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U型吸波棉的製作方法
2023-09-19 09:18:20 1

本實用新型涉及天線測試系統用配件技術領域,更具體地說,它涉及一種U型吸波棉。
背景技術:
移動通信的蓬勃發展帶動了天線測量設備的不斷發展,多探頭近場天線測量設備開始興起,多探頭天線測量系統一般都具有一個環狀結構,為了防止環狀結構反射無線信號,環狀結構需要由吸波棉包裹,而吸波棉的吸波效果直接影響了無線信號的反射效果,現有技術中的吸波棉中的結構會導致少量無線信號反射到探頭影響測試,吸波的效果不盡理想,不能夠達到人們的期望水平,影響了整個近場天線測量設備的測量效果。
申請號為201620572062.4的中國專利公開了一種帶傾斜反射面的U型吸波棉,其技術方案要點是:包括U型本體,所述U型本體的屋型本體頂部設有兩個傾斜面,兩個所述傾斜面形成一個頂點朝上的夾角,所述U型本體上端設有一個或一個以上的開孔,所述開孔為中央設有通孔的柱狀結構。
這種吸波棉雖然提高了吸波棉的吸波性能,但是為了方便探頭的安裝,需要在吸波棉的表面製作一方形安裝座,存在製作難度大的問題。
技術實現要素:
針對現有技術存在的不足,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U型吸波棉,具有保持吸波棉良好的吸波效果且製作難度低的優點。
本實用新型的上述技術目的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得以實現的:一種U型吸波棉,包括U型本體和一個或一個以上開設在所述U型本體上端供探頭穿過的安裝孔,所述U型本體的頂部設有沿所述U型本體長度方向延伸的平面,且位於所述平面的兩側設有朝向所述U型本體底部傾斜設置的反射斜面。
通過採用上述技術方案,U型本體卡嵌在多探頭測量系統的安裝拱環上,並通過魔術貼與安裝拱環相粘接,安裝時探頭穿過安裝孔並卡嵌在安裝孔內,且探頭的端部與平面的端面相平齊,可以增加探頭排列密度,從而實現對被測物的檢測;安裝完成後,吸波棉牢固套接在探頭上,連接穩定牢固,在檢測時平面面向被測物,直射在平面上的無線信號被最大化的吸收,從而可以最大可能的減少探頭方向的垂直反射,而直射在反射斜面上的無線信號,一部分被吸收,另一部分被反射斜面反射,改變了直射波的反射路徑,將直射波引導至非測試區域,從而進一步減少了無線信號反射對探頭測試的影響,實現吸波棉較好的吸波效果;在製造時,平面和反射斜面可以直接一次切割成型,而無需另外再成型安裝座,其製造過程更加快速方便、製作難度更低,同時製作完成後形成的平面厚度更大,吸波效果也相應的得到了提高。
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設置為:所述安裝孔設置於所述平面。
通過採用上述技術方案,探頭穿過安裝孔時即與平面相平齊,使探頭的安裝位置更加合理,檢測效果更佳。
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設置為:所述安裝孔的邊沿與所述平面的邊沿相切。
通過採用上述技術方案,平面的寬度達到最小,從而最大化的減小了探頭方向的垂直反射。
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設置為:所述反射斜面對稱設置於所述平面的兩側。
通過採用上述技術方案,位於吸波棉兩側的直射波反射時可以同時被反射至非檢測區域,使直射波對探頭的影響降到最低,同時形成的吸波棉也更加美觀實用。
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設置為:所述U型本體的底部呈弧形設置。
通過採用上述技術方案,吸波棉安裝在安裝拱環上時,相鄰的相互拼接的吸波棉底部可以形成完整圓弧面,具有更好的吸波效果,且安裝後更加美觀。
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設置為:所述U型本體沿長度方向的一側開設有安裝凹口。
通過採用上述技術方案,由於在無線測量系統中,安裝拱環的底部會設有豎直向上延伸的抱柱用來放置被測物,而設置的安裝凹口在抱柱處可以形成供抱柱穿過的通口,從而使安裝過程更加方便。
綜上所述,本實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其一,平面和反射斜面的設置,可以最大可能的減少探頭方向的垂直反射,同時將直射波引導至非測試區域,減少了無線信號反射對探頭測試的影響,且製造過程更加快速方便、製作難度更低、吸波效果更好;
其二,安裝孔設置於所述平面,且邊沿與平面的邊沿相切,從而最大化的減小了探頭方向的垂直反射;
其三,安裝凹口的設置使吸波棉的安裝過程更加方便。
附圖說明
圖1為實施例一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實施例一中無線信號經過發射斜面的路線圖;
圖3為實施例二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1、U型本體;11、安裝槽;2、平面;21、安裝孔;3、反射斜面;4、安裝凹口。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詳細描述。
實施例一:一種U型吸波棉,如圖1所示,U型本體1呈中空設置,形成用於卡嵌安裝拱環的安裝槽11,安裝槽11內設有魔術貼,用於與安裝拱環相粘接;
如圖1所示,U型本體1的頂部設有平面2和反射斜面3,平面2位於安裝槽11的正上方並處於中間位置,且沿著U型本體1的長度方向延伸與U型本體1兩側端面相平齊,反射斜面3對稱設置在平面2兩側,並朝向U型本體1底部傾斜設置,反射斜面3與平面2邊沿相搭接,且通過圓角形式過渡。
如圖1所示,在平面2上設有用於供探頭穿過的安裝孔21,安裝孔21與探頭的形狀相適配,且貫穿平面2與安裝槽11相通,本實施例中安裝孔21為十字形,在其他實施例中安裝孔21可以是圓形、方形等各種與探頭相適配的形狀;安裝孔21的邊沿與超載斜面的邊沿相切,從而使平面2的寬度達到最小。
如圖1所示,U型本體1的底面呈弧形設置,從而吸波棉安裝在安裝拱環上時,相鄰的相互拼接的吸波棉底部可以形成完整圓弧面,具有更好的吸波效果,且安裝後更加美觀。
如圖1和圖2所示,U型本體1卡嵌在多探頭測量系統的安裝拱環上,並通過魔術貼與安裝拱環相粘接,安裝時探頭穿過安裝孔21並卡嵌在安裝孔21內,且探頭的端部與平面2的端面相平齊,可以增加探頭排列密度,從而實現對被測物的檢測;安裝完成後,吸波棉牢固套接在探頭上,連接穩定牢固,在檢測時平面2面向被測物,直射在平面2上的無線信號被最大化的吸收,從而可以最大可能的減少探頭方向的垂直反射,而直射在反射斜面3上的無線信號,一部分被吸收,另一部分被反射斜面3反射,改變了直射波的反射路徑,將直射波引導至非測試區域,從而進一步減少了無線信號反射對探頭測試的影響,實現吸波棉較好的吸波效果;在製造時,平面2和反射斜面3可以直接一次切割成型,而無需另外再成型安裝座,其製造過程更加快速方便、製作難度更低,同時製作完成後形成的平面2厚度更大,吸波效果也相應的得到了提高。
實施例二:一種U型吸波棉,如圖3所示,與實施例一的不同之處在於,在U型本體1沿長度方向的一側開設有安裝凹口4,位於無線測量系統抱柱處的吸波棉上的安裝凹口4相互拼接形成供抱柱穿過的通口。
由於在無線測量系統中,安裝拱環的底部會設有豎直向上延伸的抱柱用來放置被測物,而設置的安裝凹口4在抱柱處可以形成供抱柱穿過的通口,從而使安裝過程更加方便。
以上所述僅是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方式,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並不僅局限於上述實施例,凡屬於本實用新型思路下的技術方案均屬於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應當指出,對於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進和潤飾,這些改進和潤飾也應視為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