椎間盤雷射汽化穿刺針的製作方法
2023-09-21 22:57:10 2
專利名稱:椎間盤雷射汽化穿刺針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醫療器械領域,尤其涉及雷射汽化穿刺的醫療器械,特別為一種椎間盤雷射汽化穿刺針。
背景技術:
椎間盤突出是頸肩腰腿痛最常見的病因,我國每年比上年新發病例逾2000萬人。椎間盤突出症的治療通常分手術療法和非手術療法。手術療法損傷大、風險大、費用高,非手術療法療效低、療程長。椎間盤雷射汽化髓核摘除治療椎間盤突出症是介於手術療法與非手術療法之間的一種介入療法,俗稱「針眼裡的椎間盤手術」,是目前較為先進、有效的治療方法。現有椎間盤雷射汽化髓核摘除術可分別對腰椎和頸椎施行。腰椎於腰椎棘突旁開6~8cm,在CT或X線監測下行後外側入路椎間盤內穿刺;頸椎於氣管旁在CT或X線監測下行前外側入路椎間盤內穿刺。穿刺時採用傳統的型號為16G的穿刺針,針杆外徑為1.61mm,針長為170mm,穿刺深度為12cm左右。採用傳統的16G穿刺針施行椎間盤雷射汽化髓核摘除術,穿刺針針杆較粗,且穿刺深度太深,穿過的人體組織較多,例如腰椎穿刺路徑經過皮膚→皮下脂肪→腰背筋膜→腰方肌→腰大肌→椎間盤纖維環-→椎間盤髓核等。其缺點為1、可控性差。醫師難以控制穿刺進入的確切部位;2、療效差。由前述穿刺難以進入確切部位,不能達到醫師設計的最佳方案的效果,影響療效;3、損傷大。由於穿刺針針杆較粗和穿刺時難以控制,易於損傷其他器官和人體組織;4、穩定性差。由於穿刺針穿刺長度太長,穿刺完畢後行雷射汽化時,穿刺針會搖擺不定或移動位置,不能穩定有效地進行雷射汽化,甚至雷射汽化作用於錯誤部位,造成脊髓和神經根等損傷,或引起截癱、死亡等重大醫療意外事故。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針對上述採用傳統的16G穿刺針施行椎間盤雷射汽化髓核摘除術存在的問題,設計出一種改進型的椎間盤雷射汽化穿刺針,通過專用的穿刺方法,用於施行椎間盤雷射汽化髓核摘除術,能夠減少穿刺深度,提高穿刺的準確性和可靠性,減少穿刺對正常器官、組織的意外損傷,提高療效,避免重大醫療意外事故。
本實用新型採用如下技術措施實現以上目的。
一種椎間盤雷射汽化穿刺針,它包括有針體,所述針體包括針管和針芯,針管套在針芯之外二者成為一體。所述針管上依序有針管尖、針管杆、針管座、定位槽,所述針芯上依序有針芯尖、針芯杆、針芯座、定位銷,針管上的定位槽與針芯上的定位銷卡接。其特徵在於,所述針管外徑在大於或等於1.06mm到小於或等於1.48mm的範圍,內徑d在大於或等於0.7mm到小於或等於1.12mm的範圍,所述針體長度L在大於或等於70mm到小於或等於120mm的範圍,優選大於或等於90mm到小於或等於110mm的範圍。
本實用新型還可以通過以下技術解決方案來進一步實現前述新進型椎間盤雷射汽化穿刺針,其中所述針管活套在針芯之外二者成為一體的針體,其頂部由針管尖和針芯尖形成圓錐體形狀的針頭,採用角尺形定位槽進行針芯定位。
本實用新型採用較細的針管杆和較短的針體長度,採取與其配套專用的方法進行穿刺。因此,本實用新型在施行椎間盤雷射汽化髓核摘除術穿刺時,大大減少了穿刺深度,穿刺針易於控制,穿刺的準確性較好,能夠大大減少對人體器官和正常組織的意外損傷。帶有圓錐體形狀尖銳的針頭,更有利於穿刺操作,更能夠減少對人體器官和正常組織的損傷。在雷射汽化中,由於針體短,其穩定性亦較好,避免由於針體易於移動位置而雷射作用於錯誤部位,造成脊髓和神經根等損傷,或引起截癱、死亡等重大醫療意外事故甚至死亡,
圖1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一的剖視示意圖;圖2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二的剖視示意圖;圖3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三的剖視示意圖;圖4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三的A向示意視圖;圖5為本實用新型深度線示意圖一;圖6為本實用新型深度線示意圖二。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說明。
實施例一如圖1所示,本實施例的針管包括針管尖8、針管杆5、針管座3和定位槽2,針芯包括針芯尖7、針芯杆6、針芯座1和定位銷4。針管外表光滑,內芯通透。針管活套在針芯之外構成整個針體,針芯座1上部緊靠針管座3下部確定針芯套入針管到位後的軸向位置,定位銷4定位在定位槽2中,使套入針管的針芯不作周向轉動。本實用新型針體的長度L為70~120mm,針管杆5外徑D為1.06~1.48mm,內徑為0.7~1.12mm。如圖5所示,在針管杆5外表面,以針管尖8上頂端為起始位置,向下每隔1cm制有一深度線15,用以指示穿刺深度。本實用新型在施行椎間盤雷射汽化髓核摘除術時,在CT或X線監測下,於腰椎棘突旁開1cm左右,使用本實用新型穿刺針從小關節內側緣進入椎間盤,其路徑經過皮膚→皮下脂肪→韌帶→椎間盤纖維環→椎間盤骨髓核,穿刺深度為5cm左右。
實施例二如圖2所示,本實施例構造基本與實施例一相彷,不同之處在於針管包括針管尖11、針管杆9,針芯包括針芯尖12、針芯杆10,由針芯套入針管的針芯尖12和針管尖11構成尖銳的針頭呈圓錐體形狀,針管尖11與針管杆9表面以光滑圓弧過渡連接。如圖6所示,在針管杆9的外表面,以針管尖11上頂端為起始位置,向下每隔1cm制有一深度線15,用以指示穿刺深度。其工作過程與實施例一雷同,在此不在贅述。
實施例三如圖3、圖4所示,本實施例構造基本與實施例二相彷,不同之處在於針管包括定位槽14,針芯包括定位銷13。定位槽14呈角尺形,其含有縱向槽和橫向槽。縱向槽下端在針管座3的下端向外(下)開口,縱向槽上端和橫向槽連通。針芯套入針管時,定位銷13先軸向進入定位槽14的縱向槽,其抵達定位槽14的橫向槽位置後,周向轉動針芯,使定位銷13進入定位槽14橫向槽的末端卡接定位,可控制針芯不作軸向來回移動。有了上述角尺形定位槽的定位作用,在穿刺操作時,單握持穿刺針的針管杆9部位,不需同時握住針芯座1,也不會受穿刺的阻力致使針芯縮回,便於穿刺操作。其餘的工作過程與實施例一雷同,在此不在贅述。
除上述實施例外,本實用新型還可以有其他實施方式。例如,露出針管的針芯座的徑向截面可為矩形、也可為圓形、橢圓形或正多邊形,軸向截面可為矩形,也可為軸臺形、葫蘆形等,以方便拿捏;針管和針芯的定位,採用針管座內腔內螺紋和針芯座外周外螺紋的螺紋固定連接;穿刺針也可用於注射藥物等其他場合;等等。凡是採用等同替換或等效變換形成的技術方案,均屬於本實用新型要求的保護範圍。
權利要求1.一種椎間盤雷射汽化穿刺針,包括有針體,所述針體包括針管和針芯,針管活套在針芯之外二者成為一體,所述針管依序有針管尖、針管杆、針管座和定位槽,所述針芯依序有針芯尖、針芯杆、針芯座和定位銷,針管上的定位槽與針芯上的定位銷卡接,其特徵在於,所述針管外徑D在大於或等於1.06mm到小於或等於1.48mm的範圍,內徑d在大於或等於0.7mm到小於或等於1.12mm的範圍,所述針體長度L在大於或等於70mm到小於或等於120mm的範圍。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椎間盤雷射汽化穿刺針,其特徵在於所述針體長度L在大於或等於90mm到小於或等於110mm的範圍。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椎間盤雷射汽化穿刺針,其特徵在於所述針管活套在針芯之外二者成為一體的針體,其頂部由針管尖和針芯尖形成尖銳的圓錐體形狀的針頭。
4.根據權利要求1或3所述的椎間盤雷射汽化穿刺針,其特徵在於所述定位槽呈角尺形,其含有縱向槽和橫向槽,縱向槽下端在針管座的下端向外開口,縱向槽上端和橫向槽連通,所述定位銷在定位槽的橫向槽端部卡接定位。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椎間盤雷射汽化穿刺針,其特徵在於所述針管杆外表面制有深度線。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椎間盤雷射汽化穿刺針,其特徵在於所述針管杆外表面的深度線,以針管尖上頂端為起始位置,向下每隔1cm制有一條。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雷射汽化穿刺的醫療器械,為一種椎間盤雷射汽化穿刺針,包括有針體,所述針體包括針管和針芯,針管活套在針芯之外二者成為一體,所述針管依序有針管尖、針管杆、針管座和定位槽,所述針芯依序有針芯尖、針芯杆、針芯座和定位銷,針管上的定位槽與針芯上的定位銷卡接,所述針管外徑D在大於或等於1.06mm到小於或等於1.48mm的範圍,內徑d在大於或等於0.7mm到小於或等於1.12mm的範圍,所述針體長度L在大於或等於70mm到小於或等於120mm的範圍。本實用新型在施行椎間盤雷射汽化髓核摘除術穿刺時,穿刺針易於控制,穿刺的準確性較好,能夠大大減少對人體器官和正常組織的意外損傷。
文檔編號A61B18/20GK2796659SQ20052006975
公開日2006年7月19日 申請日期2005年3月11日 優先權日2005年3月11日
發明者周建斌, 丁家祥, 吳如雷, 蔡國芳, 董洪根, 朱玉健, 王開舫, 酈紅英, 胡美, 李寶東 申請人:丹陽市中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