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以笙簫默讀後感【匯總】
2023-09-21 15:44:15 6
你以後會明白,如果世界上曾經有那個人出現過,其他人都會變成將就。我不願意將就。——《何以笙簫默》
何以笙簫默讀後感——一個讓你相信愛情的故事
昨天看了一篇小說,《何以笙簫默》。它的logo是:一個讓你相信愛情的故事。
很久以前我就告別了風花雪月的幻想,但偶爾我還是會關注那些唯美純真的愛情故事。那些故事總是在感動著我,讓我看到社會中現實、冷漠和爭鬥之外的一點美麗、善良與單純。
一度喜歡悲劇,覺得悲劇相比喜劇更真實,更經典。從《碧甃沉》開始,我迷戀上了匪我思存的文字,迷戀上了烽火繚繞、悲涼憂傷的情節。雖然愛情小說很美,但與現實相差太遠,難免讓人腦殘的活在夢裡。所以我寧願流淚灰心絕望,看清這個社會的真相。
人生,有時就像是悲劇一場。
快樂,只是一時的得意忘形。
看到趙默笙,突然發現快樂其實很簡單。而我們的憂鬱和壓抑,全然是作繭自縛。人活得簡單一點,糊塗一點,笨一點,原來真的是可以傻人有傻福的。就是因為太聰明,太敏感,太驕傲,所以,總是疲倦,又不得不疲倦。恍恍惚惚,若得若失。
我總是想做個獨立的女強人,精明、能幹、成功。其實活的簡單一點多好。能夠隨意的撒嬌和歡笑,沒有什麼利益爭鬥,不用如履薄冰。
有些人說:你總像個長不大的孩子。善良、可愛、單純。
有些人說:你有種莫名的清高、聰明和盛氣凌人。
這就是我。矛盾的集合體。
如果可以,我想只做前者。金錢是次要的,最重要的東西,是被我們的物慾所忽視並遺棄的最原始的快樂。只是生活的壓力,讓我們一次又一次疲憊不堪的放下了自己的理想和堅持,踏上一條我們厭惡的艱難的沒有夢想的路。
重新思考了一遍價值觀,我的野心如今僅是為實現自我價值。遇到了好丈夫,我願意放棄我的事業,退居幕後相夫教子。沒有利益紛爭,也沒有人事權術。每天只是隨心所欲的善良單純的愛著、活著。早上起來為丈夫孩子做早餐,晚上飯後牽著丈夫的手散步看夕陽晚霞,周末組織全家去郊外旅遊看綠水繁花。教孩子彈琴跳舞唱歌,給他講童話故事教她做人的道理……多美的生活啊!
文章最後何以琛的告白,讓我忍俊不禁。
「這頁第三節第一句。」
——「我們在春天的時候經常去郊外,天空藍得不可思議的季節……」
「第五行。」
——「愛說謊的孩子鼻子會變長,他微笑地刮著我的鼻子……」
「最後一句。」
——「你確定你九點看到他從這裡出來?」
何以笙蕭默讀後感——最美不過的愛情
你要知道,即使有一天我們成了陌路,我仍會在心裡輕聲喊著你的名字;你要知道,喜歡你並不從某個時候開始,因為我早已把它當作生命的一部分;你更要知道,我的等待不是執著,而是習慣,如果有一天我不再習慣喊你、喜歡你、等待你,那必然是我閉上眼睛,停止呼吸的時刻。
我喜歡顧漫的《何以笙蕭默》,我甚至記得小說裡的每個細節,記得何以琛說的每一句話,不是我記性好,而是他的話實在太少;雖然少,每字每句卻像水滴扣擊巖石,一點點融化心裡最堅固的角落,讓我們多年築起的故作輕鬆和強顏歡笑徹底崩塌。如果有這樣一個男人站在你的面前,外表冷漠卻渴望溫暖,擁抱你像擁抱最珍貴的寶物,受盡你留下的孤獨卻仍然無法對你放手,他因為你一個微笑騰雲駕霧,也因為你一句話墜入地獄,你就是他的全部幸福全部快樂,你怎麼忍心再次推開他,你怎麼還能堅持單身的自由而不奮不顧身得投入被譽為「枷鎖」的婚姻。即便是枷鎖,因為有他,你也願意一輩子不解開。
我早已過了看純情小說的年紀了,我也早已對愛情不再夢幻不再奢求,曾經渴望一段轟轟烈烈的愛情如今只剩下對婚姻平靜的嚮往,我不是不相信於千萬人之中、於時間無窮荒野之間遇見他的可能,只是我可能已經不起遇見前那段漫長的等待,並不是所有人都像趙默笙一樣幸運的,縱然我願意等,能等來像何以琛那樣的男人嗎?垂手、淚眼、無語凝咽,無人願意孤獨,只因這個世界上那個人始終未曾出現過。
有些傷口會隨時間慢慢癒合,有些傷口會在時間中慢慢潰爛,有些等待會變成習慣,有些記憶會相伴一生。有一天若我找到了不再將就的理由,請讓笙蕭靜默,請允許我塵埃落定。
何以笙簫默讀後感——不願意將就的愛情
這句話讓我對這本書感興趣。於是在網上下載了電子版,雖然電子版有錯別字、漏字,但不傷大雅不礙閱讀。
在讀之前我想這個故事應該是悲劇吧。
因為那文字有點感傷。
用一個晚上讀完了,確切是兩個小時讀完了,沒有每個字都去認真的品味,做一個聽眾,聽顧漫講述這個感傷卻有完滿結局的故事。
故事的結局居然是個圓滿的結局,有點小失望,我希望是一個悲傷的結局,那些感傷的句子才會顯得更加鮮血淋漓,才能更透徹心扉。
故事沒有很精彩,看多了韓劇便覺得這樣的故事套路挺幼稚的。
男主角何以琛,曾經的窮小子現在的高帥富。趙默笙——一個有個性的普通女,雖然曾經富有過。女二號喜歡男主角,男二號喜歡女主角。
故事發展:
七年後再次相遇,陳年舊事再次提起,兩人因愛不計前嫌,最後圓圓滿滿的在一起。恩恩怨怨都是過雨雲煙,男女主角幸福生活happyending。女二男二很優秀,只是愛錯了人,但是懂得懸崖勒馬,又開闢自己的浪漫天地。是不是很熟悉的故事,當然,韓劇都是這樣幹。
然而,這樣俗套的故事,依然有些文字是可以感動我的,不是故事本身,而是作者寫的文字,恰好感動了我。
能記得的大概只有這句話了
一直,很清醒的看自己沉淪。
為什麼這句話讓我咯噔一下,因為,我也這麼幹過。
幹了很多次,我的沉淪沒有何以琛那麼激情,我的沉淪就是消極面對生活所有的一切,然後沉淪在韓劇中,電影中。沉淪完了怪自己,怎麼這麼放縱自己呢,然而,過一段時間,又一次沉淪。
好在,現在很清醒,不想再沉淪。
能記住的話,也就只有這句話了。
他們的故事,雖然很美,但是很不現實,所以看過也就知道童話也不過如此。現實中,童話發生的概率大概是幾千萬分之一吧,不值得期待。
原來我也不知不覺中長大,再美好的愛情故事,看過就好,不要愛上別人的愛情。
其實我也還在期待,但是現在的狀態也很好,其他,隨緣就好。
不是我眼光太高,只是我不願意將就。
何以笙簫默讀後感——七年絕戀
前一世,默笙和以琛相欠,默笙欠以琛一個完整的童年,以琛欠默笙一脈溫情;
這一世,默笙和以琛相戀,默笙戀以琛聰明英俊有才華,以琛戀默笙明媚如陽;
下一世,默笙和以琛相忘,默笙忘以琛深情期待整七年,以琛忘默笙轉眼不見。
這一世,他們遇見,分離,再遇見,兜兜轉轉七年。七年間,這一份真情的緣牽絆著他們,妄圖相忘徒勞無功,因為前世欠債未還。
於是,於以琛,奼紫嫣紅敵不過她的嫣然一笑;
於是,於默笙,才俊富豪敵不過他的淺淺一吻。
於是,以琛和默笙這四個千差萬別的字,穿越了七年,穿越了兩世,銘刻在一張紅色的結婚證上,銘刻在兩個人的心上。
我以為,這一切都是姻緣的安排。
優秀俊朗如以琛也要栽在有點迷糊稱不上絕色的默笙手上。什麼默笙的賴皮,什麼默笙的死纏爛打,也終究是藉口,如此可愛並為之瘋狂的藉口,想起來不禁失笑的一抹弧線。他,何以琛便是執著的愛著這樣的趙默笙,不在乎她是誰,她從哪裡來,只要她夠趙默笙。
如此情深,卻難以啟齒。
以琛如此深刻的愛著默笙,愛進了骨髓裡,卻不曾甜言蜜語,卻不曾日日表白真心,原來你若真愛一個人,內心酸澀,反而會說不出話來,甜言蜜語,多數說給不相干的人聽。日日表白,是在安慰對方,還是在提醒自己不可忘記?
大多的情感指南,愛情專家告訴我們,與昔日戀人最好擦肩而過,互相道句「你好!」,眼角眉梢要帶著回憶的信號,保存最美好的記憶。然而他們卻不,他們事隔七年,復見,逃跑,陌生倔強的不承認;再見,糾纏,倔強的不訴說每當夢醒都是想念的淚水;三見,急切,倔強的領一份毫無溫情準備的結婚證,也許是七年裡日日都憧憬的場面。情感指南,愛情專家也有不靠譜的時候,那就是遇見真愛的時候。我以為,當我們遇見某一個三世姻緣的人,我們的會情不自禁,我們會激發我們愛的潛能,在真心面前,一切技巧還有你來我往拔河的力學均是那麼可笑。
我能想到,最浪漫的承諾:執子之手,與子偕老。不是山崩地裂,天雷勾地火,而是天冷加件衣,飢餓做頓飯,彼此如空氣般的存在,溫暖圍繞,一回頭他永遠在那裡等著你。他們便是如此,平淡的敘事,安靜的語調,幸福簡單的生活。人世間,有太多的浮華,有太多的功利,只有在他的懷裡才能看見純淨的天空。
以琛說:「你以後會明白,如果世界上曾經有那個人出現過,其他人都會變成將就。我不願意將就。」三世姻緣,怎可將就?
若,此時的你,正享受愛情,盡可珍惜,姻緣可遇不可求;
若,此時的你,正尋覓愛情,盡可相信,前世欠你人終會出現,因為出來混,總是要還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