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段式對焦鏡頭結構的製作方法
2023-09-17 07:28:40
專利名稱:兩段式對焦鏡頭結構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兩段式對焦鏡頭結構,特別是涉及一種適用於照相系統 的兩段式對焦鏡頭結構。
背景技術:
隨著科學技術和現代工業的不斷發展,可攜式數位相機、照相手機等照 相產品已得到廣泛的應用,因此這些產品中的照相系統的對焦鏡頭結構的品 質也越來越受到業者的關注。
目前照相系統的對焦鏡頭結構,相當一部分是採用兩段式光學對焦技術, 現有的兩段式對焦鏡頭結構中,鏡頭組的軸向定位一般是由彈簧來實現,即 利用彈簧的彈力實現鏡頭組的伸縮移動以達到對焦的目的,但由於彈簧具有 受外力就易發生彈性形變的性質,其外界影響較大,因此彈簧很難控制鏡頭 的行程,使鏡頭組不能精確對位,降低了對焦鏡頭結構的精確度,進而影響 成像的品質,因此需加以改進。
發明內容
有鑑於此,實有必要提供一種可提高對焦精確度的兩段式對焦鏡頭結構。
一種兩段式對焦鏡頭結構,包括鏡頭組及套設於該鏡頭組上的上、下線 圈座,該鏡頭組上設有永久磁石,該上、下線圈座分設於永久磁石的兩側, 該上、下線圈座的繞線部上分別纏繞有線圏,每一線圏座從繞線部向外延伸 形成底板,所述永久磁石收容在由該上線圈座的底板與下線圏座的底板之間 形成的容置空間內,且該線圈通電激磁後與永久磁石產生交互作用而驅動鏡 頭組運動時,所述永久磁石在上述容置空間內移動。
一種兩段式對焦鏡頭結構,包括外殼、設於外殼內的第一、第二線圈座 及設於第一、第二線圏座內的鏡頭組,該鏡頭組的外圍中間套設有永久磁石, 該第一、第二線圈座上纏繞有線圈且分設於永久磁石的兩側,該第一、第二 線圈座於靠近永久磁石的 一側分別設有底板,每一底板設有向另 一線圈座彎 折延伸的至少一突塊,所述突塊上設有導引線圈的線頭的引線端子,所述線圏通電激磁後與永久磁石產生交互作用而驅動鏡頭組於該第一線圏座的底板 與第二線圏座的底板之間做切換。
與現有技術相比,上迷兩段式對焦鏡頭結構中,由於線圍座上設有底板, 因此石茲石只能在上、下線圏座的底板之間移動,以完成鏡頭在遠焦點與近焦 點之間的相互切換,可提高鏡頭組伸縮移動的精確性,從而提高對焦鏡頭結 構成4象的品質。
圖1為本發明兩段式對焦鏡頭結構一較佳實施例的立體分解圖。
圖2為圖1所示兩段式對焦鏡頭結構的立體組裝圖。
圖3為圖l所示兩段式對焦鏡頭結構去掉外殼後的示意圖。
圖4為圖1所示兩段式對焦鏡頭結構沿IV-IV線的剖面圖。
圖5為圖4所示兩段式對焦鏡頭結構另一工作狀態的示意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
下面參照附圖結合實施例對本發明作進一 步說明。
圖1至圖5所示為本發明兩段式對焦鏡頭結構10—較佳實施例的示意圖, 該兩段式對焦鏡頭結構10可應用於具有照相系統的可攜式電子裝置如數碼 相機、照相手機內,其可在一遠焦點B(如圖4所示)及一近焦點A(如圖5 所示)之間做切換,該兩段式對焦鏡頭結構10包括一外殼11 (如圖2所示)、 置於外殼11內的一鏡頭組12、套設於鏡頭組12兩端的上、下線圏座14、 15 及用於承載上、下線圏座14、 15的一底座17。
該鏡頭組12包括一圓環形的鏡筒121及置於鏡筒121內的一鏡頭122, 該鏡筒121的外圍中間套設有一永久磁石124,該鏡筒121的底端形成兩向外 凸伸並軸向延伸的凸條127,這兩個凸條127對稱設置(圖中僅其中一凸條可 見),以將鏡筒121固定在下線圈座15內。該鏡筒121的內緣上設有內螺紋 126,該永久》茲石124的內徑與該鏡筒121的外徑相當。該鏡頭122大致呈圓 柱狀,其容置於該鏡筒121內,該鏡頭122的外表面上設有與鏡筒121上的 內螺紋126相嚙合的外螺紋136,以使該鏡頭122與該鏡筒121形成緊密配合。
該上、下線圈座14、 15分設於該永久磁石124的兩側,其由可被磁化的 材料製成如矽鋼等,以加強上、下線圈座14、 15上的線圈145、 155(如圖3 所示)通電時產生的磁場,該上、下線圈座14、 15上均設有一層很薄的絕緣
層161。每一線圖座14、 15包括一筒狀的繞線部141、 151及分別從繞線部 141、 151兩端向外沿伸形成的頂板142、 152與底板143、 153,據此,該繞 線部141、 151可分別供線圏145、 155纏繞於其上,該下線圏座15的繞線部 151內形成與鏡筒121上的凸條127相匹配的凹槽154,通過凹槽154和凸塊 127的卡合來實現鏡頭組12在圓周方向的定位,該繞線部141、 151的內徑稍 大於鏡筒121的外徑,以使鏡筒121容置於其中並可沿線圈座14、 15的軸線 相對移動。該底板143、 153大致呈方形,其四角各設有一切角146、 156,每 一切角146、 156向永久-茲石124彎折延伸形成一突塊147、 157,其中下線圈 座15上的切角156較上線圏座14上的切角146大,下線圈座15上的突塊157 等於上線圏座14的底板143與下線圈座15的底板153之間的間距,以使突 塊157剛好卡合於突塊147內,且抵住上線圈座14上的底板143,如圖3所 示,可防止線圈座14、 15沿其徑向移動,從而減少線圈座14、 15的晃動, 並確保組裝後鏡頭組12移動行程的準確性,在其他實施例中,切角146亦可 較切角156大,且將突塊147剛好卡合於突塊157內,使突塊147的高度等 於上線圈座14的底板143與下線圈座15的底板153之間的距離並抵住下線 圈座15的底板153,從而將線圈座14、 15定位。
每一線圈座14、 15從切角146、 156的位置向外水平設有兩個引線端子 148、 158,以便於導引線圏145、 155兩端的線頭與供電的電源連接,本實施 例中,該兩個導線端子148、 158分別形成在相鄰的兩個切角146、 156上。 該頂板142、 152也大致呈方形,該上線圏座14的頂板142可作為對焦鏡頭 結構10的上蓋,以防止灰塵進入對焦鏡頭結構10內。該下線圈座15的頂板 152設於該底座17上並與該底座17相結合,該底座17與上述引線端子148、 158對應的兩個角落上向外凸設兩個接線端子159,所述接線端子159由導電 材料製成如鐵、銅等,或其上塗有一層導電材料,接線端子159與設於底座 17下方的電路板(圖未示)連通,該線圈145、 155的線頭經由引線端子148、 158纏繞整理後焊接於接線端子159上以與電路板電連接,通過線圈145、 155 通電激磁產生變化的磁場,以改變線圏座14、 15兩端的磁極性,通電過程中 該上、下線圈座14、 15上產生極性相反的^f茲場。
該外殼ll套設於該上、下線圈座14、 15外圍,該外殼11由呈U型的兩 個側壁lll、 112組成,該側壁111與側壁112可通過相配合的卡合結構113 連接固定。
組裝時,該鏡頭122通過與該鏡筒121內的內螺紋126相嚙合的外螺紋136,旋轉置於該鏡筒121內,以使該鏡頭122與該鏡筒121緊密螺合組合成 鏡頭組12;該上、下線圏座14、 15分別由永久石茲石124的兩側套設於鏡筒 121的兩端,該上、下線圈座14、 15上的突塊147、 157相互疊壓,突塊157 伸入至突塊147內並抵住上線圏座14的底板143,且於上線圈座14的底板 143與下線圈座15的底板153之間形成收容該永久磁石124的一容置空間160 (如圖3所示);線圈145、 155以一定方向纏繞於該上、下線圈座14、 15的 繞線部141、 151上,每一線圏145、 155的兩線頭經由引線端子148、 158整 理後分別焊接於底座17上的接線端子159上,這樣可簡化組裝程序,實現結 構模組化;該外殼ll套設於線圈座14、 15的外圍。
請參照圖4與圖5,工作時,該兩段式對焦鏡頭結構IO的鏡頭組12在近 焦點A和遠焦點B之間做切換。假設該永久磁石12的上為N極,下為S極, 該鏡頭組12起始定位於遠焦點B處,如圖4所示,此時下線圈座15的底板 153與永久磁石124的底端相接觸,上線圏座14的底板143與永久磁石124 的頂端相距一定的距離。由於線圈145、 155的繞線設置使兩線圈145、 155 產生的A茲場方向相反,因此當線圈145、 155通電激磁後,可使上線圈座14 的石茲場方向為上為N4及、下為S4及,下線圈座15的;茲場方向為上為S糹及、下 為N極,於鄰近永久磁石124—端的磁場磁性均為S極,上線圈座14與永久 磁石124異性相吸,下線圏座15與永久磁石124同性相斥, 一起推動鏡頭組 12向上運動至定位於近焦點A位置,如圖5所示,此時上線圈座14的底板 143與永久磁石124的頂端相接觸,下線圈座15的底板153與永久磁石124 的底端相距一定的距離。
由於鏡頭組12定位於近焦點A後,線圈141、 151斷電消磁,線圏座14、 15上的磁場消失,由於上線圏座14為可被磁化的材料製成,永久磁石124 被上線圈座14所剩下的殘磁吸引,使鏡頭組12不需要再提供電力仍然定位 於近焦點A位置。
同理,當輸入至線圈145、 155的電流方向變換時,該兩段式對焦鏡頭結 構10的鏡頭組12即可由近焦點A向遠焦點B之間切換。
上述兩段式對焦鏡頭結構10中,由於上、下線圈座14、 15上分別設有 底板143、 153,因此永久磁石124在上、下線圈座14、 15的底板143、 153 之間移動,以完成鏡頭122在近焦點A與遠焦點B之間的相互切換,可提高 鏡頭組12伸縮移動的精確性。同時底板143、 153上設有突塊147、 157,可 防止線圈座14、 15沿其徑向移動,從而減少線圈座14、 15的晃動,進而提高對焦鏡頭結構10成像的品質。另外,突塊147、 157上設有引線端子148、 158,線圏141、 151可經由引線端子148、 158與供電的電源連通,可筒化對 焦鏡頭結構10的組裝程序,實現結構模組化。
權利要求
1.一種兩段式對焦鏡頭結構,包括鏡頭組及套設於該鏡頭組上的上、下線圈座,該鏡頭組上設有永久磁石,該上、下線圈座分設於永久磁石的兩側,該上、下線圈座的繞線部上分別纏繞有線圈,其特徵在於每一線圈座從繞線部向外延伸形成底板,所述永久磁石收容在由該上線圈座的底板與下線圈座的底板之間形成的容置空間內,且該線圈通電激磁後與永久磁石產生交互作用而驅動鏡頭組運動時,所述永久磁石在上述容置空間內移動。
2. 如權利要求l所述的兩段式對焦鏡頭結構,其特徵在於其中一線圈 座的底板向另一線圈座的底板彎折延伸形成至少一突塊。
3. 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兩段式對焦鏡頭結構,其特徵在於所述突塊上 設有導引線圏的線頭與電源連接的引線端子。
4. 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兩段式對焦鏡頭結構,其特徵在於還包括用於 承載所述上、下線圏座的底座,該底座上設有與電源電連接的接線端子,且 線圈的線頭經由引線端子整理後焊接於所述接線端子。
5. 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兩段式對焦鏡頭結構,其特徵在於所述底板呈 方形,其四角分別設有切角,所述突塊自切角朝向另一線圈座的底板彎折延 伸並抵靠另一線圈座的底板。
6. 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兩段式對焦鏡頭結構,其特徵在於其中一底板 上的切角較另一底板上的切角大,以使對應的突塊之間相互疊壓。
7. 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兩段式對焦鏡頭結構,其特徵在於該鏡頭組包 括一鏡筒及置於鏡筒內的一鏡頭,所述永久磁石套設於該鏡筒的外圍中間, 該鏡筒的內緣上設有內螺紋,該鏡頭的外緣上設有與該內螺紋相嚙合的外螺 紋。
8. 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兩段式對焦鏡頭結構,其特徵在於還包括外殼, 該外殼由兩半部分組成,所述兩半部分上設有相互結合的卡合結構。
9. 一種兩段式對焦鏡頭結構,包括外殼、設於外殼內的第一、第二線圈 座及設於第一、第二線圈座內的鏡頭組,該鏡頭組的外圍中間套設有永久磁 石,該第一、第二線圏座上纏繞有線圈且分設於永久石茲石的兩側,其特徵在 於該第一、第二線圈座於靠近永久磁石的一側分別設有底板,每一底板設2有向另一線圏座彎折延伸的至少一突塊,所迷突塊上設有導引線圏的線頭的引線端子,所述線圈通電激》茲後與永久磁石產生交互作用而驅動鏡頭組於該第一線圈座的底板與第二線圈座的底板之間做切換。
10. 如權利要求9所述的兩段式對焦鏡頭結構,其特徵在於所述底板呈方形,其四角分別設有切角,其中一線圈座上的突塊自切角朝向另一線圈座彎折延伸並抵住另一線圈座的底板。
11. 如權利要求IO所述的兩段式對焦鏡頭結構,其特徵在於其中一底板上的切角較另一底板上的切角大,以使對應的突塊之間相互疊壓。
全文摘要
一種兩段式對焦鏡頭結構,包括鏡頭組及套設於該鏡頭組上的上、下線圈座,該鏡頭組上設有永久磁石,該上、下線圈座分設於永久磁石的兩側,該上、下線圈座的繞線部上分別纏繞有線圈,每一線圈座從繞線部向外延伸形成底板,所述永久磁石收容在由該上線圈座的底板與下線圈座的底板之間形成的容置空間內,且該線圈通電激磁後與永久磁石產生交互作用而驅動鏡頭組運動時,所述永久磁石在上述容置空間內移動,上述兩段式對焦鏡頭結構可提高鏡頭組伸縮移動的精確性,從而提高對焦鏡頭結構成像的品質。
文檔編號G02B7/04GK101174019SQ20061006341
公開日2008年5月7日 申請日期2006年11月1日 優先權日2006年11月1日
發明者兵 周, 洪健隆, 鍾仁宏, 黃晉興 申請人:富準精密工業(深圳)有限公司;鴻準精密工業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