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四季網

一種治療五更瀉的中藥組合物及其製備方法

2023-09-17 10:09:35

一種治療五更瀉的中藥組合物及其製備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公開了一種治療五更瀉的中藥組合物,內服藥物為:肉桂10~20份,白朮10~20份,訶子10~20份,吳茱萸10~20份,補骨脂10~20份,茯苓10~20份,炒芡實10~20份,枳殼10~20份,烏梅10~20份,石榴皮10~20份,黨參10~20份,五味子10~20份,乾薑10~20份,砂仁10~20份,山茱萸10~20份,黃芪10~20份,赤石脂10~20份,金櫻子10~20份;外用藥物為:丁香10~20份,白芷10~20份,細辛10~20份,肉豆蔻10~20份,防風10~20份,肉桂10~20份,蒼朮10~20份,生薑10~20份,香茅10~20份。內服補五臟,溫中健脾、清熱利溼、運脾止瀉,溫腎暖脾,固腸止瀉,外用貼劑外敷神闕可達散寒通陽、理氣止痛,迅速止痢疾之功。本發明中藥內服外敷聯合應用能溫腎暖脾,澀腸止瀉,療效滿意,值得臨床進一步推廣應用。
【專利說明】一種治療五更瀉的中藥組合物及其製備方法

【技術領域】
[0001] 本發明涉及含有來源於植物、動物或礦物原料的醫用配製品,特別涉及一種治療 五更瀉的中藥組合物及其製備方法。

【背景技術】
[0002] 五更瀉屬於現代醫學"非特異性潰瘍性結腸炎"、"腸易激症候群"、"克羅恩病"、 "慢性腹瀉"範疇。中醫學認為,五更瀉多因洩瀉日久,導致脾腎陽虛,五更之時陰氣最盛,腎 陽虧虛無力昇陽,脾陽難受腎陽溫煦,火不暖土而致腹痛腸鳴洩瀉。本病臨床表現為黎明之 前臍下作痛,腸鳴即瀉,瀉後即安,或兼腹部畏寒,腰背酸冷,舌淡苔白,脈沉細弱。《景嶽全 書·洩瀉》篇指出:"腎為胃關,開竅於二陰,所以二便之開閉,皆。腎臟之所主,今腎中陽氣 不足,命門火衰,而陰寒獨盛,故子醜五更之後,當陽氣未復,陰虛盛極之時,即令人洞瀉不 止也。"
[0003] 五更洩,又名雞鳴洩,腎洩。病因是由腎陽不足,命門火衰,陰寒內盛所致。中醫認 為,此病主要由於脾腎陽虛所致。患者除應注重腹部保暖、忌食生冷食物外,適當食療亦可 收到滿意效果。病久漸虛,脾病損腎,則見脾腎陽虛。腎陽不足,命門火衰,不能蒸化致病。 黎明之前,陰氣盛,陽氣未復,脾腎陽虛者,胃關不固,隱痛而作,腸鳴即瀉,又稱"五更洩"、 "雞鳴洩";瀉後腑氣通則安;腎虧則腰膝酸冷,脘腹畏寒,形寒肢冷,四肢不溫;腎陽虛衰,命 門火衰,溫煦無力,小便清長,夜間尿頻;舌質淡,舌體胖有齒印,脈沉細無力,均為脾腎陽虛 之徵。
[0004] 西醫認為五更瀉是一個消化系統的慢性疾病,治療十分棘手,往往事倍功半,甚至 無效而終。而中醫治療也非一件易事,此為"腎脾同病",中醫日:窮必歸腎,疾病若是"至虛 到腎",治療起來已十分困難了。但是,十分困難並非無能為治,若診療得當,也可獲得出乎 意料的療效。
[0005] 此症多見於由炎夏轉入秋涼時期,男性多於女性,多見於中老年人。這類腹瀉往往 積年累月,給病人帶來很大煩惱。證候表現:黎明洩瀉,腸鳴臍痛,瀉後痛減,大便稀薄,混雜 不消食物,形寒肢冷,四肢不溫,腰膝酸冷,疲乏無力,小便清長,夜尿頻多。舌質淡,舌體胖、 多有齒印,脈沉細無力。
[0006] 五更瀉是腎脾兩髒的"同病",它由腎陽虛衰,陽氣不足,同時導致脾失溫煦,運化 失常。"五更"是指黎明前,此時不論是天時還是人體都乃一天的陽氣至衰時,天時人體衰衰 相投,弱弱共振,陰盛達到了極點。而此時又是陽氣將萌之時,但是腎陽極虛者,腎虛不能行 水,脾虛不能制水,於是,陰氣極而下行,故發為洩瀉,也即"五更瀉"。其臨床可見:每日黎明 前腸鳴,腹瀉,瀉出稀溏大便2、3次,完谷不化,腹痛隱隱,若遇肥甘厚味之品而腸鳴腹瀉加 重、次數增多,同時,還常伴形寒肢冷,形體消瘦,面色萎黃,四肢睏倦,舌質淡,苔白膩,脈沉 弱。此為其主要臨床表現。
[0007] 關於五更瀉的治療,古人立有專方"四神丸",(補骨脂、吳茱萸、肉豆蘧、五味子)。 此方名"四神",是指方中四藥功效神速,"四神者,四種之藥,治腎瀉有神功也"(王晉三語)。 但是,臨床上,四神丸的療效並非如此理想,它對一些病例有效,對另一些病例卻無效,難以 進行系統性規律性與普適性的把握。這很自然,中醫若是離開了辯證施治,獨守一法一方, 效果可想而知但是,疾病的病情與症狀的複雜的、多元的、千變萬化的,具體問題具體對待。 因而,在診治疾病中必須這樣。
[0008] 肚臍,穴名神闕,為任脈重要穴位,古有"神闕,主治百病,及老人、虛人洩瀉如神" 之說,臍所在部位又為衝脈經行之處,任督二脈互為表裡,統領人體諸經百脈,故臍部通過 以上經絡與全身諸臟腑器官密切聯繫。也有很多醫者用外敷來治療本病。神闕穴位於任 脈上。"任脈為陰脈之海",敷貼神闕穴能補益先天之氣。通過以上辛溫藥粉調糊貼敷滲透 刺激神闕穴,能調動人體的陽氣,溫煦命門之火,從而溫補腎陽,達到止瀉的目的,且藥物貼 敷療法不通過口服,不經過胃腸吸收,在一定程度上避免或減輕了藥物的不良反應,安全簡 便,可囑患者自行操作。
[0009] 西醫認為五更瀉是一個消化系統的慢性疾病,治療十分棘手,往往事倍功半,甚至 無效而終,西藥多是抗生素、消炎藥,毒副作用較大,且療效不穩定,停藥後易復發。而中醫 治療也非一件易事,此為"腎脾同病",中醫日:窮必歸腎,疾病若是"至虛到腎",治療起來已 十分困難了。


【發明內容】

[0010] 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在於,西醫認為五更瀉是一個消化系統的慢性疾病, 治療十分棘手,往往事倍功半,甚至無效而終,西藥多是抗生素、消炎藥,毒副作用較大,且 療效不穩定,停藥後易復發。而中醫治療也非一件易事,此為"腎脾同病",中醫日:窮必歸 腎,疾病若是"至虛到腎",治療起來已十分困難了,本發明脾腎同治,溫補腎陽的同時,也補 脾益氣,適合年老體衰者長期使用。本發明溫補脾腎,固腸止瀉,效果明顯,本發明貼劑局部 用藥易於吸收,且無痛苦,中藥外敷神闕可達散寒通陽、理氣止痛,迅速止痢疾之功。
[0011]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提供一種治療五更瀉的中藥組合物,由內服藥物和 外用藥物組成,所述內服藥物的原料藥的重量份數可以為:肉桂10?20份,白朮10?20 份,訶子10?20份,吳茱萸10?20份,補骨脂10?20份,茯苓10?20份,炒芡實10? 20份,枳殼10?20份,烏梅10?20份,石榴皮10?20份,黨參10?20份,五味子10? 20份,乾薑10?20份,砂仁10?20份,山茱萸10?20份,黃芪10?20份,赤石脂10? 20份,金櫻子10?20份;
[0012] 所述外用藥物的原料藥的重量份數可以為:丁香10?20份,白芷10?20份,細 辛10?20份,肉豆蘧10?20份,防風10?20份,肉桂10?20份,蒼朮10?20份,生 姜10?20份,香茅10?20份。
[0013] 所述治療五更瀉的中藥組合物,其所述內服藥物的原料藥的重量份數還可以為: 肉桂10?15份,白朮10?15份,訶子10?15份,吳茱萸10?15份,補骨脂10?15份, 獲考 :10?15份,炒突實10?15份,積殼10?15份,烏梅10?15份,石槽皮10?20份, 黨參10?20份,五味子10?20份,乾薑10?20份,砂仁10?20份,山茱萸10?20份, 黃芪10?20份,赤石脂10?20份,金櫻子10?20份;
[0014] 所述外用藥物的原料藥的重量份數還可以為:丁香10?15份,白芷10?15份, 細辛10?15份,肉豆蘧10?15份,防風10?15份,肉桂10?15份,蒼朮10?15份, 生薑10?15份,香茅10?15份。
[0015] 所述治療五更瀉的中藥組合物,其所述內服藥物的原料藥的重量份數也可以為: 肉桂10?20份,白朮10?20份,訶子10?20份,吳茱萸10?20份,補骨脂10?20份, 茯苓10?20份,炒芡實10?20份,枳殼10?20份,烏梅10?20份,石榴皮10?15份, 黨參10?15份,五味子10?15份,乾薑10?15份,砂仁10?15份,山茱萸10?15份, 黃芪10?15份,赤石脂10?15份,金櫻子10?15份;
[0016] 所述外用藥物的原料藥的重量份數也可以為:丁香12?20份,白芷12?20份, 細辛12?20份,肉豆蘧12?20份,防風12?20份,肉桂12?20份,蒼朮12?20份, 生薑12?20份,香茅12?20份。
[0017]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還提供一種治療五更瀉的中藥組合物的製備方法, 其所述內服藥物的劑型為口服液劑,其製備步驟包括:
[0018] a、取原料藥放入乙醇中浸泡24小時以上,熱提取2次,為組分1 ;
[0019] b、藥渣加水提取2次,濃縮過濾,為組分2 ;
[0020] c、將上述兩種提取物合併,濃縮後加糊精或蜂蜜調和裝瓶。
[0021] 所述步驟a中,可以取原料藥泡入10倍量乙醇中浸泡24小時以上,然後加熱回流 提取2次,每次1?2小時,將2次提取液合併靜置,去上清液,合併提取液,再經100-120 目細篩過濾,濾液減壓濃縮相對密度為80°C時1. 36的浸膏,加熱濃縮至糊狀,靜置備用,成 為組分1。
[0022] 所述步驟b中,可以將上述乙醇提取過的原料藥的藥渣加10倍量水,然後放入提 取罐加熱煮沸1小時,過濾,濾液備用;濾渣加水,第二次加熱,煮沸45分鐘,過濾,濾液備 用;濾渣再加水,第三次加熱煮沸半小時,過濾;將三次濾液合在一起,用紗布過濾,濾液加 熱60°C -70°C繼續浸提2h,每IOmin攪拌一次,濃縮成糊狀,成為組分2。
[0023] 所述步驟c中,可以將組分1和組分2的糊狀提取物合併,置入雙效真空濃縮器 中,濃縮至90°C時相對密度為1. 05的濃縮液,置0?5°C低溫冷藏24小時;將冷藏液加 0. 3 %的助濾劑硅藻土,過濾,濾液再置入雙效真空濃縮器中,濃縮至每Iml含Ig生藥量;濃 縮後的膏劑加糊精調和,紫外線消毒殺菌後裝瓶。
[0024]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再提供一種治療五更瀉的中藥組合物的製備方法, 其所述外用藥物的劑型為貼劑,製備方法包括:
[0025] a、將所述原料藥蒸餾汽化,結晶物作為組份1備用;
[0026] b、將蒸餾過的藥渣加乙醇提取,作為組份2備用;
[0027] c、將組份1和組份2合併,壓入無妨膠布內成膏藥劑,外用。
[0028] 所述步驟b中,可以將蒸餾過的原料藥放入乙醇中加熱回流提取2次,每次1?2 小時,將2次提取液合併靜置,去上清液,合併提取液,再經截流分子量為5000-10000的超 濾柱超濾,超濾液減壓濃縮相對密度為80°C時1. 36的浸膏,加熱濃縮至膏狀,靜置備用,成 為組分2。
[0029] 所述治療五更瀉的中藥組合物,其所述內服藥物的劑型可以為:糖衣片劑、薄膜衣 片劑、腸溶衣片劑、硬膠囊劑、軟膠囊劑、口服液、口含劑、顆粒劑、製劑、丸劑、散劑、丹劑、溶 液劑或注射劑;所述外用藥物劑型可以為:貼劑。
[0030] 將本發明外用藥物帖敷於病患肚臍上。肚臍,穴名神闕,為任脈重要穴位,古有"神 闕,主治百病,及老人、虛人洩瀉如神"之說,臍所在部位又為衝脈經行之處,任督二脈互為 表裡,統領人體諸經百脈,故臍部通過以上經絡與全身諸臟腑器官密切聯繫。本發明貼劑局 部用藥易於吸收,且無痛苦,中藥外敷神闕可達散寒通陽、理氣止痛,迅速止痢疾之功。外用 藥物都為辛溫藥,神闕穴位於任脈上。"任脈為陰脈之海",敷貼神闕穴能補益先天之氣。通 過以上辛溫藥粉調糊貼敷滲透刺激神闕穴,能調動人體的陽氣,溫煦命門之火,從而溫補腎 陽,達到止瀉的目的,且藥物貼敷療法不通過口服,不經過胃腸吸收,在一定程度上避免或 減輕了藥物的不良反應,安全簡便,可囑患者自行操作。治療期間,應囑患者忌吃生冷,否則 影響療效。
[0031] 本研究結果表明,以上中藥內服外敷聯合應用能溫腎暖脾,澀腸止瀉,療效滿意, 值得臨床進一步推廣應用。
[0032] 本發明有益技術效果在於:本發明能避免使用西藥帶來的副作用,西藥多是抗生 素、消炎藥,對人體毒副作用較大,且療效不穩定,停藥後易復發。採用純中藥製劑,諸藥合 用,脾腎同治,溫補腎陽的同時,也補脾益氣,適合年老體衰者長期使用。能驅外邪,補五臟, 溫中健脾。本發明內服補五臟,溫中健脾、清熱利溼、運脾止瀉,溫腎暖脾,固腸止瀉,本發明 外用貼劑局部用藥易於吸收,且無痛苦,中藥外敷神闕可達散寒通陽、理氣止痛,迅速止痢 疾之功。本研究結果表明,以上中藥內服外敷聯合應用能溫腎暖脾,澀腸止瀉,療效滿意,值 得臨床進一步推廣應用。

【具體實施方式】
[0033] 從中醫學角度上看,五更瀉是由於脾腎陽虛引起的,多由於久病之後,腎陽受損; 或年老體弱,。腎氣不足;因命門火衰,脾失溫煦,運化失職,從而導致洩瀉、腹痛。清?林佩 琴《類證治裁·洩瀉》日:腎中真陽虛而洩瀉者,每於五更時,或天將明時,即洞洩數次。此 由丹田不暖。所以尾間不固,或先腸鳴,或臍下痛,或經月不止,或暫愈復作,此為腎洩。蓋 腎為胃關,腎陽衰,則陰寒甚,故於五更後,陽氣未復,即洞洩難忍"。治療旨在溫陽止瀉,當 以溫脾止瀉、溫補腎陽為法。本研究採用內服配合中藥穴位貼敷進行治療。外用藥物都為 辛溫藥,神闕穴位於任脈上。"任脈為陰脈之海",敷貼神闕穴能補益先天之氣。通過以上辛 溫藥粉調糊貼敷滲透刺激神闕穴,能調動人體的陽氣,溫煦命門之火,從而溫補腎陽,達到 止瀉的目的,且藥物貼敷療法不通過口服,不經過胃腸吸收,在一定程度上避免或減輕了藥 物的不良反應,安全簡便,可囑患者自行操作。
[0034] 五更瀉是一種慢性、反覆發作性的黎明之時腹瀉,又稱晨瀉、雞鳴瀉,其主要症狀 為每至黎明寅卯之時脘腹作痛或不痛,腸鳴即瀉,瀉後即安,病情纏綿難愈,嚴重危害患者 的身心健康。五更瀉是腎脾兩髒的"同病",它由腎陽虛衰,陽氣不足,同時導致脾失溫煦,運 化失常。"五更"是指黎明前,此時不論是天時還是人體都乃一天的陽氣至衰時,天時人體衰 衰相投,弱弱共振,陰盛達到了極點。而此時又是陽氣將萌之時,但是腎陽極虛者,腎虛不能 行水,脾虛不能制水,於是,陰氣極而下行,故發為洩瀉,也即"五更瀉"。其臨床可見:每日黎 明前腸鳴,腹瀉,瀉出稀溏大便2、3次,完谷不化,腹痛隱隱,若遇肥甘厚味之品而腸鳴腹瀉 加重、次數增多,同時,還常伴形寒肢冷,形體消瘦,面色萎黃,四肢睏倦,舌質淡,苔白膩,脈 沉弱。此為其主要臨床表現。
[0035] 將本發明外用藥物帖敷於病患肚臍上。肚臍,穴名神闕,為任脈重要穴位,古有"神 闕,主治百病,及老人、虛人洩瀉如神"之說,臍所在部位又為衝脈經行之處,任督二脈互為 表裡,統領人體諸經百脈,故臍部通過以上經絡與全身諸臟腑器官密切聯繫。本發明貼劑局 部用藥易於吸收,且無痛苦,中藥外敷神闕可達散寒通陽、理氣止痛,迅速止痢疾之功。
[0036] 黨參、黃芪等補氣昇陽藥能增強機體免疫功能、調節胃腸運動,烏梅等收澀藥有保 護創面及黏膜、抗菌止瀉作用。方中補骨脂、肉豆蘧、吳茱萸、五味子溫腎暖脾,固腸止瀉;幹 姜溫補脾腎;黨參、白朮、茯苓、補氣健脾利溼;旋覆花澀腸止瀉;山茱萸昇陽止瀉。本發明 溫補脾腎,固腸止瀉,效果明顯,並且可以長期使用。
[0037] 白朮味苦、甘,溫。歸脾、胃經。主治健脾益氣,燥溼利水,止汗,安胎。用於脾虛食 少,腹脹洩瀉,痰飲眩悸,水腫,自汗,胎動不安。白朮對瘤細胞有細胞毒作用,能降低瘤細胞 的增殖率,減低瘤組織的侵襲性,提高機體抗腫瘤反應的能力。白朮揮髮油對小鼠艾氏腹水 癌、淋巴肉瘤腹水型、食管癌(Ecal09)、肉瘤180等有抑制作用。白朮內酯B腹腔注射對小 鼠肉瘤民。也有顯著抑制作用。《藥性論》載其:君,味甘,辛,無毒。能主大風痺,多年氣痢, 心腹脹痛,破消宿食,開胃,去痰涎,除寒熱,止下洩。主面光悅,駐顏,去黑。治水腫脹滿,吐 嘔逆,腹內冷痛,吐瀉不住,及胃氣虛冷痢。
[0038] 五味子:五味子以根莖入藥。具有補氣養陰,健脾,潤肺,益腎功能。用於治療脾胃 虛弱,體倦乏力,口乾食少,肺虛燥咳,精血不足,內熱消渴等症。對於糖尿病很有療效。五 味子具有降血壓,降血糖,降血脂,防止動脈粥樣硬化,延緩衰老和抗菌等作用,五味子多糖 具有免疫激活作用。用於陰虛肺燥,乾咳少痰,及肺腎陰虛的勞嗽久咳等。用於脾胃虛弱。 既補脾陰,又益脾氣,用於腎虛精虧得頭暈,腰膝酸軟,鬚髮早白及消渴等。五味子壯筋骨, 益精髓,變白髮;適宜用於肺陰不足所致的咳嗽痰少,乾咳無痰,咳血等症。
[0039] 吳茱萸接近成熟的果實為常用中藥。其性熱味苦寒,有散熱止痛、降逆止嘔之功, 用於治療肝胃虛寒、陰濁上逆所致的頭痛或胃脘疼痛等症。散寒止痛,降逆止嘔,助陽止瀉。 用於厥陰頭痛,寒疝腹痛,寒溼腳氣,痛經,經行腹痛,脘腹脹痛,嘔吐吞酸,五更洩瀉,外治 口瘡;高血壓。吳茱萸與乾薑,均有溫中散寒功效,治療寒鬱中焦,脘腹冷痛等證,二藥常相 須為用。然乾薑尚能溫上焦,溫肺經化飲止咳;吳茱萸還能溫下焦,溫肝以治寒疝腹痛,助腎 陽以治寒瀉,溫營血以治經閉。《本經》:主溫中下氣,止痛,咳逆寒熱,除溼血痺,逐風邪,開 腠理。《別錄》:主痰冷,腹內絞痛,諸冷實不消,中惡,心腹痛,逆氣,利五臟。
[0040] 補骨脂味辛;味苦;性溫歸經:腎;心包;脾;胃;肺經功能主治:補腎助陽;納氣平 喘;溫脾止瀉。主腎陽不足;下元虛冷;腰膝冷痛;陽痿精;尿頻;遺尿;腎不納氣;虛喘不 止;脾腎兩虛;大便久瀉。《本草經疏》:補骨脂,能暖水髒;陰中生陽,壯火益土之要藥也。其 主五勞七傷,蓋緣勞傷之病,多起於脾腎兩虛,以其能暖水髒、補火以生土,則腎中真陽之氣 得補而上升,則能腐熟水谷、蒸糟柏而化精微。脾氣散精上歸於肺,以榮養乎五臟,故主五臟 之勞。七情之傷所生病。風虛冷者,因陽氣衰敗,則風冷乘虛而客之,以致骨髓傷敗,腎冷精 流,腎主骨而藏精,髓乃精之本,真陽之氣不固,即前證見矣,固其本而陽氣生,則前證白除。 男子以精為主,婦人以血為主,婦人血氣者,亦猶男子陽衰腎冷而為血脫氣陷之病,同乎男 子之腎冷精流也。
[0041] 茯苓味甘、淡、性平,入藥具有利水滲溼、益脾和胃、寧心安神之功用。現代醫學研 究:茯苓能增強機體免疫功能,茯苓多糖有明顯的抗腫瘤及保肝臟作用。茯苓性味甘淡平, 入心、肺、脾經。具有滲溼利水,健脾和胃,寧心安神的功效。可治小便不利,水腫脹滿,痰飲 咳逆,嘔逆,惡阻,洩瀉,遺精,淋濁,驚悸,健忘等症。茯苓之利水,是通過健運脾肺功能而達 到的,與其它直接利水的中藥不同。用於脾虛洩瀉,帶下茯苓既能健脾,又能滲溼,對於脾虛 運化失常所致洩瀉、帶下,應用茯苓有標本兼顧之效,常與黨參、白朮、山藥等配伍。有可用 為補肺脾,治氣虛之輔佐藥。
[0042] 訶子,拉丁語學名Terminalia chebula Retz.為清涼解毒中藥,主治久瀉;久痢; 脫肛;喘咳痰嗽;久咳失音。收斂、止瀉作用訶子含鞣質較多,故有類似五倍子的收斂、止瀉 作用.但因其除鞣質外尚含有致瀉成分,故與大黃相似,先致瀉而後收斂.《本草經疏》:訶 黎勒其味苦澀,其氣溫而無毒。苦所以洩,澀所以收,溫所以通,惟斂故能主冷氣,心腹脹滿; 惟溫故下食。甄權用以止水道,蕭炳用以止腸僻久洩,蘇頌用以療腸風瀉血、帶下,朱震亨用 以實大腸,無非苦澀收斂,治標之功也。《藥品化義》:訶子能降能收,兼得其善,蓋金空則鳴, 肺氣為火邪鬱遏,以致吼喘咳嗽,或至聲啞,用此降火斂肺,則肺竅無壅塞,聲音清亮矣。取 其澀可去脫,若久瀉久痢,則實邪去而元氣脫,用此同健脾之藥,固澀大腸,瀉痢自止。但苦 能洩氣,真氣太虛者,宜少用之。
[0043] 芡實,中藥材,別名雞頭米、雞頭苞、雞頭蓮、刺蓮藕、肇實等,為睡蓮科植物芡的幹 燥成熟種仁。以顆粒飽滿,均勻,粉性足,無破碎、乾燥無雜質者為佳。有收斂固精等功效,適 用於慢性洩瀉和小便頻數,夢遺滑精,婦女帶多腰酸等。芡實適宜婦女脾虛白帶頻多,腎虧 腰奮酸痛者食用;適宜老年人尿頻者食用;適宜體虛遺尿之兒童食用;適宜堅虛夢遺滑精、 早洩、脾虛便澹、慢性腹瀉者食用。芡實:味甘,澀,性平。歸脾、腎經。具有益腎固精,補脾 止瀉,祛溼止帶的功能。生品性平,澀而不滯,補脾腎而兼能祛溼。常用於白濁,帶下,遺精, 小便不禁,兼溼濁者尤宜。炒芡實:炒後性偏溫,氣香,增強補脾和固澀作用,清炒芡實和麩 炒芡實的功用相似,均以補脾和固澀力勝。常用於脾虛洩瀉和腎虛精關不固的滑精。但一 般脾虛洩瀉可選用麩炒品,精關不固的滑精不止可選用清炒品
[0044] 枳殼破氣,行痰,消積。治胸膈痰滯,胸痞,脅脹,食積,噫氣,嘔逆,下痢後重,脫肛, 子宮脫垂。《藥性論》:治遍身風疹,肌中如麻豆惡癢,主腸風痔疾,心腹結氣,兩脅脹虛,關膈 擁塞。《日華子本草》:健脾開胃,調五臟,下氣,止嘔逆,消痰。治反胃,霍亂瀉痢,消食,破症 結痃癖,五膈氣,除風明目及肺氣水腫,利大小腸,皮膚癢。痔腫可炙熨。
[0045] 烏梅酸、潘,平。歸經:歸肝、脾、肺、大腸經。功能主治:斂肺,澀腸,生津,安蛔。用 於肺虛久咳;虛熱煩渴;久瘧;久瀉;痢疾;便血;尿血;血崩;蛔厥腹痛;嘔吐;鉤蟲病。《本 草拾遺》:去痰,主瘧瘴,止渴調中,除冷熱痢,止吐逆。《日華子本草》:除勞,治骨蒸,去煩悶, 澀腸止痢,消酒毒,治偏枯皮膚麻痺,去黑點,令人得睡。又入建茶、乾薑為丸,止休息痢。《本 草圖經》:主傷寒煩熱及霍亂躁渴,虛勞瘦贏,產婦氣痢等方中多用之。
[0046] 石榴皮有澀腸止瀉,止血,驅蟲的功效。《藥性論》載其:"治筋骨風,腰腳不遂, 步行攣急疼痛。主澀腸,止赤白下痢。取汁止目淚下,治漏精。"《本草拾遺》載其:" 主蛔蟲。煎服。"《滇南本草》載其 :"治日久水瀉,同炒砂糖煨服,又治痢膿血,大腸下 血。""同馬兜鈴煎治小兒疳蟲。"體外實驗表明:石榴皮對大腸桿菌、宋內痢疾桿菌、變形 桿菌、傷寒桿菌、副傷寒桿菌、綠膿桿菌、霍亂弧菌等7種革蘭陰性腸內致病菌皆有抑制作 用.在試管內,石榴皮煎劑對4種痢疾桿菌皆有抗菌作用,但程度上有所差異,以對志賀痢 疾桿菌作用最強(1 : 320),對施氏、弗氏痢疾桿菌次之(1 : 80),而對宋內痢疾桿菌作用 較差(1 : 20).平板法的抗菌效果低於試管法.其抗菌作用機制與其所含多量鞣酸有關。
[0047] 乾薑味辛,性熱。歸脾、胃、心、肺經。功效溫中散寒,回陽通脈,燥溼消痰,溫肺化 飲。主治脘腹冷痛;嘔吐;洩瀉,亡陽厥逆;寒飲喘咳;寒溼痺痛。高良姜與乾薑二者皆為溫 中散寒的主藥,主治脾胃寒證,脘腹冷痛,嘔吐洩瀉等症,無論是外寒內侵之實證,或陽氣不 足之虛證,均可配伍使用。兩者在臨床常常相須為用。不同之處在於:乾薑:用於暖脾陽,偏 治脾寒腹痛洩瀉。又能回陽通脈,溫肺化飲,用治亡陽證,四肢厥逆,脈微欲絕,以及寒飲咳 喘,形寒背冷,痰多清稀等症。高良姜:則長於散胃寒,善治胃寒冷痛,以及寒凝氣滯,噫氣嘔 吐等症。《別錄》:"治寒冷腹痛,中惡、霍亂、脹滿,風邪諸毒,皮膚間結氣,止唾血。"《藥 性論》:"治腰腎中疼冷,冷氣,破血,去風,通四肢關節,開五臟六腑,去風毒冷痺,夜多便。 治嗽,主溫中,霍亂不止,腹痛,消脹滿冷痢,治血閉。病人虛而冷,宜加用之。"
[0048] 山茱萸,主治心下邪氣寒熱,溫中,逐寒溫痺,去三蟲,久服輕身有強陰益精、安五 髒、通九竅、止小便淋浙之功;久服明目、強力長年。山茱萸,又名山芋肉、藥棗、實棗兒、棗 皮、肉棗等,為我國常用名貴中藥材,應用歷史悠久。它以其補力平和、壯陽而不助火,滋陰 而不膩膈,收斂而不留邪等特殊功效被歷代醫學所喜用。張仲景以山茱萸為君創製了"金匱 腎氣丸"。據化學分析,山茱萸含有生理活性較強的山茱萸甙、酒石酸、沒食子酸、蘋果酸、樹 酯、鞣質和多種維生素等有效成分,具有增強免疫、抗炎、抗菌等藥理作用,是中醫臨床中常 用的一味藥
[0049] 黃芪具有補氣固表、利水退腫、託毒排膿、生肌等功效。黃芪的藥用迄今已有2000 多年的歷史,現代研究,黃芪含皂甙、蔗糖、多糖、多種胺基酸、葉酸及硒、鋅、銅等多種微量 元素。有增強機體免疫功能、保肝、利尿、抗衰老、抗應激、降壓和較廣泛的抗菌作用。但表 實邪盛,氣滯溼阻,食積停滯,癰疽初起或潰後熱毒尚盛等實證。黃芪具有補氣固表,利尿託 毒,排膿,斂瘡生肌的功效。用於氣虛乏力,食少便溏,中氣下陷,久瀉脫肛,便血崩漏,表虛 自汗,癰疽難潰,久潰不斂,血虛萎黃,內熱消渴。《本經》記載:"主癰疽,久敗瘡,排膿止痛。 補虛,小兒百病。"《日華子本草》記載:"助氣壯筋骨,長肉補血。"
[0050] 赤石脂甘;澀;酸;溫;無毒。功效:澀腸;收斂止血;收溼斂瘡;生肌。主治:久瀉; 久痢;便血;脫肛;遺精;崩漏;帶下;潰瘍不斂;溼疹;外傷出血。赤石脂內服能吸著消化道 內有毒物質及食物異常發酵的產物等。對發炎的胃腸黏膜有局部保護作用,並對胃腸道出 血有止血作用。赤石脂20、40g/kg灌胃,可縮短小鼠(毛細管法)凝血時間和大鼠血漿復 鈣時間,對ADP誘導的兔、大鼠血小板聚集和小鼠體內ADP誘導的血小板血栓形成均有抑制 作用。澀腸,止血,收溼,生肌。治久瀉,久痢,便血,脫肛,遺精,崩漏,帶下,潰瘍不斂。《本 經》:"主黃疸,洩痢,腸擗膿血,陰蝕下血赤白,邪氣癰腫,疽痔惡瘡,頭瘍疥瘙。"《別錄》:"主 養心氣,明目,益精,療腹痛洩擗,下痢赤白,小便利,及癰疽瘡痔,女子崩中、漏下、產難、胞 衣不出。"
[0051] 金櫻子根皮提制栲膠;果實入藥,有利尿、補腎作用;葉有解毒消腫作用;根藥用, 能活血散瘀、拔毒收斂、祛風驅溼。果實含維生素 C、蘋果酸、枸櫞酸、鞣質、皂甙等。用於腎 虛不固,遺精滑精,遺尿,尿頻,或婦女帶下量多;脾虛久瀉不止,或久痢大腸不固。此外,也 可用於體虛元氣不固,脫肛、子宮脫垂、崩漏、澀腸,固精,止洩痢,縮小便。金櫻子是一味補 腎的名藥。中醫認為,金櫻子味酸,性平,入腎、大腸二經,有固精澀腸,縮尿止瀉的功效。可 以治療遺精滑精,尿頻遺尿,帶下,崩漏,自汗,盜汗,肺虛咳嗽,脾虛瀉痢等。現代藥理學研 究證實:金櫻子提取物可延長排尿間隔時間;所含鞣質對金黃色葡萄球菌、大腸桿菌、綠膿 桿菌等有較強的抑制作用。
[0052] 砂仁(Fructus Amomi),是熱帶和亞熱帶姜科植物的的果實或種子,是中醫常用的 一味芳香性藥材。中醫認為,砂仁主要作用於人體的胃、腎和脾,能夠行氣調味,和胃醒脾。 砂仁常與厚樸、枳實、陳皮等配合,治療胸脘脹滿、腹脹食少等病症。本草經疏》:"凡腹痛屬 火,洩瀉得之暑熱,胎動由於血熱,咽痛由於火炎,小兒脫肛由於氣虛,腫滿由於溼熱,上氣 咳嗽由於火衝迫肺而不由於寒氣所傷,皆須詳察鑑別,難以概用。"
[0053] 黨參為中國常用的傳統補益藥,古代以山西上黨地區出產的黨參為上品,具有補 中益氣,健脾益肺之功效。現代研究,黨參含多種糖類、酚類、留醇、揮髮油、黃芩素葡萄糖 甙、皂甙及微量生物鹼,具有增強免疫力、擴張血管、降壓、改善微循環、增強造血功能等作 用。此外對化療放療引起的白細胞下降有提升作用。黨參具有補中益氣,健脾益肺的功效。 用於脾肺虛弱,氣短心悸,食少便溏,虛喘咳嗽,內熱消渴等。《本草從新》記載:"補中益氣、 和脾胃、除煩渴。中氣微弱,用以調補,甚為平妥。"
[0054] 外用:
[0055] 蒼朮辛、苦,溫。歸脾、胃、肝經。功能主治:燥溼健脾,祛風散寒,明目。用於脘腹 脹滿,洩瀉水腫,腳氣痿甓,風溼痺痛,風寒感冒,夜盲。主溼困脾胃;倦怠嗜臥;胞痞腹脹; 食欲不振;哎吐洩瀉;痰飲;溼腫;表證夾溼;頭身重痛;痺證溫性;肢節酸痛重著;痿襞。蒼 術具有燥溼健脾,祛風溼的功效。主治溼阻中焦,風寒溼痺,腳膝腫痛,痿軟無力,雀目夜盲。 《珍珠囊》日:"能健胃安脾,諸溼腫非此不能除。"《本草綱目》曰:"治溼痰留飲......及脾 溼下流,濁浙帶下,滑瀉腸風。"《新修本草》稱其能"利小便"。
[0056] 白芷性味歸經:辛,溫。歸肺、胃經。祛風散寒,通竅止痛,消腫排膿,燥溼止帶。 《日華子本草》:治目赤胬肉,及補胎漏滑落,破宿血,補新血,乳癰、發背、瘰癧、腸風、痔瘻, 排膿,瘡痍、疥癬,止痛生肌,去面軒疵瘢。
[0057] 細辛主治:祛風,散寒,行水,開竅。治風冷頭痛,鼻淵,齒痛,痰飲咳逆,風溼痺痛。 全草入藥,用為解熱、利尿、鎮痛、鎮靜藥。治頭痛,有發汗、祛痰之效。風寒表證;頭痛,牙痛; 風溼痺痛;痰飲咳喘;鼻塞;鼻淵;口瘡。解熱作用細辛揮髮油灌服對多種原因如溫刺法、四 氫萘胺、傷寒、副傷寒混合疫苗所引起的家兔實驗性發熱有明顯的解熱作用,對啤酒酵 母所致的大鼠發熱也有明顯的解熱效果。還能降低正常大鼠的體溫。
[0058] 丁香甘、辛、大熱丁香性溫,味辛。香氣馥鬱,味辛辣,即可作為食品調味也可入藥。 其藥用價值可觀,可改善衰弱體質與貧血,治療皮膚潰瘍及傷口發炎,改善粗糙肌膚。由丁 香花蕾蒸餾所得到的丁香油,能殺菌、淨化呼吸器官、解除緊張、振奮精神促進血液循環,治 療皮膚潰瘍及傷口發炎,治療疥癬,改善粗糙肌膚。稀釋後可治療皮膚創傷,消腫抗炎,促進 皮膚快速癒合,抑制細菌及微生物滋長。中醫認為,丁香味辛、性溫,具有溫中降逆、補腎助 陽的作用。此外,丁香還是一味很好的溫胃藥,對由寒邪引起的胃痛、嘔吐、呃逆、腹痛、洩瀉 等,均有良好的療效。
[0059] 肉豆蘧為肉豆蘧科植物肉豆蘧的種仁,肉豆蘧別名豆蘧、肉果、迦拘勒、頂頭肉、玉 果、扎地、麻失,肉豆蘧有溫中澀腸、行氣消食的功效,肉豆蘧有治療虛瀉、冷痢、脘腹脹痛、 食少嘔吐、宿食不消的作用。性味:辛;苦;溫。歸經:脾;胃;大腸經。功效:溫中澀腸;行 氣消食。主治:虛瀉;冷痢;脘腹脹痛;食少嘔吐;宿食不消。肉豆蘧食療作用:肉豆蘧味辛、 微苦,性溫,有小毒,歸脾、胃、大腸、腎經,芳辣香燥,可散可澀具有溫中行氣,澀腸止瀉,開 胃消食的功效。
[0060] 防風味辛;甘;性微溫,歸膀胱經;肺經;脾經;肝經。功效:祛風解表、勝溼止痛、 解痙、止癢。主治:外感風寒;頭痛身痛;風溼痺痛;骨節酸痛;腹痛洩瀉;腸風下血;破傷 風;風疹瘙癢;瘡瘍初起。、《日華子本草》:治三十六般風,男子一切勞劣,補中益神,風赤眼, 止淚及癱緩,通利五臟關脈,五勞七傷,贏損盜汗,心煩體重,能安神定志,勻氣脈。《長沙藥 解》:行經絡,逐溼淫,通關節,止疼痛,舒筋脈,伸急孿,活肢節,起癱瘓,斂自汗、盜汗,斷漏 下、崩中
[0061] 香茅,又稱香薷,中藥名,能發汗解暑,行水散溼,溫胃調中。主治:夏月感寒飲冷, 頭痛發熱,惡寒無汗,胸痞腹痛,嘔吐腹瀉,水腫,腳氣。祛風除溼,消腫止痛。用於風溼疼痛, 頭痛,胃痛,腹痛,腹瀉,月經不調,產後水腫,跌打淤血腫痛。、《名醫別錄》:味辛,微溫。主治 霍亂、腹痛、吐下,散水腫。《日華子本草》:無毒,下氣,除煩熱,療嘔逆冷氣
[0062] 肉桂性大熱,味辛、甘。歸腎、脾、心、肝經。補火助陽,引火歸源,散寒止痛,活血通 經。暖脾胃,除積冷,通血脈。治命門火衰,肢冷脈微,亡陽虛脫,腹痛洩瀉,寒疝奔豚,腰膝冷 痛,經閉症瘕,陰疽,流注,及虛陽浮越,上熱下寒。主治:用於陽痿、宮冷、心腹冷痛、虛寒吐 瀉、經閉、痛經、溫經通脈。《別錄》:主心痛,脅風,脅痛,溫筋,通脈,止煩、出汗。主溫中,利 肝肺氣,心腹寒熱、冷疾,霍亂轉筋,頭痛,腰痛,止唾,咳嗽,鼻齄;能墮胎,堅骨節,通血脈, 理疏不足;宣導百藥,無所畏。《藥性論》:主治九種心痛,殺三蟲,主破血,通利月閉,治軟腳, 痺、不仁,胞衣不下,除咳逆,結氣、擁痺,止腹內冷氣,痛不可忍,主下痢,鼻息肉。殺草木毒。 [0063] 本發明【具體實施方式】
[0064] 具體實施例1
[0065] 本發明內服膠囊劑的製備:取肉桂1500g,白朮1500g,訶子1500g,吳茱萸1500g, 補骨脂1500g,茯苓1500g,炒芡實1500g,枳殼1500g,烏梅1500g,石榴皮1500g,黨參 1500g,五味子1500g,乾薑1500g,砂仁1500g,山茱萸1500g,黃芪1500g,赤石脂1500g,金 櫻子1500g,取上述原料藥加入5-10倍量的乙醇中浸泡24小時,加熱提取2次,每次1-2小 時,合併提取液,靜置後去上清液,然後100-120目濾過,再經截流分子量為5000-10000的 超濾柱超濾,超濾液減壓濃縮相對密度為80°C時1. 36的浸膏,靜置備用,成為組分1。將上 述乙醇提取過的原料藥的藥渣加10倍量水,加熱回流提取2次,每次1?2小時,將2次提 取液合併靜置;將上述兩種提取液合併,減壓回收乙醇並濃縮至藥液濃度為〇. 6g生藥/mL, 抽濾後,濾液的相對密度約為20°C時1. 08 ;濃縮至相對密度為1. 20,溫度至60°C -70°C的 浸膏,靜置備用,成為組分2。將組分1和組分2的浸膏合併,然後放入減壓濃縮罐內,減壓 濃縮至相對密度為1. 20,然後取出,放入烘乾機烘乾成粉末,放入膠囊中,成膠囊劑。
[0066] 具體實施例2
[0067] 本發明內服丸劑的製備:
[0068] 取肉桂1200g,白朮1100g,訶子1200g,吳茱萸1100g,補骨脂1200g,茯苓1100g, 炒芡實ll〇〇g,枳殼1200g,烏梅1100g,石榴皮1200g,黨參1000g,五味子1200g,乾薑 110(^,砂仁110(^,山茱萸120(^,黃芪110(^,赤石脂110(^,金櫻子120(^,取原料藥泡入 10倍量乙醇中浸泡24小時以上,加熱提取2次,每次1-2小時,去上清液,合併提取液,靜置 後去上清液,然後放入減壓濃縮罐內,減壓回收乙醇,濃縮至藥液濃度為0. 6g生藥/mL,抽 濾至濾液的相對密度為20°C時1. 06的浸膏,成為組分成組分1。將上述乙醇提取過的原料 藥的藥渣加10倍量水,然後放入提取罐加熱煮沸1小時,過濾,濾液備用;濾渣加水,第二次 加熱,煮沸45分鐘,過濾,濾液備用;濾渣再加水,第三次加熱煮沸半小時,過濾;將三次濾 液合在一起,用紗布過濾,殘渣中加入50-60%乙醇,60°C -70°C繼續浸提2h,每IOmin攪拌 一次,紗布過濾,合併浸提液,濃縮成糊狀,成為組分2。將組分1和組分2的浸膏合併,然後 放入減壓濃縮罐內,回收乙醇,濃縮至相對密度為1.20,溫度至60°C -70°C的浸膏,然後加 熱乾燥成粉末,調入蜂蜜,搓成丸劑。
[0069] 具體實施例3
[0070] 本發明內服口服液劑的製備:
[0071] 取肉桂1100g,白朮1200g,訶子1200g,吳茱萸1100g,補骨脂1200g,茯苓1100g, 炒芡實ll〇〇g,枳殼1200g,烏梅1100g,石榴皮1200g,黨參1000g,五味子1200g,乾薑 110(^,砂仁120(^,山茱萸120(^,黃芪120(^,赤石脂110(^,金櫻子120(^,將原料藥的藥 放入10倍量乙醇中,浸泡24小時,加熱提取2次,每次1-2小時,合併提取液,靜置後去上 清液,然後放入減壓濃縮罐內,減壓回收乙醇,濃縮至藥液濃度為〇. 6g生藥/mL,抽濾至濾 液的相對密度為20°C時1. 06的浸膏,成為組分2。將組分1和組分2合併後置入雙效真空 濃縮器中,濃縮至90°C時相對密度為1. 05的濃縮液,置0?5°C低溫冷藏24小時;將冷藏 液加0. 3%的助濾劑硅藻土,過濾,濾液再置入雙效真空濃縮器中,濃縮至每Iml含Ig生藥 量;濃縮後的膏劑加糊精調和,紫外線消毒殺菌後裝瓶。
[0072] 具體實施例4
[0073] 本發明外用貼劑的製備:先將丁香1500g,白芷1500g,細辛1500g,肉豆蘧1500g, 防風1500g,肉桂1500g,蒼朮1500g,生薑1500g,香茅1500g,用蒸饋法汽化,將上述藥物蒸 餾成結晶,乾燥成細粉備用;再將蒸餾後的藥渣顆粒加水浸泡12小時;將蒸餾過的原料藥 放入乙醇中加熱回流提取2次,每次1?2小時,將2次提取液合併靜置,去上清液,合併 提取液,再經截流分子量為5000-10000的超濾柱超濾,超濾液減壓濃縮相對密度為80°C時 1. 36的浸膏,加熱濃縮至膏狀,靜置備用;然後將上述步驟得到的白色結晶摻入浸膏中,濃 縮後壓入無紡紗布貼內
[0074] 具體實施例5
[0075] 本發明外用貼劑的製備也可以為:先將丁香1200g,白芷1100g,細辛1200g,肉豆 蘧120(^,防風130(^,肉桂120(^,蒼朮120(^,生薑110(^,香茅120(^,用蒸餾法汽化,將上 述藥物蒸餾成結晶,將浸泡好的原料置多功能提取罐中加水煎煮二次;第一次加總藥材10 倍量的水,煎煮1. 5?2小時,取煎液,濾過;第二次加總量7倍量的水,煎煮1?1. 2小時, 取兩次煎液混合,濾過;將過濾的濾液置入雙效真空濃縮器中濃縮膏,然後將上述步驟得到 的白色結晶摻入浸膏中,濃縮後壓入無紡紗布貼內。
[0076] 將本發明外用藥物帖敷於病患肚臍上。肚臍,穴名神闕,為任脈重要穴位,古有"神 闕,主治百病,及老人、虛人洩瀉如神"之說,臍所在部位又為衝脈經行之處,任督二脈互為 表裡,統領人體諸經百脈,故臍部通過以上經絡與全身諸臟腑器官密切聯繫。本發明貼劑局 部用藥易於吸收,且無痛苦,中藥外敷神闕可達散寒通陽、理氣止痛,迅速止痢疾之功。
[0077] 藥理學毒性試驗
[0078] -、皮膚刺激實驗
[0079] 1、實驗方法
[0080] 將豚鼠背部脊柱兩側將脫毛劑均勻塗上,使去毛範圍約20平方釐米。洗淨脫毛劑 歸籠觀察24小時,每組豚鼠分別塗本發明外用貼劑4、8和12g,分別含生藥92mg、184mg和 368mg,另一組塗溶媒0. 8ml每日二次,連續一周,實驗結束後,將豚鼠處死,心,肝,腎及脫 毛皮膚做病理檢驗。
[0081] 2、結果
[0082] 上述三組用藥豚鼠軀幹脫毛區,未見局部皮膚有水腫、充血、紅斑、出血點及潰瘍。 用藥組豚鼠毛髮色澤、攝食、四肢活動等對照組無明顯差異,病理組織學檢查,給藥組心、 肝、腎及脫毛皮與對照字比較也無明顯差異。
[0083] 結果提示,本發明外用貼劑無局部刺激作用,也未見全身毒性表現。表明本發明制 劑使用安全。
[0084] 二、動物急性毒性試驗研究:
[0085] 本發明經預試驗,不能測出LD 50,故測定最大給藥量。採用直腸給藥途徑,測得小 鼠的一日最大給藥量為62. 7g/kg (以藥粉計),約為擬臨床人用量的1567. 5倍(人以60kg 計),大鼠的一日最大給藥量62. 7g/kg(以藥粉計),約為擬臨床人用量的1567. 5倍。實驗 動物均連續觀察一周,其外觀體徵、精神狀態、飲食、飲水、糞便等均未見明顯異常。實驗結 束時,動物均健康存活,體重增加。
[0086] 三、動物長期毒性試驗研究:
[0087] 一、試驗材料及方法
[0088](一)受試藥物:本發明實施例所制的口服液劑。
[0089] (二)實驗動物,健康大鼠 Wistar,體重100_130g,140隻雌雄各半,按性別及體重 隨機分組,四組,每組35隻。1、2、3組服用受試藥物,劑量分別為9. 6/kg/d,6. 4/kg/d,3. 2/ kg/d。4組對照給相應體積量的蒸餾水、大鼠均灌胃腸給藥,每組一次連用6個月,處死一 半,佘下1/2停藥觀察12天全部死亡。
[0090] 二、測試指標
[0091](一)一般狀況包括體重、飲食、情緒、活動能量。
[0092] (二)血象檢查:紅細胞計數、白細胞計數、血小板計數、血象等,血紅蛋白定量計 數。
[0093] (三)生化檢查、血清蛋白定量、膽固醇、血糖定量。
[0094] (四)病理組織檢查:實驗結果後取半數動物稱重,斷頭處死,取血,同時解剖心、 肝、腎、肺、腦、脾、胃腸、膀胱、腎上腺做病理組織檢查。
[0095] 三、試驗結果:經大鼠長期毒性試驗表明,用本發明大劑量灌腸六個月,對大鼠的 生長、體重增加、對腦、肝、腎功能均無毒副作用。對大鼠的各組織器官、循環系統未發現損 害改變,用藥組與對照組比較無明顯差異。說明本發明藥物具有溫補腎陽、益氣、補血、增強 新陳代謝等藥效,無毒性。
[0096] 藥物與臨床實驗
[0097] 五更瀉又名"晨瀉",是指時間發生在黎明之前,臍下作痛,腸鳴即瀉,瀉後則安的 一種病症。是人體陰陽之氣和自然界的陰陽變化相互感應的結果,具有明顯的時辰特點,為 臨床上常見病、多發病,病程長,纏綿難愈。近年來,本發明人採用自製中藥組合物配合中藥 穴位貼敷治療五更瀉60例,效果滿意,現報導如下。
[0098] 1資料與方法
[0099] I. 1 -般資料本研究120例全部來自於2010年3月至2013年3月本院內科門診 患者,按就診先後隨機分為治療組60例和對照組60例。治療組60例中,男32例,女28例; 年齡最大71歲,最小36歲,平均49歲;病程最長8年,最短半年,平均3. 5年。對照組60 例中,男33例,女27例;年齡最大69歲,最小34歲,平均48歲;病程最長7年,最短半年, 平均3. 4年。所有患者均籤署患者知情同意書。2組性別、年齡、病程及證候經統計學處理, 無顯著性差異(P > 0. 05),具有可比性。
[0100] 1. 2診斷標準參照《中醫病證診斷療效標準》擬定脾、腎陽虛型洩瀉(五更瀉)診 斷標準。①黎明之前洩瀉,伴臍腹作痛,腸鳴即瀉,瀉下完谷,瀉後則安,②病程在半年以上。 ③伴有形寒肢冷,腰膝酸軟,納差乏力。④舌淡苔白,脈沉細。
[0101] 1.3排除標準①輔助檢查提示為菌痢、阿米巴痢、腸結核、結腸癌等病。②糖尿病患 者、有嚴重心臟病患者、瘢痕體質者。③哺乳期或妊娠期婦女。
[0102] 1. 4治療方法治療組:本發明內服配合中藥穴位貼敷療法治療。方劑組成:肉桂 12g,白朮llg,訶子12g,吳茱萸13g,補骨脂12g,茯苓12g,炒芡實llg,枳殼12g,烏梅13g, 石槽皮llg,黨參12g,五味子llg,乾薑12g,砂仁13g,山茱萸12g,黃苗llg,赤石脂12g,金 櫻子12g,每天1劑,分早晚兩次服用。中藥穴位貼敷:丁香14g,白芷13g,細辛llg,肉豆蘧 14g,防風13g,肉桂14g,蒼朮13g,生薑12g,香茅13g。共研細末。每次8g溫醋調,成糊狀, 貼敷於腹部的神闕穴上蓋敷,以膠布固定,每次貼敷時間為4?6h。每天1次。
[0103] 對照組:口服腸炎寧膠囊(海南新中正製藥有限公司生產),2粒/次,每天2次。 所有患者經治療1個月後行療效對比。服藥期間停用其他藥物,飲食忌生冷、肥膩,以清淡 為原則。
[0104] 1. 5統計學方法本研究採用SAS 6. 12軟體,計數資料進行檢驗。
[0105] 2 結果
[0106] 2. 1療效評價標準參照《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中相關標準評定療效。治癒: 大便成形,黎明前臍周作痛、腸鳴、晨瀉等症狀消失。顯效:大便成形或膏狀,黎明前臍周作 痛、腸鳴消失,偶有晨瀉。無效:大便不成形,黎明前臍周作痛,腸鳴前即有瀉意、晨瀉。
[0107] 2. 2臨床療效2組療效比較,見表1。
[0108] 表1 2組臨床療效比較(n,% )
[0109]

【權利要求】
1. 一種治療五更瀉的中藥組合物,其特徵在於,由內服藥物和外用藥物組成, 所述內服藥物的原料藥的重量份數包括:肉桂10?20份,白朮10?20份,訶子10? 20份,吳茱萸10?20份,補骨脂10?20份,茯苓10?20份,炒芡實10?20份,枳殼 10?20份,烏梅10?20份,石榴皮10?20份,黨參10?20份,五味子10?20份,幹 姜10?20份,砂仁10?20份,山茱萸10?20份,黃芪10?20份,赤石脂10?20份, 金櫻子10?20份; 所述外用藥物的原料藥的重量份數包括:丁香10?20份,白芷10?20份,細辛10? 20份,肉豆蘧10?20份,防風10?20份,肉桂10?20份,蒼朮10?20份,生薑10? 20份,香茅10?20份。
2.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治療五更瀉的中藥組合物,其特徵在於, 所述內服藥物的原料藥的重量份數包括:肉桂10?15份,白朮10?15份,訶子10? 15份,吳茱萸10?15份,補骨脂10?15份,茯苓10?15份,炒芡實10?15份,枳殼 10?15份,烏梅10?15份,石榴皮10?20份,黨參10?20份,五味子10?20份,幹 姜10?20份,砂仁10?20份,山茱萸10?20份,黃芪10?20份,赤石脂10?20份, 金櫻子10?20份; 所述外用藥物的原料藥的重量份數包括:丁香10?15份,白芷10?15份,細辛10? 15份,肉豆蘧10?15份,防風10?15份,肉桂10?15份,蒼朮10?15份,生薑10? 15份,香茅10?15份。
3.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治療五更瀉的中藥組合物,其特徵在於, 所述內服藥物的原料藥的重量份數包括:肉桂10?20份,白朮10?20份,訶子10? 20份,吳茱萸10?20份,補骨脂10?20份,茯苓10?20份,炒芡實10?20份,枳殼 10?20份,烏梅10?20份,石槽皮10?15份,黨參10?15份,五味子10?15份,幹 姜10?15份,砂仁10?15份,山茱萸10?15份,黃苗10?15份,赤石脂10?15份, 金搜子10?15份; 所述外用藥物的原料藥的重量份數包括:丁香12?20份,白芷12?20份,細辛12? 20份,肉豆蘧12?20份,防風12?20份,肉桂12?20份,蒼朮12?20份,生薑12? 20份,香茅12?20份。
4. 一種如權利要求1?3中任一項所述治療五更瀉的中藥組合物的製備方法,其特徵 在於,所述內服藥物的劑型為口服液劑,其製備步驟包括: a、 取原料藥放入乙醇中浸泡24小時以上,熱提取2次,為組分1 ; b、 藥渣加水提取2次,濃縮過濾,為組分2 ; c、 將上述兩種提取物合併,濃縮後加糊精或蜂蜜調和裝瓶。
5. 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治療五更瀉的口服液的製備方法,其特徵在於,所述步驟a中, 取原料藥泡入10倍量乙醇中浸泡24小時以上,然後加熱回流提取2次,每次1?2小時, 將2次提取液合併靜置,去上清液,合併提取液,再經100-120目細篩過濾,濾液減壓濃縮相 對密度為80°C時1. 36的浸膏,加熱濃縮至糊狀,靜置備用,成為組分1。
6. 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治療五更瀉的口服液劑的製備方法,其特徵在於,所述步驟b 中,將上述乙醇提取過的原料藥的藥渣加10倍量水,然後放入提取罐加熱煮沸1小時,過 濾,濾液備用;濾漁加水,第二次加熱,煮沸45分鐘,過濾,濾液備用;濾漁再加水,第三次加 熱煮沸半小時,過濾;將三次濾液合在一起,用紗布過濾,濾液加熱60°C -70°C繼續浸提2h, 每lOmin攪拌一次,濃縮成糊狀,成為組分2。
7. 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治療五更瀉的中藥製劑的製備方法,其特徵在於,所述步驟c 中,將組分1和組分2的糊狀提取物合併,置入雙效真空濃縮器中,濃縮至90°C時相對密度 為1. 05的濃縮液,置0?5°C低溫冷藏24小時;將冷藏液加0. 3%的助濾劑硅藻土,過濾, 濾液再置入雙效真空濃縮器中,濃縮至每lml含lg生藥量;濃縮後的膏劑加糊精調和,紫外 線消毒殺菌後裝瓶。
8. -種如權利要求1?3中任一項所述治療五更瀉的中藥組合物的製備方法,其特徵 在於,所述外用藥物的劑型為貼劑,製備方法包括: a、 將所述原料藥蒸餾汽化,結晶物作為組份1備用; b、 將蒸餾過的藥渣加乙醇提取,作為組份2備用; c、 將組份1和組份2合併,壓入無妨膠布內成膏藥劑,外用。
9. 根據權利要求8中所述治療五更瀉的外用貼劑的製備方法,其特徵在於,所述步驟b 中,將蒸餾過的原料藥放入乙醇中加熱回流提取2次,每次1?2小時,將2次提取液合併 靜置,去上清液,合併提取液,再經截流分子量為5000-10000的超濾柱超濾,超濾液減壓濃 縮相對密度為80°C時1. 36的浸膏,加熱濃縮至膏狀,靜置備用,成為組分2。
10. 根據權利要求1?9任一項所述治療五更瀉的中藥組合物,其特徵在於,所述內服 藥物的劑型為:糖衣片劑、薄膜衣片劑、腸溶衣片劑、硬膠囊劑、軟膠囊劑、口服液、口含劑、 顆粒劑、製劑、丸劑、散劑、丹劑、溶液劑或注射劑;所述外用藥物劑型為:貼劑。
【文檔編號】A61P1/00GK104353043SQ201410667642
【公開日】2015年2月18日 申請日期:2014年11月20日 優先權日:2014年11月20日
【發明者】不公告發明人 申請人:青島恆波儀器有限公司

同类文章

一種新型多功能組合攝影箱的製作方法

一種新型多功能組合攝影箱的製作方法【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新型多功能組合攝影箱,包括敞開式箱體和前攝影蓋,在箱體頂部設有移動式光源盒,在箱體底部設有LED脫影板,LED脫影板放置在底板上;移動式光源盒包括上蓋,上蓋內設有光源,上蓋部設有磨沙透光片,磨沙透光片將光源封閉在上蓋內;所述LED脫影

壓縮模式圖樣重疊檢測方法與裝置與流程

本發明涉及通信領域,特別涉及一種壓縮模式圖樣重疊檢測方法與裝置。背景技術:在寬帶碼分多址(WCDMA,WidebandCodeDivisionMultipleAccess)系統頻分復用(FDD,FrequencyDivisionDuplex)模式下,為了進行異頻硬切換、FDD到時分復用(TDD,Ti

個性化檯曆的製作方法

專利名稱::個性化檯曆的製作方法技術領域::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檯曆,尤其涉及一種既顯示月曆、又能插入照片的個性化檯曆,屬於生活文化藝術用品領域。背景技術::公知的立式檯曆每頁皆由月曆和畫面兩部分構成,這兩部分都是事先印刷好,固定而不能更換的。畫面或為風景,或為模特、明星。功能單一局限性較大。特別是畫

一種實現縮放的視頻解碼方法

專利名稱:一種實現縮放的視頻解碼方法技術領域:本發明涉及視頻信號處理領域,特別是一種實現縮放的視頻解碼方法。背景技術: Mpeg標準是由運動圖像專家組(Moving Picture Expert Group,MPEG)開發的用於視頻和音頻壓縮的一系列演進的標準。按照Mpeg標準,視頻圖像壓縮編碼後包

基於加熱模壓的纖維增強PBT複合材料成型工藝的製作方法

本發明涉及一種基於加熱模壓的纖維增強pbt複合材料成型工藝。背景技術:熱塑性複合材料與傳統熱固性複合材料相比其具有較好的韌性和抗衝擊性能,此外其還具有可回收利用等優點。熱塑性塑料在液態時流動能力差,使得其與纖維結合浸潤困難。環狀對苯二甲酸丁二醇酯(cbt)是一種環狀預聚物,該材料力學性能差不適合做纖

一種pe滾塑儲槽的製作方法

專利名稱:一種pe滾塑儲槽的製作方法技術領域:一種PE滾塑儲槽一、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PE滾塑儲槽,主要用於化工、染料、醫藥、農藥、冶金、稀土、機械、電子、電力、環保、紡織、釀造、釀造、食品、給水、排水等行業儲存液體使用。二、 背景技術 目前,化工液體耐腐蝕貯運設備,普遍使用傳統的玻璃鋼容

釘的製作方法

專利名稱:釘的製作方法技術領域: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釘,尤其涉及一種可提供方便拔除的鐵(鋼)釘。背景技術:考慮到廢木材回收後再加工利用作業的方便性與安全性,根據環保規定,廢木材的回收是必須將釘於廢木材上的鐵(鋼)釘拔除。如圖1、圖2所示,目前用以釘入木材的鐵(鋼)釘10主要是在一釘體11的一端形成一尖

直流氧噴裝置的製作方法

專利名稱:直流氧噴裝置的製作方法技術領域:本實用新型涉及ー種醫療器械,具體地說是ー種直流氧噴裝置。背景技術:臨床上的放療過程極易造成患者的局部皮膚損傷和炎症,被稱為「放射性皮炎」。目前對於放射性皮炎的主要治療措施是塗抹藥膏,而放射性皮炎患者多伴有局部疼痛,對於止痛,多是通過ロ服或靜脈注射進行止痛治療

新型熱網閥門操作手輪的製作方法

專利名稱:新型熱網閥門操作手輪的製作方法技術領域:新型熱網閥門操作手輪技術領域: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新型熱網閥門操作手輪,屬於機械領域。背景技術::閥門作為流體控制裝置應用廣泛,手輪傳動的閥門使用比例佔90%以上。國家標準中提及手輪所起作用為傳動功能,不作為閥門的運輸、起吊裝置,不承受軸向力。現有閥門

用來自動讀取管狀容器所載識別碼的裝置的製作方法

專利名稱:用來自動讀取管狀容器所載識別碼的裝置的製作方法背景技術:1-本發明所屬領域本發明涉及一種用來自動讀取管狀容器所載識別碼的裝置,其中的管狀容器被放在循環於配送鏈上的文檔匣或託架裝置中。本發明特別適用於,然而並非僅僅專用於,對引入自動分析系統的血液樣本試管之類的自動識別。本發明還涉及專為實現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