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保傘具的製作方法
2023-09-18 11:41:15 2
專利名稱:環保傘具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傘具結構,尤其涉及傘具內所具的傘巢、傘中棒、傘骨、傘把及傘帽皆為環保材料一體裁削成型製成的環保傘具。
背景技術:
一般的雨傘或摺疊傘,其傘骨或傘中棒均採用金屬材料壓彎或製造成型,傘面則以塑料布或布類披覆固定在傘上構成,而當雨傘使用時間較長,傘面老化或因破損損毀後, 一般它們被當作垃圾丟棄,而混在垃圾中的破損傘骨,其折合處的尖角非常銳利,經常刺傷清潔人員,且這些傘骨及傘中棒,因為由金屬材料製造,所以如沒進行分類資源回收,並無法藉由掩埋使其腐朽分解回歸自然,因此容易造成環境汙染,又因傘骨或傘中棒由金屬材料製造,金屬為電的良導體,在雷雨天氣時易使雷電通過金屬制的傘中棒或傘骨予以傳遞給撐傘者,使得撐傘者暴露於危險之中,而有遭受雷擊的隱患。
實用新型內容藉由上述的說明,我們可以得知現有的傘具,雖然兼具堅固及一定的便利性,然因其無法腐朽分解回歸自然,仍然帶給環境一定程度的汙染,且進行資源分類回收時,破損的傘骨或傘中棒其彎折處的折角過於尖銳,容易使進行回收作業的人員受傷,又,撐持金屬傘骨或傘中棒的雨具,於雷雨天時有著遭受雷擊的隱憂,所以現有的傘具仍有其待改善的地方。本實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於提供一種可自然分解易於回收及使持傘具者免於遭受雷擊觸電可能的環保傘具本實用新型的次要目的在於提供一種可於資源回收時避免被尖銳折角割傷的環保傘具。本發明人有鑑於此,憑著長期對傘具的研究與構思,而創作出一種環保傘具,其結構包括一傘中棒組、一傘巢組及一傘骨組,其中,該傘中棒組其材料為竹材或其它環保材料,並以一體裁削成型製成,其包括有一傘中棒、一弓片、一抵頂片及一定位塊,傘中棒上置設多個開槽,而弓片及頂抵片嵌置於開槽內供收傘狀態掣扣下巢及開傘狀態頂抵下巢底端,定位塊則設置於上巢上方供開傘狀態的定位,且該傘中棒組下方固設一傘把,該傘把材料亦為竹材或其它環保材料,並運用緊配合插置方式或塗抹接著劑以黏合方式固設於傘中棒組下方,又,該傘巢組,其材料為竹材或其它有機環保材料,並以一體裁削成型製成,其包括一上巢及一下巢,該下巢系滑設於傘中棒組上,而上巢則置設於傘中棒組頂端,上巢上方置設一傘帽,另外,該傘骨組,其材料亦為竹材或其它環保材料,並亦以一體裁削成型製成, 其包括有一傘主骨及一傘支撐骨,其中,該傘主骨與上巢樞接,其中部處具設一突起面,且其一端具設一凸起卡掣端配合傘珠以緊配合方式卡掣,該傘珠其材料為竹材、木材或其它環保材料,另外,該傘支撐骨整體呈Y字狀,其一端與下巢樞接,另一端開口處與傘主骨突起面相配合置設一樞接孔以配合一樞接件樞接。
3[0007]換言之,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環保傘具,其結構包括一傘巢組、一傘中棒組及一傘骨組,其中,傘巢組包括一上巢及一下巢,下巢滑設於傘中棒組上,傘中棒組頂端置設上巢, 下方固設一傘把,而上巢上方置設一傘帽,另,傘骨組包括一傘主骨及一傘支撐骨,傘主骨與上巢樞接,而傘支撐骨一端與下巢樞接,另一端通過一樞接件與傘主骨樞接;該傘支撐骨整體呈Y字狀,而傘主骨中部處設一突起面,該傘支撐骨開口處與傘主骨突起面相配合置設一樞接孔以配合樞接件樞接。用環保材料所製作的傘巢組、傘中棒組、傘骨組、傘帽及傘把,其表面保有天然生成紋理表層,或其表面或裁削處並設以平滑處理過的平順面,並塗抹有防水、防腐的保護漆劑。傘主骨一端還具設一卡掣端配合傘珠以緊配合方式固接。茲由以上說明得知,本實用新型相較背景技術,確可達到如下的功效1、由於本實用新型的環保傘具,其採用的材料皆以環保易分解回收的材料為主, 故使得本實用新型的傘具如經過一長時間使用或損壞欲丟棄時,可通過火燒或掩埋於泥土中自然回解,不會汙染環境,且於雷雨氣候撐持本實用新型的傘具,因製作的材料皆不導電,故可有效消除撐傘者於雷雨氣候撐傘遭受雷擊觸電的危險。2、由於本實用新型的環保傘具,其製造的傘巢、傘骨及傘中棒等,其採用的材料皆以環保材料為主(例如竹材等),所以進行回收時,回收作業人員並不會如現有傘骨或傘中棒為金屬制的傘具,而有被其尖銳折角劃傷的疑慮,使資源回收時較好作業。
圖1為一般傘具構造概略示意圖。圖2為本實用新型傘具結構立體組立示意圖。圖3為本實用新型傘具結構零件分解示意圖。圖4為本實用新型傘具結構正向示意圖。圖5為本實用新型傘具結構局部剖面示意圖。圖6為本實用新型傘具結構收合示意圖。主要組件符號說明1 傘中棒組 11 傘中棒 12:開槽121 弓片122 抵頂片13 定位塊2:傘巢組 21 上巢22 下巢3 傘骨組31 傘主骨311 突起面312 卡掣端32 傘支撐骨 33 樞接孔 34 樞接件4 傘帽 5 傘把6 傘珠
具體實施方式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環保傘具,請參閱圖1至圖6,其結構包括一傘中棒組1、一傘巢組2及一傘骨組3,其中[0029]傘中棒組1,其材料為環保材料(其材料為竹材或其它有機環保材料),並以一體裁削成型製成,其包括有一傘中棒11、一弓片111、一頂抵片112及一定位塊12,該傘中棒 11上置設多個開槽12,弓片111及頂抵片112嵌置於開槽11內供收傘狀態掣扣下巢22及開傘狀態頂抵上巢21底端,定位塊12則設置於上巢21上方供開傘狀態的定位,且該棒傘組1下方固設一傘把5,該傘把5材料亦為竹材、木材或其它有機的環保材料並運用緊配合插置方式或塗抹接著劑以黏合方式固設於傘中棒組1下方;傘巢組2,其材料為環保材料(其材料為竹材、木材或其它有機的環保材料),以一體裁削成型製成,包括有一上巢21及一下巢22,該下巢22系滑設於傘中棒組1上,而上巢 21則置設於傘中棒組1頂端,上巢21上方置設一傘帽4 ;及傘骨組3,其材料為環保材料(其材料為竹材或其它有機環保材料),並以一體裁削成型製成,其包括有一傘主骨31及一傘支撐骨32,其中,該傘主骨31與上巢21樞接,其中部處具設一突起面311,且其一端具設一凸起卡掣端312配合傘珠6以緊配合方式卡掣, 該傘珠6其材料為竹材、木材或其它環保材料,另外,該傘支撐骨32整體呈Y字狀,其一端與下巢22樞接,另一端開口處與傘主骨31突起面311相配合置設一樞接孔33以配合一樞接件;34樞接;藉由上述組件的組成,於傘骨組上方套縫一材料為塑料或布料的傘面,可藉其傘骨表層可保有該有機材料自然生成的紋理表層,或其表層或其裁削處可運用砂紙、銼刀或拋光機的研磨等平滑處理,再輔以塗抹PU環氧樹脂或亮光漆或有機防水錶層等保護漆劑, 使得本實用新型的環保傘具兼具防腐、防水耐用等特點,另外,因所使用製造的材料為可通過自然腐朽分解的材料(竹材或其它有機環保材料),使得本實用新型的傘具相當環保、 易於回收(回收時不再因金屬材料傘骨折角過於尖銳而容易使回收作業者受傷),更重要的是使得撐持本實用新型傘具的使用者,不再曝露於危險之中,免卻了遭受電擊的可能性 (於雷雨氣候撐持時),且因製造該傘具的材料大部份皆為環保材料,如竹材等,而竹材的產期較短且隨處唾手可得,使得運用本實用新型技術製造的傘具,其生產原料較易取得,且材料成本也較為低廉,使本實用新型的傘具有益於製造商及使用者。又上述各實施例的構成結構未曾見於書刊或公開使用,符合實用新型專利申請要件。以上所述是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例所運用的技術原理,若依本實用新型的構想所作的改變,其所產生的功能作用仍未超出說明書及附圖所涵蓋的精神時,均應在本實用新型的範圍內。
權利要求1.一種環保傘具,其特徵在於其結構包括一傘巢組、一傘中棒組及一傘骨組,其中, 傘巢組包括一上巢及一下巢,下巢滑設於傘中棒組上,傘中棒組頂端置設上巢,下方固設一傘把,而上巢上方置設一傘帽,另,傘骨組包括一傘主骨及一傘支撐骨,傘主骨與上巢樞接, 而傘支撐骨一端與下巢樞接,另一端通過一樞接件與傘主骨樞接;該傘支撐骨整體呈Y字狀,而傘主骨中部處設一突起面,該傘支撐骨開口處與傘主骨突起面相配合置設一樞接孔以配合樞接件樞接。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環保傘具,其特徵在於,製造傘巢組、傘中棒組及傘骨組所用的環保材料為竹材、木材有機材料。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環保傘具,其特徵在於,該傘中棒組還包括有一傘中棒、一弓片、一頂抵片及一定位塊,傘中棒上設有多個開槽,而弓片及頂抵片嵌置於開槽內供收傘狀態掣扣下巢及開傘狀態頂抵下巢底端,定位塊則設置於下巢上方供開傘狀態的定位。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環保傘具,其特徵在於,該傘把通過緊配合插置方式或塗抹接著劑以黏合方式固設於傘中棒組下方。
5.根據權利要求1或3所述的環保傘具,其特徵在於,用環保材料所製作的傘巢組、傘中棒組、傘骨組、傘帽及傘把,其表面保有天然生成紋理表層,或其表面或裁削處並設以平滑處理過的平順面,並塗抹有防水、防腐的保護漆劑。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環保傘具,其特徵在於,該傘主骨一端還具設一卡掣端配合傘珠以緊配合方式固接。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環保傘具,其特徵在於,該傘巢組、傘中棒組、傘骨組、傘帽及傘把分別以一體裁削成型製成。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環保傘具,其結構包括一傘巢組、一傘中棒組及一傘骨組,其中,傘巢組包括一上巢及一下巢,下巢滑設於傘中棒組上,傘中棒組頂端置設上巢,下方固設一傘把,而上巢上方置設一傘帽,另,傘骨組包括多個傘主骨及多個傘支撐骨,傘主骨與上巢樞接,其中部處具設一突起面,而該傘支撐骨整體呈Y字狀,其一端與下巢樞接,另一端,通過其開口處與傘主骨突起面相配合置設一樞接孔以配合樞接件樞接,藉由上述組件的組成,配合將傘巢組、傘中棒組、傘骨組、傘帽及傘把等組件材料為環保材料並以一體裁削成型製成,使得本實用新型的傘具兼具易於分解回收、不使回收作業人員劃傷及不汙染環境等特點,有益於環境保護。
文檔編號A45B23/00GK202112467SQ20112004575
公開日2012年1月18日 申請日期2011年2月23日 優先權日2011年2月23日
發明者王守仁 申請人:秀裕工業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