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觸控功能的顯示面板、OLED模組和顯示器的製作方法
2023-09-19 21:15:00 1

本公開涉及電子設備領域,尤其涉及具有觸控功能的顯示面板、oled模組和顯示器。
背景技術:
目前,依據顯示面板的結構設計上的不同,一般可區分為外掛式(out-cell)與內嵌式(in-cell/on-cell)觸控顯示板。其中,外掛式顯示面板是將獨立的觸控板與一般的顯示板組合而成,而內嵌式顯示面板則是將觸控感測組件直接設置在顯示板中基底的內側或外側上。不論是何種類型的顯示面板,傳統的顯示面板一般所使用的基底厚度約為0.4毫米到0.55毫米,已逐漸無法滿足市場上對於薄型化觸控板的厚度的要求。
技術實現要素:
本公開實施例提供具有觸控功能的顯示面板、oled模組和顯示器。所述技術方案如下:
根據本公開實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種具有觸控功能的顯示面板,包括基板和背板發光層,所述顯示面板還包括帶有觸控功能層的薄膜密封層;所述觸控功能層包括有機物膜層和無機物封裝層;
其中,所述有機物膜層是一層透明導電的薄膜;所述無機物封裝層用於將所述有機物膜層與外界隔離。
本公開的實施例提供的技術方案可以包括以下有益效果:解決了目前複雜的工藝,膜層結構複雜等問題,簡化了工藝製程的工序,提高了製程的良率;同時,採用有機物和無機物的搭配結構,避免了多層無機物之間應力搭配的問題,提高了顯示面板的彎曲特性,避免在彎曲過程中產生斷裂現象。
在一個實施例中,所述有機物膜層包括:
包括在檢測所述顯示面板的電容值過程中用於發射信號的多個發射源、用於接收信號的多個接收源,以及設置在所述發射源和所述接收源之間的跨橋,其中,所述跨橋用於將所述發射源和所述接收源隔離。
本公開的實施例提供的技術方案可以包括以下有益效果:介紹有機物膜層的內部結構,在接收源和發射源設置跨橋,從而防止接收源和發射源之間信號誤傳。
在一個實施例中,所述接收源上設置有第一圖案導線;所述接收源上設置有第二圖案導線。
本公開的實施例提供的技術方案可以包括以下有益效果:通過圖案導線實現信號發送接收。
在一個實施例中,圖案導線包括所述第一圖案導線和所述第二圖案導線,通過以下方式設置:
列印方式形成圖案導線;
拍照方式形成圖案導線;
幹刻方式形成圖案導線;
溼刻方式形成圖案導線。
本公開的實施例提供的技術方案可以包括以下有益效果:介紹多種(圖案)pattern導線的設置方法,可以根據不同的情況製作pattern導線。
在一個實施例中,所述無機物封裝層包括第一無機物封裝層和第二無機物封裝層;
其中,所述第一無機物封裝層封裝在所述有機物膜層上,所述第二無機物封裝層封裝在所述有機物膜層下。
本公開的實施例提供的技術方案可以包括以下有益效果:介紹無機物封裝層的作用。
在一個實施例中,所述觸控功能層的結構順序為:
從所述基板和所述背板發光層的第二無機物封裝層起,依次為所述有機物膜層、所述第一無機物封裝層。
本公開的實施例提供的技術方案可以包括以下有益效果:介紹最優選的觸控功能層的結構,該結構能夠簡化工藝,且防止多層導致面板斷裂。
在一個實施例中,所述無機物封裝層由氮化物、氧化物中至少一種材料製成。
本公開的實施例提供的技術方案可以包括以下有益效果:介紹無機物封裝層的材料。
在一個實施例中,所述顯示面板還包括:設置在所述第一無機物封裝層上的偏光片;設置在所述偏光片上的蓋膜。
本公開的實施例提供的技術方案可以包括以下有益效果:完善整個顯示面板。
根據本公開實施例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種oled模組,包括:
上述任一種具有觸控功能的顯示面板;
用於控制所述顯示面板顯示的控制晶片。
根據本公開實施例的第三方面,提供一種顯示器,包括:
上述的任一種oled模組,包括:
上述的任一種具有觸控功能的顯示面板;
用於控制所述顯示面板顯示的控制晶片。
應當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後文的細節描述僅是示例性和解釋性的,並不能限制本公開。
附圖說明
此處的附圖被併入說明書中並構成本說明書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公開的實施例,並與說明書一起用於解釋本公開的原理。
圖1是根據一示例性實施例示出的具有觸控功能的顯示面板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根據一示例性實施例示出的具有觸控功能的顯示面板中有機物膜層的結構示意圖。
圖3是根據一示例性實施例示出的發射源的結構示意圖。
圖4是根據一示例性實施例示出的接收源的結構示意圖。
圖5是根據一示例性實施例示出的觸控功能層的結構示意圖。
圖6是根據一示例性實施例示出的具有觸控功能的顯示面板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這裡將詳細地對示例性實施例進行說明,其示例表示在附圖中。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圖時,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圖中的相同數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實施例中所描述的實施方式並不代表與本公開相一致的所有實施方式。相反,它們僅是與如所附權利要求書中所詳述的、本公開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裝置和方法的例子。
隨著顯示技術的急速進步,而對於現有的顯示裝置而言,有機發光二極體(organiclightemittingdiode,oled)作為一種電流型發光器件,因其所具有的自發光、快速響應、寬視角和可製作在柔性襯底上等特點而越來越多地被應用於高性能顯示領域當中。
目前,內嵌式顯示面板的觸摸和封裝層結合,需要三層的結構,無機封裝層,有機層和透明導電層,製備工藝較為複雜,使用的製成工序較多,降低了製成良率;同時透明導電層是無機物,和無機封裝膜層之間存在著較大的界面應力,對於柔性oled來說,不利於彎曲,容易產生斷裂等現象。
本實施例解決的問題是:如何在簡化工藝的同時,提高彎曲特性,防止斷裂。
本申請為了實現更好的薄型化,避免外掛式觸控增加一層膜材的成本,由於顯示面板的in-cell的技術方式存在佔用像素單元,同時面板上的oled陰極會對觸摸層(touch)的信號產生影響等問題,本實施例針對顯示面板的on-cell觸控方式進行的革新。這裡,on-cell是指將觸控螢幕嵌入到顯示屏的彩色濾光片基板和偏光片之間的方法,即在液晶面板上配觸摸傳感器。
實施例一
圖1是根據一示例性實施例示出的一種觸控式顯示面板的框圖。如圖1所示,該觸控式顯示面板包括基板10和背板發光層20,觸控式顯示面板包括帶有觸控功能層301的薄膜密封層30;觸控功能層301包括有機物膜層3011和無機物封裝層3012;
其中,有機物膜層3011是一層透明導電的薄膜;無機物封裝層3012用於將有機物膜層與外界隔。
本實施例的背板發光層20包括薄膜電晶體(thinfilmtransistor,tft)電路和有機發光器件,有機發光器件設置於tft之上。這裡,本實施例提供的觸控式顯示面板可以通過觸控功能層301實現觸摸功能。
本實施例中的無機物封裝層3012可是多層膜。本實施例的有機物膜層的材料可以是透明且導電的材料,例如金屬化合物薄膜,也可以是摻雜了可導電物質的透明薄膜,例如,摻雜氧化物或混合氧化物的薄膜。本實施例對此不作不做限制。
本實施例中,解決了目前複雜的工藝,膜層結構複雜等問題,簡化了工藝製程的工序,提高了製程的良率;同時,採用有機物和無機物的搭配結構,避免了多層無機物之間應力搭配的問題,提高了顯示面板的彎曲特性,避免在彎曲過程中產生斷裂現象。
在一個實施例中,有機物膜層3011包括:包括在檢測顯示面板的電容值過程中用於發射信號的多個發射源3011a、用於接收信號的多個接收源3011b,以及設置在發射源3011a和接收源3011b之間的跨橋3011c,其中,跨橋3011c用於將發射源3011a和接收源3011b隔離,使得兩者電氣隔離。
這裡,該有機物膜層3011的所有的發射源3011a相當於組成tx(發射)層,所有的接收源3011b相當於組成rx(接收)層,所有的跨橋3011c相當於組成tx層和rx層之間的隔絕層。
為了製作方便,實現tx層和絕緣層一次圖形化的方式,簡化工藝,並且較無機物更有利彎曲,防止顯示面板斷裂,絕緣層的材料是有機材料。但本實施例不限於是有機材料,同樣可以是無機材料,有利彎曲的無機材料更好。
在一個實施例中,如圖2所示,發射源3011a和接收源3011b是交替設置在有機物膜層3011內,發射源3011a和接收源3011b之間設置有絕緣層的跨橋區域。本實施例中,發射源3011a即為圖2中的大網格紋的長條;接收源3011b即為圖2中的小網格紋的長條;跨橋3011c為圖2中的豎條紋的長條。
本實施例中,能夠將amoled顯示屏和觸控屏整合在同一基板上,並且一層有機物膜層3011可以包括內嵌式觸摸面板的tx層和rx層,以及絕緣層。通過降低基板厚度能夠製造出更輕薄的觸控式顯示面板,更耐彎曲。
在一個實施例中,如圖3所示,發射源3011a上設置有第一pattern(圖案)導線3011d;如圖4所示,接收源3011b上設置有第二pattern導線3011e。
這裡,第一pattern導線3011d和第二pattern導線3011e是預先設置的。
在一個實施例中,pattern導線包括第一pattern導線3011d和第二pattern導線3011e,通過以下方式設置:
列印方式形成pattern導線;
photo(拍照)方式形成pattern導線;
幹刻方式形成pattern導線;
溼刻方式形成pattern導線。
在一個實施例中,為了隔絕水氣、氧氣,無機物封裝層3012包括第一無機物封裝層3012a和第二無機物封裝層3012b;
其中,第一無機物封裝層3012a封裝有機物膜層3011上,第二無機物封裝層3012b封裝在有機物膜層3011下。
這裡的上是指按封裝順序一層層製備各個膜層時的製備順序,先製備的是下層,後製備的是上層,也就是更靠近外界的方向,下是相反方向。
在一個實施例中,如圖5所示,觸控功能層301的結構順序為:
從基板10和背板發光層20的第二無機物封裝層3012b起,依次為有機物膜層3011、第一無機物封裝層3012a。
在一個實施例中,無機物封裝層3012由氮化物、氧化物中至少一種材料製成。
對應圖1所示帶有觸控功能30的有源矩陣驅動有機發光二極體(activematrixdrivingorganiclightemittingdiode,amoled)顯示面板,通過在薄膜封裝中增加觸控功能層30,可在一片基板上實現tft、oled器件及觸控功能。
在一個實施例中,如圖6所示,顯示面板還包括:設置在第一無機物封裝層3012a上的偏光片40;設置在所述偏光片40上的蓋膜50。
本實施例中,上述結構可以通過以下方式進行製備:
在oled(背板發光層20)製作完成後,觸控功能層的製備通過有機和無機層的疊層方式進行。oled的外側為第二無機物封裝層3012b,在第二無機物封裝層3012b上,製備導電的有機物膜層3011,在有機物膜層3011上製備最外層的第一無機物封裝層3012a,在第一無機物封裝層3012a上製備偏光片40,在偏光片40上製備蓋膜50,從而完成整個具有觸控功能的顯示面板的製備。
其中,有機物膜層的製備方法如下:
製備透明導電的有機物膜層3011,在透明導電的有機物膜層3011上製備透明絕緣的有機物,具體的,通過幹刻的方式,一次工藝製備形成第一pattern導線3011d,在第一pattern導線3011d邊上通過幹刻工藝製備絕緣材料的跨橋3011c,在跨橋3011c邊上再次製備接收源3011b的第二pattern導線3011e。在每個發射源3011a和接收源3011b的間隔之間製備跨橋3011c,避免發發射源3011a和接收源3011b之間的氧化和接觸等問題。
本實施例的顯示面板可以是amoled顯示面板。
實施例二
本實施例提供一種有機發光二極體(organiclight-emittingdiode,oled),該oled包括:
上述任一種具有觸控功能的顯示面板;
用於控制所述顯示面板顯示的控制晶片。
實施例二
本實施例提供一種顯示器,包括:
oled模組,包括:
上述的任一種具有觸控功能的顯示面板;
用於控制所述顯示面板顯示的控制晶片。
實施例一種提到的所有觸控式顯示面板。
其中,控制晶片整體的結構,都是由主機接口、控制器、時鐘發生器等組成,但是不同的控制晶片,其內部組成有較大的不同。例如,在輸入接口方面,有些控制晶片只有模擬輸入接口;有些控制晶片則具有模擬和數字兩種接口;還有一些主控晶片,由於沒有集成模數轉換電路,因此,只有接收外部模數轉換電路輸出的數位訊號。
本領域技術人員在考慮說明書及實踐這裡公開的公開後,將容易想到本公開的其它實施方案。本申請旨在涵蓋本公開的任何變型、用途或者適應性變化,這些變型、用途或者適應性變化遵循本公開的一般性原理並包括本公開未公開的本技術領域中的公知常識或慣用技術手段。說明書和實施例僅被視為示例性的,本公開的真正範圍和精神由下面的權利要求指出。
應當理解的是,本公開並不局限於上面已經描述並在附圖中示出的精確結構,並且可以在不脫離其範圍進行各種修改和改變。本公開的範圍僅由所附的權利要求來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