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草水底草甸快速自成型方法
2023-09-20 18:17:00 1
專利名稱:苦草水底草甸快速自成型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大面積規模化水環境生物治理技術,尤其涉及一種沉水植物苦草 (Vallisneria natans)水底草甸快速自成型方法。
背景技術:
當前,由於我國汙染水體不達標排放、森林植被破壞和水土流失加劇等問題普遍存在,使得河流、湖泊等受納水體的氮磷負荷增加,水體透明度下降和水體富營養化問題突出,所帶來的水生植被面積萎縮,生物多樣性銳減,湖泊的草型_清水態向藻型_濁水態轉換系列生態學問題越來越凸顯。沉水植被是湖泊水生生態系統重要組成部分之一,在維持水生生態系統穩定方面具有重要的生態學意義;它不僅能為草食性動物提供食物來源,為浮遊動物和魚類提供庇護場所,還能起到淨化水質,防止沉積物再懸浮等作用。然而,目前我國絕大部分湖泊由於富營養化加劇,水體透明度急劇下降,出現多種沉水植物消失、沉水植被面積縮小、植被物種單一化以及湖泊變成次生裸地的嚴峻局面。恢復我國湖泊的水生植被,被認為是修復富營養化湖泊溼地,開展湖泊的生態修復並提高湖泊服務功能的重要手段。然而,由於技術上的原因,在水體較深並且植被退化嚴重的湖泊中恢復水生植物非常困難,在這些湖區恢復水生植物往往成本高,規模小,不能逆轉湖區的水體狀況,最終難以維持水生植物群落的健康生長。苦草屬(Vallisneria)為水鱉科(Hydrocharitaceae)沉水草本植物。該屬植物生長快,再生能力強,是草食性魚類和水禽類的重要食物來源,是湖泊生態系統的建群物種和重要組分。近年來,我國淡水生態系統退化嚴重,苦草屬的水生植物被認為是緩解水體富營養化程度和重建水生植被的良好材料。在適宜條件下,苦草能通過走莖,快速形成大量無性系分株,大量的無性系分株的根系能固定住生長底質形成類似於園林中應用的草皮。從而苦草水底草甸快速自成型技術提供了理論與實踐基礎。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就在於針對現有技術現狀,提供一種苦草水底草甸快速自成型方法。本發明的目的是這樣實現的,即包括下列步驟①採集肥沃湖泥、粘土及可降解纖維;②按湖泥粘土 可降解纖維=40 40 20的體積比例配製苦草培養基質,並將培養基質填入長60cmX寬30cmX高8cm可拆卸模具中;③將該模具放入光照條件良好、可調節水位的水泥池中;④採集健壯的苦草冬芽播種於培養基質中;⑤根據苦草的生長高度適時調節水泥池中水位,使其能快速生長,從而分檗結成草甸。
3
本發明的工作原理肥沃湖泥及粘土的適當組合為苦草的生長提供充足的營養及適宜的生長基質,力口入可降解纖維有利於苦草根系與培養基質結合而形成牢固草甸;逐步提高水位能保證苦草良好的光照等生長條件,使得苦草能快速生長;在苦草達到一定高度後停止上升水位可以讓苦草將更多的能量分配給無性繁殖,產生大量分檗。本發明具有下列優點和積極效果①能規模化大量生產苦草草甸;②方便投放施工;③可在富營養淺水湖泊中快速有效恢復沉水植物,為進一步優化水生植物群落提供基礎,從而改善水生生態系統結構,促進生態系統穩定。
具體實施例方式第一步根據需要總量估算肥沃湖泥、粘土及可降解纖維的需要量,並採用就近、 經濟的原則採集這些原料,注意湖泥及粘土都應該未受嚴重的汙染,確保苦草能夠存活並生長;第二步按湖泥粘土 可降解纖維體積比約為40 40 20的比例配製苦草培養基質,並將培養基質填入長60cmX寬30cmX高8cm可拆卸模具中;第三步將裝滿培養基質的模具間隔放入光照條件良好、可調節水位的水泥池中, 初始水位剛好淹沒培養基質表面,放置待用;第四步根據需要量(需考慮苦草石芽在萌發和生長工程的損失量,故比理論需要量多30% )採集健壯的苦草冬芽,同時採集一些苦草生長區域的底泥將苦草保存;第五步一般在4、5月份,平均氣溫高於15°C時時排乾水泥池中的水,於每模具中均勻種植約30個苦草冬芽,種植深度2cm左右,種植完成後給水泥池中注水至剛好淹沒培養基質表面;第六步根據苦草的生長高度適時調節水位,並觀察苦草生長情況對死亡的及時補種,當苦草生長到需要的高度時停止上升水位。第七步評價苦草的分檗情況,根系在培養基中生長情況,以及結皮的牢固程度, 當苦草草甸拆開模具後還能保持完整的形狀不垮塌時,即可投放入需恢復湖區。二、實驗情況2010年5月-6月在雲南洱海進行45天的實驗結果如下
權利要求
1. 一種苦草水底草甸快速自成型方法,其特徵在於包括下列步驟①採集肥沃湖泥、粘土及可降解纖維;②按湖泥粘土可降解纖維=40 40 20的體積比例配製苦草培養基質,並將培養基質填入長60cmX寬30cmX高8cm可拆卸模具中;③將該模具放入光照條件良好、可調節水位的水泥池中;④採集健壯的苦草冬芽播種於培養基質中;⑤根據苦草的生長高度適時調節水泥池中水位,使其能快速生長,從而分檗結成草甸。
全文摘要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苦草水底草甸快速自成型方法,涉及一種大面積規模化水環境生物治理技術。本方法是①採集肥沃湖泥、粘土及可降解纖維;②按湖泥粘土可降解纖維=404020的體積比例配製苦草培養基質,並將培養基質填入長60cm×寬30cm×高8cm可拆卸模具中;③將該模具放入光照條件良好、可調節水位的水泥池中;④採集健壯的苦草冬芽播種於培養基質中;⑤根據苦草的生長高度適時調節水泥池中水位,使其能快速生長,從而分檗結成草甸。本發明能規模化大量生產苦草草甸;方便投放施工;可在富營養淺水湖泊中快速有效恢復沉水植物,為進一步優化水生植物群落提供基礎,從而改善水生生態系統結構,促進生態系統穩定。
文檔編號C02F3/32GK102476864SQ20111007809
公開日2012年5月30日 申請日期2011年3月30日 優先權日2011年3月30日
發明者何亮, 倪樂意, 張萌, 曹特 申請人:中國科學院水生生物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