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治療瘢痕增生的中藥配方的製作方法
2023-09-20 01:32:15 3
專利名稱:一種治療瘢痕增生的中藥配方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醫藥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治療瘢痕增生的中藥配方。
背景技術:
外傷特別是燒傷後皮膚產生的增生瘢痕會嚴重影響皮膚的美觀,而且瘢痕一旦形成將伴隨患者一生,通常情況下消除瘢痕需要通過手術治療,這不但給患者帶來新一輪的痛苦,而且加重患者的經濟負擔。增生瘢痕多伴有嚴重的癢感,對患者的影響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1.嚴重的癢感使患者不停的抓撓,可造成瘢痕處反覆發生的輕微損傷,從而導致瘢痕的嚴重增生,繼發瘢痕攣縮畸形,只有通過手術治療;2.持續劇烈的癢感可對患者的心理和生理產生嚴重的不良影響,如導致失眠、情緒低落、精神抑鬱等,使患者正常的工作學習受到幹擾。目前臨床應用的治療瘢痕止癢藥物效果差、價格昂貴,而且需要外用較長時間,依從性差,且加重患者經濟負擔。
發明內容
本發明目的在於提供一種治療瘢痕增生的中藥配方。為實現本發明目的,技術方案通過如下方式實現一種治療瘢痕增生的中藥配方,其特徵在於該中藥配方中含有烏梅和牡蠣兩味藥材,烏梅與牡蠣的重量比為1 2。本發明所提供的藥材中烏梅酸、澀,平。歸肝、脾、肺、大腸經。功能與主治斂肺,澀腸,生津,安蛔。用於肺虛久咳,久痢滑腸,虛熱消渴,蛔厥嘔吐腹痛,膽道蛔蟲症。牡蠣鹹,微寒。歸肝、膽、腎經。功能與主治重鎮安神,潛陽補陰,軟堅散結。用於驚悸失眠,眩暈耳鳴,瘰癧痰核,癥瘕痞塊。煅牡蠣收斂固澀。用於自汗盜汗,遺精崩帶, 胃痛吞酸。製備及使用方法首先按比例稱取各味藥材,把烏梅製成碳研成細末,牡蠣煅後研磨成細末備用。使用時,瘢痕外用熱茶水洗淨,燙軟,把烏梅末、牡蠣末拌均勻,用蜂蜜適量調成糊狀,然後將藥糊敷在瘢痕處,加熱烘烤半小時後再加烏梅末、牡蠣細末敷於患處,外蓋一層硬紙,再用寬紗布纏上,鬆緊以適度為準,2天換藥一次,療程以瘢痕程度而定。本發明一種治療瘢痕增生的中藥配方,有益效果是,該藥配伍合理,烏梅味酸、澀, 有收斂、軟堅、消腫、斂瘡功效;牡蠣味鹹,有軟堅散結,現代醫學認為牡蠣有鎮痛、消炎作用,能緻密毛細血管降低血管通透性,兩味酸鹹經驗方合用,對燒傷瘢痕、外傷瘢痕有明顯效果。
具體實施例方式為對本發明進行詳細說明,下面結合具體實施例做進一步說明,
實施例一稱取烏梅30g、牡蠣60g,把烏梅製成碳研成細末,牡蠣煅後研磨成細末備用。使用時,瘢痕外用熱茶水洗淨,燙軟,把烏梅末、牡蠣末拌均勻,用蜂蜜適量調成糊狀,然後將藥糊敷在瘢痕處,加熱烘烤半小時後再加烏梅末、牡蠣細末敷於患處,外蓋一層硬紙,再用寬紗布纏上,鬆緊以適度為準,2天換藥一次,療程以瘢痕程度而定。實施例二稱取烏梅40g、牡蠣80g,把烏梅製成碳研成細末,牡蠣煅後研磨成細末備用。使用時,瘢痕外用熱茶水洗淨,燙軟,把烏梅末、牡蠣末拌均勻,用蜂蜜適量調成糊狀,然後將藥糊敷在瘢痕處,加熱烘烤半小時後再加烏梅末、牡蠣細末敷於患處,外蓋一層硬紙,再用寬紗布纏上,鬆緊以適度為準,2天換藥一次,療程以瘢痕程度而定。以上顯示和描述了本發明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徵和本發明的優點。本行業的技術人員應該了解,本發明不受上述實施例的限制,上述實施例和說明書中描述的僅為本發明的優選例,並不用來限制本發明,在不脫離本發明精神和範圍的前提下,本發明還會有各種變化和改進,這些變化和改進都落入要求保護的本發明範圍內。本發明要求保護範圍由所附的權利要求書及其等效物界定。
權利要求
1. 一種治療瘢痕增生的中藥配方,其特徵在於該中藥配方中含有烏梅和牡蠣兩味藥材,烏梅與牡蠣的重量比為1 2。
全文摘要
一種治療瘢痕增生的中藥配方,涉及醫藥技術領域,該中藥配方中含有烏梅和牡蠣兩味藥材,烏梅與牡蠣的重量比為1∶2,把烏梅製成碳研成細末,牡蠣煅後研磨成細末。本發明一種治療瘢痕增生的中藥配方,有益效果是,該藥配伍合理,烏梅味酸、澀,有收斂、軟堅、消腫、斂瘡功效;牡蠣味鹹,有軟堅散結,現代醫學認為牡蠣有鎮痛、消炎作用,能緻密毛細血管降低血管通透性,兩味酸鹹經驗方合用,對燒傷瘢痕、外傷瘢痕有明顯效果。
文檔編號A61K36/736GK102228537SQ20111016621
公開日2011年11月2日 申請日期2011年6月20日 優先權日2011年6月20日
發明者張佑強 申請人:張佑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