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陽光板溫室用保溫被導軌式鋪設裝置的製作方法
2023-09-18 21:02:45 3

本發明涉及日光溫室環境調控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陽光板溫室用保溫被導軌式鋪設裝置。
背景技術:
陽光板溫室多為文洛型(也可以採用圓拱形),多採用一跨多頂,外形現代,結構穩定,形式美觀大方,視覺流暢,保溫性能卓越,透光率適中,多雨槽,大跨度,排水量大,抗風能力強,適合於風力與雨量較大地區。陽光板溫室,具有透光度好,熱傳導係數低,由於陽光板分量輕,壽命長,拉伸強度大,通過簡單的鋼骨結構就能滿足抗風、抗雪的要求,並且壽命長,美觀大方,減少重複建設及投資,是目前替代原始的塑料薄膜溫室與玻璃溫室的首選產品。
在陽光板溫室中最常見的保溫裝備是保溫被,保溫被通過卷放裝置設置在陽光板溫室的頂部。保溫被在鋪設過程中與陽光板溫室的頂部有一定的間隙,無法做得很服帖,這樣會影響保溫被的保溫效果。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針對上述技術問題,提供一種保溫效果良好的陽光板溫室用保溫被導軌式鋪設裝置。
為達到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了一種陽光板溫室用保溫被導軌式鋪設裝置,包括陽光板溫室和兩對滑動裝置;陽光板溫室頂部呈拱形;陽光板溫室的左右兩側壁上均固定有滑行導軌;一對滑動裝置滑行設置在滑行導軌上;滑行導軌包括第一導軌部、第二導軌、第三導軌部和第四導軌部;第一導軌部呈半圓環狀並且開口朝後;第一導軌部的上端位於第二導軌的前側並且與第二導軌的前端緊貼;第二導軌、第三導軌部和第四導軌部水平並列設置並且首尾緊貼;第二導軌和第四導軌部分別位於陽光板溫室的側壁的前端和後端並且可升降設置;
陽光板溫室的左右兩側壁上設置有旋轉設置的提升裝置;提升裝置的旋轉中心軸與第一導軌部的旋轉中心軸重合。
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優選,第二導軌、第三導軌部和第四導軌部外側端面開設有倒置T字型的第二導向槽;第一導軌部外側端面T字型的第一導向槽;第一導向槽和第二導向槽尺寸相同並且首尾連通;
第二導軌、第三導軌部和第四導軌部外側端面位於第二導向槽的上端分別成型有第二齒條、第三齒條和第四齒條;第二齒條、第三齒條和第四齒條之間並列成一個完整的齒條;
滑動裝置包括滑動驅動電機、滑動驅動支撐板、主動齒輪、一對連接柱、一對第一導柱、一對第二導柱和滑動驅動連接板;第二導柱的直徑大於第一導柱的直徑;第二導柱固定在第一導柱的內側端面上;滑動驅動連接板設置在一對第一導柱之間並且把一對第一導柱連成一體;連接柱固定在第一導柱的外側端面上;一對連接柱的外側端面上固定有滑動驅動支撐板;滑動驅動電機方向朝內側並且垂直固定在滑動驅動支撐板;滑動驅動電機的輸出軸穿過滑動驅動支撐板並且固定有主動齒輪;一對第一導柱、一對第二導柱滑行設置在第一導向槽和第二導向槽內並且主動齒輪可與第二齒條、第三齒條和第四齒條嚙合。
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優選,陽光板溫室的左右兩側壁上位於第二導軌的正下方豎直向上固定有第二氣缸、位於第四導軌部的正下方豎直向上固定有第四氣缸。
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優選,第一導軌部的外側端面成型有半圓形的避讓槽;陽光板溫室的左右側壁的前端均垂直固定有旋轉提升電機;旋轉提升電機的旋轉中心軸與第一導軌部的旋轉中心軸重合;避讓槽的旋轉中心軸與第一導軌部的旋轉中心軸重合;旋轉提升電機的輸出軸上垂直固定有旋轉提升塊;旋轉提升塊的外徑與避讓槽的直徑相同。
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優選,陽光板溫室的前端面上部設置有半橢球面的引導模塊;引導模塊與陽光板溫室的頂部前端圓滑過渡。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在於:保溫被的四個角安裝在滑動裝置上,滑動裝置通過第二導軌和第四導軌可升降,確保了保溫被緊貼陽光板溫室頂部,保證了保溫效果。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發明的左視的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發明的滑行導軌的結構示意圖;
圖4為本發明的滑行導軌的結構示意圖;
圖5為本發明的第三導軌部14的剖面的結構示意圖;
圖6為本發明的滑動裝置20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10、陽光板溫室;11、引導模塊;12、第一導軌部;120、第一導向槽;1200、避讓槽;121、旋轉提升電機;122、旋轉提升塊;13、第二導軌;131、第二齒條;132、第二氣缸;14、第三導軌部;140、第二導向槽;141、第三齒條;15、第四導軌部;151、第四齒條;152、第四氣缸;20、滑動裝置;21、滑動驅動電機;22、滑動驅動支撐板;23、主動齒輪;24、連接柱;25、第一導柱;26、第二導柱;27、滑動驅動連接板。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圖2所示,一種陽光板溫室用保溫被導軌式鋪設裝置,包括陽光板溫室10和兩對滑動裝置20;陽光板溫室10頂部呈拱形;陽光板溫室10的左右兩側壁上均固定有滑行導軌;一對滑動裝置20滑行設置在滑行導軌上;滑行導軌包括第一導軌部12、第二導軌13、第三導軌部14和第四導軌部15;第一導軌部12呈半圓環狀並且開口朝後;第一導軌部12的上端位於第二導軌13的前側並且與第二導軌13的前端緊貼;第二導軌13、第三導軌部14和第四導軌部15水平並列設置並且首尾緊貼;第二導軌13和第四導軌部15分別位於陽光板溫室10的側壁的前端和後端並且可升降設置;
如圖1、圖2所示,陽光板溫室10的左右兩側壁上設置有旋轉設置的提升裝置;提升裝置的旋轉中心軸與第一導軌部12的旋轉中心軸重合。
如圖1~圖5所示,第二導軌13、第三導軌部14和第四導軌部15外側端面開設有倒置T字型的第二導向槽140;第一導軌部12外側端面T字型的第一導向槽120;第一導向槽120和第二導向槽140尺寸相同並且首尾連通;
如圖1~圖4所示,第二導軌13、第三導軌部14和第四導軌部15外側端面位於第二導向槽140的上端分別成型有第二齒條131、第三齒條141和第四齒條151;第二齒條131、第三齒條141和第四齒條151之間並列成一個完整的齒條;
如圖1~圖6所示,滑動裝置20包括滑動驅動電機21、滑動驅動支撐板22、主動齒輪23、一對連接柱24、一對第一導柱25、一對第二導柱26和滑動驅動連接板27;第二導柱26的直徑大於第一導柱25的直徑;第二導柱26固定在第一導柱25的內側端面上;滑動驅動連接板27設置在一對第一導柱25之間並且把一對第一導柱25連成一體;連接柱24固定在第一導柱25的外側端面上;一對連接柱24的外側端面上固定有滑動驅動支撐板22;滑動驅動電機21方向朝內側並且垂直固定在滑動驅動支撐板22;滑動驅動電機21的輸出軸穿過滑動驅動支撐板22並且固定有主動齒輪23;一對第一導柱25、一對第二導柱26滑行設置在第一導向槽120和第二導向槽140內並且主動齒輪23可與第二齒條131、第三齒條141和第四齒條151嚙合。
如圖1~圖4所示,陽光板溫室10的左右兩側壁上位於第二導軌13的正下方豎直向上固定有第二氣缸132、位於第四導軌部15的正下方豎直向上固定有第四氣缸152。
如圖1~圖4所示,第一導軌部12的外側端面成型有半圓形的避讓槽1200;陽光板溫室10的左右側壁的前端均垂直固定有旋轉提升電機121;旋轉提升電機121的旋轉中心軸與第一導軌部12的旋轉中心軸重合;避讓槽1200的旋轉中心軸與第一導軌部12的旋轉中心軸重合;旋轉提升電機121的輸出軸上垂直固定有旋轉提升塊122;旋轉提升塊122的外徑與避讓槽1200的直徑相同。
如圖1所示,陽光板溫室10的前端面上部設置有半橢球面的引導模塊11;引導模塊11與陽光板溫室10的頂部前端圓滑過渡。
鋪設裝置的工作原理如下:
初始狀態,一對滑動裝置20設置在第一導軌部12內;
需要鋪設保溫被時,直接把保溫被的四個角固定在滑動裝置20的滑動驅動支撐板22,然後啟動旋轉提升電機121驅動旋轉提升塊122旋轉,旋轉提升塊122驅動一對滑動裝置20滑行道第一導軌部12的上端,然後後側的一對滑動裝置20同步運動,帶動保溫被經過引導模塊11在陽光板溫室10頂部向後鋪設,最後後側的滑動裝置20位於第四導軌部15上,前側的滑動裝置20位於第二導軌13上,這樣保溫被在陽光板溫室10通長前後方向上被拉緊,然後同步啟動第二氣缸132和第四氣缸152向下運動,第二導軌13和第四導軌部15向下運動,這樣保溫被在陽光板溫室10的左右方向上也被拉緊,至此整個保溫被服帖的緊貼在陽光板溫室10的頂部,很好的起到保溫作用。
以上內容僅為本發明的較佳實施方式,對於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依據本發明的思想,在具體實施方式及應用範圍上均會有改變之處,本說明書內容不應理解為對本發明的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