魚類金屬線標的製作方法
2023-09-16 15:03:00 1
專利名稱:魚類金屬線標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人工標記物,尤其涉及魚類金屬線標。
背景技術:
研究魚類的洄遊和魚類資源的一種方法。將天然水域中捕獲的魚類做上標記後放回原水域,重新捕獲時可據以研究魚類的洄遊、分布、生長和資源等狀況。1886年, Petersen等採用給魚作標誌的方法估算封閉水體中魚類種群的大小和死亡率,標誌放流( tagged releasing)技術由此發展起來。標誌放流技術有體外標記法和體內標記法兩種。 體外標記法包括切鰭法、剪棘法、顏料標記法(具體有染色法、入墨法、螢光色素標記法等) 、體外標(包括穿體標、箭形標和內錨標)等;體內標記法包括金屬線碼標記(CWT)法、被動整合雷達(P IT)法、檔案式標記法、分離式衛星標記法、生物遙測標記法等。體外標誌法主要有作標記法和加標法兩類。作標記法是最早使用的方法之一。它是在魚體的原有器官做上標記,如全部或部分地切除魚鰭。此法簡便又快,適用於幼魚。缺點是切除的魚鰭在很多情況下會繼續再生。因此,切鰭法通常僅用於脂鰭完全不能再生的鮭。現代大多採用加標法,即把特別的標誌物附加在魚體上。標誌物上一般應註明標誌單位、日期等。體外標誌法最廣泛使用的是將標誌牌系掛於魚體表面。體外標誌牌種類繁多,目前普遍使用的類型有①靜水力學標牌,管內藏有字條,扎在魚體背部;②彼得遜標牌,似小紐扣狀的圓牌,成對地系在體背兩側;③環形標牌,扎在尾柄部位;④倒鉤標牌。前兩種標牌一般都用彩色塑料製成,易被發現,不腐蝕,保留時間長;後兩種標牌常用銀、鎳或鋁製成。對於大型、兇猛、 體滑、不易操作的魚類,採用磺酸間氨基苯甲酸和季戊醇等麻醉劑,以保證標誌工作的順利進行。標誌牌對魚的行動有影響,易被漁網掛住、被敵害發現和追擊。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於針對現有技術提供一種不易脫落、製作快速、加工精度要求低、 適於批量生產、標識號穩定清晰的魚類金屬線標。本發明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所採用的技術方案為魚類金屬線標,包括線標本體,其中線標本體的前端部具有楔形頭;線標本體的尾端具有開叉的尾端,並且該開叉尾端的基部中心軸上制有圓柱型的衝擊孔;線標本體的側面一部分為圓柱面,另一部分為非圓柱面的標示面。線標本體的楔形頭在刺入標記目標物的過程中可減少阻力。由於線標本體由金屬製成,具有彈性,因此開叉尾端同樣具有彈性,在射入過程中,開叉尾端處於相聚較近的位置,進入工作深度後開叉尾端較射入過程呈更為開放的狀態,因此可以卡骨在標記目標物中。圓柱型的衝擊孔是為了方便容納用於連續快速批量標定的撞針部件。為優化上述技術方案,採取的措施還包括
標示面具有能蝕刻序列號標記的表面,並且該表面上塗有樹脂層。樹脂層能對標示面上的序列號進行保護。序列號標記的長度與標示面具有的能蝕刻序列號標記的表面的長度恰好相等。通
3過這樣的設計,可以在製作線標本體進行切段工序的過程中,省去精度較對步驟,任意位置的切段,都能夠使標示面上具有完整的刻序列號,從而降低製作的加工精度,大大提高生產速度。由於本發明採用了線標本體的前端部具有楔形頭;線標本體的尾端具有開叉的尾端,並且該開叉尾端的基部中心軸上制有圓柱型的衝擊孔;線標本體的側面一部分為圓柱面,另一部分為非圓柱面的標示面等結構,使線標本體的楔形頭在刺入標記目標物的過程中可減少阻力。由於線標本體由金屬製成,具有彈性,因此開叉尾端同樣具有彈性,在射入過程中,開叉尾端處於相聚較近的位置,進入工作深度後開叉尾端較射入過程呈更為開放的狀態,因此可以卡骨在標記目標物中。圓柱型的衝擊孔是為了方便容納用於連續快速批量標定的撞針部件,提高操作速度。因而本發明具有不易脫落、製作快速、加工精度要求低、 適於批量生產、標識號穩定清晰等優點。
圖1為本發明實施例主視結構示意圖; 圖2為圖1左視結構示意圖3為圖1仰視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以下結合附實施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詳細描述。附圖標號說明線標本體1、標示面la、楔形頭lb、尾端lc、衝擊孔Id、樹脂層le。實施例參照圖1至圖3,魚類金屬線標,包括線標本體1,其中線標本體1的前端部具有楔形頭Ib ;線標本體1的尾端具有開叉的尾端lc,並且該開叉尾端Ic的基部中心軸上制有圓柱型的衝擊孔Id ;線標本體1的側面一部分為圓柱面,另一部分為非圓柱面的標示面la。線標本體1的楔形頭Ib在刺入標記目標物的過程中可減少阻力。由於線標本體 1由金屬製成,具有彈性,因此開叉尾端IC同樣具有彈性,在射入過程中,開叉尾端Ic處於相聚較近的位置,進入工作深度後開叉尾端Ic較射入過程呈更為開放的狀態,因此可以卡骨在標記目標物中。圓柱型的衝擊孔Id是為了方便容納用於連續快速批量標定的撞針部件。本實施例優選直徑Imm的不鏽鋼絲作為生產材料。標示面Ia具有能蝕刻序列號標記的表面,並且該表面上塗有樹脂層le。樹脂層 Ie能對標示面Ia上的序列號進行保護。序列號標記的長度與標示面Ia具有的能蝕刻序列號標記的表面的長度恰好相等。通過這樣的設計,可以在製作線標本體1進行切段工序的過程中,省去精度較對步驟, 任意位置的切段,都能夠使標示面Ia上具有完整的刻序列號,從而降低製作的加工精度, 大大提高生產速度。本發明適用魚類眾多,例如可射入烏賊海螵蛸內,金槍魚頭骨內亦可。不再一一贅述。儘管已結合優選的實施例描述了本發明,然其並非用以限定本發明,任何本領域技術人員,在不脫離本發明的精神和範圍的情況下,能夠對在這裡列出的主題實施各種改變、同等物的置換和修改,因此本發明的保護範圍當視所提出的權利要求限定的範圍為準。
權利要求
1.魚類金屬線標,包括線標本體(1),其特徵是所述的線標本體(1)的前端部具有楔形頭(Ib);所述的線標本體(1)的尾端具有開叉的尾端(lc),並且該開叉尾端(Ic)的基部中心軸上制有圓柱型的衝擊孔(Id);所述的線標本體(1)的側面一部分為圓柱面,另一部分為非圓柱面的標示面(la)。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魚類金屬線標,其特徵是所述的標示面(Ia)具有能蝕刻序列號標記的表面,並且該表面上塗有樹脂層(1 e )。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魚類金屬線標,其特徵是所述的序列號標記的長度與所述的標示面(la)具有的能蝕刻序列號標記的表面的長度恰好相等。
全文摘要
本發明公開了魚類金屬線標,包括線標本體,其中線標本體的前端部具有楔形頭;線標本體的尾端具有開叉的尾端,並且該開叉尾端的基部中心軸上制有圓柱型的衝擊孔;線標本體的側面一部分為圓柱面,另一部分為非圓柱面的標示面。線標本體的楔形頭在刺入標記目標物的過程中可減少阻力。由於線標本體由金屬製成,具有彈性,因此開叉尾端同樣具有彈性,在射入過程中,開叉尾端處於相聚較近的位置,進入工作深度後開叉尾端較射入過程呈更為開放的狀態,因此可以卡骨在標記目標物中。圓柱型的衝擊孔是為了方便容納用於連續快速批量標定的撞針部件,提高操作速度。本發明具有不易脫落、製作快速、加工精度要求低、適於批量生產、標識號穩定清晰等優點。
文檔編號A01K61/00GK102379259SQ20111032950
公開日2012年3月21日 申請日期2011年10月26日 優先權日2011年10月26日
發明者呂華慶, 吳常文, 徐佳晶 申請人:浙江海洋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