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雙級內加厚過渡帶鑽杆的製作方法
2023-09-16 20:57:10 1
專利名稱:一種雙級內加厚過渡帶鑽杆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雙級內加厚過渡帶鑽杆。屬於油氣田勘探開發井用鑽杆及地下工程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近幾年,油田鑽杆刺漏事故頻繁發生,集中在f 127mm鑽杆加厚過渡段內錐面消失處,且大多在距內螺紋密封面0.5米至08.米範圍內刺穿。對刺漏部位解剖分析,認為鑽井液流經鑽杆時,內螺紋接頭直徑由小至大,內錐面錐度較大時,在強化鑽井參數作用下加劇了鑽杆刺漏的發生。
發明內容為了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雙級內加厚過渡帶鑽杆。本實用新型的目的通過對鑽杆管端加厚結構的改進,降低液體流經內加厚圓柱面到管體直徑時對管壁的作用力,提高石油鑽杆的抗彎、抗拉強度,從而預防鑽杆刺漏失效。一種雙級內加厚過渡帶鑽杆,包括鑽杆接頭、焊縫、鑽杆加厚過渡帶和鑽杆管體;鑽杆接頭通過焊縫與鑽杆加厚過渡帶連接,鑽杆加厚過渡帶與鑽杆管體連接;鑽杆加厚過渡帶包括一級內加厚圓柱面、一級內錐面、二級內加厚圓柱面、二級內錐面;一級內加厚圓柱面與一級內錐面聯接處圓弧過渡;
一級內錐面與二級內加厚圓柱面聯接處圓弧過渡;二級內加厚圓柱面與二級內錐面聯接處圓弧過渡。有益效果:I該結構在不改變內加厚圓柱面和管體直徑尺寸的前提下,比API標準鑽杆增加了內加厚過渡帶結構,結構簡單,加工方便。2在高轉速下,該結構降低液體對管體內壁作用力,對內加厚過渡帶消失處起到較好的保護效果。3相比API標準鑽杆,通過計算該結構降低了內加厚過渡帶處應力集中係數12%。4通過對管端結構的改進,提高了鑽杆彎曲疲勞強度,減少了在內過渡帶刺漏的機率,從而延長鑽杆使用壽命。
當結合附圖考慮時,通過參照下面的詳細描述,能夠更完整更好地理解本實用新型以及容易得知其中許多伴隨的優點,但此處所說明的附圖用來提供對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理解,構成本實用新型的一部分,本實用新型的示意性實施例及其說明用於解釋本實用新型,並不構成對本實用新型的不當限定,如圖其中: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0016]圖2是本實用新型的鑽杆加厚過渡帶帶示意圖。
以下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說明。
具體實施方式
顯然,本領域技術人員基於本實用新型的宗旨所做的許多修改和變化屬於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實施例1:如圖1所示,一種雙級內加厚過渡帶鑽杆,鑽杆接頭I通過焊縫2與鑽杆加厚過渡帶3連接,鑽杆加厚過渡帶3與鑽杆管體4連接。如圖2所示,鑽杆加厚過渡帶3包括一級內加厚圓柱面5、一級內錐面6、二級內加厚圓柱面7、二級內錐面8。各面聯接處圓弧過渡。一級內加厚圓柱面5和二級內加厚圓柱面7為圓柱形狀,加厚長度相同,其長度尺寸與API標準鑽杆相同。一級內錐面6和二級內錐面8為圓錐形狀,錐面長度相同,其長度尺寸與API標準鑽杆相同。該結構不改變一級內加厚圓柱面5和鑽杆管體4的直徑,而二級內加厚圓柱面7直徑在一級內加厚圓柱面5直徑和鑽杆管體4直徑中間取值。該結構通過改進內加厚過渡帶結構增加內加厚過渡帶處壁厚和長度,提高其抗彎、抗扭強度,降低易刺漏部位發生失效的機率,進而有效減少鑽杆失效。實施例2:如圖1、圖2所示,一種雙級內加厚過渡帶鑽杆,包括鑽杆接頭1、焊縫2、鑽杆加厚過渡帶3和鑽杆管體4 ;鑽杆接頭I通過焊縫2與鑽杆加厚過渡帶3連接,鑽杆加厚過渡帶3與鑽杆管體4連接;鑽杆加厚過渡帶3包括一級內加厚圓柱面5、一級內錐面6、二級內加厚圓柱面7、二級內錐面8 ;一級內加厚圓柱面5與一級內錐面6聯接處圓弧過渡;一級內錐面6與二級內加厚圓柱面7聯接處圓弧過渡;二級內加厚圓柱面7與二級內錐面8聯接處圓弧過渡。一級內加厚圓柱面5和二級內加厚圓柱面7為圓柱形狀,加厚長度相同,其長度尺寸與API標準鑽杆相同。一級內錐面6和二級內錐面8為圓錐形狀,錐面長度相同,其長度尺寸與API (美國石油學會American Petroleum Institute)標準鑽杆相同。一級內加厚圓柱面5直徑等同於標準鑽杆接頭直徑;二級內加厚圓柱面7直徑小於一級內加厚圓柱面5直徑,二級內加厚圓柱面7直徑大於鑽杆管體4直徑。如上所述,對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進行了詳細地說明,但是只要實質上沒有脫離本實用新型的發明點及效果可以有很多的變形,這對本領域的技術人員來說是顯而易見的。因此,這樣的變形例也全部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之內。
權利要求1.一種雙級內加厚過渡帶鑽杆,其特徵在於:包括鑽杆接頭、焊縫、鑽杆加厚過渡帶和鑽杆管體;鑽杆接頭通過焊縫與鑽杆加厚過渡帶連接,鑽杆加厚過渡帶與鑽杆管體連接; 鑽杆加厚過渡帶包括一級內加厚圓柱面、一級內錐面、二級內加厚圓柱面、二級內錐面; 一級內加厚圓柱面與一級內錐面聯接處圓弧過渡; 一級內錐面與二級內加厚圓柱面聯接處圓弧過渡; 二級內加厚圓柱面與二級內錐面聯接處圓弧過渡。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雙級內加厚過渡帶鑽杆,其特徵在於:一級內加厚圓柱面和二級內加厚圓柱面為圓柱形狀,加厚長度相同,長度尺寸與API標準鑽杆相同。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雙級內加厚過渡帶鑽杆,其特徵在於:一級內錐面和二級內錐面為圓錐形狀,錐面長度相同,長度尺寸與API標準鑽杆相同。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雙級內加厚過渡帶鑽杆,其特徵在於:一級內加厚圓柱面直徑等同於標準鑽杆接頭直徑;二級內加厚圓柱面直徑小於一級內加厚圓柱面直徑,二級內加厚圓柱面 直徑大於鑽杆管體直徑。
專利摘要一種雙級內加厚過渡帶鑽杆,屬於油氣田勘探開發井用鑽杆及地下工程技術領域。包括鑽杆接頭、焊縫、鑽杆加厚過渡帶和鑽杆管體;鑽杆接頭通過焊縫與鑽杆加厚過渡帶連接,鑽杆加厚過渡帶與鑽杆管體連接;鑽杆加厚過渡帶包括一級內加厚圓柱面、一級內錐面、二級內加厚圓柱面、二級內錐面;一級內加厚圓柱面與一級內錐面聯接處圓弧過渡;一級內錐面與二級內加厚圓柱面聯接處圓弧過渡;二級內加厚圓柱面與二級內錐面聯接處圓弧過渡。有益效果結構簡單,加工方便。通過對管端結構的改進,提高了鑽杆彎曲疲勞強度,減少了在內過渡帶刺漏的機率,從而延長鑽杆使用壽命。
文檔編號E21B17/00GK203097741SQ20122070235
公開日2013年7月31日 申請日期2012年12月18日 優先權日2012年12月18日
發明者胡芳婷 申請人: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