處理含砷廢水的方法
2023-09-21 23:53:25
>初始水處理後水pH1.211.512.012.512.7As含量(mg/l)11000210493.61.4實施例2熟石灰被加入到與實施例1相同的廢水中調整pH值到12.0。通過孔徑1μm的玻璃過濾器過濾廢水。然後,向濾液中加入作為鐵鹽的氯化鐵,並通過孔徑1μm的玻璃過濾器過濾。檢驗鐵鹽加入量和處理後水As含量之間的關係。結果如表3所示。結果表明即使在初始廢水中As濃度高達11000mg/l也可通過二步處理降至0.1mg/l或更低,即用熟石灰處理,然後加入鐵鹽的量應使Fe/As的重量比為5或更大。因此發現可容易地實現JapanesePrimeMinster’sOffice法規規定的0.1mg/l或更低砷排放物標準。表3<實施例3熟石灰被加入到與實施例1相同的廢水中調整pH值到12.0。通過孔徑1μm的玻璃過濾器過濾廢水。所得汙泥在200℃乾燥,直到水含量降至20%或更低。在培燒爐中培燒乾燥後汙泥,檢驗培燒條件和培燒產物滲出As濃度之間的關係。結果如表4和圖3所示。結果表明,培燒產物滲出As濃度依據培燒溫度變化明顯。在500℃培燒後滲出濃度幾乎不變,即使經過很長時間,在550℃或更高下培燒,它急劇下降。已發現通過在550℃下培燒1.5小時或在600-700℃下1小時,可容易實現JapaneseWasteDisposalLaw實施條例規定的0.3mg/l或更低的砷限制。表4權利要求1.一種處理含砷廢水的方法,包括向含砷廢水中加入鈣化合物調整pH值到12或更高;將其分離成固體和液體(第一次固液分離);培燒所得汙泥,固液分離後向處理後溶液加入鐵鹽調整pH值到6-9;再將後者分離為固體和液體(第二次固液分離)。2.一種處理含砷廢水的方法,包括向含砷廢水中加入氧化劑將廢水中三價砷氧化為五價砷;加入鈣化合物調整pH值到12或更高;將其分離成固體和液體(第一次固液分離);培燒所得汙泥,固液分離後向處理後溶液加入鐵鹽調整pH值到6-9;再將後者分離為固體和液體(第二次固液分離)。3.根據權利要求1或2的處理含砷廢水的方法,其中,第二次固液分離後,汙泥返回到未處理的廢水中或第一次固液分離後的廢水中。4.根據權利要求1或2的處理含砷廢水的方法,其中,加入鐵鹽的量保持加入鐵鹽的鐵組分與廢水中砷的重量比(Fe/As)在5至20範圍。5.根據權利要求3的處理含砷廢水的方法,其中,加入鐵鹽的量保持加入鐵鹽的鐵組分與廢水中砷的重量比(Fe/As)在5至20範圍。6.根據權利要求1,2和5任一項的處理含砷廢水的方法,其中,汙泥的培燒溫度在550至700℃範圍。7.根據權利要求3的處理含砷廢水的方法,其中,汙泥的培燒溫度在550至700℃範圍。8.根據權利要求4的處理含砷廢水的方法,其中,汙泥的培燒溫度在550至700℃範圍。全文摘要本發明提供一種處理含砷廢水的方法,包括,如必要向含砷廢水中加入氧化劑將廢水中三價砷氧化為五價砷;加入鈣化合物調整pH值到12或更高;將其分離成固體和液體(第一次固液分離);培燒所得汙泥,同時在固液分離後向處理後溶液加入鐵鹽調整pH值到6-9;再將其分離為固體和液體(第二次固液分離)。根據本發明,有可能從廢水中有效地脫除砷並產生處理後水滿足各種環境法規下的各種限制規定,同時使從廢水中分離出的含砷汙泥在後續步驟中變成無害的。文檔編號C02F1/52GK1155519SQ9611674公開日1997年7月30日申請日期1996年12月27日優先權日1996年1月16日發明者橫瀨守,藤田浩,田尾幸三,馬場博,神吉秀起,四海闌子申請人:三菱重工業株式會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