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陽能電池的柵線結構的製作方法
2023-09-12 11:45:20 4
太陽能電池的柵線結構的製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太陽能電池的柵線結構,它包括主柵線和副柵線,主柵線包括位於太陽能電池受光面上的至少一條鏤空主柵線和與焊帶電性連接的至少兩條實心主柵線,鏤空主柵線具有位於其端部的實心焊接段和多個設置有鏤空結構並呈分段狀布置的鏤空分段,相鄰的鏤空分段之間的斷開部分位於兩根相鄰的副柵線的空白區域。本實用新型不僅減少了漿料用量,而且降低了串聯電阻,提高了電池的轉換效率。
【專利說明】太陽能電池的柵線結構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太陽能電池的柵線結構,屬於太陽能光伏【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0002]目前,正電極設計多為分段鏤空式設計,這種設計雖然降低了漿料的用量,但大大地增加了電流的傳導,無形中增加了電阻,同時隨著細柵線的日益發展,柵線斷線日益嚴重;為了獲得儘可能高的光電轉換效率,對電池的結構必須進行詳細設計,而設計時需要考慮的原則有:
[0003]1、如何減小入射光的反射和透射損失;
[0004]2、如何使光生載流子儘可能地被P-n結收集,以使光電流最大、暗電流最小;
[0005]3、功率損耗最小的電流收集柵線的設計。
[0006]而現在的這種電極設計雖然減少了矽電池的受光面積,但增加了電池片的串聯電阻,對矽片的轉化效率產生了很大影響。雖然現在可以通過將柵線作的很高和很窄的截面積來降低串聯電阻,但這樣增加了漿料的使用量,增加了製造成本。
【發明內容】
[0007]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克服現有技術的缺陷,提供一種太陽能電池的柵線結構,它不僅減少了漿料用量,而且降低了串聯電阻,提高了電池的轉換效率。
[0008]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一種太陽能電池的柵線結構,它包括主柵線和副柵線,主柵線包括位於太陽能電池受光面上的至少一條鏤空主柵線和與焊帶電性連接的至少兩條實心主柵線,鏤空主柵線具有位於其端部的實心焊接段和多個設置有鏤空結構並呈分段狀布置的鏤空分段,相鄰的鏤空分段之間的斷開部分位於兩根相鄰的副柵線的空白區域。
[0009]進一步為了更好地減少漿料用量,所述的實心焊接段的寬度向鏤空主柵線的端部方向上逐漸減小。
[0010]進一步,所述的鏤空主柵線為三條,所述的實心主柵線為八條,並且以兩根實心主柵線和一條鏤空主柵線為基礎單元,成並排陣列狀設置在太陽能電池受光面上。
[0011]進一步為了增加柵線對少數載流子的收集機率,並進一步降低漿料用量,所述的實心主柵線中,位於太陽能電池受光面每個最外端的兩根實心主柵線依次分別為第一實心主柵線和第二實心主柵線,第一實心主柵線由多個呈分段狀布置的第一主柵分段組成,第二實心主柵線由多個呈分段狀布置的第二主柵分段組成,相鄰的第一主柵分段和第二主柵分段相互交錯連通從而形成一條完整的實心主柵線。
[0012]進一步,所述的實心主柵線中,位於太陽能電池受光面每個最外端的兩根實心主柵線依次分別為第一實心主柵線和第二實心主柵線,第一實心主柵線由多個呈分段狀布置的第一主柵分段組成,第二實心主柵線由多個呈分段狀布置的第二主柵分段組成,相鄰的第一主柵分段和第二主柵分段相互交錯連通從而形成一條完整的實心主柵線,其餘四條實心主柵線分別呈連續狀布置。
[0013]採用了上述技術方案後,本實用新型通過鏤空主柵線和實心主柵線的組合結構,保證了主柵線的數量,同時降低了串聯電阻,而鏤空主柵線降低了漿料用量,並且相鄰的鏤空分段之間的斷開部分位於兩根相鄰的副柵線的空白區域,沒有增加副柵線匯集到主柵線的距離,從而沒有增加串聯電阻,降低了製造成本,且使用簡單方便,有利於在行業內推廣;另外,通過相互互補的最外端的兩根實心主柵線,使本實用新型充分利用了電池基片中間高方阻的優勢,增加了柵線對少數載流子的收集機率,而且可以進一步降低漿料用量。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4]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太陽能電池的柵線結構的結構示意圖;
[0015]圖2為圖1的A部放大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16]為了使本實用新型的內容更容易被清楚地理解,下面根據具體實施例並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的說明,
[0017]如圖1、2所示,一種太陽能電池的柵線結構,它包括主柵線I和副柵線2,主柵線I包括位於太陽能電池受光面上的至少一條鏤空主柵線1-1和與焊帶電性連接的至少兩條實心主柵線1-2,鏤空主柵線1-1具有位於其端部的實心焊接段1-1-1和多個設置有鏤空結構並呈分段狀布置的鏤空分段1-1-2,相鄰的鏤空分段1-1-2之間的斷開部分位於兩根相鄰的副柵線2的空白區域。
[0018]為了更好地減少漿料用量,如圖2所示,實心焊接段1-1-1的寬度向鏤空主柵線1-1的端部方向上逐漸減小。
[0019]如圖1所示,鏤空主柵線1-1為三條,實心主柵線1-2為八條,並且以兩根實心主柵線1-2和一條鏤空主柵線1-1為基礎單元,成並排陣列狀設置在太陽能電池受光面上。
[0020]為了增加柵線對少數載流子的收集機率,並進一步降低漿料用量,如圖1所示,實心主柵線1-2中,位於太陽能電池受光面每個最外端的兩根實心主柵線1-2依次分別為第一實心主柵線和第二實心主柵線,第一實心主柵線由多個呈分段狀布置的第一主柵分段1-2-1組成,第二實心主柵線由多個呈分段狀布置的第二主柵分段1-2-2組成,相鄰的第一主柵分段1-2-1和第二主柵分段1-2-2相互交錯連通從而形成一條完整的實心主柵線1-2。其餘四條實心主柵線1-2分別呈連續狀布置。
[0021]本實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如下:
[0022]本實用新型通過鏤空主柵線1-1和實心主柵線1-2的組合結構,保證了主柵線的數量,同時降低了串聯電阻,而鏤空主柵線1-1降低了漿料用量,並且相鄰的鏤空分段1-1-2之間的斷開部分位於兩根相鄰的副柵線2的空白區域,沒有增加副柵線2匯集到主柵線的距離,從而沒有增加串聯電阻,降低了製造成本,且使用簡單方便,有利於在行業內推廣;另外,通過相互互補的最外端的兩根實心主柵線1-2,使本實用新型充分利用了電池基片中間高方阻的優勢,增加了柵線對少數載流子的收集機率,而且可以進一步降低漿料用量。
[0023]以上所述的具體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解決的技術問題、技術方案和有益效果進行了進一步詳細說明,所應理解的是,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例而已,並不用於限制本實用新型,凡在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之內。
【權利要求】
1.一種太陽能電池的柵線結構,其特徵在於:它包括主柵線(I)和副柵線(2),主柵線(I)包括位於太陽能電池受光面上的至少一條鏤空主柵線(1-1)和與焊帶電性連接的至少兩條實心主柵線(1-2),鏤空主柵線(1-1)具有位於其端部的實心焊接段(1-1-1)和多個設置有鏤空結構並呈分段狀布置的鏤空分段(1-1-2),相鄰的鏤空分段(1-1-2)之間的斷開部分位於兩根相鄰的副柵線(2)的空白區域。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太陽能電池的柵線結構,其特徵在於:所述的實心焊接段(1-1-1)的寬度向鏤空主柵線(1-1)的端部方向上逐漸減小。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太陽能電池的柵線結構,其特徵在於:所述的鏤空主柵線(1-1)為三條,所述的實心主柵線(1-2)為八條,並且以兩根實心主柵線(1-2)和一條鏤空主柵線(1-1)為基礎單元,成並排陣列狀設置在太陽能電池受光面上。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太陽能電池的柵線結構,其特徵在於:所述的實心主柵線(1-2)中,位於太陽能電池受光面每個最外端的兩根實心主柵線(1-2)依次分別為第一實心主柵線和第二實心主柵線,第一實心主柵線由多個呈分段狀布置的第一主柵分段(1-2-1)組成,第二實心主柵線由多個呈分段狀布置的第二主柵分段(1-2-2)組成,相鄰的第一主柵分段(1-2-1)和第二主柵分段(1-2-2)相互交錯連通從而形成一條完整的實心主柵線(1-2)。
5.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太陽能電池的柵線結構,其特徵在於:所述的實心主柵線(1-2)中,位於太陽能電池受光面每個最外端的兩根實心主柵線(1-2)依次分別為第一實心主柵線和第二實心主柵線,第一實心主柵線由多個呈分段狀布置的第一主柵分段(1-2-1)組成,第二實心主柵線由多個呈分段狀布置的第二主柵分段(1-2-2)組成,相鄰的第一主柵分段(1-2-1)和第二主柵分段(1-2-2)相互交錯連通從而形成一條完整的實心主柵線(1-2),其餘四條實心主柵線(1-2)分別呈連續狀布置。
【文檔編號】H01L31/0224GK203617305SQ201320862267
【公開日】2014年5月28日 申請日期:2013年12月25日 優先權日:2013年12月25日
【發明者】田西林, 苗成祥, 李亞楠 申請人:常州天合光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