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於公路客車和旅遊客車的車架大梁的製作方法
2023-09-21 14:39:55 3
專利名稱:用於公路客車和旅遊客車的車架大梁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到車架大梁,尤其涉及到用於公路客車和旅遊客車的車架大梁。
背景技術:
用於公路客車和旅遊客車的車架大梁,採用整體槽型衝壓縱梁,左、右縱梁輔以各個橫梁以鉚釘連接而成。產品的結構看似比較簡單,但是,其實際製作成本卻很高,主要表現在設備的投資成本高,需要有5000T液壓機或幾臺連動並列液壓機進行衝壓,同時,還需要較長的鉚接生產線才能滿足其生產需求,生產效率較低;而且,使用該車架的客車行李倉容積偏小滿足不了公路用客車運輸的實際需要;此外,使用該車架生產的客車只能是低等級的鋼板彈簧懸架的客車,無法滿足國家JT/T325-2004《運行客車類型劃分及等級評定》。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製作成本低、行李倉容積大的用於旅遊客車的車架大梁。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採用的技術方案為用於公路客車和旅遊客車的車架大梁,包括前、中和後段總成,中段總成為矩形框架結構,中段總成的前端設置有一對前連接梁,中段總成的後端設置有一對後連接梁,前段總成上分別設置有與前連接梁相配合的前安裝支架和前定位機構,後段總成上分別設置有與後連接梁相配合的後安裝支架和後定位機構,前、後連接梁的端部分別固定在前、後安裝支架上。
所述的前段總成包括前左縱梁和前右縱梁,前左縱梁與前右縱梁之間位於懸架
位置處設置有貫通矩形結構的前橫梁,前左縱梁與前右縱梁之間在其端部設置有頭部橫
梁;所述的後段總成包括後左縱梁和後右縱梁,後左縱梁與後右縱梁之間位於懸架位置
處設置有貫通矩形結構的後橫梁,後左縱梁和後右縱梁之間在其尾部設置有尾部橫梁。 所述的前左縱梁和前右縱梁以及後左縱梁和後右縱梁均為衝壓槽型結構。
所述的前定位機構包括一對分別設置在前左縱梁和前右縱梁上的前定位板,所
述的一對前連接梁被限定在這一對前定位板之間;所述的後定位機構包括一對分別設置
在後左縱梁和後右縱梁上的後定位板,這一對後定位板上分別設置有與相應的後連接梁相
配合的定位導向槽。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實用新型所述的車架大梁,由前、中、後段總成組合而成,單臺中、小型液壓機就可滿足生產需要,而且也不需要較長的鉚接生產線,大大降低了設備的投資,從而降低了實際製作成本,提高了生產效率;其中段為存放行李倉區,採用矩形梁焊接框架而成,並且,前、後段總成中的左、右縱梁之間位於懸架位置處設置有貫通矩形結構的橫梁,使得車架的整體強度大,具有抗扭能力強,重量輕,並提高整車的承載能力,製作後的客車行李倉容積容量大,能符合國家高二、高三等級的客車要求;代表著未來高端化客車的發展方向。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立體結構示意圖。[0010] 圖2是圖1中A部分的放大結構示意圖。[0011] 圖3是圖1中B部分的放大結構示意圖。 圖1至圖3中1、尾部橫梁,2、後左縱梁,3、後右縱梁,4、後橫梁,5、後定位板,11、中上縱梁,12、中下縱梁,13、中橫梁,14、斜撐,15、豎撐,16、後連接梁,17、前連接梁,18、後安裝支架,19、前安裝支架,20、後連接橫梁,21、前左縱梁,22、前右縱梁,23、頭部橫梁,24、前橫梁,25、前定位板。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詳細描述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案。 如圖1所示,本實用新型所述的用於公路客車和旅遊客車的車架大梁,包括前、中和後段總成,中段總成為矩形框架結構,包括一對中上縱梁11和一對中下縱梁12、以及連接這四根縱梁的多根中橫梁13、斜撐14和豎撐15 ;中段總成的前端設置有一對前連接梁17即一對中上縱梁11的前伸出端,中段總成的後端設置有一對後連接梁16即一對中上縱梁11的後伸出端,這一對後連接梁16之間還設置有後連接橫梁20 ;所述的前段總成包括
前左縱梁21和前右縱梁22,前左縱梁21與前右縱梁22之間位於懸架位置處設置有貫通矩形結構的前橫梁24,前左縱梁21與前右縱梁22之間在其端部設置有頭部橫梁23 ;所述的後段總成包括後左縱梁2和後右縱梁3,後左縱梁2與後右縱梁3之間位於懸架位置處設置有貫通矩形結構的後橫梁4,後左縱梁2和後右縱梁3之間在其尾部設置有尾部橫梁1 ;前段總成的左、右縱梁21和22上分別設置有與前連接梁17相配合的前安裝支架19和前定位機構,所述的前連接梁17的端部固定在前安裝支架19上,後段總成的左、右縱梁2和3上分別設置有與後連接梁16相配合的後安裝支架18和後定位機構,所述的後連接梁16的端部固定在後安裝支架18上,所述的前定位機構包括一對分別設置在前左縱梁21和前右縱梁22上的前定位板25,所述的一對前連接梁17被限定在這一對前定位板25之間——參見圖3所示;所述的後定位機構包括一對分別設置在後左縱梁2和後右縱梁3上的後定位板5,這一對後定位板5上分別設置有與相應的後連接梁16相配合的定位導向槽,這一對後連接梁16分別卡設在相應的定位導向槽中一一參見圖2所示;本實施例中,所述的後左縱梁2和後右縱梁3以及前左縱梁21和前右縱梁22均為衝壓槽型結構。[0015] 實際製造時,首先製造出前、中和後段總成,這三個總成以工裝定位控制焊接形成,然後,將中段總成與前、後段總成進行定位後合成,即將中段總成與前、後段總成組焊成型。
權利要求用於公路客車和旅遊客車的車架大梁,其特徵在於所述的車架大梁包括前、中和後段總成,中段總成為矩形框架結構,中段總成的前端設置有一對前連接梁,中段總成的後端設置有一對後連接梁,前段總成上分別設置有與前連接梁相配合的前安裝支架和前定位機構,後段總成上分別設置有與後連接梁相配合的後安裝支架和後定位機構,前、後連接梁的端部分別固定在前、後安裝支架上。
2. 如權利要求l所述的車架大梁,其特徵在於所述的前段總成包括前左縱梁和前右 縱梁,前左縱梁與前右縱梁之間位於懸架位置處設置有貫通矩形結構的前橫梁,前左縱梁 與前右縱梁之間在其端部設置有頭部橫梁;所述的後段總成包括後左縱梁和後右縱梁, 後左縱梁與後右縱梁之間位於懸架位置處設置有貫通矩形結構的後橫梁,後左縱梁和後右 縱梁之間在其尾部設置有尾部橫梁。
3. 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車架大梁,其特徵在於所述的前左縱梁和前右縱梁以及後左 縱梁和後右縱梁均為衝壓槽型結構。
4. 如權利要求2或3所述的車架大梁,其特徵在於所述的前定位機構包括一對分別 設置在前左縱梁和前右縱梁上的前定位板,所述的一對前連接梁被限定在這一對前定位板 之間;所述的後定位機構包括一對分別設置在後左縱梁和後右縱梁上的後定位板,這一 對後定位板上分別設置有與相應的後連接梁相配合的定位導向槽。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製作成本低、行李倉容積大的用於公路客車和旅遊客車的車架大梁,包括前、中和後段總成,中段總成為矩形框架結構,中段總成的前端設置有一對前連接梁,中段總成的後端設置有一對後連接梁,前段總成上分別設置有與前連接梁相配合的前安裝支架和前定位機構,後段總成上分別設置有與後連接梁相配合的後安裝支架和後定位機構,前、後連接梁的端部分別固定在前、後安裝支架上。這種車架大梁,整體強度大,具有抗扭能力強,重量輕,並提高整車的承載能力,製作後的客車行李倉容積容量大,能符合國家高二、高三等級的客車要求;代表著未來高端化客車的發展方向。
文檔編號B62D21/02GK201446977SQ200920046918
公開日2010年5月5日 申請日期2009年6月30日 優先權日2009年6月30日
發明者丁俊兵, 劉建忠, 張偉, 鄒洪彬 申請人:江蘇友邦精工實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