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出版印刷集團華印分公司(雲南出版印刷集團)
2023-09-15 22:41:13 2
從一張紙到一本教材
寒暑假是學生們最輕鬆的時刻,卻是教材印刷企業最為忙碌的時刻。教材品種多、批量大、生產周期短,是如何走上學子們的案頭的呢?日前,記者走進雲南省最大的中小學教材教輔定點印刷企業:雲南出版印刷集團有限責任公司,了解一張紙是如何成為一本教材的。
印前環節
一本書,一本教材實質上是由兩方面組成,一是把思想創意的信息內容以圖片、文稿等形式呈現出來,由作者、編者來完成原稿;二是複製這些信息內容的載體,包括傳統的書本,以及電子書、網絡媒體等,由出版印刷相關企業共同製作完成複製品。
教材成為書本,一般通過平版膠印印刷來實現,其印刷流程分為印前、印刷、印後三個環節。
據印刷集團工作人員介紹,印前流程分為兩個階段。一是設計、排版。通過電腦打字、掃描識別、複製等方式輸入,使用專用軟體,結合個人創意進行設計,把圖文內容製作成書本的一個個頁面,並通過多次列印樣稿、校對、改樣,最後由作者或編輯籤字確認最終的可印刷樣稿。二是製作印版。把單個頁面的可印刷文件轉換輸出為印刷菲林膠片,按照印刷幅面大小、裝訂折頁方式,單頁膠片由人工拼貼形成印刷大版,之後用曬版機通過曝光顯影衝洗等環節製作出印版。現在可以通過專用拼版軟體,直接在計算機中拼成印刷大版,再由CTP計算機直接製版機製作印版。
從一張紙到一本教材
印刷環節
印刷,是通過印刷機械把印版上的圖文內容複製在承印物上的過程。教材的印刷基本都是通過平版膠印方式,承印物基本都是紙張,並分為捲筒紙和平張紙印刷兩種形式。印刷所用的紙張通常為對開大小,一張對開紙可裁切成8張通常所說的A4或16開大小的紙。目前中小學教材基本都是16開本,一張紙完成兩面印刷後,每一面共有8個頁碼的內容,正反兩面就是16個頁碼的內容。
印刷環節隨著科技發展,實現了數字印刷,在印刷集團的數碼印務中心內,已經可以利用計算機連接印表機,把存儲的可印刷電子文件或印刷大版,直接列印出印刷品,這樣就可以實現小批量、個性化的印刷需求。
印後環節
印後,就是書本裝訂成冊及相關配套流程的統稱,教材大多是平裝本,有折頁、配帖、訂聯、包封、裁切、打捆等過程。一張對開紙印刷完成後,首先需要裁切折頁,把印刷品摺疊成單個頁面的大小,如16開的教材。捲筒紙印刷的產品已經在印刷機的折頁裝置上完成了折頁,平張紙的印刷品主要用折頁機來完成,還有極少數情況也可通過人工來完成。一張紙完成折頁後通常叫書帖。當然封面是印刷後通過切紙機直接裁切得到的。
裁切折頁後的配帖、訂聯、包封、裁切、打捆等過程可通過裝訂聯動生產線來一次完成。一本教材由多個書帖組成,裝訂前要把所有書帖按順序放入配頁機構中,還要把裁切好的封面放在封面輸送的裝置上,添加好其他的生產材料,調試好組成聯動生產線上的各個機器裝置,就可以啟動生產線了。一本本教材在生產線的輸送帶上流淌,源源不斷地為每一位學生提供著精神食糧,加速每個人的健康成長。
從一張紙到一本教材
新技術助推 教材教輔生產實現綠色印刷全覆蓋
中小學教材教輔承載青少年學習文化知識重要載體,同時擔負著教育引導、關心愛護和責任。因此,中小學教材教輔的生產要實現綠色印刷。作為雲南省最大的中小學教材教輔定點印刷企業,雲南出版印刷集團有限責任公司承印著全省70%的教材、40%的教輔生產任務,教材教輔的生產已經實現了綠色印刷全覆蓋。
雲南出版印刷集團有限責任公司通過環保印刷材料、環保印刷設備、環保印刷工藝的全面應用,達到了生產材料無毒無害、生產過程節能減排、產品使用周期無汙染無公害、廢棄物可回收再生利用等各方面的綠色印刷要求,最終達到以環境友好與健康有益促進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目的。
踐行印刷人使命擔當
近年來,雲南出版印刷集團不斷加強設備技術改造,進行技術創新:印前有CTP直接製版系統,印刷有五色平張膠印機、高速八色輪轉機,印後有高速膠訂線、自動鎖線機、堆積打捆機,在質量控制方面有圖文檢測系統、書帖誤差檢測系統等,這些新技術新設備的應用明顯提升了生產效能和產品質量。2020年秋季教材生產中,共計印刷了5885萬冊教材教輔。企業用高質量的產品服務於廣大讀者,全力為雲南省的教育事業發展作出貢獻。
作為一家在傳承中創新發展的百年老字號印刷企業,雲南出版印刷集團一直以傳播知識文化,促進人類文明,服務教育文化事業為己任,始終堅持繼承與創新並舉,把社會效益放在首位,實現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相統一;始終謹記來處,不忘初心,一直踐行著印刷人的使命和擔當。
雲南網記者 楊之輝 通訊員 馮蔚 攝影報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