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渦卷壓縮機的背壓機構的製作方法
2023-09-20 04:34:55
專利名稱:一種渦卷壓縮機的背壓機構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渦卷壓縮機,具體說是一種渦卷壓縮機的背壓機構。
背景技術:
目前,市面上的渦卷壓縮機大致可分為高壓腔體設計及低壓腔體設計,採用低壓 腔體設計的渦卷壓縮機需一背壓機構用以將靜渦卷及動渦卷嚙合,不致使冷媒從其間隙漏 出,產生洩漏。但現有的背壓機構存在可靠度不高、耐久性差的問題,如果要追求較高的可 靠度和耐久性,又不易控制其成本,而且高壓腔內的冷媒脈動所發出的噪音能透過背壓機 構傳出,環保性不佳。
實用新型內容針對現有技術中存在的缺陷,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渦卷壓縮機的背壓 機構,能大幅降低渦卷壓縮機的成本和提高可靠度及耐久性,並可降低高壓腔內的冷媒脈 動所發出的噪音。為達到以上目的,本實用新型採取的技術方案是一種渦卷壓縮機的背壓機構,其特徵在於包括由相互扣合的上、下殼體圍成的高 壓腔體1,所述下殼體上設有一單向閥6,支撐架3,放置在下殼體的四周,其側壁的頂端與下殼體的側壁抵接,其側壁下端 向外延伸形成水平狀的支腳,支撐架3的支腳與靜渦卷2的上表面外圈抵接,靜渦卷2的頂面與下殼體的底面抵接,且靜渦卷2頂面設有內凹的環形凹槽10,環 形凹槽10的內外圈各嵌裝一個密封圈4,被下殼體、靜渦卷2及密封圈4所封閉的環形凹槽 10的空間構成背壓腔,靜渦卷2上設有連通背壓腔的導壓孔12,沿靜渦卷2的縱軸線設有 直徑小於環形凹槽10內圈的吐出口 11,上框架9,設置在靜渦卷2下方,動渦卷8,設置在靜渦卷2和上框架9之間,上蓋5,從上向下壓住支撐架3的支腳的外圈,吐出管7,其下端與高壓腔體1連通,其上端穿出上蓋5。在上述技術方案的基礎上,密封圈4與單向閥6同心,且設於環形凹槽10外圈的 密封圈4的直徑大於單向閥6的直徑,設於環形凹槽10內圈的密封圈4的直徑小於單向閥 6的直徑。在上述技術方案的基礎上,上、下殼體的厚度為4mm。本實用新型所述的渦卷壓縮機的背壓機構,能大幅降低渦卷壓縮機的成本和提高 可靠度及耐久性,並可降低高壓腔內的冷媒脈動所發出的噪音。
本實用新型有如下附圖[0016]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附圖標記1、高壓腔體,2、靜渦卷,3、支撐架,4、密封圈,5、上蓋,6單向閥,7、吐出管,8、動渦 卷,9、上框架,10、環形凹槽,11、吐出口,12、導壓孔。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說明。圖1為本實用新型所述的渦卷壓縮機的結構示意圖,如圖1所示,包括由相互扣合的上、下殼體圍成的高壓腔體1,所述下殼體上設有一單向閥6,支撐架3,放置在下殼體的四周,其側壁的頂端與下殼體的側壁抵接,其側壁下端 向外延伸形成水平狀的支腳,支撐架3的支腳與靜渦卷2的上表面外圈抵接,靜渦卷2的頂面與下殼體的底面抵接,且靜渦卷2頂面設有內凹的環形凹槽10,環 形凹槽10的內外圈各嵌裝一個密封圈4,被下殼體、靜渦卷2及密封圈4所封閉的環形凹槽 10的空間構成背壓腔,靜渦卷2上設有連通背壓腔的導壓孔12,沿靜渦卷2的縱軸線設有 直徑小於環形凹槽10內圈的吐出口 11,上框架9,設置在靜渦卷2下方,動渦卷8,設置在靜渦卷2和上框架9之間,上蓋5,從上向下壓住支撐架3的支腳的外圈,為了使高壓腔體的支撐架3更穩定, 最後,藉由上蓋的下緣壓住支撐架的支腳的外圈,以構成完整結構,吐出管7,其下端與高壓腔體1連通,其上端穿出上蓋5。在上述技術方案的基礎上,密封圈4與單向閥6同心,且設於環形凹槽10外圈的 密封圈4的直徑大於單向閥6的直徑,設於環形凹槽10內圈的密封圈4的直徑小於單向閥 6的直徑。本實用新型是在渦卷壓縮機內設置一個獨立的高壓腔體,且高壓腔體的體積較目 前市面上主流壓縮機的高壓腔體小,因此,所需的殼體厚度縮減到4mm(其他產片殼體厚度 為5mm左右),並藉由此高壓腔體的下殼體底面做為背壓機構所需的推力面可簡化機構,最 後在此高壓腔體的圓周方向安裝一支撐架,用以支撐高壓腔體。本實用新型工作過程如下在渦卷壓縮機啟動後,動渦卷繞靜渦卷進行公轉運動, 壓縮冷媒,壓縮的冷媒通過導壓孔12進入背壓腔10產生一向下的壓力,迫使靜渦卷2與動 渦卷8產生嚙合。當靜渦卷2和動渦卷8做高速嚙合運動的時候,將產生高壓的冷媒,高壓 冷媒經由吐出口 11流入高壓腔體1內,經過單向閥6後,再流經吐出管7最後排出渦卷壓 縮機外,由於所述高壓腔體1與上蓋5之間存在低壓的冷媒,藉此,將可有效降低高壓冷媒 所產生的脈動噪音。本實用新型的上、下殼體及支撐架均由鈑金件製成,可大幅降低渦卷壓縮機的重 量及加工進而降低成本。本實用新型取得的有益效果是(1)可應用於新冷媒的壓縮機結構,由於新冷媒壓縮機的吐出壓力較高,因此所需 的背壓機構及殼體均較厚,藉由本實用新型將不需特別厚的背壓機構及殼體,因此,可有效 降低壓縮機重量;[0034] ( 2)由於高壓腔是獨立且安置於整個壓縮機的腔體內,因此,可大幅降低高壓腔內 的冷媒脈動所發出的噪音。
權利要求一種渦卷壓縮機的背壓機構,其特徵在於包括由相互扣合的上、下殼體圍成的高壓腔體(1),所述下殼體上設有一單向閥(6),支撐架(3),放置在下殼體的四周,其側壁的頂端與下殼體的側壁抵接,其側壁下端向外延伸形成水平狀的支腳,支撐架(3)的支腳與靜渦卷(2)的上表面外圈抵接,靜渦卷(2)的頂面與下殼體的底面抵接,且靜渦卷(2)頂面設有內凹的環形凹槽(10),環形凹槽(10)的內外圈各嵌裝一個密封圈(4),被下殼體、靜渦卷(2)及密封圈(4)所封閉的環形凹槽(10)的空間構成背壓腔,靜渦卷(2)上設有連通背壓腔的導壓孔(12),沿靜渦卷(2)的縱軸線設有直徑小於環形凹槽(10)內圈的吐出口(11),上框架(9),設置在靜渦卷(2)下方,動渦卷(8),設置在靜渦卷(2)和上框架(9)之間,上蓋(5),從上向下壓住支撐架(3)的支腳的外圈,吐出管(7),其下端與高壓腔體(1)連通,其上端穿出上蓋(5)。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渦卷壓縮機的背壓機構,其特徵在於密封圈(4)與單向閥(6) 同心,且設於環形凹槽(10)外圈的密封圈⑷的直徑大於單向閥(6)的直徑,設於環形凹 槽(10)內圈的密封圈(4)的直徑小於單向閥(6)的直徑。
3.如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渦卷壓縮機的背壓機構,其特徵在於上、下殼體的厚度為4mm ο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是一種渦卷壓縮機的背壓機構,包括由上、下殼體圍成的高壓腔體,下殼體上設有一單向閥,支撐架放置在下殼體的四周,支撐架的支腳與靜渦卷的上表面外圈抵接,靜渦卷的頂面與下殼體的底面抵接,且靜渦卷頂面設有內凹的環形凹槽,環形凹槽的內外圈各嵌裝一個密封圈,被下殼體、靜渦卷及密封圈所封閉的空間構成背壓腔,靜渦卷上設有連通背壓腔的導壓孔,靜渦卷上設有直徑小於環形凹槽內圈的吐出口,動渦卷、上框架依次設置在靜渦卷下方,上蓋壓住支撐架的支腳的外圈,吐出管下端與高壓腔體連通、上端穿出上蓋。本實用新型所述的渦卷壓縮機的背壓機構,能大幅降低渦卷壓縮機的成本和提高可靠度及耐久性,並可降低高壓腔內的冷媒脈動所發出的噪音。
文檔編號F04C18/02GK201730828SQ20102022678
公開日2011年2月2日 申請日期2010年6月17日 優先權日2010年6月17日
發明者尹春曉, 廖志勇, 薛偉 申請人:青島東元精密機電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