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熱處理用淬火槽的製作方法
2023-09-21 11:48:30
專利名稱:一種熱處理用淬火槽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熱處理用淬火冷卻設備,尤其涉及一種熱處理用淬火槽。
背景技術:
淬火是將金屬工件加熱到臨界溫度溫度Ac3或Acl以上並保溫一定時間,使之全部或部分奧氏體化後,以大於臨界冷卻速度冷卻,以獲得非擴散型轉變組織,如馬氏體、貝氏體的熱處理工藝。淬火冷卻是將加熱後的工件進行快速冷卻的過程,不同淬透性的物質需要不同的冷卻能力。同時,為了加快淬火介質的熱交換過程,也需要淬火介質在工件周圍的進行強烈的運動。為了保證工件以合理的冷卻制度均勻地完成淬火操作,達到所要求的組織和性能,淬火冷卻設備的選擇至關重要。淬火槽是一個充有淬火介質的容器,其中淬火介質可以為水、油、熔鹽及各種水溶性淬火液等。為了實現工件的均勻冷卻,獲得更好的淬火效果,淬火槽中需要配備溫度控制裝置和攪拌裝置,用於控制淬火介質的溫度和流動。現有的簡易淬火槽無攪拌裝置,淬火時靠行車帶動工件上下竄動達到攪拌效果,這種淬火槽冷卻能力差,而且冷卻溫度不均勻,極易造成工件冷卻效果不均,最終導致熱處理質量下降。且現有淬火槽一般沒有液位控制裝置,淬火時,淬火液會隨著高溫工件的進入,導致液體大量蒸發,如果不能及時補充淬火液,很可能導致工件不能完全浸入淬火液內而得不到較好冷卻效果,造成工件組織性能不均。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現有技術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種冷卻效果好,且能自動控制液位變化的熱處理用淬火槽。實現本實用新型目的的技術方案是:一種熱處理用淬火槽,包括淬火槽體和位於淬火槽體內部的淬火臺;還包括攪拌系統,所述攪拌系統固定安裝在淬火槽體內部側壁上。
·[0006]上述技術方案,所述攪拌系統包括位於淬火槽體頂端的驅動電機、連接杆、直叉式雙葉輪攪拌器,所述連接杆一端與驅動電機固定連接,另一端固定安裝有直叉式雙葉輪攪拌器;所述連接杆和直叉式雙葉輪攪拌器位於與淬火槽體兩側支架固定連接的壓縮管內部。上述技術方案,所述攪拌系統有2 4個,均勻設置在淬火槽體內部。上述技術方案,每根連接杆上固定安裝有2飛個直叉式雙葉輪攪拌器。上述技術方案,所述壓縮管呈「L」型,一端位於驅動電機下部,另一端通向淬火槽體底部。上述技術方案,還包括液位控制系統,所述液位控制系統包括位於淬火槽體上端的浮球式液位器和位於淬火槽體外部並通過管道與淬火槽體內部相連的管道系統。 上述技術方案,所述淬火槽體底部還設有排液口,所述排液口外部設有閥門控制的排液管。採用上述技術方案後,本實用新型具有以下積極的效果:(I)本實用新型直叉式雙葉輪攪拌器安置在淬火槽四周,通過攪拌器葉輪的轉動壓縮管道中的淬火介質通過管道向上流動,形成上翻式攪拌,實現冷卻均勻性;還能根據實際需要在淬火前或淬火過程中調節直叉式雙葉輪攪拌頻率,即能保證良好的冷卻效果;(2)本實用新型液位控制系統可自動實時監測淬火槽內液面的位置,並通過信號控制管道系統進行隨時補充淬火液,防止淬火液不足帶來的工件不能得到較好的冷卻,造成工件冷卻不均;(3)淬火槽體底部設有的排液口用於排出失效的淬火液,並通過閥門控制液體的排出,和管道系統的結合使用,可以方便更換或補充淬火槽內的淬火液,具有操作簡單、勞動強度低、自動化程度高等優點。
為了使本實用新型的內容更容易被清楚地理解,下面根據具體實施例並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的說明,其中圖1為本實用新型結構示意圖;圖中1、淬火槽體;11、支架;12、排液口 ;2、淬火臺;3、攪拌系統;31、驅動電機;32、連接杆;33、直叉式雙葉輪攪拌器;4、壓縮管;5、液位控制系統;51、浮球式液位器;52、
管道系統。
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例1)見圖1,本實 用新型包括淬火槽體I和位於淬火槽體內部的淬火臺2 ;還包括攪拌系統3,攪拌系統3固定安裝在淬火槽體I內部側壁上。攪拌系統3包括位於淬火槽體I頂端的驅動電機31、連接杆32、直叉式雙葉輪攪拌器33,連接杆32 —端與驅動電機31固定連接,另一端固定安裝有直叉式雙葉輪攪拌器3 ;連接杆31和直叉式雙葉輪攪拌器33位於與淬火槽體I兩側支架11固定連接的壓縮管4內部。壓縮管4呈「L」型,一端位於驅動電機31下部,另一端通向淬火槽體I底部。工作時,驅動電機31帶動連接杆旋轉,同時直叉式雙葉輪攪拌器在壓縮管4內轉動,淬火介質沿著壓縮管4內壁道向上流動,形成上翻式攪拌,保證淬火介質溫度的均勻性,從而提高工件冷卻均勻性。優選地,攪拌系統3可有多個,例如2 4個,使其均勻設置在淬火槽體I內部,每根連接杆31上固定安裝有2飛個直叉式雙葉輪攪拌器33,從而進一步提高攪拌效果。優選地,本實用新型還包括液位控制系統5,液位控制系統5包括位於淬火槽體I上端的浮球式液位器51和位於淬火槽體I外部並通過管道與淬火槽體內部相連的管道系統52。淬火槽體I底部設有排液口 12,排液口 12外部設有閥門控制的排液管。淬火槽內設置有液面警示位置,液位控制系統5可自動識別淬火液高度,當淬火液由於蒸發到達下警示位置時,打開管道系統52中的控制閥,啟動管道系統52對應的控制系統即可自動供給淬火液,淬火液供給到上警示位置可自動停止供給,然後關閉管道系統52中的閥門。以上所述的具體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技術方案和有益效果進行了進一步詳細說明,所應理解的是,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例而已,並不用於限制本實用新型,凡在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之內。
權利要求1.一種熱處理用淬火槽,包括淬火槽體(I)和位於淬火槽體內部的淬火臺(2);其特徵在於:還包括攪拌系統(3),所述攪拌系統(3)固定安裝在淬火槽體(I)內部側壁上。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熱處理用淬火槽,其特徵在於:所述攪拌系統(3)包括位於淬火槽體(I)頂端的驅動電機(31)、連接杆(32)、直叉式雙葉輪攪拌器(33),所述連接杆(32)一端與驅動電機(31)固定連接,另一端固定安裝有直叉式雙葉輪攪拌器(3);所述連接杆(31)和直叉式雙葉輪攪拌器(33)位於與淬火槽體(I)兩側支架(11)固定連接的壓縮管(4)內部。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熱處理用淬火槽,其特徵在於:所述攪拌系統(3)有2 4個,均勻設置在淬火槽體(I)內部。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熱處理用淬火槽,其特徵在於:每根連接杆(31)上固定安裝有2飛個直叉式雙葉輪攪拌器(33)。
5.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熱處理用淬火槽,其特徵在於:所述壓縮管(4)呈「L」型,一端位於驅動電機(31)下部,另一端通向淬火槽體(I)底部。
6.根據權利要求1飛任一項權利要求所述的熱處理用淬火槽,其特徵在於:還包括液位控制系統(5 ),所述液位控制系統(5 )包括位於淬火槽體(I)上端的浮球式液位器(51)和位於淬火槽體(I)外部並通過管道與淬火槽體內部相連的管道系統(52)。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熱處理用淬火槽,其特徵在於:所述淬火槽體(I)底部還設有排液口(12),所 述排液口(12)外部設有閥門控制的排液管。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熱處理用淬火冷卻設備,尤其涉及一種熱處理用淬火槽,包括淬火槽體和位於淬火槽體內部的淬火臺;還包括具有直叉式雙葉輪攪拌器攪拌系統,攪拌系統固定安裝在淬火槽體內部側壁上。本實用新型直叉式雙葉輪攪拌器安置在淬火槽四周,通過攪拌器葉輪的轉動壓縮管道中的淬火介質通過管道向上流動,形成上翻式攪拌,實現冷卻均勻性;還能根據實際需要在淬火前或淬火過程中調節直叉式雙葉輪攪拌頻率,即能保證良好的冷卻效果。
文檔編號C21D1/63GK203112880SQ20122074198
公開日2013年8月7日 申請日期2012年12月28日 優先權日2012年12月28日
發明者張牛山, 劉德才, 湛莉莉, 楊愛斌 申請人:赫菲斯熱處理系統江蘇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