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四季網

楊勇虎口槍救劉伯承

2023-09-12 07:18:00 2

 劉鄧大軍千裡挺進大別山,劉(伯承)鄧(小平)大軍和陳(毅)粟(裕)大軍、陳(賡)謝(富治)兵團呈「品」字形,在國民黨統治區站穩了腳跟,這讓國民黨很害怕。蔣介石成立了國防部九江指揮部,由白崇禧統管豫、皖、贛、湘、鄂五省的軍政大權,動用了14個整編師、33個旅的絕對優勢兵力,大肆製造無人區,想與解放軍逐鹿中原。

  小小一個大別山區,擠進了這麼多部隊,不要說給養,就是活動也受到限制,動不動就和敵人住到一個村裡去了,經常打亂仗。

  劉鄧決定在湖北省禮山縣黃陂分兵:二縱、三縱、六縱由鄧小平率領,堅持大別山鬥爭;十縱、十二縱西越平漢路,開闢桐柏江漢根據地;劉伯承率領後方指揮部和一縱北渡淮河,進入淮西地區。

  但這中間,出現了一段險情。

  分兵前,劉伯承把警衛團給鄧小平留下,自己只帶了一個警衛排,說不要緊,萬一被敵人衝散,各自到文殊寺地區找鄧政委會合。

  為了擺脫敵人的追擊,楊勇命令部隊關閉了電臺,走田埂,越河流,向北疾進。

  那天真緊張,白天和國民黨軍打了一天,撤出村子,敵人機槍子彈還在身邊嗖嗖響,晚上繼續走。李學增帶一個營走在前面,走著走著,前面尖刀班走不動了,敵人在前面等著開槍呢。部隊停下,老鄉說都住滿了。什麼部隊?戴鐵帽子?一定是國民黨軍,解放軍哪裡有鋼盔?肯定是敵人!偵察後知道是國民黨軍五大主力之一的整編十一師。

  楊勇把地圖攤在地上,後面有追兵,前面有敵人,部隊好說,打出去就行了,可劉伯承怎麼辦?還有那麼大的機關。楊勇讓縱隊副司令員尹先炳速到二十旅,一定要絕對保證劉司令員的安全。傍晚,二十旅出發,預定到北向店一帶宿營。

  北向店是個只有一兩千人的小集鎮,位於淮河以南的光山縣西三四十裡,一縱二旅也在往北向店一帶疾進。路上,四團與劉伯承相遇。四團團長晉士林命令部隊暫停過橋,讓「後指」機關先走。一縱偵察連在下午先通過北向店,沒報告情況,說明一切正常。後面是五團。五團碰到敵人了,一出北向店,就和敵人打上了。二旅旅部距離北向店三四裡時,先遣分隊偵察報告,發現敵整編十一師。二旅當即命令部隊跑步前進,迅速佔領北向店的有利地形,並立即報告縱隊司令員楊勇。

  天一黑,敵人撤了。一縱指揮所也到了北向店,問五團團長,團長也不清楚敵情。估計不是一般的地方土匪,而是正規部隊。敵人夜間戰鬥,一般只防守,不會進攻。一縱指揮所出北向店沿大路繼續走,到早上七八點,離宿營地還有七八裡時,和敵人主力打上了。魏鳴森在前面帶著警衛連頂住敵人,後面的八團也過了北向店,趕上來頂住。在楊勇指揮下,和敵十八旅在靠山屯激戰一天,傷亡很大,八團一營營長謝茂森犧牲。

  第二天凌晨,楊勇和蘇振華到二十旅,旅長吳忠報告,繳獲敵人的一張設營圖。無巧不成書,敵十一師的位置天好和二十旅的設營位置基本相同,他們也將在北向店宿營。

  楊勇說,情況緊急,立刻變更宿營位置,並火速通知「後指」及中原局機關。我負責與一、二旅聯繫,由他們搶佔北向店南側到羅陳店以東的有利地形,準備阻擊敵十一師,確保「後指」和中原局機關的安全。

  但是,一縱的電臺和「後指」聯繫不上。

  楊勇通知前衛二十旅,立即改變當夜的宿營位置,注意敵人動向,並設法馬上通知劉司令員,建議「後指」也改變宿營位置。吳忠起草了報告並附一份新的宿營部署圖,交給二十旅作戰股長陳雷,讓他立即趕往「後指」預定的宿營地小寨,如果劉司令員未到,則先赴五十九團傳達命令,然後再轉向小寨,等候劉司令員。吳忠還不放心,雙派旅部警衛班持報告和新的宿營圖,沿右路縱隊的行軍路線尋找劉伯承。

  拂曉,陳雷回來,沒找到劉伯承,只向五十九團傳達了命令。

  楊勇急了命令李覺跑步前進,背也要把「老頭」(劉伯承的保密代號)背出來。

  劉伯承在哪裡呢?剛開始劉伯承的位置在中間,因敵情突然變化,一調整,劉伯承的小分隊就到邊上了。他們冒雨走了大半夜的山路,劉伯承不讓二十旅六十二團跟進,讓他們趕快返回旅部。沿右路縱隊的行軍路線送信的警衛班遇到了返回的六十二團,得知「後指」已經過去,就往前趕。

  陰差陽錯,劉伯承沒有接到情報。劉伯承在陳雷走後到達小寨,東方已發白。很有警惕性的劉伯承在村邊遇到一個從北邊過來的拾糞老漢,就問他們村駐隊伍沒有。老漢說昨夜來的,一進村就砍樹挖坑。劉伯承馬上明白是敵人,叫參謀王文禎帶上兩名騎兵,按老漢指的方向去查明情況。命令所有的人不脫衣服、不卸鞍,原地待命。參謀剛接近村頭,就遭敵哨兵的射擊,王參謀動作快,馬上往回跑,兩名騎兵叫敵人抓去了。

  這時劉伯承才看到新的宿營圖,乘大霧指揮「後指」轉移。

  帶隊趕來接應的李覺剛到村邊,正碰上劉伯承帶隊往外走。劉伯承認識李覺。李覺說,我們已經讓兩個團出擊,你趕快走。

  楊勇命令二旅以最快的速度搶佔北向店南側的有利地形,不惜一切代價,堅決阻住敵人,一定要確保中原局和野戰軍首長、「後指」機關安全轉移。

  清晨,二旅進至北向店以南地區。接到楊勇的命令,作戰股長高漲帶著警衛連以最快速度搶佔了張大灣西北的無名高地,旅警衛連剛進入陣地,敵人就開始進攻了。敵人至少集結了兩個團的兵力,呈梯次多路縱隊疾進。二旅旅長戴潤生從望遠鏡裡看到西北方向的高廟西側,敵人的炮兵正在展開。看樣子敵人發覺遭遇的是「統帥機關」,想借有利地形,發起全面攻擊。

  楊勇指示二旅一定要守住陣地,堅持到天黑,保證野戰軍首長和中原局轉移到較遠的距離後,才算完成任務。旅警衛連打退了敵人多次進攻。打得正緊張,四團跑步趕到了,接替了旅警衛連的陣地。

  二旅旅長戴潤生正在緊張部署戰鬥時,忽然看見劉怕承帶著幾個人來了。戴潤生驚訝地問:首長,你們怎麼到這裡來了?劉伯承笑著說:我們剛剛進到預定的宿營地,就發現敵人,我們就悄悄退出來了。敵人沒有發覺我們,也許還以為我們是自己人呢。戴潤生說:好險啊。

  在這場突如其來的惡戰中,三營的陣地大部分被炮火摧毀,十連和十二連遭到重大傷亡。12點左右,楊勇打來電話詢問,戴潤生向他匯報後,建議縱隊調整一下部署,說今天的戰鬥,我們完全是倉促進行防禦的,沒有構築什麼工事,又無有利地形作依託,全憑戰士不怕犧牲和指揮員的決心。現在打了大半天,部隊傷亡很大,彈藥也消耗將盡,為了預防萬一,最好縱隊和「後指」機關稍向後移。

  楊勇說,老戴,「老頭」就在你們後面,離你們只有500米左右,確實太危險了。我已經向他建議過,要他們向後移一下,他堅決不同意,說他相信我們一定能守住陣地。這個意見不要提了。

  戴潤生激動地說,我們一定守住陣地,決不後退一步,請首長放心。但是我們與縱隊之間約有500米左右的空隙,沒有部隊,請首長注意。

  楊勇馬上說:你們派部隊把它佔領。

  戴潤生小聲說,我這裡除了通信員外,再沒有部隊,是否請縱隊警衛連派一個排或者一個班去,至少可以起到警戒作用。

  楊勇說好。

  戴潤生又說,另外,請縱隊令二十旅派一部分兵力,在敵側翼佯動一,牽制敵人。楊勇也是說好。

  四團正面的戰鬥始終在激烈進行,打到下午3點,敵人又集中人量兵力,在其猛烈的炮火和軍官督戰隊的逼迫下輪番攻擊,反覆爭奪陣地。到最後,我們只剩下二三名戰士了,陣地被敵人突破。在這種萬分緊急的情況下,戴潤生只能橫下一條心,與敵人拼到底,別無選擇。他命令四團團長晉土林,不管情況如何嚴重,只能守住,不準後退一步。戴潤生說,我的指揮位置就在你團後面300米,我不移動,你就不準動,誰要是後退一步,就按軍法從事。要告訴全體指戰員,堅持到天黑就是勝利。現在離天黑只有幾個小時,你立即組織團預備隊進行一次有力的反擊。

  這一仗是戴潤生永遠忘不了的一場惡仗,從早上6點打到晚上快9點,二旅以一個旅的兵力抗擊了敵人三個旅以上的兵力數十次進攻,沒讓敵人前進一步。二旅此戰傷亡八百多人,斃傷敵三千多人,勝利完成任務。

  二旅的英勇阻擊,為「後指」機關和中原局轉移贏得了時間。

  過了淮河,楊勇向野戰軍黨委檢討了指揮和警衛工作上的問題。劉伯承說:這回我帶「後指」及中原局出來,與敵人不期而遇,你們指揮果斷,將士用命,化險為夷。劉伯承稱讚這次戰鬥打得好。

同类文章

揭皮

 1.國寶露面   1945年農曆五月,束鹿城「德藝軒」裝裱店來了個大買賣。   一個日本軍官領著一群鬼子,點名要見老闆尚國如,尚國如慌忙從裝裱工作間裡奔出來。日本鬼子佔領這個華北小縣城八年來,一天也沒消停過,他每天都提心弔膽,捐稅從沒有晚交過,他實在想不通日本人找他幹什麼。   「尚掌柜

晉楚爭霸中原的第二次較量:邲之戰

 邲之戰,是春秋中期的一次著名會戰,是當時兩個最強大的諸侯國——晉、楚爭霸中原的第二次重大較量。在作戰中,楚軍利用晉軍內部分歧、指揮無力等弱點,適時出擊,戰勝對手,從而一洗城濮之戰中失敗的恥辱,在中原爭霸鬥爭中暫時佔了上風。至於楚莊王本人,也由於此役的勝利,而無可爭辯地擠入史所稱道的「春秋

大明帝國戰爭史:皇族爭霸

爭的旋渦中,英宗的後裔也不可避免地面對骨肉相殘的局面。繼承英宗帝位的是憲宗,接著又由孝宗傳到了武宗。武宗天性放蕩不羈,喜歡四處遊玩,他那些有違傳統的所作所為讓某些心懷異志的藩王覺得有機可乘,蠢蠢欲動。1510年(正德五年)4月,封地在陝西中部的安化王朱首先造反,但叛亂僅持續了18天就被平息

虎牢關大捷:竇建德的不歸路

平心而論,竇建德是條好漢。   竇建德,河北人,自小家貧,為人義氣,被同鄉視為尊長。   大業七年,隋煬帝發兵徵高麗,竇建德號召鄉人反抗兵役,拉杆子造反,從此風風雨雨一直到唐武德四年,也算是個老革命了,他與士卒同甘共苦,善出良策,屢敗隋軍,為河北、山東一帶的豪傑所稱道,威望很高。   不但

不懂地理學害慘了項羽

 陳勝吳廣起義爆發以後,原來被秦始皇掃滅的六國貴族們紛紛趁勢而起,短短兩年之內,秦與六國對抗的後戰國局面再一次出現。巨鹿之戰中,項羽破釜沉舟,擊敗章邯率領的秦軍主力,坑殺20萬秦卒,威震天下,儼然成為各路反秦軍的首領。    當時六國貴族們很多已經據地稱王,項羽想要自己立刻當上一統天下的皇

木牛流馬之謎

為解決糧草運輸的問題,諸葛亮發明了一種新的運輸工具——木牛流馬,這種工具節省人力,在當時是一種比較先進的工具。《三國志》的作者詳盡地描述了木牛的形象,並且對流馬的尺寸作了記載,但沒有任何實物與圖形存留後世。   據說,過了200多年,南北朝時的科技天才祖衝之再造了木牛流馬,但他也沒有留下詳

刮骨療傷

 三國時期,關羽在攻打樊城的時候,右臂被毒箭射中。後來,傷口漸漸腫大,十分疼痛,不能動彈。經多方診治始終無效。一天,關羽和他的部將正在發愁。忽然,部下前來報告,說名醫華佗來了。   華佗進來後說:「我是為治您的傷才來的。辦法倒是有,就怕您忍受不了疼痛。」關羽聽後笑了笑說:「我是一個久經沙場

許褚戰赤膊戰馬超

  你知道嗎?「赤膊上陣」這個成語,來自許褚與馬超的那場大戰——   當年,馬超為報父仇,出動大軍進攻曹操,雙方在渭口一帶對陣。第二天,兩軍出營布成陣勢。馬超挺槍縱馬,與曹操的猛將許褚交戰。兩人大戰一百多個回合,不分勝負。因為戰馬疲憊不支,於是各回軍中,換了一匹馬出營再戰,仍然勝負不分。許

鮮為人知的叛亂:烏泰「獨立」事件平叛始末

 1912年初,內蒙古科右前旗郡王烏泰公開響應外蒙,宣布獨立,並且組織隊伍進行大規模武裝叛亂。民國政府斷然組織軍隊進行平叛,山東籍將軍吳俊升是這次平叛戰役的主力。這次成功平叛被譽為「中華民國開國以來的第一件體面之事」。   過繼的郡王   在中國的版圖上,位於內蒙古地區境內有一片美麗富饒的

慘烈無比的北漢大軍與後周大軍的高平血戰

 五代後漢的開國君主漢高祖劉知遠死後,漢隱帝即位。隱帝即位幾年以後,對於幾個執政的顧命大臣感到不滿,皇帝的寵臣也乘機在隱帝面前進言,要誅殺這幾個大臣。隱帝於是不顧太后的勸阻,在後漢乾三年,趁大臣朝見的機會,伏兵殺死了楊斌、史弘肇、王章。然後宣布這幾個大臣意圖謀反,又派使者率領人馬搜捕幾個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