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雙開門的製作方法
2023-09-20 18:04:15 2
一種雙開門的製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涉及一種雙開門,包括門框、門板、立閂開合機構、立閂聯鎖塊、橫閂開合機構,門框內設有門板,門板由門板框、前門板、後門板組成,前門板上設有立閂開合機構,後門板上設有立閂開合機構、橫閂開合機構、立閂聯鎖塊;所述左右門板框為半圓弧形,所述前門板、後門板上的立閂開合機構為左右對稱設置,所述後門板上設置有立閂聯鎖塊。本發明的結構具有以下優點及有益效果:採用槓桿及連杆機構,使用省力安全,結構合理、可以根據需要將門板從左或右側開啟。通用性強、適用於各類家具門等領域。
【專利說明】—種雙開門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屬於門體結構領域,尤其是涉及一種單扇單門框雙開門。
【背景技術】
[0002]傳統的門體結構一般為單開門結構,門扇的一側與門框鉸接,門扇單向旋轉開啟,在某種環境條件下可能存在操作不便的情況,當需要門扇從另一側開啟時,則不能同時實現;為此出現了雙開門結構,現有的雙開門一般為雙門框結構、雙門扇結構等,但其結構複雜、製作不便、安全性差。
【發明內容】
[0003]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結構簡單、製作方便、使用安全省力的單扇單門框雙開門。
[0004]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採用了如下技術方案:
[0005]本發明的雙開門,包括門框、門板、立閂開合機構、立閂聯鎖塊、橫閂開合機構。
[0006]所述門框為框架式結構,上下門框兩端分別設有立閂槽,左右門框中部分別設有橫閂槽。
[0007]門框內設有門板,門板由門板框、前門板、後門板組成,所述門板框為框架式結構,上下門板框兩端分別設有立閂孔,左右門板框中部分別設有橫閂孔,門板框的前後面分別設有前門板、後門板,前門板上設有立閂開合機構,後門板上設有立閂開合機構、橫閂開合機構、立閂聯鎖塊。
[0008]所述左右門板框外部為半圓弧形,使門板便於在門框內旋轉開啟。
[0009]所述前門板、後門板上的立閂開合機構為左右對稱設置,現以後門板上的立閂開合機構為例進行結構說明:後門板的右側由上到下依次連接設有上立閂、第一固定杆、第一連杆、轉盤、第二連杆、第二固定杆、第三連杆、第三固定杆、第四固定杆、下立閂;第一固定杆、轉盤、第二固定杆、第三固定杆、第四固定杆分別固定設置在後門板上,均可繞各固定軸旋轉;上立閂上端位於門板框上部右側的立閂孔中,上立閂下端與第一固定杆的右端連接,第一固定杆的右端的連接孔為長腰孔,第一連杆上端與第一固定杆的左端連接,第一連杆下端與轉盤右側連接,第二連杆上端與轉盤左側連接,第二連杆下端與第二固定杆右端連接,第三連杆上端與第二固定杆左端連接,第三連杆下端與第三固定杆左端連接,第三固定杆右端與第四固定杆左端連接,第四固定杆的左端的連接孔為長腰孔,第四固定杆右端與下立閂上端連接,第四固定杆的右端的連接孔為長腰孔,下立閂下端位於門板框下部右側的立閂孔中;當旋動轉盤時,轉盤推動相關各連杆及固定杆,由第一固定杆、第四固定杆同時帶動上立閂、下立閂伸出或收入門板框,實現該側門板與門框的鎖定或解鎖。
[0010]所述後門板上設置有立閂聯鎖塊,當門板一側開啟後可限制另一側門板立閂開合機構的打開動作,防止兩側立閂同時打開致使門板整體脫離門框。
[0011]所述橫閂開合機構設置在後門板上,由撥盤、橫閂、導向塊組成,撥盤設置在後門板上,撥盤上、下部分別向左、右連接設有橫H,橫閂分別穿過後門板兩側設置的導向塊,轉動撥盤可使橫閂同時進入或脫離兩側門板框及門框的對應孔槽,以控制門板的旋轉動作。
[0012]本發明的結構具有以下優點及有益效果:採用槓桿及連杆機構,使用省力安全,結構合理、可以根據需要將門板從左或右側開啟。通用性強、適用於各類家具門等領域。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3]圖1是本發明的外形結構示意圖。
[0014]圖2是圖1的前視圖。
[0015]圖3是圖1的門框、門板框組合示意圖。
[0016]圖4是圖3的門框示意圖。
[0017]圖5是圖3的門板框示意圖。
[0018]圖6是圖1的前門板、後門板組合示意圖。
[0019]圖7是圖6的前門板左旋180度的示意圖。
[0020]圖8是圖6的後門板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21]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明作詳細說明:
[0022]參見圖1、圖2、圖3、圖6,本發明的雙開門,包括門框1、門板、立閂開合機構、立閂聯鎖塊、橫閂開合機構。
[0023]如圖1、圖2、圖3、圖4所示,所述門框I為框架式結構,上下門框兩端分別設有立R槽5,左右門框中部分別設有橫円槽3。
[0024]如圖1、圖2、圖5、圖6所示,門框I內設有門板,門板由門板框2、前門板4、後門板8組成,所述門板框2為框架式結構,上下門板框兩端分別設有立閂孔7,左右門板框中部分別設有橫閂孔6,左右門板框2外部為半圓弧形。
[0025]如圖1、圖2、圖6所示,門板框2的前後面分別設有前門板4、後門板8,前門板4上設有立閂開合機構,後門板8上設有立閂開合機構、橫閂開合機構、立閂聯鎖塊22。
[0026]如圖6、圖7、圖8所示,前門板4、後門板8上的立H開合機構為左右對稱設置,現以後門板8上的立閂開合機構為例進行結構說明:後門板8的右側由上到下依次連接設有上立閂9、第一固定杆10、第一連杆11、轉盤14、第二連杆20、第二固定杆19、第三連杆18、第三固定杆17、第四固定杆15、下立閂16 ;第一固定杆10、轉盤14、第二固定杆19、第三固定杆17、第四固定杆15分別固定設置在後門板上,可繞其固定軸轉動;上立閂9上端位於門板框2上部右側的立閂孔7中,上立閂9下端與第一固定杆10的右端連接,第一固定杆10的右端的連接孔為長腰孔,第一連杆11上端與第一固定杆10的左端連接,第一連杆11下端與轉盤14右側連接,第二連杆20上端與轉盤14左側連接,第二連杆20下端與第二固定杆19右端連接,第三連杆18上端與第二固定杆19左端連接,第三連杆18下端與第三固定杆17左端連接,第三固定杆17右端與第四固定杆15左端連接,第四固定杆15的左端的連接孔為長腰孔,第四固定杆15右端與下立閂16上端連接,第四固定杆15右端的連接孔為長腰孔,下立閂16下端位於門板框2下部右側的立閂孔7中;當旋動轉盤14時,轉盤14推動相關各連杆及固定杆,由第一固定杆10、第四固定杆15同時帶動上立閂9、下立閂16伸出或收入門板框2,實現該側門板與門框I的鎖定或解鎖。
[0027]如圖2、圖6、圖7、圖8所示,為左側立閂開合機構關閉,右側立閂開合機構打開的狀態,此時門板可以在門框I中從右側打開,同時後門板8上設置的立閂聯鎖塊22限制了左側立閂開合機構的打開動作,防止兩側立閂同時打開致使門板整體脫離門框I。
[0028]如圖2、圖8所示,橫閂開合機構設置在後門板8上,由撥盤21、橫閂12、導向塊13組成,撥盤21設置在後門板8上,撥盤21上、下部分別向左、右連接設有橫閂12,橫閂12分別穿過後門板兩側設置的導向塊13,轉動撥盤21可使橫閂12同時進入或脫離兩側門板框2及門框I的對應孔槽,以控制門板的旋轉動作。圖示位置為橫閂開合機構處於開啟狀態,門板可在門框I內向一側旋轉打開。
[0029]以上所述的僅是本發明的優選實施方式。應當指出,對於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發明原理的前提下,還可以作出若干變型和改進,這些也應視為屬於本發明的保護範圍。
【權利要求】
1.一種雙開門,包括門框、門板,其特徵在於:所述門框為框架式結構,上下門框兩端分別設有立閂槽,左右門框中部分別設有橫閂槽;門框內設有門板,門板由門板框、前門板、後門板組成,所述門板框為框架式結構,上下門板框兩端分別設有立閂孔,左右門板框中部分別設有橫閂孔,門板框的前後面分別設有前門板、後門板,前門板上設有立閂開合機構,後門板上設有立閂開合機構、橫閂開合機構、立閂聯鎖塊。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雙開門,其特徵在於:所述左右門板框外部為半圓弧形。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雙開門,其特徵在於:所述前門板、後門板上的立閂開合機構為左右對稱設置,其中後門板上的立閂開合機構的組成為:後門板的右側由上到下依次連接設有上立R、第一固定杆、第一連杆、轉盤、第二連杆、第二固定杆、第三連杆、第三固定杆、第四固定杆、下立閂;第一固定杆、轉盤、第二固定杆、第三固定杆、第四固定杆分別固定設置在後門板上,可繞固定軸轉動,上立閂上端位於門板框上部右側的立閂孔中,上立閂下端與第一固定杆的右端連接,在該連接處的第一固定杆的右端的連接孔為長腰孔,第一連杆上端與第一固定杆的左端連接,第一連杆下端與轉盤右側連接,第二連杆上端與轉盤左側連接,第二連杆下端與第二固定杆右端連接,第三連杆上端與第二固定杆左端連接,第三連杆下端與第三固定杆左端連接,第三固定杆右端與第四固定杆左端連接,第四固定杆左端的連接孔為長腰孔,第四固定杆右端與下立閂上端連接,第四固定杆右端的連接孔為長腰孔,下立閂下端位於門板框下部右側的立閂孔中;當旋動轉盤時,轉盤推動左右兩組連杆及固定杆,由第一固定杆、第四固定杆同時帶動上立閂、下立閂伸出或收入門板框。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雙開門,其特徵在於:所述後門板上設置有立閂聯鎖塊,當門板一側開啟後可限制另一側門板立閂開合機構的打開動作。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雙開門,其特徵在於:所述橫閂開合機構設置在後門板上,由撥盤、橫閂、導向塊組成,撥盤設置在後門板上,撥盤上、下部分別向左、右連接設有橫閂,橫閂分別穿過後門板兩側設置的導向塊,轉動撥盤可使橫閂同時進入或脫離兩側門板框及門框的對應孔槽。
【文檔編號】E06B3/36GK104153679SQ201410364311
【公開日】2014年11月19日 申請日期:2014年7月27日 優先權日:2014年7月27日
【發明者】李鍩澄 申請人:李鍩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