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切機的製作方法
2023-09-17 07:13:50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模切機。
背景技術:
模切機主要用於非金屬材料、不乾膠、EVA、雙面膠、電子、手機膠墊等的模切(全斷、半斷)、壓痕和燙金作業、貼合、自動排廢,模切機利用鋼刀、五金模具、鋼線(或鋼板雕刻成的模版),通過壓印版施加一定的壓力,將印品或紙板軋印並切成一定形狀和圖案。201510475866.2公開了一種模切機,該模切機的模切刀固定設於上模座上,上模座相對下模座移動以對原料進行壓印,同時模切刀對原料進行切割,存在的問題是模切刀隨上模座一同運動,模切刀的切割深度無法自由調整,無法適應不同厚度的原料切割要求。
技術實現要素:
針對現有技術存在的不足,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模切機,模切刀的切割深度可調。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是通過如下的技術方案來實現:一種模切機,包括放料輥、夾送輥、模切機構和收料輥,所述模切機構包括上模座、下模座、模切刀和壓下缸,所述模切刀位於上模座的前端,所述壓下缸驅動上模座相對下模座移動,還包括擺臂和擺動機構,所述擺臂一端與上模座通過鉸軸鉸接,另一端套於模切刀的傳動軸上,所述擺動機構驅動擺臂繞鉸軸擺動。
進一步地,所述擺動機構包括L型支臂、支撐軸、支撐輪、軸座、轉軸、力臂和擺動氣缸,所述軸座位於上模座的上方,所述轉軸由軸座支承轉動,所述L型支臂的上端套於轉軸上、下端位於擺臂下方,所述支撐軸穿過L型支臂的下端,所述支撐輪可轉動的安裝在支撐軸上並於擺臂下方支撐擺臂,所述力臂套於轉軸上,所述擺動氣缸的輸出端與力臂鉸接。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本實用新型的模切機,模切刀可相對上模座上下運動,因此可以根據需要調整模切刀的切割時機和切割深度;
2、本實用新型的模切機,控制模切刀運動的擺動機構結構緊湊、佔用空間小。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一種模切機的主視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一種模切機的局部俯視圖;
圖3為圖1中A部放大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為使本實用新型實現的技術手段、創作特徵、達成目的與功效易於明白了解,下面結合具體實施方式,進一步闡述本實用新型。
請參閱圖,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技術方案:一種模切機,包括放料輥1、夾送輥2、模切機構3和收料輥4。放料輥1和收料輥4位於兩端,夾送輥2和模切機構3位於放料輥1和收料輥4之間。放料輥1將成卷的原料進行放卷,模切機構3將原料進行壓印和切邊,收料輥4將壓印切邊後的原料收成卷,夾送輥2則將原料向收料輥4方向夾送。
模切機構3包括上模座31、下模座32、模切刀33和壓下缸34,所述模切刀33位於上模座31的前端,下模座32固定在機架上,壓下缸34驅動上模座31相對下模座32移動,模切機構3還包括擺臂35和擺動機構30,所述擺臂35一端與上模座31通過鉸軸36鉸接,另一端套於模切刀33的傳動軸37上,所述擺動機構30驅動擺臂35繞鉸軸36擺動。
模切機構3的工作原理是:原料卷經放料輥1放卷後呈平面形式運行至上、下模座32之間,上模座31在壓下缸34驅動下相對下模座32移動,上模座31與下模座32閉合後對原料進行壓印,原料壓印後,位於原料寬度方向兩側的模切刀33對原料進行切邊,當需要調整模切刀33的切割深度時,擺動機構30驅動擺臂35使模切刀33上下運動,當不需要對原料切邊時,模切刀33可以上升至原料以上。
本實用新型的模切機,模切刀33在與上模座31一同運動的同時還可以相對上模座31上下運動,從而可以根據不同厚度的原料以及不同的切割時機來調整模切刀33的上下位置,具有更強的適用性。
圖2示出了本實施方式中的擺動機構30,擺動機構30包括L型支臂301、支撐軸302、支撐輪303、軸座304、轉軸305、力臂306和擺動氣缸307,軸座304位於上模座31的上方,轉軸305由軸座304支承轉動,L型支臂301的上端套於轉軸305上、L型支臂301的下端位於擺臂35下方,支撐軸302穿過L型支臂301的下端,支撐輪303可轉動的安裝在支撐軸302上並於擺臂35下方支撐擺臂35,力臂306套於轉軸305上,擺動氣缸307的輸出端與力臂306鉸接。
擺動機構30的工作原理是:擺動氣缸307作用在擺臂35上的外力轉換為轉軸305的轉矩,轉軸305轉動並帶動L型支臂301一同繞轉軸305擺動,支撐軸302及支撐輪303隨L型支臂301一同擺動,擺臂35隨支撐輪303一同上下擺動。擺動氣缸307位於上模座31上方,L型支臂301的兩個邊基本與上模座31的上表面和前端面平行或呈較小的夾角,擺動機構30與上模座31之間的整體結構較為緊湊,佔用空間小。
需要說明的是,擺動機構30不限於本實施方式中的上述結構,擺動機構30還可以是曲柄連杆機構等機構。
以上顯示和描述了本實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徵和本實用新型的優點,對於本領域技術人員而言,顯然本實用新型不限於上述示範性實施例的細節,而且在不背離本實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徵的情況下,能夠以其他的具體形式實現本實用新型。因此,無論從哪一點來看,均應將實施例看作是示範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實用新型的範圍由所附權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說明限定,因此旨在將落在權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義和範圍內的所有變化囊括在本實用新型內。
此外,應當理解,雖然本說明書按照實施方式加以描述,但並非每個實施方式僅包含一個獨立的技術方案,說明書的這種敘述方式僅僅是為清楚起見,本領域技術人員應當將說明書作為一個整體,各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也可以經適當組合,形成本領域技術人員可以理解的其他實施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