鋼球淬火機的淬火機構的製作方法
2023-09-10 02:30:20
專利名稱:鋼球淬火機的淬火機構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於金屬件的淬火設施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鋼球淬火機 的淬火機構,用於將經過軋機軋製成形後的鋼球在淬冷介質如水、油中快速 冷卻,藉以獲得理想的強度、韌性及耐疲勞強度。
背景技術:
以建材生產行業例如水泥廠為例,在生產水泥的過程中,需要對由破碎 機如單轉子、雙轉子錘式破碎機破碎後的礦石送入球磨機球磨(業介稱粉 磨),球磨機需要使用耐磨性理想、硬度高的鋼球,而要使鋼球獲得理想的 強度、硬度、耐磨性、耐疲勞強度等,則必須經過加熱爐先將用於軋製成球
的圓鋼加熱到臨界溫度Ac3 (亞共析鋼)或Acl (過共析鋼)以上某一溫度, 保溫一段時間,使之全部或部分奧氏體化,然後將軋製成形後的鋼球以大於 臨界冷卻速度的冷速快冷到Ms以下或Ms附近等溫進行馬氏體或貝氏體的 熱處理工藝。淬火的目的是使過冷奧氏體進行馬氏體或貝氏體轉變,得到馬 氏體或貝氏體組織,以大幅度提高鋼球的強度、硬度、耐磨性、耐疲勞的物 理性能。
已有技術中的鋼球淬火機的淬火機構的結構甚為簡單,具體由圖6示意, 它主要包括一筒體8,該筒體8的兩端不封口,在使用狀態下以一端高而另 一端低的傾斜狀態臥式安裝於淬火場所,面向鋼球引入方向的一端(圖示左 端)比鋼球引出方向的一端(圖示右端)高,以利鋼球順利輸出。筒體8的 外壁中部設置有與筒體8構成一體的筒體齒圈81,筒體8的筒腔內壁體上加 工有螺旋形的用於導引鋼球的導引肋82。工作時,由筒體驅動機構9的電機 91經減速機92進而經固設在減速機92的動力輸出軸上的與筒體齒圈81相 嚙合的主動齒輪921帶動筒體旋轉。在筒體8旋轉的同時,由餵球滾道83將經高溫爐高溫處理後的鋼球引入筒體8的筒腔內,與此同時,由管路84 將淬火介質(主要為水)引入筒腔。在筒體8的旋轉運動下,使從筒體8的 入球口進入到筒腔內的鋼球由出球口 85引出,最後由提取機構851提走。
上邊淬火機構的優勢是結構簡練、投資小,尤其可以由用戶自行製造。 但是,淬冷即淬火處理效果、效率均無法令人恭維。就淬火處理的效果而言, 由於鋼球在筒體8的筒腔內無法避免扎堆的現象,因此無論是鋼球與鋼球之 間還是鋼球自身都難以獲得均勻一致的淬冷效果,例如鋼球與鋼球彼此貼 合,致使鋼球得不到由表及內的整體淬冷,硬度(HRC)參差不一,即鋼球 的表面硬度與內部硬度懸殊較大,硬度(HRC) —般表現為20-40左右。更 主要的影響淬火效果的原因還在於 一是筒體8的結構決定了筒腔內的淬火 介質的溫度無法控制,自管路84引入筒腔中的淬火介質的溫度很快便會升 高,因為筒體8的結構決定了筒腔是貫通的,無法適應分隔接受淬火介質的 要求,從而對鋼球的淬火質量難以保障,鋼球在使用過程中因其硬度低、而 磨損性差、易變形而給生產行業帶來更換鋼球頻繁、增大使用成本以及因變 形致球磨效率低下而影響正常生產;二是不能確保每個鋼球獲得相同的淬火 時間,在鋼球扎堆傾出過程中,後進入筒腔內的鋼球不免存在有先出筒腔的 情形,因此同一批次的鋼球在淬火後硬度不盡一致。就淬冷的效率而言,如 果連續大量地通過餵球道83向筒體8的筒腔內餵球,那麼因扎堆嚴重而致 鋼球的物理性能更差,反之,如果逐個別餵入,那麼不僅會浪費用於淬冷的 介質,而且會造成能源的無為消耗,因為筒體8被動地處於飢餓的趨於空運 轉的狀態。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任得是要提供一種可避免鋼球在淬火過程中出現扎堆現 象、確保同一批次中的每個鋼球所獲得的淬火時間一致而藉以使鋼球在淬火 後獲得理想的硬度並且淬火效率高的鋼球淬火機的淬火機構。本實用新型的任務是這樣來完成的, 一種鋼球淬火機的淬火機構,它包 括螺旋杆,該螺旋杆的中部設有用於對鋼球分隔並且驅趕鋼球行移的螺旋 片,兩端通過第一、第二軸承座支承在軸承座支架上; 一用於接受由鋼球淬 火機的淬火介質輸送機構輸入的淬火介質的介質槽,固定在介質槽託架上, 並且整體地對應於螺旋片的下方; 一用於驅使螺旋杆運動的螺旋杆驅動裝 置,與所述的螺旋杆傳動連接。
在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具體的實施例中,所述的螺旋杆呈一端高而另一端 低的傾斜設置,與此相適應地所述的介質槽也呈與螺旋杆相一致的一端高而 另一端低的傾斜設置。
在本實用新型的另一個具體的實施例中,所述的一端高一端低是指介質 槽的出球口的一端高,而介質槽的進球口的一端低。
在本實用新型的還一個具體的實施例中,所述的介質槽的整體形狀為瓦形。
在本實用新型的再一個具體的實施例中,所述的出球口的部位配設有一 出球滾道,而所述的進球口上接續有一用於將鋼球淬火機的餵球機構餵入的 鋼球引入到介質槽中去的主滾道。
在本實用新型的又一個具體的實施例中,所述的螺旋杆在對應於所述的 第二軸承座的一端設有擋水盤。
在本實用新型的更而一個具體的實施例中,所述的淬火介質輸送機構包 括介質總管、控制閥、分級管、分配管,其中介質總管與介質源連接,控 制閥有一組,間布在介質總管上,分級管的數量與控制閥相等,並且與控制 閥連接,每根分級管上連接一組分配管的一端,而分配管的另一端接至介質 槽,並且分配管的數量大體上與螺旋片的數量相等。
在本實用新型的進而一個具體的實施例中,所述的淬火介質為水,所述 的水為自來水、河水、井水中的任意一種。在本實用新型的又更而一個具體的實施例中,所述的螺旋杆驅動裝置包 括第一電機、第一減速機、第一鏈輪、第一鏈條、主軸、第二鏈輪,第一電 機與第一減速機傳動連結並且安置在第一電機機架上,第一鏈輪固定在第一 減速機的動力輸出軸上,第一鏈條的一端套置在第一鏈輪上,而另一端套置 在第二鏈輪上,第二鏈輪固定在主軸上,主軸通過一對主軸軸承座支承在軸 承座支架上,主軸通過萬向節與螺旋杆聯結。
在本實用新型的又進而一個具體的實施例中,所述的主軸的末端設有用 於對第一電機進行保護的離合器。
本實用新型所推薦的技術方案的優點由於採用了設有螺旋片的螺旋 杆,由螺旋片使鋼球處於分隔狀態下行移,因此不會出現扎堆現象,並且各
鋼球的淬火時間一致,能使鋼球獲得表裡一致的淬火效果,整體硬度(HRC) 可達60-70;通過螺旋杆上的螺旋片驅趕鋼球,能獲得較已有技術高出5倍 以上的淬火效率。
圖1為本實用新型鋼球淬火機的淬火機構的第一實施例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鋼球淬火機的淬火機構的局部立體結構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鋼球淬火機的淬火機構的第二實施例圖。 圖4為本實用新型所述的鋼球淬火機的餵球機構的結構圖。 圖5為與餵球機構相聯結的鋼球淬火機的鋼球提運機構的結構圖。 圖6為已有技術中的鋼球淬火機的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為使貴審査員尤其是公眾能進一步了解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特徵及其有 益效果,特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現方式詳細描述如下 實施例l:
敬請參閱圖1和圖2,作為優選的例子,鋼球淬火機的淬火機構的螺旋杆1的杆體中部整體地設有用於對鋼球分隔並且擔當著驅趕鋼球行移的螺旋 片ll,相鄰螺旋片ll之間的間距應當滿足到與鋼球的大小(直徑)相適應, 使鋼球可動地位於其間。以目前圖示位置狀態為例,螺旋杆l的兩端即右、
左端分別通過第一、第二軸承座12、 13而支承於第一、第二軸承座支架121、 131上,而第一、第二軸承座支架121、 131則被安固在鋼球淬火機的使用現 場的介質收集池7上,兩者保持對應,即兩者處於同一直線上。其中第一 軸承座121固定在介質收集池7的池沿上,而第二軸承座131固定在介質收 集池7的池底,兩者之間產生的高度差決定了螺旋杆1呈一端高而另一端低 的傾斜狀態,即螺旋杆l的右端比左端高。介質槽2的任務是接受由鋼球淬 火機的淬火介質輸送機構4輸至的淬火介質並且用於盛置鋼球,介質槽2通 過具體數量不受圖示限制的一對介質槽託架21而支固在介質收集池7上池 底上,整體地對應在螺旋片11的下方,也就是說對應在螺旋杆1上的螺旋 片11的區域,同樣地,由於右端的介質槽託架21比左端高,因此整個介質 槽2保持著與螺旋杆1相一致的一端高而另一端低的傾斜關係。介質槽2的 低端即左端的進球口 23上銜接有用於接應由餵球機構5餵至的鋼球的進球 滾道231,而介質槽2的高端即右端的出球口 22上銜接有用於將完成淬火過 程後的被螺旋片11驅逐而出的鋼球的出球滾道221。對於介質槽2的形狀, 優選為瓦形或者稱橫截面形狀為U形。
螺旋杆1的動力來自於螺旋杆驅動裝置3,該螺旋杆驅動裝置3的第一 電機31與第一減速機32按公知常識傳動聯結後安裝在第一 電機機架311上, 在第一減速機32的動力輸出軸上固設第一鏈輪33,第一鏈輪33上套置第一 鏈條34的一端,而第一鏈條34的另一端套置在第二鏈輪36上,第二鏈輪 36固定在主軸35的軸端,主軸35的中部樞置在一對主軸軸承座351上,一 對主軸軸承座351固定在軸承座支架3511上,主軸35的左端通過萬向節352 與螺旋杆1的右端傳動聯結。為了保護第一電機31,在主軸35的右端配有離合器353, 一旦出現螺旋杆1超負荷時,則由離合器353斷開,以避免第 一電機31損毀。
請繼續見圖1、圖2,與自來水或地下水抽取泵站相聯結的用於向介質 槽2引入淬火用介質即水的淬火介質輸送機構4的介質總管41上連接有一 組數量並不受到具體限制的控制閥42,每個控制閥42上連接分級管43,每 根分級管43上連接一組分配管44的一端,分配管44的另一端接至介質槽2。 為了體現向螺旋片11分隔提供淬火介質(水,以下同),則分配管44的數 量應與螺旋片11的數量相適應,以使各相鄰螺旋片ll之間同時獲得水,這 樣水溫便能得到控制,可以極致地保障對鋼球的淬火效果。具體而言,可使 鋼球的硬度(HRC)內外一致。依據常識,自進球口 23至出球口 22的進水 量由大及小,因為鋼球自進球口 23進入時的溫度高,然後逐漸降低,進水 量的大小可通過對各控制閥42的調整來達到。在淬火過程中,在螺旋片ll 的運動下,自介質槽2中潑(湧)向介質收集池7中的水可以通過管路循環 利用,只要將水溫控制在20-3(TC即可,如果水溫過高,那麼可以兌入常溫 的水進行勻溫。
實施例2:
敬請參閱圖3,與實施例l相比,鋼球淬火機的淬火機構有相同結構相 同方式設置的兩套,在這種情況下,為了滿足對兩個介質槽2提供淬火介質, 因此淬火介質輸送機構4便增至兩套,並且增加一用於向圖示位置狀態的前 面的一套淬火機構的介質槽2提供鋼球的進球滾道232,以及,將第二鏈輪 36改用雙排鏈輪,增加第二鏈條37和第三鏈輪38,由第二鏈條37擔當起兩 套淬火機構的一對主軸35之間的傳動聯結。由於是兩套淬火機構,淬火效 果會顯著提高,因此在固定於第一軸承座支架121上的出球滾道221的通道 上樞設有引導門2211,當一對集球容器2212中的其中一個容器集滿鋼球後, 可將引導門2211關閉,而另一集球容器2212的通道開啟,反之亦然,以利在取走某一集球器2212的過程中不影響鋼球的連續輸出。集球容器2212通 常被放置在地坑2213中。示意在圖中的加熱爐IO是用來對圓鋼進行加熱, 加熱後付諸鋼球成形機成形,即軋球。 實施例3:
敬請參閱圖4並且結合圖3,給出了適合於實施例2的情形的餵球機構 5的結構,餵球機構5包括第一機架51、第二減速機52、餵球盤53、動力 過渡裝置54,第二減速機52固定在第一機架51上,餵球盤53固設在第二 減速機52的動力輸出軸上,在餵球盤53的盤沿上至少間設有用於接應來自 於鋼球淬火機的鋼球提運機構6的鋼球的中路貯球腔531,動力過渡裝置54 包括第四、第五鏈輪541、 543以及第三鏈條542,第四鏈輪541固定在第二 減速機52的動力輸入軸的軸端,而第五鏈輪543固定在螺旋杆1的端部, 第三鏈條542套置在第四、第五鏈輪541、 543上。由此可知,餵球機構5 的動力是藉助於螺旋杆驅動裝置3的,因為當螺旋杆驅動裝置3驅使螺旋杆 l運動時,可通過固定在螺旋杆1上的第五鏈輪543傳遞動力。前面提及的 進球滾道231與第一機架51固定,並且進球滾道231的第一入球口 2311對 應於中路貯球腔5M。由於第一進球滾道231是呈高低設置的,第一入球口 2311的一端高於第一出球口 2312的一端,因此當第一入球口 2311接到鋼球 後,鋼球便自動地滾落到第一出球口 2312,經進球口 23進入到介質槽2中 的螺旋片11之一間。
由於淬火機構有兩套,因此在餵球盤53的盤沿上還設有底壁構成有斜 面5321的邊路貯球腔532,邊路貯球腔532與中路貯球腔531呈一隔一分布。 這樣,由邊路貯球腔532的第二出球口 5322輸出的鋼球便從第二進球滾道 232的第二入球口 2321進入,從第二出球口 2322引入到另一套即圖3示意 的前面一套淬火機構的介質槽2的進球口 23。
如果鋼球淬火機的淬火機構僅為一套,即屬於實施例1的情形,那麼只要將邊路貯球腔532的第二出球口 5322封閉即可。 實施例4:
請參閱圖5,為了便於公眾全面了解鋼球淬火機,在該圖中給出了用於 將鋼球運送到餵球機構5的鋼球提運機構6的一種具體的結構形式。鋼球提 運機構6的第二機架61的具體形狀、構造不受到圖示的限制,它可以有各 種變異的結構形式。在第二機架61的一端搭載著一對彼此保持平行的並且 呈坡度(梯度)設置的鏈軌斜梁611,這裡所稱的坡度設置可以從圖示中得 到理解,即鏈軌斜梁611的一端高,而另一端低,更進一步地講一對鏈軌斜 梁611與第二機架61相固的一端高,而伸展到冷卻池69的一端低,由此而 構成為坡度或稱梯度。在一對鏈軌斜梁611的頂表面上各構成有傳送鏈滾道 6111,該傳送鏈滾道6111既可以在鏈軌斜梁611上一體加工而成,也可以另 行固定到鏈軌斜梁611上,固定方式可以是焊接,也可以是用緊固件或以其 它類似的手段實現。在第二機架61的另一端的頂部設置傳動裝置64,該傳 動裝置64包括第二電機641、第二減速機642,兩者按照公知常識組配,即 第二電機641的動力輸出軸與第二減速機642的動力輸入軸聯結,而第二減 速機642的動力輸出軸通過聯接器6421與第一鏈輪軸65的一端端部傳動聯 結,第一鏈輪軸65的兩端樞置於一對第三軸承座651上,而第三軸承座651 固裝在第二機架61上。在第一鏈輪軸5的中部彼此相隔一定距離地固設一 對第六鏈輪652,這裡所講的相隔一定距離的程度由前述的一對鏈軌斜梁611 之間的間距所確定,也就是說, 一對第六鏈輪652分別對應於一對鏈軌斜梁 611的高端端部。在一對第六鏈輪652上分別套置傳送鏈67的一端,而一對 傳送鏈67的另一端分別套置在一對第七鏈輪662上, 一對第七鏈輪662固 設在對應於鏈軌斜梁611的低端的第二鏈輪軸66的中部,第二鏈輪軸66的 兩端分別樞置在相應的第四軸承座661上,而第四軸承座661安裝在位於冷 卻池69中的一對軸承座支座6611上,冷卻池69的作用是對料鬥68進行冷卻,當料鬥68行經冷卻池69時蘸及冷卻池69中的冷卻介質如水,藉以避 免料鬥68被鋼球燙損。前述的一對鏈軌斜梁611的低端即圖示的右端可以 支固在該對軸承座支座6611上。料鬥68通過料鬥軸681與一對傳送鏈67 聯結。當傳動裝置64驅使第一鏈輪軸65運動時,由第一鏈輪軸65上的一 對第六鏈輪652帶動一對傳送鏈67運動,在運動過程中,傳送鏈67應是沿 著傳送鏈滾道6111運行的。由圖晰示並且依據常識可知,在工作時,料鬥 68在傳送鏈67的帶動下圍繞第六、第七鏈輪652、 662作周而復始的運動, 從而形成一個傳運鋼球的傳運平面稱移運平面。鋼球由滾道62引入。對於 滾道62既可以直接採用槽鋼,也可以採用鐵板加工而成,本實施例選擇後 者。滾道62支固在由圖3示意的支架621上,其窄縮的一端對應於料鬥68 的進球端即低端,而另一端擴設並且伸展到鋼球成形機(軋機)的出球口處, 從而使鋼球經滾道62滾入料鬥68,由運行中的料鬥68向上提運到固裝於第 一機架61上的主滾道63的入球口,進而經主滾道63饋至餵球機構5。 應用例l:
請具體結合圖1,本應用例是針對鋼球淬火機上的單套淬火機構而言的, 由圖3和圖5所示的鋼球提運機構6將待淬火的鋼球經圖3、圖4所示的餵 球機構5餵及第一進球滾道231,直至從介質槽2的第一進球口 23進入介質 槽2中,更具體地講進入到螺旋片11中,此時,由於螺旋杆驅動裝置3處 於工作狀態,具體是由第一電機31帶動第一減速機32,由第一減速機32的 動力輸出軸上的第一鏈輪33經第一鏈條34帶動第二鏈輪36,由第二鏈輪 36帶動主軸35 (離合器353處於合的狀態)。由於主軸35是通過萬向節352 而與螺旋杆l相連結的,因此螺旋杆l運動,由螺旋杆1上的螺旋片11將 由第一進球口 23進入的鋼球自圖示的右端向圖示的左端驅趕,直至使鋼球 從介質槽2的出球口 22進入出球滾道221 ,鋼球進而由出球滾道221進入集 球容器2212中。在由螺旋片ll驅趕鋼球的過程中,淬火介質輸送機構4處於工作狀態,向介質槽2中源源不斷地輸送淬火介質即水。每相鄰螺旋片ll 之間的鋼球數量僅為一個,在螺旋片11的運動下,便可將由第一進球滾道 231連續引入的鋼球連續地挾行驅至出球滾道221。整個過程中,每個鋼球 的路經時間是相同的,以及,由於鋼球之間由螺旋片11分隔並且各由相應 的淬火介質輸送機構4的分配管44提供淬火介質,因此各鋼球的淬火效果 是基本相同的,不會象已有技術那樣鋼球之間產生扎堆及所獲得的淬火時間 不一的情形。此外,淬火效率能達到令人滿意的程度,例如與圖6所示的淬 火機構相比,效率可提高5倍。申請人將經由本實施例淬火的鋼球分先後四 個批次,每次20個交付權烕機構進行了檢測,結果表明其硬度達到了極為 令人滿意的程度,HRC值均在68以上,而且自球面至球心的硬度均勻如一, 與已有技術例如由圖6所示的淬火機所得到的鋼球(HRC僅為20-40不等) 相比具有顯著的硬度改善,對於耐磨損、抗變形效果是不言而喻的。 應用例2:
請結合圖3,本應用例是針對配有兩套淬火機構的鋼球淬火機而言的, 作為鋼球淬火機的餵球機構5,則採用圖4所示的形式,即在餵球盤53的盤 緣上分別構成有中、邊路貯球腔531、 532,各自用於向第一、第二進球滾道 231、 232提供鋼球,使兩個介質槽2的相應的進球口23進球。兩套淬火機 構的兩根主軸35通過第二鏈條37聯動; 一對淬火介質輸送機構4各自向一 對介質槽2提供淬火介質。本應用例的淬火效率比應用例l高。其餘同對應 用例1的描述。
權利要求1、一種鋼球淬火機的淬火機構,其特徵在於它包括螺旋杆(1),該螺旋杆(1)的中部設有用於對鋼球分隔並且驅趕鋼球行移的螺旋片(11),兩端通過第一、第二軸承座(12)、(13)支承在軸承座支架(121)、(131)上;一用於接受由鋼球淬火機的淬火介質輸送機構(4)輸入的淬火介質的介質槽(2),固定在介質槽託架(21)上,並且整體地對應於螺旋片(11)的下方;一用於驅使螺旋杆(1)運動的螺旋杆驅動裝置(3),與所述的螺旋杆(1)傳動連接。
2、 根據權利要求l所述的鋼球淬火機的淬火機構,其特徵在於所述的螺 旋杆(l)呈一端高而另一端低的傾斜設置,與此相適應地所述的介質槽(2)也呈 與螺旋杆(l)相一致的一端高而另一端低的傾斜設置。
3、 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鋼球淬火機的淬火機構,其特徵在於所述的一 端高一端低是指介質槽(2)的出球口(22)的一端高,而介質槽(2)的進球口(23) 的一端低。
4、 根據權利要求1或3所述的鋼球淬火機的淬火機構,其特徵在於所述 的介質槽(2)的整體形狀為瓦形。
5、 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鋼球淬火機的淬火機構,其特徵在於所述的出 球口(22)的部位配設有一出球滾道(221),而所述的進球口(23)上接續有一用於 將鋼球淬火機的餵球機構(5)餵入的鋼球引入到介質槽(2)中去的主滾道(231)。
6、 根據權利要求l所述的鋼球淬火機的淬火機構,其特徵在於所述的螺 旋杆(1)在對應於所述的第二軸承座(13)的一端設有擋水盤(14)。
7、 根據權利要求l所述的鋼球淬火機的淬火機構,其特徵在於所述的淬 火介質輸送機構(4)包括介質總管(41)、控制閾(42)、分級管(43)、分配管(44), 其中介質總管(41)與介質源連接,控制閥(42)有一組,間布在介質總管(41)上,分級管(43)的數量與控制閥(42)相等,並且與控制閥(42)連接,每根分級 管(43)上連接一組分配管(44)的一端,而分配管(44)的另一端接至介質槽(2), 並且分配管(44)的數量大體上與螺旋片(11)的數量相等。
8、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鋼球淬火機的淬火機構,其特徵在於所述的淬 火介質為水,所述的水為自來水、河水、井水中的任意一種。
9、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鋼球淬火機的淬火機構,其特徵在於所述的螺 旋杆驅動裝置(3)包括第一電機(31)、第一減速機(32)、第一鏈輪(33)、第一鏈 條(34)、主軸(35)、第二鏈輪(36),第一電機(31)與第一減速機(32)傳動連結並 且安置在第一電機機架(311)上,第一鏈輪(33)固定在第一減速機(32)的動力輸 出軸上,第一鏈條(34)的一端套置在第一鏈輪(33)上,而另一端套置在第二鏈 輪(36)上,第二鏈輪(36)固定在主軸(35)上,主軸(35)通過一對主軸軸承座(351) 支承在軸承座支架(3511)上,主軸(35)通過萬向節(352)與螺旋杆(1)聯結。
10、 根據權利要求9所述的鋼球淬火機的淬火機構,其特徵在於所述的 主軸(35)的末端設有用於對第一 電機(31)進行保護的離合器(353)。
專利摘要一種鋼球淬火機的淬火機構,屬於金屬件的淬火設施技術領域。它包括螺旋杆,該螺旋杆的中部設有用於對鋼球分隔並且驅趕鋼球行移的螺旋片,兩端通過第一、第二軸承座支承在軸承座支架上;一用於接受由鋼球淬火機的淬火介質輸送機構輸入的淬火介質的介質槽,固定在介質槽託架上,並且整體地對應於螺旋片的下方;一用於驅使螺旋杆運動的螺旋杆驅動裝置,與所述的螺旋杆傳動連接。優點由於採用了設有螺旋片的螺旋杆,由螺旋片使鋼球處於分隔狀態下行移,因此不會出現扎堆現象,並且各鋼球的淬火時間一致,能使鋼球獲得表裡一致的淬火效果,整體硬度(HRC)可達60-70;通過螺旋杆上的螺旋片驅趕鋼球,能獲得較已有技術高出5倍以上的淬火效率。
文檔編號C21D1/62GK201144262SQ200720131310
公開日2008年11月5日 申請日期2007年12月10日 優先權日2007年12月10日
發明者剛 陳 申請人:剛 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