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雙離合變速器傳動裝置的製作方法
2023-09-16 16:20:55 1
專利名稱:一種雙離合變速器傳動裝置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於汽車變速器技術領域,具體涉及雙離合器變速器傳動裝置。
背景技術:
典型的雙離合器變速器傳動裝置指的是通過兩個離合器分別和兩根輸入軸連接, 傳遞發動機動力。雙離合器傳動裝置由兩個同軸嵌套或平行布置的離合器,同軸、內外嵌套 布置的兩根輸入軸,兩根平行布置的輸出軸,布置在輸出軸上的多個同步器裝置、多個換擋 撥叉以及1個差速器組成。變速器奇、偶數擋輸入齒輪分別布置在兩根輸入軸上,通過兩個 離合器的切換以及不同同步器動作,經由不同輸出軸實現扭矩變換和輸出。雙離合器變速 器主要應用於乘用車,現有雙離合器變速器存在的問題是軸向長度較長,不能夠適應乘用 車越來越高的緊湊性要求,減小了整車布置靈活性。另外,現有雙離合器變速器傳動裝置將 1擋主動齒輪同時作為倒擋主動齒輪使用,即1擋和倒擋共用同一個離合器傳遞動力。這種 布置結構出現了兩個問題問題一是在需要頻繁切換1擋和倒擋的工況下,例如移庫,將會 增加1擋、倒擋所在離合器的損耗,降低離合器使用壽命;問題二是使得整車起步時增加了 從2擋降1擋過程或直接2擋起步,這導致了換擋加速時間延長和可能產生坡道起步後遛 的不安全。
實用新型內容為了解決現有雙離合器變速器存在的軸向長度較長、零部件數量多、裝配過程更 複雜的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新結構雙離合器變速器傳動裝置。本實用新型實現上述目的的技術解決方案如下一種雙離合變速器傳動裝置包括同軸設置的內輸入軸1和外輸入軸2、第一輸出 軸3、第二輸出軸4,且相互平行布置,所述各軸上分別設齒輪,還包括第一離合器Cl和第二 離合器C2,第一離合器Cl和內輸入軸1的一端連接,第二離合器C2和外輸入軸2的一端連 接,第一離合器Cl和第二離合器C2位於同一輸入端。所述內輸入軸1上依次固定設有一擋主動齒輪11和三擋主動齒輪13,三擋主動齒 輪同時還被作為五擋主動齒輪;所述外輸入軸2上依次固定設有四擋主動齒輪對和二擋主動齒輪22,四擋主動齒 輪同時還被作為六擋主動齒輪,二擋主動齒輪同時還被作為倒擋主動齒輪;所述第一輸出軸3上依次設有一擋從動齒輪31、三擋從動齒輪33、四擋從動齒輪 34、倒擋從動齒輪37和第一輸出齒輪30 ;其中一擋從動齒輪31、三擋從動齒輪33、四擋從 動齒輪34、倒擋從動齒輪37空套在第一輸出軸3上,並可繞第一輸出軸3轉動;第一輸出 齒輪30和第一輸出軸3固定連接,用來輸出第一輸出軸3的扭矩;在一擋從動齒輪31和三 擋從動齒輪33之間的第一輸出軸3上固定設有第一同步器SCl,可選擇性地將第一擋扭矩 和第三擋扭矩傳遞給第一輸出軸3 ;在四擋從動齒輪34和倒擋從動齒輪37之間的第一輸 出軸3上固定設有第二同步器SC2,可選擇性地將第三擋扭矩和倒擋扭矩傳遞給第一輸出 軸3 ;所述一擋從動齒輪31外側的第一輸出軸3上固定設有駐車棘輪39 ;平行於第一輸出軸3設有倒擋軸5,倒擋軸5空套設有倒擋惰齒輪57 ;[0012]一擋主動齒輪11與一擋從動齒輪31為常嚙合;三擋主動齒輪13和三擋從動齒輪 33為常嚙合;四擋主動齒輪24和四擋從動齒輪34為常嚙合;二擋主動齒輪22與倒擋惰齒 輪57為常嚙合;倒擋惰齒輪57同時與倒擋從動齒輪37為常嚙合;所述第二輸出軸4上依次設有五擋從動齒輪45、六擋從動齒輪46和二擋從動齒 輪42和第二輸出齒輪40,其中五擋從動齒輪45、六擋從動齒輪46和二擋從動齒輪42空套 在第二輸出軸4上,並可繞第二輸出軸4轉動;第二輸出齒輪40和第二輸出軸4固定連接, 用來輸出第二輸出軸4的扭矩;五擋從動齒輪45外側的第二輸出軸4上固定設有第四同步 器SC4 ;六擋從動齒輪46和二擋從動齒輪42之間的第二輸出軸4上固定設有第三同步器 SC3,可選擇性地將第六擋扭矩和第二擋扭矩傳遞給第二輸出軸4 ;三擋主動齒輪13與三擋從動齒輪33、五擋從動齒輪45為常嚙合;四擋主動齒輪 24同時與四擋從動齒輪34、六擋從動齒輪46為常嚙合;二擋主動齒輪22與二擋從動齒輪 42為常嚙合。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技術效果體現在以下方面1、本實用新型共用了三、五擋主動齒輪13,共用了四、六擋主動齒輪對,還共用了 二、倒擋主動齒輪22,使得軸向長度更短,可縮短軸向長度20mm以上,在某款車型傳遞扭矩 為270Nm的情況下,雙離合器變速器傳動裝置的實際軸向長度達235mm,對前橫置乘用車布 置非常有利,符合乘用車發展要求。2、本實用新型設置了單獨的倒擋惰齒輪57,並且和二擋主動齒輪22 (同時作為倒 擋主動齒輪)、倒擋從動齒輪常嚙合形成倒擋,增加了二擋和倒擋速比調整的柔性,有利於 縮小第一輸出軸3和第二輸出軸4之間的軸間距,減小雙離合器變速器總成的重量和外形 尺寸;3、本實用新型專利所提供的雙離合器傳動裝置,將一擋和倒擋分開布置在不同的 離合器上,提高了離合器壽命,改善了雙合器變速器起步性能;4、駐車棘輪39布置在第一輸出軸3上緊靠最左端軸承位置,相比將駐車棘輪布置 在差速器上的結構而言,減小了駐車機構的強度要求及外形尺寸。總之通過結構改進,本實用新型的軸向長度更短、零部件數量更少、裝配過程更簡 單、更有利於提高離合器壽命、更有利於整車起步控制及安全。
圖1為本實用新型結構示意圖;圖2是圖1的側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地說明。實施例參見圖1,一種雙離合變速器傳動裝置包括同軸設置的內輸入軸1和外輸入軸2、 第一輸出軸3、第二輸出軸4,且相互平行布置,上述四根軸相互平行設置;還包括第一離合 器Cl和第二離合器C2,第一離合器Cl和內輸入軸1的一端連接,第二離合器C2和外輸入 軸2的一端連接,第一離合器Cl和第二離合器C2位於同一輸入端。內輸入軸1上依次固定安裝有一擋主動齒輪11和三擋主動齒輪13,三擋主動齒輪 同時還被作為五擋主動齒輪。[0029]外輸入軸2上依次固定安裝有四擋主動齒輪對和二擋主動齒輪22,四擋主動齒輪 同時還被作為六擋主動齒輪,二擋主動齒輪同時還被作為倒擋主動齒輪。第一輸出軸3上依次設有一擋從動齒輪31、三擋從動齒輪33、四擋從動齒輪34、倒 擋從動齒輪37和第一輸出齒輪30 ;其中一擋從動齒輪31、三擋從動齒輪33、四擋從動齒輪 34、倒擋從動齒輪37空套在第一輸出軸3上,並可繞第一輸出軸3轉動;第一輸出齒輪30 和第一輸出軸3固定連接,用來輸出第一輸出軸3的扭矩;在一擋從動齒輪31和三擋從動 齒輪33之間的第一輸出軸3上固定安裝有第一同步器SCl,可選擇性地將第一擋扭矩和第 三擋扭矩傳遞給第一輸出軸3 ;在四擋從動齒輪34和倒擋從動齒輪37之間的第一輸出軸3 上固定安裝有第二同步器SC2,可選擇性地將第三擋扭矩和倒擋扭矩傳遞給第一輸出軸3 ; 所述一擋從動齒輪31外側的第一輸出軸3上固定安裝有駐車棘輪39。平行於第一輸出軸3設有倒擋軸5,倒擋軸5空套設有倒擋惰齒輪57。一擋主動齒輪11與一擋從動齒輪31為常嚙合;三擋主動齒輪13和三擋從動齒輪 33為常嚙合;四擋主動齒輪24和四擋從動齒輪34為常嚙合;二擋主動齒輪22與倒擋惰齒 輪57為常嚙合;倒擋惰齒輪57同時與倒擋從動齒輪37為常嚙合。第二輸出軸4上依次設有五擋從動齒輪45、六擋從動齒輪46和二擋從動齒輪42 和第二輸出齒輪40,其中五擋從動齒輪45、六擋從動齒輪46和二擋從動齒輪42空套在第 一輸出軸3上,並可繞第二輸出軸4轉動;第二輸出齒輪40和第二輸出軸4固定連接,用來 輸出第二輸出軸4的扭矩;五擋從動齒輪45外側的第二輸出軸4上固定安裝有第四同步器 SC4 ;六擋從動齒輪46和二擋從動齒輪42之間的第二輸出軸4上固定安裝有第三同步器 SC3,可選擇性地將第六擋扭矩和第二擋扭矩傳遞給第二輸出軸4。三擋主動齒輪13與三擋從動齒輪33、五擋從動齒輪45為常嚙合;四擋主動齒輪 24同時與四擋從動齒輪34、六擋從動齒輪46為常嚙合;二擋主動齒輪22與二擋從動齒輪 42為常嚙合。差速器6的差速器主減齒輪60分別與第一輸出齒輪30、第二輸出齒輪40嚙合,見 圖2,圖2顯示了本實用新型雙離合器傳動裝置內輸入軸1和外輸入軸2、第一輸出軸3和 第二輸出軸4、倒擋軸5、以及差速器6之間的空間位置關係。動力傳遞路線說明—擋動力傳遞路線第一同步器SCl和一擋從動齒輪31結合,第一離合器Cl閉 合,發動機扭矩通過第一離合器Cl傳遞給內輸入軸1,經由常嚙合的一擋主動齒輪11和一 擋從動齒輪31、第一同步器SC1,將扭矩傳遞到第一輸出軸3,再通過第一輸齒輪30和差速 器主減齒輪60將扭矩傳遞給差速器6,並最終由差速器6輸出動力。二擋動力傳遞路線第三同步器SC3和二擋從動齒輪42結合,第二離合器C2閉 合,發動機扭矩通過第二離合器C2傳遞給外輸入軸2,經由常嚙合的二擋主動齒輪22和二 擋從動齒輪42、第三同步器SC3,將扭矩傳遞到第二輸出軸4,再通過第二輸齒輪40和差速 器主減齒輪60將扭矩傳遞給差速器6,並最終由差速器6輸出動力。三擋動力傳遞路線第一同步器SCl和三擋從動齒輪33結合,第一離合器Cl閉 合,發動機扭矩通過第一離合器Cl傳遞給內輸入軸1,經由常嚙合的三擋主動齒輪13和三 擋從動齒輪33、第一同步器SC1,將扭矩傳遞到第一輸出軸3,再通過第一輸齒輪30和差速 器主減齒輪60將扭矩傳遞給差速器6,並最終由差速器6輸出動力。[0040]四擋動力傳遞路線第二同步器SC2和四擋從動齒輪34結合,第二離合器C2閉 合,發動機扭矩通過第二離合器C2傳遞給外輸入軸2,經由常嚙合的四擋主動齒輪M和四 擋從動齒輪;34、第二同步器SC2,將扭矩傳遞到第一輸出軸3,再通過第一輸齒輪30和差速 器主減齒輪60將扭矩傳遞給差速器6,並最終由差速器6輸出動力。五擋動力傳遞路線第四同步器SC4和五擋從動齒輪45結合,第一離合器Cl閉 合,發動機扭矩通過第一離合器Cl傳遞給內輸入軸1,經由常嚙合五擋主動齒輪13和五擋 從動齒輪45、第四同步器SC4,將扭矩傳遞到第二輸出軸4,再通過第二輸齒輪40和差速器 主減齒輪60將扭矩傳遞給差速器6,並最終由差速器6輸出動力。六擋動力傳遞路線第三同步器SC3和六擋從動齒輪46結合,第二離合器C2閉 合,發動機扭矩通過第二離合器C2傳遞給外輸入軸2,經由常嚙合的六擋主動齒輪M和六 擋從動齒輪46、第三同步器SC3,將扭矩傳遞到第二輸出軸4,再通過第二輸齒輪40和差速 器主減齒輪60將扭矩傳遞給差速器6,並最終由差速器6輸出動力。倒擋傳遞路線第二同步器SC2和倒擋從動齒輪37結合,第二離合器C2閉合,發 動機扭矩通過第二離合器C2傳遞給外輸入軸2,經由常嚙合的二擋主動齒輪22 (同時是倒 擋主動齒輪)、惰齒輪57、倒擋從動齒輪37、第二同步器SC2、第一輸出軸3,再通過第一輸齒 輪30和差速器主減齒輪60將扭矩傳遞給差速器6,見圖2,最終由差速器輸出動力。換擋過程舉例說明一擋換二擋過程雙離合器變速器處於一擋,第一同步器SCl和一擋從動齒輪31 結合,第一離合器Cl閉合,第二離合器C2打開;雙離合器變速器控制系統發出一擋換二擋 指令,換擋執行機構預先將第三同步器SC3和二擋從動齒輪42結合,此時第二離合器C2仍 處於打開狀態,即第二離合器C2和第二輸出軸4都不傳遞動力;隨著換擋過程繼續,第一離 合器Cl逐漸打開,與此同時,第二離合器C2逐漸閉合,此過程不會出現扭矩中斷;第一離合 器Cl完全打開、第二離合器C2完全閉合後,第一同步器SCl脫開與一擋從動齒輪31的結 合,結束換擋過程,發動機扭矩經由第二離合器C2、外輸入軸2、二擋主動齒輪22、二擋從動 齒輪42、第三同步器SC3、第二輸出軸4、第二輸齒輪40、差速器主減齒輪60、最終由差速器 6輸出。
權利要求1. 一種雙離合變速器傳動裝置,包括同軸設置的內輸入軸(1)和外輸入軸O)、第一 輸出軸(3)、第二輸出軸G),且相互平行布置,所述各軸上分別設齒輪,還包括第一離合器 (Cl)和第二離合器(C2),第一離合器(Cl)和內輸入軸(1)的一端連接,第二離合器(C2) 和外輸入軸O)的一端連接,第一離合器(Cl)和第二離合器(以)位於同一輸入端,其特徵 在於所述內輸入軸(1)上依次固定設有一擋主動齒輪(11)和三擋主動齒輪(13),三擋主動 齒輪同時還被作為五擋主動齒輪;所述外輸入軸( 上依次固定設有四擋主動齒輪04)和二擋主動齒輪0 ,四擋主動 齒輪同時還被作為六擋主動齒輪,二擋主動齒輪同時還被作為倒擋主動齒輪;所述第一輸出軸C3)上依次設有一擋從動齒輪(31)、三擋從動齒輪(33)、四擋從動齒 輪(34)、倒擋從動齒輪(37)和第一輸出齒輪(30);其中一擋從動齒輪(31)、三擋從動齒輪 (33)、四擋從動齒輪(34)、倒擋從動齒輪(37)空套在第一輸出軸( 上,並可繞第一輸出 軸C3)轉動;第一輸出齒輪(30)和第一輸出軸(3)固定連接,用來輸出第一輸出軸(3)的 扭矩;在一擋從動齒輪(31)和三擋從動齒輪(3 之間的第一輸出軸( 上固定設有第一 同步器(SCl),可選擇性地將第一擋扭矩和第三擋扭矩傳遞給第一輸出軸(3);在四擋從動 齒輪(34)和倒擋從動齒輪(37)之間的第一輸出軸C3)上固定設有第二同步器(SC2),可選 擇性地將第三擋扭矩和倒擋扭矩傳遞給第一輸出軸(3);所述一擋從動齒輪(31)外側的第 一輸出軸C3)上固定設有駐車棘輪(39);平行於第一輸出軸( 設有倒擋軸(5),倒擋軸(5)空套設有倒擋惰齒輪(57); 一擋主動齒輪(11)與一擋從動齒輪(31)為常嚙合;三擋主動齒輪(1 和三擋從動齒 輪(3 為常嚙合;四擋主動齒輪04)和四擋從動齒輪(34)為常嚙合;二擋主動齒輪02) 與倒擋惰齒輪(57)為常嚙合;倒擋惰齒輪(57)同時與倒擋從動齒輪(37)為常嚙合;所述第二輸出軸(4)上依次設有五擋從動齒輪0 、六擋從動齒輪G6)和二擋從動齒 輪0 和第二輸出齒輪(40),其中五擋從動齒輪(45)、六擋從動齒輪06)和二擋從動齒 輪0 空套在第二輸出軸(4)上,並可繞第二輸出軸(4)轉動;第二輸出齒輪00)和第二 輸出軸固定連接,用來輸出第二輸出軸的扭矩;五擋從動齒輪0 外側的第二輸 出軸(4)上固定設有第四同步器(SC4);六擋從動齒輪G6)和二擋從動齒輪0 之間的 第二輸出軸(4)上固定設有第三同步器(SC3),可選擇性地將第六擋扭矩和第二擋扭矩傳 遞給第二輸出軸⑷;三擋主動齒輪(13)與三擋從動齒輪(33)、五擋從動齒輪0 為常嚙合;四擋主動齒 輪04)同時與四擋從動齒輪(34)、六擋從動齒輪06)為常嚙合;二擋主動齒輪0 與二 擋從動齒輪0 為常嚙合。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雙離合器變速器傳動裝置。該裝置包括同軸設置的內、外輸入軸,還包括第一、第二輸出軸、各軸上的齒輪、兩個離合器和四個同步器;三擋主動齒輪同時被作為五擋主動齒輪;四擋主動齒輪同時被作為六擋主動齒輪,二擋主動齒輪同時被作為倒擋主動齒輪;還設有倒擋軸,倒擋軸空套設有倒擋惰齒輪;第一同步器可選擇性地將第一擋和第三擋扭矩傳遞給第一輸出軸;第二同步器可選擇性地將第四擋扭矩和倒擋扭矩傳遞給第一輸出軸;第三同步器可選擇性地將第六擋扭矩和第二擋扭矩傳遞給第二輸出軸;第四同步器可選擇性地將第五擋扭矩傳遞給第二輸出軸。本實用新型在扭矩相當的情況下,可縮短變速器的軸向長度;在共用多對齒輪的同時,優化了變速器速比分配。
文檔編號B60K17/08GK201841948SQ20102055172
公開日2011年5月25日 申請日期2010年9月28日 優先權日2010年9月28日
發明者尹良傑, 文俊, 方志勤, 祁穩, 鄭海兵, 陳偉 申請人:安徽江淮汽車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