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海藻酸顆粒固態酵生產昆蟲病原線蟲新方法與流程
2023-09-14 11:46:20 2
技術領域本發明屬於昆蟲病原線蟲培養技術,具體涉及一種利用海藻酸顆粒承載液體培養基,進行半固態發酵生產昆蟲病原線蟲。
背景技術:
小卷蛾斯氏線蟲是一種以昆蟲為寄主的昆蟲病原線蟲。處於侵入期的昆蟲病原線蟲能自主尋找寄主,侵入寄主的線蟲從腸道中釋放昆蟲致病桿菌,桿菌在寄主中大量繁殖導致寄主迅速死亡。國際上常用於防治害蟲的昆蟲病原線蟲主要屬於斯氏線蟲屬和異小杆線蟲屬。斯氏線蟲有10個種,異小杆線蟲有3個種。在工業化國家生物農藥市場上,市場份額僅次於蘇雲金芽孢桿菌,佔第二位。這類線蟲對土棲性害蟲和鑽蛀性害蟲有較強的殺滅作用。昆蟲病原線蟲可規模化培養,且使用方便,對人畜安全,不汙染環境,在美國是免註冊產品。我國已開發了不少殺蟲線蟲品種,目前處於中試推廣應用階段,均無註冊成產品。
產業化昆蟲病原線蟲,需要高效,穩定的病原線蟲培養方法。在美國、德國等生物農藥發達的國家一般採用液體法培養昆蟲病原線蟲。而我國昆蟲病原線蟲產業化起步較晚,從事昆蟲病原線蟲產業化的企業採用都是固體培養和非離體培養。非離體培養昆蟲病原線蟲一般包括線蟲培養和分離兩步驟,目前所採用方法中線蟲和營養液混合在一起,分離過程需要多次清洗和沉降,才能將線蟲與營養液以及營養液中混雜的固形物分離。因此,非離體培養法,培養過程中培養基與線蟲在一起,給後期線蟲的分離帶來了一定的困難,線蟲中混合培養基直接導致線蟲的存貯活力下降,以及運輸過程中死亡率增加。將培養基中營養成分固定在固相中,後期線蟲分離簡單便捷,對線蟲的培養與分離有著重大作用。
技術實現要素:
為了克服原來技術上營養物質與線蟲分離困難這一技術難題,本發明提供了一種利用海藻酸顆粒承載液體培養基,進行半固態發酵生產昆蟲病原線蟲新方法。將配製好的線蟲培養用的培養基,加入3-5%的海藻酸鈉,加熱溶解。配製飽和氯化鈣溶液,將海藻酸鈉營養液,滴入飽和氯化鈣溶液形成顆粒。將海藻酸顆粒撈出,去離子不衝洗3-5遍,晾乾表面水分。高壓滅菌後接種昆蟲病原線蟲共生桿菌,培養72小時後接種線蟲,繼續培養14天後,直接用去離子水將昆蟲病原線蟲衝出。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列舉了實例,對本發明進行進一步說明:
實施例1將配製好的線蟲培養用的培養基100ml(植物蛋白5%,動物蛋白5%,植物油3%,蔗糖0.5%,蛋白腖1%,酵母膏1%),加入5g的海藻酸鈉,加熱溶解。配製飽和氯化鈣溶液,將海藻酸鈉營養液,滴入飽和氯化鈣溶液形成顆粒。將海藻酸顆粒撈出,去離子水衝洗5遍,晾乾表面水分。置於500子力學ml三角瓶中,約150ml容量,高壓滅菌外理20分鐘,將準備好的昆蟲病原線蟲共生桿菌種子液,接種昆蟲病原線蟲共生桿菌10ml,搖床培養72小時(25攝氏度),待桿菌在海藻酸顆粒上長勻後,接種線蟲10萬尾每瓶,繼續培養14天後,直接用去離子水將昆蟲病原線蟲衝出,線蟲數量為2500萬尾。
附圖說明
附圖1海藻酸顆粒承載液體培養基三角瓶生產昆蟲病原線蟲實圖。
技術特徵:
技術總結
本發明屬於昆蟲病原線蟲培養技術。為了克服原來技術上營養物質與線蟲分離困難這一難題,本發明提供了一種利用海藻酸顆粒承載液體培養基,進行半固態發酵生產昆蟲病原線蟲新方法。將海藻酸鈉營養液,滴入飽和氯化鈣溶液形成顆粒。將海藻酸顆粒撈出,去離子水衝洗,晾乾。滅菌後接種昆蟲病原線蟲共生桿菌,培養72小時後接種線蟲,繼續培養14天後得到大量昆蟲病原線蟲。
技術研發人員:李小龍;張鳳琴;何農躍
受保護的技術使用者:湖南工業大學
技術研發日:2017.03.29
技術公布日:2017.0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