膜的篩選通過率。
綜上所述,本實用新型振膜振動上料器能夠將掉落的振膜在振盤內重新再循環上料,不會堵塞通道,達到了振膜快速供給的要求,保證了設備的正常運行。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振膜振動盤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振膜振動盤分料組件的剖視圖;
圖3是圖2中A部的放大圖;
圖4是本實用新型振膜振動盤振盤補塊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1.分料組件,11.振膜梳塊,12.振盤補塊,121.補塊軌道,122.條形槽,2.振膜。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進一步闡述本實用新型。
如圖1所示,振膜振動上料器,包括設置有螺旋形軌道的振盤,軌道由振盤底部的中心處延伸至振盤側壁上的軌道出口,振盤側壁上的軌道設置有兩個分料組件1,分料組件1包括振膜梳塊11,振膜梳塊11的下方固定連接有振盤補塊12,振膜梳塊11上部用螺栓固定于振盤的邊沿上,振膜梳塊11的下部與振盤補塊12嵌于振盤的側壁內。
如圖2至圖4所示,振盤補塊12為條形塊,振盤補塊12靠近振盤中心側的端面上設置有與軌道相適配的補塊軌道121;補塊軌道121的內側設置有條形槽122,條形槽122的深度小于振膜2豎向高度的1/2;條形槽122位于振膜梳塊11靠近振盤中心側的下方。
如圖2和圖3所示,振膜梳塊11靠近振盤中心側的表面與條形槽122靠近振盤中心側的內側面在同一平面內,條形槽122的底面與條形槽122遠離振盤中心的側平面之間的夾角為鈍角
如圖4所示,補塊軌道121平面與振盤補塊12靠近振盤中心的側面之間設有倒角斜面
使用時,將振膜人工上料至振盤,振膜在振盤中沿著螺旋形軌道振動前行,當振膜前行至第一個分料組件1時,正面的振膜能倚靠振膜梳塊11從振盤補塊12的補塊軌道121上順利通過,而反面振膜在經過振膜梳塊11時則因振環的厚度和重心的位置掉落至振盤補塊12的條形槽122內成直立狀態,因振盤的持續振動導致反面振膜的重心不穩,使反面振膜向振盤的內部傾倒,有的掉落至振盤底部,有的掉落至螺旋形軌道上,從而實現了振膜循環上料的功能,同樣,在經過第二個分料組件1時原理是一樣的。
本實用新型不局限於上述具體的實施方式,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從上述構思出發,不經過創造的勞動,所做出的種種變換,均落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