釣魚城之戰傷亡人數(釣魚城保衛戰死守36年亡國棄城)
2023-09-10 20:06:16
釣魚城之戰傷亡人數?1235年,蒙古大軍在西徵東歐、東徵高麗的同時,大舉出兵南下攻宋巴蜀地區在相當一段時期裡成為蒙古攻宋的首要目標,今天小編就來聊一聊關於釣魚城之戰傷亡人數?接下來我們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釣魚城之戰傷亡人數
1235年,蒙古大軍在西徵東歐、東徵高麗的同時,大舉出兵南下攻宋。巴蜀地區在相當一段時期裡成為蒙古攻宋的首要目標。
1240年,四川制置副使彭大雅為了抗擊蒙古軍,派甘閏於潼川府路合州(今重慶合川)東十裡釣魚山上築寨。
1243年,兵部侍郎、四川安撫制置使兼重慶知府餘玠始築釣魚城。遏阻蒙古軍繼續南下據長江破夔門。
至此,拉開釣魚城保衛戰的序幕。
1258年,蒙哥大汗挾三次西徵歐亞非40餘國的威勢,分兵三路伐宋。蒙哥親率的一路軍馬進犯四川。蒙古鐵騎所向披靡,攻城掠地,勢如破竹。於次年(1259年)2月兵臨釣魚城。
宋軍在主將王堅與副將張珏的率領下頑強抵抗,令蒙軍始終不能越雷池半步。
6月,蒙古軍加緊攻城,仍不能破,先鋒主帥汪德臣遂單騎至釣魚城下勸降,被城上飛石擊中,不久死去。
蒙哥汗大怒,命軍在東新門外築臺建樓,窺探城內虛實以便決戰。並親臨現場指揮,不幸被飛石所傷,後因傷重不治,死於縉雲山溫泉寺軍中。
蒙軍損失慘重,不少隨蒙哥汗出徵的將領均戰死於釣魚城下。
至此,蒙古大軍被迫撤退。釣魚城之戰最後以宋軍獲得全面勝利而告終。
1260年,忽必烈即大汗位後,蒙宋雙方在四川戰場進入相峙狀態。作為重慶前哨的釣魚城仍是蒙宋爭奪的焦點。
1268年,忽必烈先後調集近十萬大軍圍襄陽,揭開了蒙古第三次徵宋的序幕。
為牽制南宋從巴蜀調兵援助襄陽,蒙古軍在四川開展大規模襲擾,尤其加強對釣魚城的包圍,並在釣魚城與其他山城之間「築城進窺」。但釣魚城守將張珏戰守有力,「往往出奇制勝,斬獲累捷。」直至襄樊戰役結束前,蒙古軍在釣魚城只能「春去秋來,出沒無常」。
奈何歷史的車輪終歸無法阻擋。1276年初,南宋朝廷在臨安降元。
此後,元軍也加快了平定四川的步伐,1278年農曆二月攻破重慶城。大廈將傾,獨木難支。
1279年正月,釣魚城守將、合州安撫使王立,以不可屠城為條件終止抵抗,開城降元。
為南宋堅守了36年(1243——1279年)的釣魚城,至此最後陷落了。棄城後,守城的32名將軍沒有一個人乞求憐憫,全部拔劍自刎,可謂忠烈千秋。
南宋合州軍民在守將王堅、張珏的率領下,憑藉釣魚城天險,「春則出屯田野,以耕以耘;秋則運糧運薪,以戰以守。」而蒙哥大汗、總帥汪德臣、東川統軍合剌等80多名叱吒風雲的蒙、元將領,視釣魚城為「彈丸」之地,長期圍城強攻。雙方於此殊死搏鬥,浴血奮戰,歷經大小戰鬥200餘次,共同創造了釣魚城36年攻防戰爭——釣魚城保衛戰,這一古今中外戰爭史上罕見的以弱勝強的戰爭奇蹟。並以「蒙哥大汗戰死釣魚城下,蒙古汗國不得不從歐亞戰場撤軍」的史實而聞名世界。被歐洲人譽為「東方麥加城」、「上帝折鞭處」。敬請點擊此處文字,觀看本文相關視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