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尾藻有性繁殖育苗的方法
2023-09-14 15:22:25 2
專利名稱:馬尾藻有性繁殖育苗的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馬尾藻的繁育,具體地說是馬尾藻有性繁殖育苗的方法。
背景技術:
馬尾藻一直是我國海藻工業生產的重要原料之一。馬尾藻大都是重要 的經濟藻類,他們藻體比較大,用途比較廣,價值比較高,是提取褐藻膠、 甘露醇和碘等化工產品的原料。近年來,馬尾藻提取海藻酸鈉工藝有了較 大的改進,為發展馬尾藻加工業提供了技術保證。以馬尾藻為原料,分別
採用離子交換法和鈣凝法生產海藻酸鈉,得膠率分別達到23.7%和19.8%, 粘度分別達到1300mPa,s和230mPa.s,明顯高於GB1976-80規定得粘度 (150mPa.s),也遠高於目前普通工業用品的粘度。
馬尾藻的增養殖是解決我國海藻化工面臨原料短缺的重要舉措,馬尾 藻育苗和規模化養殖,將為我國海藻化工產業源源不斷的提供大量原材料, 可以更好的實現我國海藻化工產業的可持續發展。我國是世界上海藻養殖 及加工利用規模的最大的國家。海藻化工產業總體狀況是可利用海藻資源 品種單一、資源利用率低、產品附加值低、經濟效益差、環境汙染重,以 上缺點嚴重製約了海藻化工產業的持續發展,導致我國海藻化工產業面臨 著前所未有的困境。其中,海藻化工業依賴海帶為原料的現狀是急需解決 的瓶頸問題。
馬尾藻是進行海底植被恢復研究的重要大型藻類。利用大型海藻吸收 水中的營養鹽,既可以改善水質,又能吸收養殖動物釋放到水體中的多餘 的營養鹽,並轉化為具有較高經濟價值的產品。這些營養物質通過被大型 藻類吸收而去除,同時大型藻類能固碳,產生氧氣,調節水體pH,從而達 到對養殖環境的生物修復和生態調控作用。從上世紀90年代開始日本和韓 國就以馬尾藻為材料進行了一系列的相關實驗,實驗結果證明恢復馬尾藻 海底植被(人工藻礁)以及人工漁礁的工作切實可行,在耗費比較少的人 力物力的條件下,就可以成功構建馬尾藻海藻床,而且結果顯示馬尾藻對 生態環境改善的效果顯著,如有研究表明,馬尾藻人工藻礁可以使潮間帶 的無脊椎動物數量增加70—1725%。
馬尾藻是有發展潛力的能源海藻。馬尾藻的高生產力、漂浮和固氮等 特性作為能源海藻被看好,選擇高生產力的馬尾藻種類進行栽培,必將促 進"海藻種植能源"計劃的開展;馬尾藻在詞料、食品、醫藥和農業生產等方 面具有廣泛的用途。馬尾藻粉是養殖對蝦、扇貝、魚類等的飼料成分之一; 馬尾藻的必須胺基酸評分為80 — 88之間,遠高於海帶和紫菜,是保健食品 的優質原料;馬尾藻多糖具有增強機體免疫力,抑制腫瘤細胞,抗菌和抗
3病毒等生理活性;馬尾藻含有植物生長激素,因而對植物的生長和發育具 有多種功效。
綜上所述,馬尾藻的用途很廣。然而,目前為止,馬尾藻的原材料的 獲得都是採集野生馬尾藻的方式進行的,馬尾藻自然資源的有限性大大限 制了馬尾藻產業的發展,因此,發展馬尾藻養殖是一項非常有意義的工作。 開展馬尾藻人工育苗技術研究,建立起技術先進、穩定和低成本的馬尾藻 人工育苗的理論和技術體系,解決苗種缺乏這一發展馬尾藻栽培的瓶頸問 題是目前急待解決的問題。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操作簡單穩定、成本低馬尾藻有性繁殖育 苗的方法。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採用的技術方案為 馬尾藻有性繁殖育苗的方法,具有如下步驟,
1) 採苗將生殖脫成熟的藻株於室溫條件下陰乾剌激3 5個小時; 將陰乾刺激後的藻株投放於放置有附著基的種苗池中,池中海水溫控
制在17 23.5'C;藻株投放密度為3-5公斤/m"K體;為避免苗種附著不均 勻,每1-3小時輕輕移動種藻並給予輕輕擺動,使受精卵及時脫離母體均勻 附著在附著基;
2) 幼苗控制附著時間8 12個小時,將附著基取出移入幼苗池中養 殖,幼苗的生長條件鹽度24 26, N的濃度為4-8 mg / L, P濃度0.3-1.2 mg/L,光強1300-1800 lx,海水溫度為18-22°C;當幼苗長25-35mm時, 移植到海上進行養殖。
附著基可為苗簾和/或棕繩;藻株是於海水平均溫度17 23.5。C時於海 上有採集的;種苗池中,水溫控制在18 23°C;當藻株的生殖脫成熟後, 直至出現掛卵時開始採苗。
本發明具有如下優點
(1) 本發明建立馬尾藻人工育苗的理論和技術體系,解決了目前馬尾 藻養殖的種苗培育瓶頸問題。
(2) 育苗所用時間短。實驗結果顯示,要達到海上養殖程度,只要將 幼苗培養4一7個周即可。
(3) 育苗費用低廉。
(4) 產苗量大,成活率高。棕繩上幼苗的成活率為80%以上。
(5) 對保護野生馬尾藻意義重大。到目前為止,生產用馬尾藻全部來 自自然海區的人工採集,馬尾藻自然資源已經遭受巨大的破壞。因此,本 發明對開展馬尾藻人工養殖奠定基礎,對保護野生資源的馬尾藻具有現實
(6)馬尾藻的人工養殖是解決我國海藻化工面臨原料短缺的重要舉措, 而馬尾藻的人工養殖同樣對改善我國海區的生態環境意義重大。
圖1為馬尾藻幼苗的生長發育狀況,A和B均為在培養平板上的馬尾 藻幼苗,採苗期為15天。
圖2為馬尾藻有性繁殖幼苗的海上養殖收穫期狀況,A: 採收期馬尾藻在浮繩上的狀況;B:用鐮刀採割後露出馬尾藻附著的棕繩; C:使用人力對切割下的馬尾藻進行收集;D:採割下的馬尾藻個體。
具體實施例方式
操作條件的確定
實驗材料實驗材料於2005年6月12號取自威海榮成桑溝灣海區自 然生長的馬尾藻(海蒿子,&wa^Mmpa///^m), 一年四季現場觀察其生長 發育狀況,並定期取樣帶回實驗室鏡檢生殖託的成熟。待藻體成熟,雌性 藻體生殖託出現掛卵,取雌、雄藻體回實驗室進行採苗。
試驗觀察海上與實驗室培養相結合觀察生殖託的成熟並測量雌、雄 生殖託的大小,通過顯微觀察、顯微測量和照相確定雌、雄生殖窩孔大小 和特徵,觀察排卵和排精過程,並記錄受精卵脫離母體的時間。
種藻的成熟期和選擇根據海上馬尾藻生長發育連續觀察,確定繁殖
器官生殖託的成熟主要受溫度控制,生殖託在17 23.5。C快速生長發育, 生殖高峰出現在1S 23'C,水溫高於24i:時,部分排卵或排精後的生殖託 開始衰退腐爛。選用掛卵的種藻採苗,可明顯縮短採苗時間。種藻放入水 中lh後就有受精卵脫離生殖託。
受精卵的脫落實驗中觀察到,由於馬尾藻的掛卵特性,受精卵通常 需要12 36h才能大量從生殖託上脫落下來。在靜水中,部分受精卵3d 後仍未脫離生殖託,並開始生長假根附著在託上。未受精卵也可在生殖託 上粘附較長時間才脫落或逐漸衰退死亡。22"C水溫下,自然海區成熟藻體 生殖託上的卵可在48 h內全部脫離生殖託。
採苗和密度控制採苗時,將陰乾刺激(室溫條件下3 5個小時)後 的種藻均勻鋪放在苗簾上,為避免苗種附著不均勻,有必要24h後,輕輕 移動種藻並給予輕輕擺動,使受精卵及時脫離母體均勻附著在附著基。也 可集中採集受精卵,澆灑到平鋪苗簾的水中。還可兩種方法結合起來使用。 實踐證明上述方法均可獲得良好的採苗效果。根據試驗觀察,健康的受精 卵密度在顯微鏡100x視野下控制在S 20個,可獲得良好育苗效果。
幼苗的生長根據先前的馬尾藻幼體鹽度實驗,作者發現馬尾藻有一 定的抗低鹽度能力,在鹽度IO、 15、 20、 25、 30下,藻體均能正常生長, 綜合考慮,鹽度25左右最佳生長效果。
發明人將馬尾藻培養在鹽度25、 N濃度4.2 mg / L、 P濃度0.5 mg / L、 光強1500 1x條件下。設立10。C、 15°C、 20。C和25。C四個溫度組,觀察溫 度對採苗和苗生長的影響。結果顯示,略對種藻陰乾刺激後,上述四溫度 組在排卵、受精、受精卵附著特徵方面基本一致,只是在生長速度方面,20°C組比其他溫組要快一些。 實驗結果
(1) 通過實驗室實驗結合海上觀察獲得馬尾藻繁殖生物學特徵馬尾 藻繁殖有兩條途徑, 一為有性繁殖,二為假根營養繁殖。有性繁殖是解決 苗種來源的主要方式。
(2) 馬尾藻的成熟主要與水溫相關,17 23.5°C是馬尾藻生殖託快速 生長發育期,繁殖高峰出現在18 23t:,因此要在此期間採集母藻。
(3) 馬尾藻雌、雄異體,雌生殖託粗短,雄託細長,根據此區分雌雄體。
(4) 馬尾藻生殖託具有掛卵特性,受精卵通常在12 36h才能從生殖 託上脫落下來。因此,育苗時選用掛卵的種藻採苗,可明顯縮短採苗時間。 種藻放入水中lh後就有受精卵脫離生殖託。
(5)採用棕簾和維尼綸簾作為馬尾藻育苗的附著基是可行的,採苗密度 控制在顯微鏡100x視野下8 20個健康受精卵,可獲得良好的出苗效果。
(6)幼苗培育時,鹽度25左右最佳,其他條件為鹽度25、 N濃度 4.2mg/L、 P濃度0.5mg/L、光強15001x條件,溫度20。C。 實施例
本實驗的進行時間為2005年5月7號到2005年11月10號。樣品採 自山東榮成的桑溝灣,育苗在榮成當地進行,成苗移至福建嵊泗海區養殖, 養殖時間為2005年8月3號至11月10號。試驗材料為海蒿子。
實驗操作
1) 根據觀察結過,5月IO號提前幾天於海上取回生殖脫就要成熟的藻 株,此時海水平均溫度18 23°C,在18 23°C條件下暫養,直至出現少 量掛卵的時候開始採苗;
2) 採苗時,將生殖脫成熟的藻株於室溫條件下陰乾剌激3個小時後的 種藻均勻鋪放在苗簾上,種苗池中種苗投入量4公斤/m3,池中海水溫控制 在17 23.5。C;為避免苗種附著不均勻,有必要2、 4、 6h後,分別輕輕移 動種藻並給予輕輕擺動,使受精卵及時脫離母體均勻附著在附著基(附著基 為棕繩)。
於種苗池中放入附著基的同時放入載玻片,用於觀察受精卵的附著密 度;控制附著時間8-12個小時,使受精卵密度在顯微鏡100x視野下(此 時物鏡距離蓋玻片約1.01釐米)控制在8 20個;
3) 將附著基取出移入幼苗池中養殖,幼苗的生長條件幼苗的生長條 件鹽度24 26, N濃度4.2 mg / L, P濃度0.5 mg / L,光強1500 lx, 溫度為20°C。
幼苗長至30mm左右時,移植到海上進行養殖。
如圖l、 2所示可見,本發明培育出大量馬尾藻幼苗;並成功養殖了 由有性繁殖培育的馬尾藻幼苗。平均畝產達到10000公斤,而且藻質優良。
權利要求
1. 馬尾藻有性繁殖育苗的方法,具有如下步驟,1)採苗將生殖脫成熟的藻株於室溫條件下陰乾刺激3~5個小時;將陰乾刺激後的藻株投放於放置有附著基的種苗池中,池中海水溫控制在17~23.5℃;藻株投放密度為3-5公斤/m3水體;為避免苗種附著不均勻,每1-3小時輕輕移動種藻並給予輕輕擺動,使受精卵及時脫離母體均勻附著在附著基;2)幼苗控制附著時間8~12個小時,將附著基取出移入幼苗池中養殖,幼苗的生長條件鹽度24~26,N的濃度為4-8mg/L,P濃度0.3-1.2mg/L,光強1300-180 01X,海水溫度為18-22℃;當幼苗長25-35mm時,移植到海上進行養殖。
2. 按照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徵在於附著基可為苗簾和/或棕繩。
3. 按照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徵在於所述藻株是於海水平均溫度17 23.5'C時於海上有採集的。
4. 按照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徵在於所述種苗池中,水溫控制在18 23°C。
5.按照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徵在於當藻株的生殖脫成熟後,直至出現掛卵時開始採苗。
全文摘要
本發明涉及馬尾藻的繁育,具體地說是馬尾藻有性繁殖育苗的方法。具有如下步驟,1)採苗將生殖脫成熟的藻株於室溫條件下陰乾刺激3~5個小時;將陰乾刺激後的藻株投放於放置有附著基的種苗池中,水溫控制在17~23.5℃;藻株投放密度為3-5公斤/m3水體;為避免苗種附著不均勻,每1-3小時輕輕移動種藻並給予輕輕擺動,使受精卵及時脫離母體均勻附著在附著基;2)幼苗控制附著時間8~12個小時,將附著基取出移入幼苗池中養殖;當幼苗長25-35mm時,移植到海上進行養殖。本發明操作簡單穩定、成本低。
文檔編號A01G33/00GK101422127SQ200710113579
公開日2009年5月6日 申請日期2007年10月29日 優先權日2007年10月29日
發明者於守團, 葉乃好, 毛玉澤, 蔣增傑 申請人: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黃海水產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