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遙控方法和智能移動終端與流程
2023-09-21 07:59:40 2

本發明涉及設備遙控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遙控方法和智能移動終端。
背景技術:
當前,電視、空調等設備的遙控器,基本都是一個實體的按鍵工具,通過紅外線傳遞按鍵消息來實現對於相應設備的遙控功能。
在這種傳統的遙控方式下,每一臺設備都各自需要一個遙控工具,即遙控器,不僅浪費資源,並且各個遙控器均需要收納和管理,使用時還需要注意區分不同設備的遙控器。當一個家庭中的電器設備較多時,相應的遙控器也會增多,上述問題將更加明顯。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提供一種遙控方法和智能移動終端,以解決現有技術中各個設備分別需要一個實體遙控器的問題。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申請提供的技術方案如下:
一種遙控方法,應用於智能移動終端;所述遙控方法包括:
通過相應設備的虛擬遙控器頁面接收控制信息;
根據所述控制信息生成鍵值消息;
將所述鍵值消息發送至伺服器,使所述伺服器處理並轉發至相應設備。
優選的,在所述將所述鍵值消息發送至伺服器之後,還包括:
通過伺服器接收相應設備的返回消息。
優選的,在所述通過相應設備的虛擬遙控器頁面接收控制信息之前,還包括:
與伺服器建立通信連接。
優選的,在所述通過相應設備的虛擬遙控器頁面接收控制信息之前,還包括:
接收相應設備的虛擬遙控器的繪製信息。
優選的,所述通過相應設備的虛擬遙控器頁面接收控制信息,包括:
通過微信內置瀏覽器中相應設備的虛擬遙控器頁面接收控制信息。
優選的,所述將所述鍵值消息發送至伺服器包括:
通過websocket將所述鍵值消息發送至伺服器。
一種智能移動終端,包括:
控制信息接收模塊,用於通過相應設備的虛擬遙控器頁面接收控制信息;
鍵值消息生成模塊,用於根據所述控制信息生成鍵值消息;
鍵值消息發送模塊,用於將所述鍵值消息發送至伺服器,使所述伺服器處理並轉發至相應設備。
優選的,還包括:
返回消息接收模塊,用於在所述將所述鍵值消息發送至伺服器之後,通過伺服器接收相應設備的返回消息;
通信連接模塊,用於與伺服器建立通信連接;
繪製模塊,用於在所述通過相應設備的虛擬遙控器頁面接收控制信息之前,接收相應設備的虛擬遙控器的繪製信息。
優選的,所述智能移動終端為手機。
優選的,所述相應設備為:電視或者空調。
本發明提供的所述遙控方法和智能移動終端,採用智能移動終端通過相應設備的虛擬遙控器頁面接收控制信息;然後根據所述控制信息生成鍵值消息;再將所述鍵值消息發送至伺服器,使所述伺服器處理並轉發至相應設備;進而通過智能移動終端中相應設備的虛擬遙控器代替現有技術中的實體遙控器,分別實現對於各個設備的遙控功能,避免了現有技術中採用實體遙控器帶來的資源浪費、需要收納和管理及區分的問題。
附圖說明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發明實施例或現有技術內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或現有技術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內的附圖僅僅是本發明的一些實施例,對於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
圖1是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遙控方法的流程圖;
圖2是本發明另一實施例提供的遙控方法的流程圖;
圖3是本發明另一實施例提供的智能移動終端的結構示意圖;
圖4是本發明另一實施例提供的智能移動終端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本申請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申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申請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於本申請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作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於本申請保護的範圍。
本發明提供一種遙控方法,以解決現有技術中各個設備分別需要一個實體遙控器的問題。
該遙控方法應用於智能移動終端,具體的,該遙控方法參見圖1,包括:
s101、通過相應設備的虛擬遙控器頁面接收控制信息;
具體的,在該智能移動終端上可以預設有多個虛擬遙控器,分別用於遙控不同的設備,比如空調、電視等設備;用戶可以通過其想要遙控的設備所對應的虛擬遙控器頁面,進行控制信息的輸入,比如按下虛擬遙控器頁面上顯示的按鍵,則該智能移動終端內的軟體將接收到對應的控制信息。
s102、根據控制信息生成鍵值消息;
該智能移動終端內的軟體將根據上述控制信息,生成能夠被伺服器接收的鍵值消息,以實現對相應設備的遙控功能。不同設備所對應的鍵值消息可能格式有所不同,此處不做具體限定,視其具體應用環境而定,均在本申請的保護範圍內。
s103、將鍵值消息發送至伺服器,使伺服器處理並轉發至相應設備。
伺服器接收到該鍵值消息後,進行相應的處理,使能夠被伺服器接收的鍵值消息轉換為能夠被相應設備接收的鍵值消息,並將該消息轉發至相應設備;進而代替實體遙控器實現其遙控功能。
本實施例提供的該遙控方法,通過智能移動終端中相應設備的虛擬遙控器代替現有技術中的實體遙控器,分別實現對於各個設備的遙控功能,避免了現有技術中採用實體遙控器帶來的資源浪費、需要收納和管理及區分的問題。
本發明另一實施例還提供了另外一種遙控方法,參見圖2,包括:
s201、通過相應設備的虛擬遙控器頁面接收控制信息;
s202、根據控制信息生成鍵值消息;
s203、將鍵值消息發送至伺服器,使伺服器處理並轉發至相應設備;
s204、通過伺服器接收相應設備的返回消息。
在設備接收到伺服器的鍵值消息之後,根據該鍵值消息的功能,設備將做出相應的操作;當設備完成相應操作後,還可以返回一個是否響應成功的消息給伺服器,通過伺服器轉發至該智能移動終端。
優選的,在步驟s201之前,還包括:
與伺服器建立通信連接。
與伺服器建立通信連接後,智能移動終端才能與伺服器進行通信,進而通過伺服器實現對設備的遙控功能;當然,在此之前,各個需要通過該智能移動終端實現遙控功能的設備,均需要與伺服器建立連接,其具體連接方式此處不做具體限定。
優選的,在上述實施例的基礎之上,圖1中的步驟s103和圖2中的步驟s203、將鍵值消息發送至伺服器包括:
通過websocket將鍵值消息發送至伺服器。
在具體的實際應用中,可以通過websocket協議實現智能移動終端與伺服器之間的通信連接。此處僅為一種示例,並不一定限定於此。
另外,優選的,在步驟s201之前,還包括:
接收相應設備的虛擬遙控器的繪製信息。
虛擬遙控器頁面為網頁,可以根據具體應用環境進行修改,生成新的虛擬遙控器,利於多設備的擴展應用。
具體的,可以利用html(hypertextmarkuplanguage,超文本標記語言)和css(cascadingstylesheets,層疊樣式表)知識在html頁面中繪出虛擬遙控器的基本按鍵,比如3*4格子的數字按鍵、確認鍵和返回按鍵等,此處不做具體限定,能夠實現對於各個設備的遙控功能即可,均在本申請的保護範圍內。
優選的,在上述實施例的基礎之上,圖1中的步驟s101和圖2中的步驟s201、通過相應設備的虛擬遙控器頁面接收控制信息,具體包括:
通過微信內置瀏覽器中相應設備的虛擬遙控器頁面接收控制信息。
當然,在具體的實際應用中,也可以採用其他瀏覽器實現虛擬遙控器的繪製和控制信息輸入,此處不做具體限定,均在本申請的保護範圍內。
本發明另一實施例還提供了一種智能移動終端,參見圖3,包括:
控制信息接收模塊101,用於通過相應設備的虛擬遙控器頁面接收控制信息;
鍵值消息生成模塊102,用於根據控制信息生成鍵值消息;
鍵值消息發送模塊103,用於將鍵值消息發送至伺服器,使伺服器處理並轉發至相應設備。
優選的,在圖3的基礎之上,參見圖4,該智能移動終端還包括:
返回消息接收模塊104,用於在將鍵值消息發送至伺服器之後,通過伺服器接收相應設備的返回消息;
通信連接模塊105,用於與伺服器建立通信連接;
繪製模塊106,用於在通過相應設備的虛擬遙控器頁面接收控制信息之前,接收相應設備的虛擬遙控器的繪製信息。
優選的,該智能移動終端為手機。
本實施例中通過手機遙控電視或空調等設備,將家庭電器集中在一個設備(手機)上進行遙控控制,進而更加趨近智能生活。
或者,該智能移動終端也可以為平板電腦或一個集成設備,此處不做具體限定,能夠實現上述功能的智能移動終端均在本申請的保護範圍內。
優選的,該相應設備為:電視或者空調。
在具體的實際應用中,該相應設備可以為任意能夠被相應遙控器遙控的設備,此處僅為一種示例,並不一定限定於電視或者空調,可以視其具體應用環境而定,均在本申請的保護範圍內。
值得說明的是,上述伺服器可以是利用websocket按照標準的遙控器按鍵鍵值搭建的一個處理推送消息的後臺,進行相關消息的接收處理和轉發。主要包括,接收來自智能移動終端(手機)的鍵值消息、發送給相應設備(電視)處理後的鍵值消息、接收相應設備被遙控成功後的返回消息、發送返回消息通知智能移動終端。
當該相應設備為電視時,其電視機頂盒需要與伺服器建立websocket通信連接,接收發送對應的鍵值消息,在電視頁面上做出處理並返回相應的結果。
其餘工作原理與上述實施例相同,此處不再一一贅述。
本發明中各個實施例採用遞進的方式描述,每個實施例重點說明的都是與其他實施例的不同之處,各個實施例之間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參見即可。對於實施例公開的裝置而言,由於其與實施例公開的方法相對應,所以描述的比較簡單,相關之處參見方法部分說明即可。
以上所述,僅是本發明的較佳實施例而已,並非對本發明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雖然本發明已以較佳實施例揭露如上,然而並非用以限定本發明。任何熟悉本領域的技術人員,在不脫離本發明技術方案範圍情況下,都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方法和技術內容對本發明技術方案做出許多可能的變動和修飾,或修改為等同變化的等效實施例。因此,凡是未脫離本發明技術方案的內容,依據本發明的技術實質對以上實施例所做的任何簡單修改、等同變化及修飾,均仍屬於本發明技術方案保護的範圍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