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煤泥沉降速度測定方法
2023-09-21 07:18:00 1
一種煤泥沉降速度測定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公開了一種煤泥沉降速度測定方法,包括如下步驟:步驟1:在濃縮機上安裝具有刻度的探杆;步驟2:啟動所述濃縮機,然後向緩衝池中添加絮凝劑;步驟3:將所述探杆垂直於所述緩衝池插入煤泥水中,記錄所述緩衝池中的清水高度h1;步驟4:間隔時間t後,再次將所述探杆垂直於所述緩衝池插入煤泥水中,記錄所述緩衝池中的清水高度h2;步驟5:計算所述煤泥的沉降速度V=(h2-h1)/t。本發明提供的煤泥沉降速度測定方法能夠對煤泥的沉降速度進行實時監測,進而可以根據所監測的沉降速度調整絮凝劑的添加量,避免絮凝劑的浪費,同時避免煤泥沉降速度過快而對生產設備造成損壞。
【專利說明】一種煤泥沉降速度測定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一種測定方案,尤其涉及一種煤泥沉降速度測定方法。
【背景技術】
[0002]煤泥水是原煤在水中經過分級、脫泥、精選、脫水等作業後分選出的產物,其中殘留有大量粒度小於0.5mm的顆粒。煤泥水因其成分不同,性質不穩定,處理工藝複雜,一直是洗煤廠處理的難點,煤泥水進入濃縮機後,如果加入的絮凝劑量過少,會造成煤泥無法沉降,從而造成煤泥懸浮,隨溢流進入循環水中,使選煤廠循環水狀況惡化,造成惡性循環;反之,如果加入的絮凝劑量過多,則會造成煤泥沉降速度過快,造成大量煤泥堆積於濃縮機底部和濃縮機耙子上,嚴重時導致耙子無法轉動,從而損壞設備。實際生產過程中,由於濃縮機中的煤泥水循環系統和循環水濃度的波動大,造成煤泥量的波動,隨著煤泥量的波動,絮凝劑添加與調整難以及時奏效。此外,當煤泥水濃度高時,大量添加絮凝劑還會造成系統呈「膠濁」。可見,上述問題造成絮凝劑的浪費或者生產設備的損壞,最終導致生產成本的升聞。
【發明內容】
[0003]針對現有技術存在的問題,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煤泥沉降速度測定方法,該方法能夠對煤泥的沉降速度進行實時監測,從而控制絮凝劑的添加量。
[0004]本發明的目的通過下述技術方案實現:
[0005]一種煤泥沉降速度測定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0006]步驟1:在濃縮機上安裝具有刻度的探杆,所述探杆能夠在豎直方向上移動;
[0007]步驟2:啟動所述濃縮機,使所述濃縮機的耙子圍繞所述濃縮機的旋轉軸心開始旋轉,然後向緩衝池中添加絮凝劑,使所述緩衝池中的煤泥開始沉降;
[0008]步驟3:將所述探杆垂直於所述緩衝池插入煤泥水中,直至所述探杆無法下沉為止,提起所述探杆,記錄所述緩衝池中第一測定點的清水高度Ii1 ;
[0009]步驟4:間隔時間t後,再次將所述探杆垂直於所述緩衝池插入煤泥水中,直至所述探杆無法下沉為止,提起所述探杆,記錄所述緩衝池中的第二測定點的清水高度h2 ;
[0010]步驟5:計算所述煤泥的沉降速度V= Qi2-1i1) /t。
[0011]進一步地,步驟I中,所述探杆與所述濃縮機的旋轉軸心之間的距離為所述濃縮機的旋轉圓周與所述旋轉軸心之間距離的1/2-1/3。
[0012]進一步地,步驟4中,所述間隔時間t為10-20s。
[0013]進一步地,所述探杆的第一測定點和第二測定點均位於所述耙子的旋轉前進方向的後方。
[0014]進一步地,所述第一測定點或者所述第二測定點與所述濃縮機的旋轉軸心之間的連線與所述耙子在水平面的投影形成45° -90°的夾角。
[0015]進一步地,所述第一測定點與所述第二測定點之間的距離為4m_6m。[0016]進一步地,所述第一測定點與所述第二測定點之間的距離為5m。
[0017]進一步地,所述第一測定點和第二測定點距離所述緩衝池的邊緣lm_2m。
[0018]進一步地,所述濃縮機上安裝有1-2根所述探杆。
[0019]本發明提供的煤泥沉降速度測定方法能夠對煤泥的沉降速度進行實時監測,進而可以根據所監測的沉降速度調整絮凝劑的添加量,避免絮凝劑的浪費,同時避免煤泥沉降速度過快而對生產設備造成損壞。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20]圖1是本發明一種優選的煤泥沉降速度測定方法流程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21]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明的一個優選實施例進行詳細描述。其中相同的零部件用相同的附圖標記表示。需要說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詞語「前」、「後」、「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圖中的方向,詞語「內」和「外」分別指的是朝向或遠離特定部件幾何中心的方向。
[0022]如圖1所示,本發明提供的煤泥沉降速度測定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0023]步驟1:在濃縮機上安裝具有刻度的探杆,所述探杆能夠在豎直方向上移動;
[0024]在步驟I中,本發明以濃縮機作為支架來固定帶有刻度的探杆,從而在便於利用探杆上的刻度測定水位,優選地,所述探杆與所述濃縮機的旋轉軸心之間的距離為所述濃縮機的旋轉圓周與所述旋轉軸心之間距離的1/2-1/3,從而便於觀察濃縮機的耙子的旋轉位置,避免探杆深入水中後與轉動運行中的耙子相撞。本領域技術人員應該理解的是,上述探杆的裝配位置僅是本發明的一種優選方案,本發明還可以根據實際安裝環境,將所述探杆安裝在其它便於觀察位置,此處不再贅述。
[0025]為了減少測量誤差,本實施例可優選地在所述濃縮機的不同位置設置多根帶有刻度的探杆,考慮到操作的方便性,提高測定效率,本實施例優選地在所述濃縮機上安裝有1-2根所述探杆。當然,本領域技術人員在實際安裝過程中還可以結合承裝煤泥水的緩衝池的大小及形狀來安裝適合數量的探杆。
[0026]步驟2:啟動所述濃縮機,使所述濃縮機的耙子圍繞所述濃縮機的旋轉軸心開始旋轉,然後向緩衝池中添加絮凝劑,使所述緩衝池中的煤泥開始沉降。
[0027]本領域技術人員應該理解的是,所述煤泥的發生穩定的沉降後,即可開始下一步操作,從而避免由於沉降速度的不穩定而導致的測量誤差。
[0028]步驟3:將所述探杆垂直於所述緩衝池插入煤泥水中,直至所述探杆無法下沉為止,提起所述探杆,記錄所述緩衝池中第一測定點的清水高度hi。
[0029]本領域技術人員應該注意的是,探杆伸入緩衝池中停留的時間應該儘可能地短,從而降低誤差時間,但是,如果探杆在水中停留時間過短,煤泥很難在探杆上附著,從而導致難於辨認探杆上清水和黑水分界線,即不易測定出清水的高度。因此,本實施例優選地在所述探杆伸入緩衝池l_2s後提起,並記錄所述緩衝池中的清水高度比。
[0030]步驟4:間隔時間t後,再次將所述探杆垂直於所述緩衝池插入煤泥水中,直至所述探杆無法下沉為止,提起所述探杆,優選地,l-2s後提起所述探杆,記錄所述緩衝池中第二測定點的清水高度h2,本步驟中的間隔時間t優選地為10-20s。
[0031]本領域技術人員應該理解的是,所述濃縮機的耙子在緩衝池中不停地轉動,從而會對沉降下來的煤泥帶來一定的擾動,為了降低擾動的幹擾,在步驟3和步驟4的測定清水高度的過程中,本實施例優選地將所述探杆的第一測定點和第二測定點設置於所述耙子的旋轉前進方向的後方,更優選地,所述第一測定點或者所述第二測定點與所述濃縮機的旋轉軸心之間的連線與所述耙子在水平面的投影形成45° -90°的夾角,即當所述耙子轉過45° -90°的夾角後再對第一測定點或者第二測定點的清水高度進行測量,即在所述耙子兩次轉動之間進行第一測定點和第二測定點的測量,從而使耙子對煤泥的擾動幹擾降到最低。
[0032]由於緩衝池中煤泥沉降主要集中在緩衝池的中央,緩衝池的邊緣的煤泥沉降量較少,因此,本發明在實施過程中,測定點應該儘可能地集中在緩衝池的中央,避免在緩衝池的邊緣位置進行測定。藉此,在上述實施例的基礎上,為了使測量數據更具有代表性,本實施例優選地將所述第一測定點和第二測定點設置在距離所述緩衝池的邊緣lm-2m的位置。當然,距離緩衝池邊緣lm-2m的位置僅是本實施例用於設置測定點的一種優選方案,本發明還可以根據緩衝池的大小及形狀對測定點的位置進行相應調整,此處不再贅述。
[0033]此外,為了進一步地降低測量誤差,步驟3的中的第一測定點優選地與步驟4的第二測定點之間的距離為4m-6m,更優選地,所述第一測定點與所述第二測定點之間的距離為5m。當然,上述測定點之間的距離僅是本發明的一種優選方案,本發明還可以根據具體的緩衝池的尺寸來調整測定點之間的距離,此處不再贅述。
[0034]步驟5:計算所述煤泥的沉降速度V= Ql2-1ll) /t,其中,V為煤泥的沉降速度,單位是cm/s,t為兩次測量之間的間隔時間,單位為S。依據上述方法,本領域技術人員可以根據實際的測量的煤泥沉降速度來調整絮凝劑的添加量,保證煤泥的有效沉降的,避免絮凝劑的浪費或者生產設備的損壞。
[0035]綜上所述,本發明提供的煤泥沉降速度測定方法具有易測量、易控制、成本低的有點,而且能夠對煤泥的沉降速度進行實時監測,進而可以根據所監測的沉降速度調整絮凝劑的添加量,避免絮凝劑的浪費,同時避免煤泥沉降速度過快而對生產設備造成損壞。
[0036]最後應說明的是:以上實施例僅用以說明本發明的技術方案,而非對其限制;儘管參照前述實施例對本發明進行了詳細的說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應當理解:其依然可以對前述各實施例所記載的技術方案進行修改,或者對其中部分技術特徵進行等同替換;而這些修改或者替換,並不使相應技術方案的本質脫離本發明各實施例技術方案的範圍。
【權利要求】
1.一種煤泥沉降速度測定方法,其特徵在於,包括如下步驟: 步驟1:在濃縮機上安裝具有刻度的探杆,所述探杆能夠在豎直方向上移動; 步驟2:啟動所述濃縮機,使所述濃縮機的耙子圍繞所述濃縮機的旋轉軸心開始旋轉,然後向緩衝池中添加絮凝劑,使所述緩衝池中的煤泥開始沉降; 步驟3:將所述探杆垂直於所述緩衝池插入煤泥水中,直至所述探杆無法下沉為止,提起所述探杆,記錄所述緩衝池中第一測定點的清水高度Ii1 ; 步驟4:間隔時間t後,再次將所述探杆垂直於所述緩衝池插入煤泥水中,直至所述探杆無法下沉為止,提起所述探杆,記錄所述緩衝池中的第二測定點的清水高度h2; 步驟5:計算所述煤泥的沉降速度V = Qi2-1i1)/t。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煤泥沉降速度測定方法,其特徵在於,步驟I中,所述探杆與所述濃縮機的旋轉軸心之間的距離為所述濃縮機的旋轉圓周與所述旋轉軸心之間距離的1/2-1/3。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煤泥沉降速度測定方法,其特徵在於,步驟4中,所述間隔時間 t 為 10-20s。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煤泥沉降速度測定方法,其特徵在於,所述探杆的第一測定點和第二測定點均位於所述耙子的旋轉前進方向的後方。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煤泥沉降速度測定方法,其特徵在於,所述第一測定點或者所述第二測定點與所述濃縮機的旋轉軸心之間的連線與所述耙子在水平面的投影形成45° -90°的夾角。
6.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煤泥沉降速度測定方法,其特徵在於,所述第一測定點與所述第二測定點之間的距離為4m-6m。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煤泥沉降速度測定方法,其特徵在於,所述第一測定點與所述第二測定點之間的距離為5m。
8.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煤泥沉降速度測定方法,其特徵在於,所述第一測定點和第二測定點距離所述緩衝池的邊緣lm-2m。
9.根據權利要求1-8任意一項所述的煤泥沉降速度測定方法,其特徵在於,所述濃縮機上安裝有1-2根所述探杆。
【文檔編號】C02F1/52GK103940710SQ201410103238
【公開日】2014年7月23日 申請日期:2014年3月19日 優先權日:2014年3月19日
【發明者】郭愛軍, 陶亞東, 許聯航, 王進榮 申請人:中國神華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神華神東煤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