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顯示設備及其分屏顯示方法與流程
2023-12-09 22:14:11 1
本發明涉及顯示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顯示設備及其分屏顯示方法。
背景技術:
現有的顯示設備的顯示效果比較單一,例如顯示屏只能在一個顯示界面中顯示圖像。隨著用戶需求的增加,用戶更希望顯示設備有分屏顯示功能,例如顯示屏可以分成兩個顯示區域,不同的顯示區域顯示不同的畫面或者相同的畫面。但是現有的顯示設備中,僅僅通過軟體實現顯示圖像的分屏,對於分屏顯示的內容和顯示的效果並不能單獨設置,限制了用戶的定製化分屏顯示需求。
因此,現有技術中存在顯示設備分屏顯示模式單一的技術問題。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實施例提供一種顯示設備及其分屏顯示方法,用以實現分屏顯示。
本發明實施例提供一種分屏顯示方法,包括:
接收分屏顯示指令;
根據所述分屏顯示指令所指示的分屏比例,確定多個分屏區域;
根據所述分屏顯示指令,確定每個分屏區域的顯示參數;
將每個所述分屏區域的顯示參數發送至所述分屏區域對應的顯示控制晶片,其中,多個所述分屏區域對應至少兩個所述顯示控制晶片,所述顯示控制晶片用於根據接收的所述顯示參數控制對應的所述分屏區域的顯示。
本發明實施例中,根據用戶的分屏顯示指令確定不同分屏區域的顯示參數,可允許用戶針對每個分屏區域單獨定製顯示效果,並且不同分屏區域由不同的顯示控制晶片控制顯示,每個分屏區域的顯示內容可以單獨設置,可真正實現顯示屏的分屏顯示。
可選的,在將每個所述分屏區域的顯示參數發送至各分屏區域對應的顯示控制晶片之前,還包括:
根據多個所述分屏區域與至少兩個所述顯示控制晶片的對應關係,確定每個所述分屏區域對應的所述顯示控制晶片;並
向每個所述顯示控制晶片發送控制指令,所述控制指令用於指示所述顯示控制晶片對應的分屏區域。
由處理器根據多個所述分屏區域與至少兩個顯示控制晶片的對應關係,確定不同分屏區域對應的顯示控制晶片,不同顯示控制晶片可以在不同應用場景下控制不同的分屏區域,實現分屏顯示的多自由度。
可選的,還包括:
接收用戶指示的全屏顯示指令;
根據所述全屏顯示指令,確定預先設置的用於控制全屏顯示的顯示控制晶片;
獲取預先設置的用於全屏顯示的顯示參數;
將所述用於全屏顯示的顯示參數發送至所述顯示控制晶片。
本發明實施例中,預先設定專門用於控制全屏顯示的顯示控制晶片來進行全屏顯示,實現分屏顯示與全屏顯示的自由切換。
可選的,所述分屏顯示指令還指示每個分屏區域對應的應用程式標識;
在將每個所述分屏區域的顯示參數發送至所述分屏區域對應的顯示控制晶片之後,所述方法還包括:
根據所述應用程式標識,獲取所述應用程式標識對應的數據;並
將所述數據存儲在所述顯示控制晶片對應的存儲空間,以使所述顯示控制晶片從所述存儲空間獲取所述數據。
將不同分屏區域對應的數據按照所對應的顯示控制晶片分開存儲,分別存儲在各自對應的顯示控制晶片的存儲空間內,便於提高每個顯示控制晶片的數據讀寫速度。
可選的,在將每個所述分屏區域的顯示參數發送至所述分屏區域對應的顯示控制晶片之後,所述方法還包括:
向所述顯示控制晶片發送初始化指令,所述初始化指令用於指示所述顯示控制晶片根據接收的所述顯示參數進行對應分屏區域的顯示界面初始化。
基於相同的發明構思,本發明實施例提供一種顯示設備,包括顯示屏、處理器和多個顯示控制晶片;所述顯示屏包括由多行多列的顯示像素構成的顯示區域,每個顯示控制晶片與所述顯示區域的部分或全部顯示像素電連接,每個顯示控制晶片通過總線與所述處理器連接;
所述處理器,用於接收分屏顯示指令;根據所述分屏顯示指令所指示的分屏比例,確定多個分屏區域;根據所述分屏顯示指令,確定每個分屏區域的顯示參數;將每個所述分屏區域的顯示參數發送至所述分屏區域對應的顯示控制晶片,其中,多個所述分屏區域對應至少兩個所述顯示控制晶片;
所述顯示控制晶片,用於接收所述處理器發送的所述顯示參數,並根據接收的所述顯示參數控制對應的分屏區域的顯示。
本發明實施例中,根據用戶的分屏顯示指令確定不同分屏區域的顯示參數,可允許用戶針對每個分屏區域單獨定製顯示效果,並且不同分屏區域由不同的顯示控制晶片控制顯示,每個分屏區域的顯示內容可以單獨設置,可真正實現顯示屏的分屏顯示。
可選的,在將每個所述分屏區域的顯示參數發送至各分屏區域對應的顯示控制晶片之前,所述處理器,還用於:
根據多個所述分屏區域與至少兩個所述顯示控制晶片的對應關係,確定每個所述分屏區域對應的所述顯示控制晶片;並
向每個所述顯示控制晶片發送控制指令,所述控制指令用於指示所述顯示控制晶片對應的分屏區域。
由處理器根據多個所述分屏區域與至少兩個顯示控制晶片的對應關係,確定不同分屏區域對應的顯示控制晶片,不同顯示控制晶片可以在不同應用場景下控制不同的分屏區域,實現分屏顯示的多自由度。
可選的,所述處理器,還用於接收用戶指示的全屏顯示指令;根據所述全屏顯示指令,確定預先設置的用於控制全屏顯示的顯示控制晶片;獲取預先設置的用於全屏顯示的顯示參數;將所述用於全屏顯示的顯示參數發送至所述顯示控制晶片;
所述顯示控制晶片,還用於接收所述用於全屏顯示的顯示參數,根據所述用於全屏顯示的顯示參數,控制全屏顯示。
本發明實施例中,預先設定專門用於控制全屏顯示的顯示控制晶片來進行全屏顯示,實現分屏顯示與全屏顯示的自由切換。
可選的,所述分屏顯示指令中包括每個分屏區域對應的應用程式標識;
所述處理器,用於在將每個所述分屏區域的顯示參數發送至所述分屏區域對應的顯示控制晶片之後,根據所述應用程式標識,獲取所述應用程式標識對應的數據;並將所述數據存儲在所述顯示控制晶片對應的存儲空間;以使所述顯示控制晶片從所述存儲空間獲取所述數據;
所述顯示控制晶片,用於從所述存儲空間獲取所述數據。
將不同分屏區域對應的數據按照所對應的顯示控制晶片分開存儲,分別存儲在各自對應的顯示控制晶片的存儲空間內,便於提高每個顯示控制晶片的數據讀寫速度。
可選的,所述處理器,還用於在將每個所述分屏區域的顯示參數發送至所述分屏區域對應的顯示控制晶片之後,向所述顯示控制晶片發送初始化指令;
所述顯示控制晶片,還用於接收所述初始化指令,根據所述初始化指令,按照接收的所述顯示參數進行對應分屏區域的顯示界面初始化。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一種顯示設備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一種用戶進行分屏設置的流程示意圖;
圖3為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一種顯示設備的結構示意圖;
圖4為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一種分屏顯示方法的方法流程圖。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使本發明所解決的技術問題、技術方案以及有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結合說明書附圖對本發明的優選實施例進行說明,應當理解,此處所描述的優選實施例僅用於說明和解釋本發明,並不用於限定本發明。並且在不衝突的情況下,本申請中的實施例及實施例中的特徵可以相互組合。
本申請提供一種顯示設備,包括顯示屏、處理器和多個顯示控制晶片,顯示屏與多個顯示控制晶片連接,多個顯示控制晶片通過總線與處理器連接。如圖1所示,多個顯示控制晶片,包括顯示控制晶片1,顯示控制晶片2,…,顯示控制晶片m,其中,m取大於或等於2的正整數。顯示屏的顯示區域可以劃分為多個分屏區域,如圖1所示,顯示屏的顯示區域包括分屏區域1,分屏區域2,…,分屏區域n,其中,n取大於或等於2的正整數。這n個分屏區域與m個顯示控制晶片存在設定的對應關係。
其中,顯示屏的顯示區域由多行多列的顯示像素構成,每一顯示像素包括發光元件和驅動元件,發光元件和驅動元件位於顯示屏的顯示功能層上。根據n個分屏區域與m個顯示控制晶片之間的對應關係,每個顯示控制晶片與對應的分屏區域內的顯示像素電連接。
這多個顯示控制晶片中的一部分顯示控制晶片用於根據處理器的指令控制對應分屏區域的顯示。值得說明的是,多個顯示控制晶片中,還有至少一個控制晶片與顯示屏的全部顯示像素電連接,這至少一個顯示控制晶片用於根據處理器的指令控制全屏顯示。預先設定專門用於控制全屏顯示的顯示控制晶片來進行全屏顯示,可實現分屏顯示與全屏顯示的自由切換。
一種可選的實施例中,在接收到用戶面觸發的分屏顯示指令之後,本發明實施例中的處理器,主要用於:
接收分屏顯示指令,根據所述分屏顯示指令所指示的分屏比例,確定多個分屏區域;
根據分屏顯示指令,確定每個分屏區域的顯示參數;
將每個所述分屏區域的顯示參數發送至分屏區域對應的顯示控制晶片;
根據分屏顯示指令,獲取每個分屏區域對應的數據;
將每個分屏區域對應的數據分發給分屏區域對應的顯示控制晶片。
本發明實施例中,根據用戶的分屏顯示指令確定不同分屏區域的顯示參數,可允許用戶針對每個分屏區域單獨定製顯示效果,並且不同分屏區域由不同的顯示控制晶片控制顯示,每個分屏區域的顯示內容可以單獨設置,可真正實現顯示屏的分屏顯示。
可選的,本發明實施例中的處理器根據分屏顯示指令確定多個分屏區域之後,還用於:
根據預先存儲的分屏區域與顯示控制晶片的對應關係,確定每個分屏區域對應的顯示控制晶片;向每個顯示控制晶片發送控制指令,指示出該顯示控制晶片所對應的分屏區域。由處理器根據多個所述分屏區域與至少兩個顯示控制晶片的對應關係,確定不同分屏區域對應的顯示控制晶片,不同顯示控制晶片可以在不同應用場景下控制不同的分屏區域,實現分屏顯示的多自由度。
可選的,本發明實施例中的處理器根據分屏顯示指令,確定每個分屏區域的顯示參數,包括:
根據分屏顯示指令中指示的每個分屏區域的亮度、灰度、銳度、解析度等參數信息,以及分屏顯示指令中指示的顯示模式,如鏡像顯示模式或者獨立顯示模式,生成每個分屏區域的顯示參數,這些顯示參數用來初始化分屏區域的顯示界面的效果。
可選的,本發明實施例中的處理器將每個所述分屏區域的顯示參數發送至分屏區域對應的顯示控制晶片之後,還包括:
向每個分屏區域對應的顯示控制晶片發送初始化指令,指示顯示控制晶片按照接收的顯示參數,對分屏區域的顯示界面進行初始化操作。
可選的,本發明實施例中的處理器根據分屏顯示指令,獲取每個分屏區域對應的數據,具體包括:
根據分屏顯示指令中每個分屏區域對應的應用程式標識,獲取應用程式標識對應的數據,應用程式標識對應的數據決定了在分屏區域的顯示界面顯示的內容。應用程式標識對應的數據,為處理器、顯示控制晶片能夠識別的圖像的數組文件。
可選的,本發明實施例中的處理器獲取每個分屏區域對應的數據之後,還包括:將獲取的數據存儲在分屏區域對應的顯示控制晶片的存儲空間,以方便顯示控制晶片讀取顯示控制晶片對應的分屏區域對應的數據。將不同分屏區域對應的數據按照所對應的顯示控制晶片分開存儲,分別存儲在各自對應的顯示控制晶片的存儲空間內,便於提高每個顯示控制晶片的數據讀寫速度。
本發明實施例中的每個顯示控制晶片,主要用於:
接收處理器發送的分屏區域的顯示參數,以及讀取顯示控制晶片對應的存儲空間內存儲的分屏區域對應的數據,根據接收的顯示參數和獲取的數據控制對應的分屏區域的顯示。
可選的,在接收處理器發送的分屏區域的顯示參數之前,每個顯示控制晶片還用於:
接收處理器發送的控制指令,根據該控制指令,獲知該顯示控制晶片所要控制的分屏區域。
可選的,在接收處理器發送的分屏區域的顯示參數之後,每個顯示控制晶片還用於:
接收處理器發送的初始化指令,根據初始化指令,按照接收的分屏區域的顯示參數進行對應分屏區域的顯示界面初始化。
一種可選的實施例中,在接收到用戶面觸發的全屏顯示指令之後,本發明實施例中的處理器,還用於:
根據全屏顯示指令,確定預先設置的用於控制全屏顯示的顯示控制晶片;獲取預先設置的用於全屏顯示的顯示參數,將用於全屏顯示的顯示參數發送至所述顯示控制晶片。
在此場景下,所述顯示控制晶片,還用於接收處理器發送的用於全屏顯示的顯示參數,根據用於全屏顯示的顯示參數,控制全屏顯示。全屏顯示的方式和現有技術相同,此處不做累述。
上述實施例中,處理器接收分屏顯示指令並根據分屏顯示指令確定分屏區域,生成每個分屏區域的顯示參數的過程,與用戶面觸發分屏顯示指令,以及進行分屏區域各個參數項的設置的流程是同步進行的。
本發明實施例中,用戶通過一個軟體實現分屏顯示指令的發起,以及分屏區域的各個參數項的設置。例如通過一個屏幕參數管理系統來實現用戶面發起分屏顯示指令,以及進行分屏區域各個參數項的設置的流程。
下面結合圖2所示的具體示例進行說明。
步驟s1:用戶登錄屏幕參數管理系統,顯示屏的顯示界面上顯示可以選擇的顯示模式,可選擇分屏顯示,也可以選擇分屏顯示。
用戶如果選擇分屏顯示,用戶針對分屏顯示的每一項設置,屏幕參數管理系統都將其作為分屏顯示指令上報給本發明實施例中的處理器。
用戶如果選擇全屏顯示(圖中示意的步驟s6),屏幕參數管理系統作為處理器的一個功能模塊,會向本發明實施例中的處理器上報全屏顯示指令,全屏顯示的內容默認當前顯示界面打開的內容,無需特殊設置。
步驟s2:用戶選擇分屏顯示,並進入分屏顯示的下一設置界面;
步驟s3:用戶設置分屏比例;
用戶從預先設置的分屏比例中選擇一個分屏比例,或者用戶自定義一個分屏比例。用戶設置分屏比例後,在此分屏比例下,顯示屏劃分的多個分屏區域可以以預覽圖的方式呈現給用戶。
假如用戶設置的分屏比例為1:1:2,分屏比例對應的分屏區域預覽圖中包括3個分屏區域的大小和3個分屏區域的相對位置。用戶可以默認預覽圖中3個分屏區域相對位置,也可以拖動每個分屏區域,設置3個分屏區域的相對位置。例如用戶設置的3個分屏區域的相對位置參見圖3,這3個分屏區域分別為分屏區域1,分屏區域2,分屏區域3,分別位於顯示屏的下方、左上方和右上方。
通過這個步驟,處理器根據用戶的設置,確定分屏區域1,分屏區域2,分屏區域3在顯示屏的位置,並查找預先設置的多個分屏區域(分屏區域位置)與多個顯示控制晶片的對應關係,假如,顯示設備中預先存儲了1:1:2下分屏區域的位置與顯示控制晶片的對應關係,則處理器最終確定分屏區域1,分屏區域2,分屏區域3分別對應的顯示控制晶片,例如,如圖3所示,處理器最終確定分屏區域1對應顯示控制晶片1,分屏區域2和分屏區域3對應顯示控制晶片2。
與此同時,如圖3所示的連接關係,處理器還可以向顯示控制晶片1發送指令,指示顯示控制晶片1控制分屏區域1的顯示,向顯示控制晶片2發送指令,指示顯示控制晶片1同時控制分屏區域2和分屏區域3的顯示。
步驟s4:用戶設置每個分屏區域的顯示效果;針對每個分屏區域,步驟s4進一步包括:
步驟s41:亮度、灰度等參數項的設置;
用戶可以調節每個分屏區域的飽和度,灰度,亮度等參數。例如,用戶針對分屏區域1、分屏區域2和分屏區域3分別設置了亮度、解析度、飽和度等參數。
步驟s42:顯示類型設置,可選擇鏡像顯示模式和獨立顯示模式,如果用戶選擇獨立顯示模式,則進入步驟s43的設置界面;
例如,用戶針對分屏區域1、分屏區域2和分屏區域3設置了獨立顯示模式。那麼還需針對分屏區域1、分屏區域2和分屏區域3分別進行獨立顯示的應用程式的設置。
步驟s43:應用程式設置項的設置;
用戶在此步驟所設置某一應用程式之後,該應用程式對應的數據會獨立顯示在對應的分屏區域內。
通過這個步驟,處理器會獲取每個分屏區域對應的應用程式標識,以及該應用程式標識對應的數據。例如,用戶針對分屏區域1、分屏區域2和分屏區域3分別設置了對應的應用程式1,應用程式2,應用程式3,則處理器會獲取分屏區域1對應的應用程式為應用程式1,分屏區域2對應的應用程式為應用程式2,分屏區域3對應的應用程式為應用程式3。
用戶設置完成後,保存設置即可。
步驟s5:處理器根據用戶針對每個分屏區域進行的步驟s41至步驟s43的設置信息,生成每個分屏區域的顯示參數。
例如,根據用戶針對分屏區域1進行的步驟s41至步驟s43的上述設置信息,處理器生成分屏區域1的顯示參數,根據用戶針對分屏區域2進行的步驟s41至步驟s43的上述設置信息,處理器生成分屏區域2的顯示參數,根據用戶針對分屏區域3進行的步驟s41至步驟s43的上述設置信息,處理器生成分屏區域3的顯示參數。
如圖3所示,基於上述步驟,處理器還能夠:將分屏區域1的顯示參數發送給顯示控制晶片1,將分屏區域2的顯示參數、分屏區域3的顯示參數發送給顯示控制晶片2。其中,分屏區域2的顯示參數、分屏區域3的顯示參數攜帶有所屬分屏區域的標識,以便顯示控制晶片2能夠區分哪些顯示參數是分屏區域2的,哪些顯示參數是分屏區域3的。
在此之後處理器還能夠:向顯示控制晶片1和顯示控制晶片2發送初始化指令,這樣,顯示控制晶片1收到初始化指令之後,根據分屏區域1的顯示參數,對分屏區域1的顯示界面進行初始化;顯示控制晶片2收到初始化指令之後,根據分屏區域2的顯示參數,對分屏區域2的顯示界面進行初始化,並且根據分屏區域3的顯示參數,對分屏區域3的顯示界面進行初始化。
在此之後處理器還能夠:獲取應用程式1的數據,將其分發給顯示控制晶片1的存儲空間,獲取應用程式2的數據、應用程式3的數據,將應用程式2的數據、應用程式3的數據分發給顯示控制晶片2的存儲空間。同樣的,應用程式2的數據、應用程式3的數據攜帶有應用程式標識,以便顯示控制晶片2能夠區分哪些是分屏區域2的,哪些是分屏區域3的。
在此之後,顯示控制晶片1持續的從顯示控制晶片1的存儲空間讀取應用程式1的數據,根據應用程式1的數據驅動分屏區域1內的顯示像素進行顯示。顯示控制晶片2持續的從顯示控制晶片2的存儲空間讀取應用程式2的數據,根據應用程式2的數據驅動分屏區域2內的顯示像素進行顯示,以及讀取應用程式3的數據,根據應用程式3的數據驅動分屏區域3內的顯示像素進行顯示。
用戶通過上述步驟s1至步驟s5的分屏設置,可將顯示屏一分為二,這兩部分區域分別執行不同的操作,例如一部分用於工作界面,一部分用於遊戲界面,可實現工作遊戲兩不誤。用戶通過上述步驟s1至步驟s5的分屏設置,還可以自定義每個分屏區域的顯示效果,如設置成看電影場景下的顯示效果,設置成看書場景下的顯示效果。這樣用戶針對不同的應用場景,可以享受顯示設備帶來的更好效果。
綜上,本發明實施例中,根據用戶的分屏顯示指令確定不同分屏區域的顯示參數,可允許用戶針對每個分屏區域單獨定製顯示效果,用戶通過分屏設置,可以針對更多元化的場景定製不同的顯示效果,用戶定製的自由度很高。並且不同分屏區域由不同的顯示控制晶片控制顯示,每個分屏區域的顯示內容可以單獨設置,可真正實現顯示屏的分屏顯示。
另外,通過分屏設置,還可以達到省電的效果,在低電量時,用戶通過分屏設置,可以縮小顯示區域,不需要顯示的區域可設置成黑屏,進而達到節省電量的目的。
基於上述顯示設備的內容,如圖4所示,本發明實施例提供一種分屏顯示方法,包括:
步驟401,顯示設備接收分屏顯示指令;
步驟402,顯示設備根據分屏顯示指令所指示的分屏比例,確定多個分屏區域;
步驟403,顯示設備根據分屏顯示指令,確定每個分屏區域的顯示參數;
步驟404,顯示設備將每個分屏區域的顯示參數發送至分屏區域對應的顯示控制晶片,其中,多個分屏區域對應至少兩個顯示控制晶片,顯示控制晶片用於根據接收的顯示參數控制對應的分屏區域的顯示。
本發明實施例中,根據用戶的分屏顯示指令確定不同分屏區域的顯示參數,可允許用戶針對每個分屏區域單獨定製顯示效果,並且不同分屏區域由不同的顯示控制晶片控制顯示,每個分屏區域的顯示內容可以單獨設置,可真正實現顯示屏的分屏顯示。
上述方法流程由顯示設備中的處理器執行,或者上述方法流程由與處理器功能相同的功能模塊執行,具體內容參見上述實施例,此處不再累述。
可選的實施例中,在步驟404之前,還包括:
根據多個所述分屏區域與至少兩個所述顯示控制晶片的對應關係,確定每個所述分屏區域對應的所述顯示控制晶片;並
向每個所述顯示控制晶片發送控制指令,所述控制指令用於指示所述顯示控制晶片對應的分屏區域。
由處理器根據多個所述分屏區域與至少兩個顯示控制晶片的對應關係,確定不同分屏區域對應的顯示控制晶片,不同顯示控制晶片可以在不同應用場景下控制不同的分屏區域,實現分屏顯示的多自由度。
可選的實施例中,在步驟404之後,還包括:
處理器向所述顯示控制晶片發送初始化指令,所述初始化指令用於指示所述顯示控制晶片根據接收的所述顯示參數進行對應分屏區域的顯示界面初始化。
可選的實施例中,所述分屏顯示指令還指示每個分屏區域對應的應用程式標識;根據這一對應關係,在步驟404之後,還包括:
根據所述應用程式標識,獲取所述應用程式標識對應的數據;並
將所述數據存儲在所述顯示控制晶片對應的存儲空間,以使所述顯示控制晶片從所述存儲空間獲取所述數據。將不同分屏區域對應的數據按照所對應的顯示控制晶片分開存儲,分別存儲在各自對應的顯示控制晶片的存儲空間內,便於提高每個顯示控制晶片的數據讀寫速度。
可選的,顯示設備除了接收分屏顯示指令之外,還接收全屏顯示指令,因此,除了上述方法流程,可選的實施例中,上述方法流程還包括:
處理器接收用戶指示的全屏顯示指令;根據全屏顯示指令,確定預先設置的用於控制全屏顯示的顯示控制晶片;獲取預先設置的用於全屏顯示的顯示參數;將用於全屏顯示的顯示參數發送至顯示控制晶片。
在顯示控制晶片接收用於全屏顯示的顯示參數之後,根據用於全屏顯示的顯示參數,控制全屏顯示。
本發明實施例中,預先設定專門用於控制全屏顯示的顯示控制晶片來進行全屏顯示,實現分屏顯示與全屏顯示的自由切換。
儘管已描述了本發明的優選實施例,但本領域內的技術人員一旦得知了基本創造性概念,則可對這些實施例作出另外的變更和修改。所以,所附權利要求意欲解釋為包括優選實施例以及落入本發明範圍的所有變更和修改。
顯然,本領域的技術人員可以對本發明進行各種改動和變型而不脫離本發明的精神和範圍。這樣,倘若本發明的這些修改和變型屬於本發明權利要求及其等同技術的範圍之內,則本發明也意圖包含這些改動和變型在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