嬰幼兒爬行墊的製作方法
2023-09-21 10:02:15 1
專利名稱:嬰幼兒爬行墊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嬰幼兒用品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嬰幼兒爬行墊。
背景技術:
在嬰幼兒生命的早期生活中,嬰幼兒的主要基本運動為爬行。爬行可以刺激嬰幼 兒的大腦小腦發育;而且可以鍛鍊嬰幼兒全身大肌肉活動的力量,尤其是四肢活動的協調 性和靈活性;還可以增強嬰幼兒的呼吸系統的功能。總之,爬行是嬰幼兒的一種綜合性的強 身健體活動,能夠很好的促進嬰幼兒的生長發育。為了給嬰幼兒營造一個安全舒適的爬行活動中心,通常採用一塊嬰幼兒爬行墊鋪 在一塊較平整的地面上,並在爬行墊上放置一些嬰幼兒的玩具,以供嬰幼兒在爬行墊上玩 耍、運動和休息。現有的嬰幼兒爬行墊主要採用環保材料作為主體層。在該主體層的上表 面和下表面採用塑料薄膜,以實現防水、防潮、隔熱和隔冷的效果。但是,現有的供嬰幼兒使用的嬰幼兒爬行墊的平均密度比較大,造成嬰幼兒爬行 墊的質地較硬、彈性不好,嬰幼兒長期在上面活動及其不舒服。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嬰幼兒爬行墊,用以解決現有技術的嬰幼兒爬行墊的質地較 硬、彈性不好的缺陷,能夠有效地提高嬰幼兒爬行墊的彈性。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嬰幼兒爬行墊,包括由聚乙烯材料製成的主體層,所述主體 層的上表面設置有聚丙烯材料製成的上表層,並且所述主體層的下表面設置有聚丙烯材料 製成的下表層;在所述上表層的上方的第一位置、所述上表層與所述主體層之間的第二位 置、所述主體層與所述下表層之間的第三位置和所述下表層的下方的第四位置中的至少一 個位置設置有彈性層。如上所述的嬰幼兒爬行墊,所述彈性層包括基底、周期性地排列在所述基底上的 多個密封氣泡構成的氣泡層,以及複合在所述氣泡層上表面的子表層。如上所述的嬰幼兒爬行墊,當所述第一位置設置有所述彈性層,所述子表層與所 述上表層通過熱複合的方式複合。如上所述的嬰幼兒爬行墊,當所述第四位置設置有所述彈性層,所述子表層與所 述下表層通過熱複合的方式複合。如上所述的嬰幼兒爬行墊,所述上表層、所述主體層、所述下表層和所述彈性層的 四周設置有罩邊,以包圍所述上表層、所述主體層、所述下表層和所述彈性層的邊緣。本實用新型的嬰幼兒爬行墊,通過在上表層的上方的第一位置、上表層與主體層 之間的第二位置、主體層與下表層之間的第三位置和下表層的下方的第四位置中的至少一 個位置設置有彈性層,能夠減小嬰幼兒爬行墊的平均密度,增大嬰幼兒爬行墊的彈性,使得 嬰幼兒爬行墊變得更加柔軟且富有彈性。採用本實用新型的嬰幼兒爬行墊,能夠為嬰幼兒 營造一個非常舒適的活動場地。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或現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 或現有技術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以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是 本實用新型的一些實施例,對於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性的前提 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圖1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一提供的一種嬰幼兒爬行墊的立體示意圖;圖2為圖1所示的嬰幼兒爬行墊的剖面示意圖;圖3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二提供的一種彈性層的結構示意圖;圖4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三提供的嬰幼兒爬行墊的剖面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為使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目的、技術方案和優點更加清楚,下面將結合本實用新 型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 述的實施例是本實用新型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於本實用新型中的實施 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作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於 本實用新型保護的範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一提供一種嬰幼兒爬行墊。該嬰幼兒爬行墊包括由聚乙烯材 料製成的主體層,在該主體層的上表面設置有聚丙烯材料製成的上表層,並且在主體層的 下表面設置有聚丙烯材料製成的下表層。在該上表層的上方的第一位置、該上表層與主體 層之間的第二位置、該主體層與該下表層之間的第三位置和該下表層的下方的第四位置中 的至少一個位置設置有彈性層。圖1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一提供的一種嬰幼兒爬行墊的立體示意圖。圖2為圖1 所示的嬰幼兒爬行墊的剖面示意圖。具體地,圖2為圖1沿A-A方向的剖面示意圖。圖1 和圖2所示的嬰幼兒爬行墊是以僅在上表層的上方的第一位置設置有彈性層為例來說明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對於在其他位置設置有彈性層情況類似,在此不再贅述。如圖1和圖2所示,該嬰幼兒爬行墊包括主體層10、上表層11和下表層12。其中 主體層10由聚乙烯(polyethylene ;以下簡稱PE)材料製成。上表層11設置在主體層10 的上表面,上表層11由聚丙烯(Polypropylene ;以下簡稱PP)材料製成。下表層12設置 在主體層10的下表面,下表層12也是由PP材料製成。本實施例中,在上表層11的上方設 置一個彈性層13。這樣,爬行墊的最上層為彈性層13,最下層為下表層12。該彈性層13和 下表層12都可供嬰幼兒爬行,故稱之為嬰幼兒爬行墊。如圖1所示,本實施例是以底面為正方形的嬰幼兒爬行墊來詳細描述本實用新型 的技術方案。也就是說主體層10的垂直於A-A方向的剖面為正方形。對應地,設置在主體 層10的上表面的上表層11和設置在主體層10的下表面的下表層12也為正方形。本實施例中的主體層10採用PE材料,亦稱之為PE棉,該材料為環保材料,無公 害,不汙染。不會對嬰幼兒的健康的任何威脅。,而且該PE材料還具有防噪功能,能夠充分 吸收震動的衝擊。該PE材料還具有保溫的功能,即使地板溫度較低,也能夠保證嬰幼兒爬 行墊上的溫度,為嬰幼兒提供一個良好的活動環境。[0023]本實施例的上表層11和下表層12分別設置在主體層10的上表面和下表面。上 表層11和下表層12都是由PP材料製成。PP材料也屬於環保材料,無公害,不汙染。不會 對嬰幼兒的健康的任何威脅。本實施例的彈性層採用材質密度較小、比較柔軟且富有彈性的環保材料製成。即 使嬰幼兒在爬行墊上摔倒也能夠起到很好的緩衝作用,不會對嬰幼兒造成任何傷害。本實施例的嬰幼兒爬行墊,通過在上表層的上方的第一位置、該上表層與主體層 之間的第二位置、該主體層與該下表層之間的第三位置和該下表層的下方的第四位置中的 至少一個位置設置有彈性層,能夠減小嬰幼兒爬行墊的平均密度,進一步增強嬰幼兒爬行 墊的彈性,使得嬰幼兒爬行墊變得更加柔軟且富有彈性。採用本實施例的嬰幼兒爬行墊,能 夠更加有效地保證嬰幼兒的安全,為嬰幼兒營造一個非常舒適的活動場地,進一步促進嬰 幼兒在嬰幼兒爬行墊上爬行玩耍的興趣,從而有效地起到了促進嬰幼兒生長發育的目的。需要說明的是,上述實施例中是以僅在上表層的上方的第一位置設置有彈性層為 例來說明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同理,也可以在嬰幼兒爬行墊的第二位置、第三位置或第 四位置設置彈性層13。也可以同時在至少兩個位置處設置上述彈性層13。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二提供另一種嬰幼兒爬行墊。在上述圖1所示實施例的基礎 上,本實施例的嬰幼兒爬行墊中,採用如圖3所示的彈性層。如圖3所示,該彈簧層可以包 括基底131、周期性地排列在基底131上的多個密封氣泡構成的氣泡層132,以及複合在氣 泡層132上表面的子表層133。該子表層133可以用於保護氣泡層132,以保證彈性層的彈 性。該彈性層中的氣泡層132可以採用真空吸泡技術形成在基底131表面上。上述圖1和 圖2所示實施例中的彈性層13可以採用本實施例的圖3所示彈性層的結構。下面結合圖1、圖2和圖3來說明的本實施例嬰幼兒爬行墊的技術方案,當在上表 層11的上方的第一位置處設置該彈性層時,即如圖1和圖2所示,將圖3中所示的子表層 133與如圖1所示的上表層11通過熱複合的方式複合在一起,對應地,將彈簧層的基底131 朝向外側,作為嬰幼兒爬行墊的上表面。此時可以在基底131上方再設置一層圖案層。圖 案層中可以印製有數字、字母、英文單詞或者為各種漂亮的圖案,根據這些圖案,可以對嬰 幼兒進行早期教育,提高了嬰幼兒的智力。圖案層可以採用印刷的方式印製。具體地可以 印製在與彈性層接觸的一面,以圖案的穩定性。而且避免印製圖案層的油墨被嬰幼兒接觸 到。當在下表層12的下方的第四位置處設置該彈性層時,即將圖3中所示的子表層 133與如圖1所示的下表層12通過熱複合的方式複合在一起,對應地,將彈簧層的基底131 朝向外側,作為嬰幼兒爬行墊的下表面。同理,此時可以在基底131下方再設置一層圖案層。為了有效地保護彈性層,可以將彈性層設置在第二位置和/或第三位置。而在第 一位置和第四位置均不設置該彈性層。此時,上表層11作為嬰幼兒爬行墊的上表面。下表 層12作為嬰幼兒爬行墊的下表面。同理,此時可以在上表層11的上方和/或者下表層12 的下方設置一層圖案層。根據上述描述,便可得知本實施例的嬰幼兒爬行墊的各種結構。在此不再一一作 圖解釋。本實施例的嬰幼兒爬行墊,採用柔軟富有彈性的彈性層,不僅能夠保證嬰幼兒的安全性,而且能增強了嬰幼兒爬行的興趣,從而進一步促進嬰幼兒的生長發育。需要說明的是,以上實施例中,主體層10、上表層11、下表層12和彈性層13中任 何兩層之間均採用熱複合的方式複合在一起。圖4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三提供的嬰幼兒爬行墊的剖面示意圖。如圖4所示,在 上述實施例的基礎上,本實施例的嬰幼兒爬行墊,具體地,在上表層11上方的第一位置設 置如圖3所示的彈性層13。並進一步地,在主體層10、上表層11、下表層12和彈性層13的 四周設置罩邊14,以包圍彈性層13、上表層11、主體層10和下表層12的邊緣。不僅能夠起 到美觀的作用,而且能夠進一步保護彈性層13、上表層11、主體層10和下表層12的邊緣, 延長了嬰幼兒爬行墊的使用壽命。無論採用將彈性層13設置在第一位置、第二位置、第三位置和第四位置中的哪個 位置,都可以採用在嬰幼兒爬行墊的四周包上上述罩邊14,以保護嬰幼兒爬行墊。本實施例 的嬰幼兒爬行墊,能夠有效地保護嬰幼兒爬行墊的四周,防止被損壞。有效地延長了嬰幼兒 爬行墊的使用壽命。需要說明的是,上述實施例一到三的方案中,嬰幼兒爬行墊的底面形狀還可以設 置為圓形、長方形、正多邊形以及其他嬰幼兒感興趣的任意形狀。具體主體層10、上表層11 和下表層12和彈性層13即設置為相應的形狀。嬰幼兒爬行墊的尺寸可以根據需求設計成 任意大小的尺寸。最後應說明的是以上實施例僅用以說明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而非對其限制; 儘管參照前述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了詳細的說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應當理解: 其依然可以對前述各實施例所記載的技術方案進行修改,或者對其中部分技術特徵進行等 同替換;而這些修改或者替換,並不使相應技術方案的本質脫離本實用新型各實施例技術 方案的精神和範圍。
權利要求一種嬰幼兒爬行墊,其特徵在於,包括由聚乙烯材料製成的主體層,所述主體層的上表面設置有聚丙烯材料製成的上表層,並且所述主體層的下表面設置有聚丙烯材料製成的下表層;在所述上表層的上方的第一位置、所述上表層與所述主體層之間的第二位置、所述主體層與所述下表層之間的第三位置和所述下表層的下方的第四位置中的至少一個位置設置有彈性層。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嬰幼兒爬行墊,其特徵在於,所述彈性層包括基底、周期性 地排列在所述基底上的多個密封氣泡構成的氣泡層,以及複合在所述氣泡層上表面的子表層。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嬰幼兒爬行墊,其特徵在於,當所述第一位置設置有所述彈 性層,所述子表層與所述上表層通過熱複合的方式複合。
4.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嬰幼兒爬行墊,其特徵在於,當所述第四位置設置有所述彈 性層,所述子表層與所述下表層通過熱複合的方式複合。
5.根據權利要求1-4任一所述的嬰幼兒爬行墊,其特徵在於,所述上表層、所述主體 層、所述下表層和所述彈性層的四周設置有罩邊,以包圍所述上表層、所述主體層、所述下 表層和所述彈性層的邊緣。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嬰幼兒爬行墊。其包括由聚乙烯材料製成的主體層,所述主體層的上表面設置有聚丙烯材料製成的上表層,並且所述主體層的下表面設置有聚丙烯材料製成的下表層;在所述上表層的上方的第一位置、所述上表層與所述主體層之間的第二位置、所述主體層與所述下表層之間的第三位置和所述下表層的下方的第四位置中的至少一個位置設置有彈性層。本實用新型的嬰幼兒爬行墊,能夠進一步增強爬行墊的彈性,促進嬰幼兒在爬行墊上爬行玩耍的興趣,從而有效地起到促進嬰幼兒生長發育的目的。
文檔編號B32B27/32GK201727193SQ201020267048
公開日2011年2月2日 申請日期2010年7月16日 優先權日2010年7月16日
發明者劉升 申請人:上海貝博氏兒童用品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