廢調色劑收容容器和圖像形成裝置的製作方法
2023-09-17 11:48:00 4

本發明涉及收容從像載體排出的廢調色劑的廢調色劑收容容器和具備廢調色劑收容容器的圖像形成裝置。
背景技術:
在複印機、印表機和傳真裝置等電子照相方式的圖像形成裝置中,通常感光鼓(像載體)上形成的靜電潛影通過顯影裝置內的顯影劑可視化,其顯現的圖像轉印到列印紙等記錄介質上。此時,未轉印到記錄介質上的調色劑殘留在感光鼓的表面。因此,由清潔裝置把所述殘留調色劑從感光鼓的表面除去,並作為廢調色劑回收到廢調色劑收容容器。
清潔裝置具有臨時收容所述廢調色劑的收容部,收容部中設有推進器。所述收容部中收容的廢調色劑,由推進器向一個方向輸送,並從收容部上設置的排出部向與所述排出部連接的廢調色劑收容部排出。從所述排出部排出的廢調色劑流入廢調色劑收容容器,並收容在廢調色劑收容容器內。
可是,具有多個感光鼓的彩色圖像形成裝置,具有多個針對每個感光鼓設置的清潔裝置。此外,彩色圖像形成裝置具有承載從各感光鼓轉印的彩色調色劑像的中間轉印帶(像載體)。中間轉印帶的彩色調色劑像由轉印裝置轉印到記錄介質上。此時,中間轉印帶表面殘留有未轉印到記錄介質的調色劑。因此,彩色圖像形成裝置中設有用於除去中間轉印帶上殘留的調色劑的清潔裝置。在彩色圖像形成裝置中,為收容從多個清潔裝置排出的廢調色劑,廢調色劑收容容器形成為在多個清潔裝置的排列方向上長的形狀。此外,以往的廢調色劑收容容器中,為使收容的廢調色劑的堆積均衡,設有將收容的廢調色劑向廢調色劑收容容器的長邊方向輸送的輸送推進器。
可是,以往的廢調色劑收容容器的結構,由於輸送推進器將廢調色劑向一個方向輸送,所以存在廢調色劑難以滯留在輸送方向上遊側的收容部中的問題。例如,在彩色圖像形成裝置中通過進行圖像形成動作時的驅動力使所述輸送推進器旋轉的結構中,圖像形成動作時進行的所謂空驅動時輸送推進器也旋轉。此時,儘管未收容廢調色劑,但輸送推進器旋轉,所以廢調色劑以偏向所述輸送方向的下遊側的狀態收容,存在不能有效利用廢調色劑收容容器內的收容空間的問題。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能不浪費容器內的空間且能在容器內有效貯存廢調色劑的廢調色劑收容容器和具備廢調色劑收容容器的圖像形成裝置。
本發明的一個方式的廢調色劑收容容器,包括:容器主體,具有裝入分別從圖像形成裝置具備的多個像載體排出的廢調色劑的多個裝入口,並收容從所述裝入口送入的所述廢調色劑;第一輸送部,能旋轉地設在所述容器主體的內部,通過在所述圖像形成裝置進行圖像形成動作時旋轉,將所述廢調色劑向旋轉軸線方向的一方側輸送;以及第二輸送部,在所述容器主體的內部且在比所述第一輸送部靠向下側與所述第一輸送部平行設置,通過在進行所述圖像形成動作時旋轉,將所述廢調色劑向和所述一方側相反的另一方側輸送,所述多個裝入口在所述旋轉軸線方向並列設置,所述第二輸送部針對在所述容器主體中與位於最靠所述旋轉軸線方向的所述一方側的側端裝入口對應的側端收容部中收容的所述廢調色劑,不具備輸送力。
本發明的另一方式的圖像形成裝置,包括:所述廢調色劑收容容器;承載調色劑像的多個像載體;以及多個廢調色劑除去部,從所述多個像載體的各自的表面除去廢調色劑並向所述廢調色劑收容容器排出。
按照本發明,通過使容器內收容的廢調色劑的堆積均勻,能不浪費容器內的空間且能在容器內有效貯存廢調色劑。
本說明書適當地參照附圖,通過使對以下詳細說明中記載的概念進行總結的方式來進行說明。本說明書的意圖並不是限定權利要求中記載的主題的重要特徵和本質特徵,此外,意圖也不是限定權利要求中記載的主題的範圍。此外,在權利要求中記載的對象,並不限定於解決本發明中任意部分中記載的一部分或全部缺點的實施方式。
附圖說明
圖1是表示本發明的實施方式的圖像形成裝置的結構的圖。
圖2是表示圖1的圖像形成裝置的內部結構的圖。
圖3是表示圖1的圖像形成裝置具備的圖像形成部的結構的圖。
圖4是說明由清潔裝置從感光鼓和中間轉印帶除去的廢調色劑流入廢調色劑收容容器為止的調色劑流道的圖。
圖5是表示本發明的實施方式的廢調色劑收容容器的結構的圖。
圖6是表示圖5的廢調色劑收容容器的內部結構的圖。
圖7是圖5和圖6中的剖切面VII-VII的斷面圖。
圖8A-圖8C是表示在本發明的實施方式的廢調色劑收容容器內貯存廢調色劑的狀態的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參照附圖,說明本發明的圖像形成裝置的實施方式。另外,以下說明的實施方式只是將本發明具體化的一例,並非用於限定本發明的技術性範圍。
圖1表示本發明的一個實施方式的圖像形成裝置1的結構。以下,採用以圖像形成裝置1的正常的使用狀態作為基準的在圖1中定義的上下方向D1、前後方向D2和左右方向D3,說明本實施方式。
圖1所示的圖像形成裝置1是印表機。圖像形成裝置1使用調色劑把輸入的圖像印刷到印刷薄片體上。另外,圖像形成裝置1不限於印表機,可以是傳真機、複印機或者具有上述功能的數碼複合機等。
圖像形成裝置1是所謂串列式的彩色印表機。如圖1所示,圖像形成裝置1具有包含外框的蓋和內部框架的框體2。此外,如圖2所示,圖像形成裝置1具有多個圖像形成部3、中間轉印單元4、第二轉印裝置5、定影裝置6、曝光裝置7、供給部8、出紙部9、控制部10、帶清潔裝置16(本發明的廢調色劑除去部的一例)和廢調色劑收容容器50。
多個圖像形成部3(3A~3D)在前後方向D2並列設置。多個圖像形成部3形成顏色彼此不同的調色劑像。在圖2中,位於最後側的圖像形成部3A用黑色的調色劑形成調色劑像。從後數第二個圖像形成部3B用黃色的調色劑形成調色劑像。從後數第三個圖像形成部3C用青色的調色劑形成調色劑像。位於最前側的圖像形成部3D用品紅色的調色劑形成調色劑像。圖像形成部3分別具備感光鼓11(本發明的像載體的一例)、帶電裝置12、顯影裝置13、第一轉印裝置14、鼓清潔裝置15(本發明的廢調色劑除去部的一例)。因此,圖像形成裝置1具備多個感光鼓11、顯影裝置13、鼓清潔裝置15等。
中間轉印單元4具有中間轉印帶4A(本發明的像載體、轉印帶的一例)、驅動輥4B和從動輥4C。中間轉印帶4A承載多種顏色的調色劑(本實施方式中為四色)構成的調色劑像。中間轉印帶4A被驅動輥4B和從動輥4C支承成能旋轉驅動,因此中間轉印帶4A的表面能在和各感光鼓11的表面接觸的狀態下移動(行走)。中間轉印帶4A被旋轉驅動時,其表面通過感光鼓11和第一轉印裝置14之間。此時,多個感光鼓11上承載的各色的調色劑像以重合的方式依次轉印到中間轉印帶4A上。
第二轉印裝置5將轉印在中間轉印帶4A上的調色劑像轉印到從供給部8輸送來的印刷薄片體上。轉印有調色劑像的印刷薄片體向定影裝置6輸送。定影裝置6具有加熱輥6A和加壓輥6B。定影裝置6對轉印有調色劑像的印刷薄片體邊進行加熱和加壓、邊進行輸送。這樣,調色劑像熔化並定影在印刷薄片體上。調色劑像定影后的印刷薄片體,進一步向下遊側輸送,向配置在中間轉印單元4的上方的盤狀的出紙部9排出。
帶清潔裝置16配置在中間轉印單元4的前方側。帶清潔裝置16具備作為清潔構件的清潔輥24、推進器構件25和調色劑盒26。清潔輥24與從動輥4C相對配置,其表面和中間轉印帶4A接觸。清潔輥24能旋轉地支承在調色劑盒26內。通過對清潔輥24的旋轉軸輸入旋轉驅動力,使清潔輥24旋轉。清潔輥24具有和中間轉印帶4A的寬度大體相同的長度。清潔輥24以與中間轉印帶4A接觸的狀態旋轉,由此把由第二轉印裝置5進行轉印後殘留在中間轉印帶4A的表面的調色劑從中間轉印帶4A除掉。所述被除去的調色劑(以下稱「廢調色劑」),因重力的作用或清潔輥24的旋轉力,被放入調色劑盒26內。放入調色劑盒26內的廢調色劑,由推進器構件25輸送。調色劑盒26的底面的右端部側形成有排出口27(參照圖4)。推進器構件25的圓柱狀的軸構件的周圍具有螺旋狀的葉片。通過推進器構件25的旋轉,受到所述葉片的作用,所述廢調色劑在調色劑盒26內朝向所述排出口27輸送。隨後,廢調色劑從排出口27向外部排出。即,中間轉印帶4A的表面殘留的調色劑,被帶清潔裝置16除去並作為廢調色劑從中間轉印帶4A排出。
圖3是表示圖像形成部3中的感光鼓11、顯影裝置13和鼓清潔裝置15的斷面圖。除了使用的調色劑的顏色不同這一點,多個圖像形成部3的結構分別相同。
感光鼓11是表面形成感光層的筒狀的旋轉體。感光鼓11能旋轉地支承在框體2的內部,通過輸入旋轉驅動力向規定方向旋轉。感光鼓11的表面承載對應顏色的調色劑像。具體在通過帶電裝置12使感光鼓11的表面以規定的電位帶電的狀態下,曝光裝置7對感光鼓11的表面曝光後,在感光鼓11的表面形成靜電潛影。通過由後述的顯影裝置13將所述靜電潛影顯影,在感光鼓11的表面承載調色劑像。感光鼓11上的調色劑像由第一轉印裝置14轉印到中間轉印帶4A上。
顯影裝置13利用顯影劑使感光鼓11的表面形成的靜電潛影圖像顯現。顯影裝置13具有顯影外罩37和磁鐵輥38。顯影外罩37內收容包含調色劑的顯影劑。磁鐵輥38用於顯影,能旋轉地支承在顯影外罩37內。顯影外罩37中設有攪拌推進器構件33,通過攪拌推進器構件33的旋轉,顯影劑被攪拌,調色劑以規定的電位帶電。此外,利用磁鐵輥38,所述帶電的調色劑被輸送到和感光鼓11相對的位置,調色劑從所述相對位置飛向感光鼓11的表面的靜電潛影。這樣,感光鼓11上的所述靜電潛影顯影。顯影外罩37上設有調色劑供給口40,藉助所述調色劑供給口40從調色劑容器(未圖示)向顯影外罩37補充調色劑。
如圖4所示,顯影裝置13的顯影外罩37具有隔板35。隔板35沿顯影外罩37的長邊方向(和左右方向D3一致的方向)直立設置在顯影外罩37的底面。顯影外罩37的內部空間由隔板35劃分為兩個空間。兩個空間分別由處於所述長邊方向的兩端部的連通部31、32連通。此外,設有分別在兩個空間中對顯影劑邊進行攪拌邊輸送的攪拌推進器構件33(參照圖3)。通過攪拌推進器構件33的旋轉,顯影外罩37內的顯影劑在各空間之間沿循環路徑30(參照圖4的雙點劃線)循環並輸送。
鼓清潔裝置15配置在感光鼓11的後方側。每個感光鼓11上設有鼓清潔裝置15。鼓清潔裝置15具備作為清潔構件的清潔刮板41、清潔輥42、推進器構件43和調色劑盒44。清潔刮板41和清潔輥42與感光鼓11具有大體相同長度。清潔刮板41的前端與感光鼓11的表面接觸或接近配置。清潔輥42能旋轉地支承在調色劑盒44內。通過對清潔輥42的旋轉軸輸入旋轉驅動力,使清潔輥42旋轉。感光鼓11旋轉時,清潔刮板41將由第一轉印裝置14進行轉印後殘留在感光鼓11的表面的調色劑除掉。所述除掉的調色劑(以下稱「廢調色劑」),通過重力的作用或清潔輥42的旋轉力被放入調色劑盒44內。放入調色劑盒44內的廢調色劑,由推進器構件43向圖4中的箭頭47所示的排出方向輸送。調色劑盒44的右端部的側壁上形成有排出口45(參照圖4)。推進器構件43的圓柱狀的軸構件的周圍具有螺旋狀的葉片。通過推進器構件43的旋轉,受到所述葉片的作用,所述廢調色劑在調色劑盒44內朝向排出口45輸送。隨後,廢調色劑從排出口45向外部排出。即,感光鼓11的表面殘留的調色劑,被鼓清潔裝置15除去並作為廢調色劑從感光鼓11排出。
感光鼓11和鼓清潔裝置15單元化為鼓單元17(參照圖4)。鼓清潔裝置15所具備的排出口45,從鼓單元17的框體(未圖示)向外部突出,並與後述的廢調色劑收容容器50的裝入口65(65A~65D)連接。
圖4是由鼓清潔裝置15從感光鼓11除去的廢調色劑以及由帶清潔裝置16從中間轉印帶4A除去的廢調色劑,排出到廢調色劑收容容器50為止的排出流道的說明圖。
如圖4所示,被鼓清潔裝置15從感光鼓11除去的廢調色劑,在調色劑盒44(參照圖3)內由推進器構件43朝向排出方向(參照箭頭47)輸送,所述排出方向朝向圖像形成裝置1的左右方向D3的右側。輸送到調色劑盒44的右端部的所述廢調色劑,從排出口45經過廢調色劑收容容器50的裝入口65(65A~65D)排出到後述的容器主體52的內部。
此外,被帶清潔裝置16從中間轉印帶4A除去的廢調色劑,在調色劑盒26內由推進器構件25朝向排出方向(參照箭頭48)輸送,所述排出方向朝向圖像形成裝置1的左右方向D3的右側。輸送到調色劑盒26的右端部側的所述廢調色劑,從調色劑盒26的底面的排出口27經過廢調色劑收容容器50的裝入口65(65E)排出到後述的容器主體52的內部。
廢調色劑收容容器50設在框體2內。如圖2所示,廢調色劑收容容器50配置在中間轉印帶4A的下方。此外,如圖4所示,廢調色劑收容容器50配置在比鼓清潔裝置15和帶清潔裝置16的右端部還靠右側。
如圖5至圖7所示,廢調色劑收容容器50具備容器主體52、上段輸送推進器61(本發明的第一輸送部,第三輸送部的一例)、下段輸送推進器62(本發明的第二輸送部的一例)。這裡,圖5是從右側觀察廢調色劑收容容器50的立體圖。圖6是從右側觀察廢調色劑收容容器50的側視圖。圖7是廢調色劑收容容器50的斷面圖。另外,為便於說明,圖5省略了構成容器主體52的蓋部52B的圖示。
容器主體52由主體外罩52A和蓋部52B(參照圖7)構成。容器主體52形成為在前後方向D2上長的形狀。主體外罩52A構成容器主體52中左側(圖像形成部3一側)的部分,蓋部52B構成容器主體52中右側的部分。
容器主體52的內部,收容從鼓清潔裝置15和帶清潔裝置16排出的廢調色劑。具體如圖5所示,主體外罩52A的左側面設有五個裝入口65(65A~65E),廢調色劑從各裝入口65流入。各裝入口65在容器主體52的長邊方向並列設置。另外,容器主體52的長邊方向是和下段輸送推進器62的旋轉軸線方向一致的方向。
如圖5所示,主體外罩52A的左側面設有相同形狀的四個裝入口65(65A~65D)。從各鼓清潔裝置15排出的廢調色劑流入各裝入口65A~65D。各裝入口65A~65D在前後方向D2上隔開均等間隔,並配置在大體相同高度位置。裝入口65A位於最後方側。所述裝入口65A設置在與形成黑色的調色劑像的圖像形成部3A對應的位置,並與圖像形成部3A的鼓清潔裝置15的排出口45連接。即,由圖像形成部3A的鼓清潔裝置15從感光鼓11除去並排出的黑色的廢調色劑,從裝入口65A流入容器主體52。同樣,裝入口65B設在與形成黃色的調色劑像的圖像形成部3B對應的位置。裝入口65C設在與形成青色的調色劑像的圖像形成部3C對應的位置。裝入口65D設在與形成品紅色的調色劑像的圖像形成部3D對應的位置。裝入口65A~65D形成在從主體外罩52A的左側面向左方突出的筒部66的前端。筒部66承擔著輸送通道的作用,將進入裝入口65A~65D的廢調色劑向容器主體52的內部引導。
此外,主體外罩52A的左側面的最前方側設有裝入口65E(本發明的側端裝入口的一例)。裝入口65E使從帶清潔裝置16排出的廢調色劑流入容器主體52的內部。主體外罩52A的左側面的最前方側,設有從左側面向左側突出的導向部67。導向部67的上表面67A形成水平的平坦面,所述上表面67A的突出側的端部形成有裝入口65E。裝入口65E是朝上打開的開口。導向部67的內部成為空洞,從裝入口65E連通至容器主體52的內部。導向部67的底側成為從裝入口65E朝向容器主體52的內部、向斜下方傾斜的傾斜面67B。裝入口65E形成在和帶清潔裝置16對應的位置,具體形成在能與調色劑盒26的排出口27連接的位置。排出口27和裝入口65E直接連接或者通過未圖示的輸送引導部件等間接連接。因此,從排出口27排出的廢調色劑,能流入裝入口65E。因此,由帶清潔裝置16從中間轉印帶4A除去並排出的廢調色劑,從裝入口65E通過導向部67的內部,以沿傾斜面67B滑動的方式下降移動並流入容器主體52。
可是,在圖像形成裝置1中,第一轉印裝置14和第二轉印裝置5的調色劑像的轉印率大體相同。因此,轉印後感光鼓11上殘留的調色劑的殘留量和轉印後中間轉印帶4A上殘留的調色劑的殘留量相比,多色調色劑像重合的中間轉印帶4A上的殘留量更多。例如,假定各色的調色劑的使用量相同時,設第一轉印和第二轉印各自的轉印率為90%,相對從各感光鼓11分別排出的廢調色劑的量、從中間轉印帶4A排出的廢調色劑的量則高達3.6倍。即,五個裝入口65(65A~65E)中,廢調色劑的流入量最多的是配置在最前方側的裝入口65E。換句話說,多個感光鼓11和中間轉印帶4A中,廢調色劑的排出量最多的像載體是中間轉印帶4A。因此,從五個裝入口65流入廢調色劑時,由於流入量存在偏差,在容器主體52的內部,廢調色劑的體積在容器主體52的長邊方向並不均勻。即,僅有從裝入口65E流入廢調色劑的部分比其他部分體積更大。此時,容器主體52的其他部分即使存在可用空間,但裝入口65E被廢調色劑堵塞,所以不能從裝入口65E向容器主體52流入廢調色劑。因此,本實施方式中為消除流入量的偏差導致的不利情況,在容器主體52上設有上段輸送推進器61,而且在其下方設有下段輸送推進器62。
此外,在圖像形成裝置1中利用進行圖像形成動作時的驅動力使下段輸送推進器62旋轉時,圖像形成動作時進行的所謂空驅動時下段輸送推進器62也旋轉。此時,儘管廢調色劑未流入容器主體52,但下段輸送推進器62旋轉,所以在容器主體52中,通過下段輸送推進器62的輸送,廢調色劑以偏向所述輸送方向的下遊側的狀態收容,由此存在不能有效利用容器主體52內的收容空間的情況。因此,本實施方式中對下段輸送推進器62實施了和以往不同的改進。另外,所述空驅動是圖像形成動作所含的動作,是在進行圖像形成處理(曝光掃描和顯影處理等)前驅動中間轉印帶4A以除去粉塵或者讓感光鼓11旋轉以使其圓周面均勻帶電的動作。
上段輸送推進器61和下段輸送推進器62,能旋轉地設在容器主體52的內部。
上段輸送推進器61能旋轉地設置在容器主體52中上下方向D1的中間附近。上段輸送推進器61貫穿位於長邊方向的兩端部的側壁54、55,在架設於側壁54、55上的狀態下能旋轉地被軸承101、102支承。上段輸送推進器61藉助後述驅動傳遞機構110,被圖像形成裝置1中的圖像形成動作所採用的驅動馬達(未圖示)旋轉驅動。所述驅動馬達例如用於旋轉驅動中間轉印帶4A和感光鼓11等,也兼用於上段輸送推進器61和下段輸送推進器62的旋轉驅動。上段輸送推進器61通過旋轉,將容器主體52內的廢調色劑向旋轉軸線方向輸送。
本實施方式的上段輸送推進器61具有後側輸送部61A和前側輸送部61B。在上段輸送推進器61中,後側輸送部61A和前側輸送部61B配置在同軸上。即,後側輸送部61A位於上段輸送推進器61的後方側。後側輸送部61A是本發明的第一輸送部的一例,通過旋轉將所述廢調色劑向旋轉軸線方向的前方側(相當於本發明的一方側)輸送。此外,前側輸送部61B設置在上段輸送推進器61的前方側,即在後側輸送部61A的旋轉軸線方向上在前方側鄰接設置。前側輸送部61B是本發明的第三輸送部的一例,通過旋轉將所述廢調色劑向旋轉軸線方向的後方側(相當於本發明的另一方側)輸送。廢調色劑的輸送通過上段輸送推進器61上形成的螺旋形狀的葉片實現。本實施方式中後側輸送部61A的葉片和前側輸送部61B的葉片以彼此不同的角度形成。這樣,上段輸送推進器61旋轉時,後側輸送部61A和前側輸送部61B分別將廢調色劑向彼此不同的方向(相反方向)輸送。
另外,本實施方式中說明了上段輸送推進器61具有後側輸送部61A和前側輸送部61B的結構,上段輸送推進器61可以是不具備前側輸送部61B的結構,即僅僅由後側輸送部61A構成。
下段輸送推進器62能旋轉地設在容器主體52中的上下方向D1的下方側。具體下段輸送推進器62在上段輸送推進器61的下側,與上段輸送推進器61平行設置。下段輸送推進器62貫穿位於長邊方向的兩端部的側壁54、55,在架設於側壁54、55上的狀態下能旋轉地被軸承103、104支承。下段輸送推進器62藉助後述驅動傳遞機構110,由圖像形成裝置1中的圖像形成動作所採用的所述驅動馬達(未圖示)旋轉驅動。下段輸送推進器62通過旋轉,將容器主體52內的底側的廢調色劑向旋轉軸線方向的後方側輸送。所述下段輸送推進器62以使從裝入口65E流入的廢調色劑向遠離裝入口65E的後方輸送的方式旋轉。
如圖5所示,本實施方式中下段輸送推進器62的前方側的部分,即下段輸送推進器62的輸送方向的上遊側的部分上未設置葉片。具體在下段輸送推進器62的旋轉軸64中,相當於從裝入口65E至鄰接的裝入口65D部分的軸部分64A上未設置葉片。因此,下段輸送推進器62針對收容在容器主體52中的和位於輸送方向的最上遊側的裝入口65E對應的側端收容部53的底部的所述廢調色劑不具有輸送力。因此,即使在圖像形成裝置1中圖像形成動作時進行所述空驅動而使下段輸送推進器62旋轉,側端收容部53的底部收容的廢調色劑也不會向後方輸送。另一方面,在旋轉軸64上,在比側端收容部53靠後方側的部分上設有產生廢調色劑的輸送力的葉片62A、62B。
可是,容器主體52中收容的廢調色劑,受到其重力的影響,相比下層的廢調色劑、上層的廢調色劑一方調色劑密度更低。因此,上段輸送推進器61的輸送力和下段輸送推進器62的輸送力設為相同輸送力時,實際輸送的廢調色劑的輸送量產生偏差。具體下段輸送推進器62輸送的廢調色劑的輸送量一方更多。因此,本實施方式中上段輸送推進器61對廢調色劑的輸送力,比下段輸送推進器62對廢調色劑的輸送力加大設定。具體可以通過使上段輸送推進器61和下段輸送推進器62所具備的葉片的大小不同或葉片的傾斜角不同,從而使輸送力不同。此外,還可以使上段輸送推進器61和下段輸送推進器62各自的旋轉速度不同。這樣,能減輕上段輸送推進器61和下段輸送推進器62的廢調色劑的輸送量的偏差。另外,輸送力可以用每單位時間廢調色劑的移動量(輸送量)表示。
側壁54上設有驅動傳遞機構110。驅動傳遞機構110具有齒輪111和齒輪112。齒輪111與向外側貫穿側壁54的上段輸送推進器61的旋轉軸63的端部連接,和上段輸送推進器61設置在同軸上。齒輪112與向外側貫穿側壁54的下段輸送推進器62的旋轉軸64的端部連接,和下段輸送推進器62設置在同軸上。而且,這些齒輪111和齒輪112彼此嚙合。齒輪111藉助惰輪與所述驅動馬達以能傳遞驅動的方式連接。所述驅動馬達的旋轉驅動力傳遞到驅動傳遞機構110後,齒輪111向箭頭71的方向旋轉,上段輸送推進器61也向同方向旋轉。這樣,後側輸送部61A可以將廢調色劑向前方側輸送,前側輸送部61B將廢調色劑向後方側輸送。另一方面,齒輪112向和齒輪111相反的方向(箭頭72所示的方向)旋轉,下段輸送推進器62也向同方向旋轉。這樣,下段輸送推進器62可以將廢調色劑向後方側輸送。
這樣,由於廢調色劑收容容器50中上段輸送推進器61和下段輸送推進器62設置在上下分隔的位置上,所以在容器主體52的底側,從裝入口65A~65D流入的廢調色劑被下段輸送推進器62向後方輸送。此外,由於和側端收容部53對應的、下段輸送推進器62的軸部分64A上未設置葉片,因此從裝入口65E流入廢調色劑時,側端收容部53的底部收容的廢調色劑不會向後方輸送,而是如圖8A虛線所示,廢調色劑直至到達上段輸送推進器61的高度位置為止,存留在側端收容部53中。而後,廢調色劑積攢到上段輸送推進器61的位置後,在容器主體52的上層,後方側的廢調色劑被上段輸送推進器61的後側輸送部61A向前方輸送,前方側的廢調色劑被前側輸送部61B向後方輸送(參照圖8B)。進而,即使因廢調色劑的流入逐漸持續而廢調色劑的收容量增加的情況下,如圖8C虛線所示,通過上段輸送推進器61和下段輸送推進器62的雙方向的輸送,廢調色劑的堆積變平坦。即,廢調色劑的堆積成為均勻高度。其結果,容器主體52內不存在浪費的空間,可以在容器主體52內的空間有效地貯存廢調色劑。
特別是在容器主體52的底部,下段輸送推進器62經常將廢調色劑向後方輸送,所以即使從裝入口65E向側端收容部53的底部流入大量的廢調色劑時,也能夠輸送廢調色劑,使廢調色劑在容器主體52整體中均勻。此外,排除了在進行所述空驅動時側端收容部53的底部的廢調色劑因被過量輸送而在側端收容部53形成浪費的可用空間的情況,因而可以更有效地貯存廢調色劑。
可是,在廢調色劑收容容器50中,廢調色劑的收容量達到盛滿時,需要更換廢調色劑收容容器50。因此,本實施方式在容器主體52的內部設有檢測廢調色劑盛滿的檢測機構80。如圖6所示,檢測機構80具有隔壁部81和檢測部87。
隔壁部81設置在容器主體52的內部,並形成與容器主體52的內部的廢調色劑收容空間隔開的內部空間82。具體隔壁部81形成從容器主體52的底面向上方伸出的矩形。如圖7所示,隔壁部81的上端是開放的開口部83。開口部83中的右側的端部上形成切口84。所述切口84是在容器主體52的內部收容廢調色劑的過程中當超過一定的收容量時使廢調色劑流入隔壁部81內部的內部空間82的入口。本實施方式中隔壁部81的上端的位置,設定在與容器主體52中能收容的廢調色劑的極限高度對應的位置。更具體而言,切口84形成在隔壁部81中與所述極限高度一致的位置。所述極限高度是評價容器主體52盛滿時的廢調色劑的堆積的高度位置。所述極限高度根據容器主體52的收容容積和裝入口65的高度位置等主要因素設定。
如圖7所示,隔壁部81配置在容器主體52的左側且比上段輸送推進器61和下段輸送推進器62靠左側。具體隔壁部81與構成在所述長邊方向延伸設置的容器主體52的左側面的左側壁56鄰接設置。隔壁部81與容器主體52的左側壁56之間形成內部空間82。
檢測部87設在隔壁部81上。檢測部87當容器主體52中的廢調色劑的收容空間收容了被評價為盛滿的量的廢調色劑時,檢測出所述盛滿狀態。檢測部87例如由發光元件88和受光元件89構成。在隔壁部81中,以隔著內部空間82的方式,在一方的側壁上設置發光元件88,在另一方的側壁上設置受光元件89。因此,容器主體52內收容了盛滿的廢調色劑、所述廢調色劑從切口84進入內部空間82時,所述進入的廢調色劑將從發光元件88至受光元件89的光通道遮蔽。受光元件89連接控制部10,控制部10根據來自受光元件89的信號電平的變化,判斷內部空間82中是否進入了廢調色劑。
這樣,如圖8C所示,由於廢調色劑收容容器50中設有檢測機構80,所以不會在容器主體52內形成浪費的空間,能準確檢測廢調色劑的收容量達到盛滿。
本實施方式的隔壁部81在容器主體52中,設置在比容器主體52的長邊方向(和上段輸送推進器61中的旋轉軸線方向一致的方向)的端部靠向中央側。具體如圖6所示,配置在裝入口65D和裝入口65C之間且靠近裝入口65D的位置上。當以容器主體52的長邊方向的長度為基準時,所述位置是大體從前方端三分之一的位置。如上所述,從裝入口65E流入的廢調色劑的量比從其他裝入口65A~65D流入的廢調色劑的量多。即,從各個裝入口65的流入量存在偏差。因此,隔壁部81設置在將容器主體52在前向後方D2分開時從各裝入口65的流入量成為均等的量的位置。即,以隔壁部81為界、來自位於後方的裝入口65A~65C的廢調色劑的流入量的合計與來自位於前方的裝入口65D、65E的廢調色劑的流入量的合計大體相同。
這種位置上設有隔壁部81時,上段輸送推進器61的後側輸送部61A,把來自裝入口65A~65C的廢調色劑朝向隔壁部81向前方輸送。此外,上段輸送推進器61的前側輸送部61B,把來自裝入口65D、65E的廢調色劑朝向隔壁部81向後方輸送。這樣,在容器主體52內廢調色劑以平坦的狀態收容,此外,廢調色劑的收容量盛滿時能儘早檢測出盛滿。此外,在側端收容部53中廢調色劑積攢到上段輸送推進器61的高度位置後,由前側輸送部61B將所述廢調色劑向廢調色劑的貯存量較少的後方側輸送。
此外,在設有隔壁部81的結構中,優選下段輸送推進器62設定為,根據旋轉軸線方向的位置、廢調色劑的輸送力不同。本實施方式中下段輸送推進器62的和側端收容部53對應的軸部分64A上未設置葉片,對側端收容部53不具有廢調色劑的輸送力。另一方面,側端收容部53的後方側且隔壁部81的附近的部分設有葉片62A,比隔壁部81靠向後方側的部分設有葉片62B。此外,下段輸送推進器62的葉片62A的輸送力,比葉片62B的輸送力大。具體葉片62A比葉片62B加大形成,此外,葉片62A相對旋轉軸64的角度比葉片62B相對旋轉軸64的角度大。這樣,即使廢調色劑過量輸送到隔壁部81的附近,廢調色劑也會向遠離隔壁部81的方向(後方)平滑輸送。另外,為了使葉片62A的輸送力比葉片62B的輸送力大,可以使葉片62A的配置間隔比葉片62B的配置間隔短。此外,也可以僅僅使葉片62A的尺寸或葉片62A的角度中任意一方比葉片62B大。另外,本實施方式的旋轉軸64中最後方側的軸部分64B即和裝入口65A對應的部分的軸部分64B上未設置葉片。因此,即使在容器主體52的底部中通過葉片62A和葉片62B向後方輸送了大量的廢調色劑,也能防止廢調色劑過量偏向容器主體52內部的後端側的收容部。
另外,上述的實施方式例示了具備多個感光鼓11和中間轉印帶4A的圖像形成裝置1,但是本發明不限於此。例如,也可以應用於不具備中間轉印帶4A而具備多個感光鼓11,從多個感光鼓11直接向印刷薄片體轉印調色劑像的結構的圖像形成裝置。此時,一般在多個色的調色劑中,由於使用量最多的是黑色的調色劑,四個裝入口65(65A~65D)中,廢調色劑的流入量最多的是配置在最後方側的裝入口65A。換句話說多個感光鼓11中,廢調色劑的排出量最多的像載體是圖像形成部3A的感光鼓11。在所述結構中,上段輸送推進器61將容器主體52內的廢調色劑朝向前方側輸送,下段輸送推進器62將容器主體52內的廢調色劑朝向後方側輸送。即,上段輸送推進器61以使廢調色劑遠離裝入口65A的方式、將廢調色劑朝向前方側輸送。
此外,上述的實施方式中例示了具備多個感光鼓11和中間轉印帶4A等多個像載體的圖像形成裝置1,但是不限於多個像載體的結構的組合。即,具有一個感光鼓11和一個中間轉印帶4A的圖像形成裝置以及具有至少兩個感光鼓11的圖像形成裝置等也能應用本發明。
本發明的範圍並不限於上述內容,而是由權利要求的記載來定義,所以本說明書記載的實施方式只是舉例說明,而並非進行限定。因此,所有不脫離權利要求的範圍、界限的更改,以及等同於權利要求的範圍、界限的內容都包含在權利要求的範圍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