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便攜的多功能工具盒的製作方法
2023-09-20 00:24:35 1

本實用新型屬於工具收納裝置領域,尤其是涉及一種便攜工具盒。
背景技術:
工具盒,作為一種工具收納裝置,能夠方便使用者攜帶多種工具。現有的工具盒中,容納工具的容納槽直接設於盒體上。該結構雖然簡單,但通用性較差。當工具損壞或遺失需要更換時,新購買的工具必須與原有的完全相同,才能放入容納槽內。
此外,在使用過程中,大多數工具並非必要,但由於現有工具盒的結構問題,有時候會需要攜帶多個工具盒,非常不便。
技術實現要素:
有鑑於此,本實用新型旨在提出一種便攜的多功能工具盒,以解決現有技術中,由於工具盒內部容納部分不能依照使用情況靈活更換而造成的工具攜帶不便的問題。
為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這樣實現的:
一種便攜的多功能工具盒,包括盒體,其上端設有若干容納槽,每個容納槽內豎直並列設有兩個滑軌板;內芯,其置於兩滑軌板之間,內芯的兩側壁上分別卡接有一個過渡板,過渡板與滑軌板滑動連接。
進一步,所述滑軌板包括固定於所述容納槽內的定滑軌板,定滑軌板與容納槽的內側壁之間架設有滑杆,滑杆上滑動連接有動滑軌板。
進一步,所述定滑軌板上設有沿豎直方向延伸的定長圓孔,所述動滑軌板上設有與定長圓孔相對應的動長圓孔;每個所述過渡板上設有兩個卡頭,其中一個卡頭與內芯的側壁卡接,另一個卡頭與定長圓孔或動長圓孔卡接。
進一步,兩個所述卡頭分別設於所述過渡板上相背離的兩側,且兩個卡頭偏心設置。
進一步,所述內芯的兩外側壁上分別設有長圓形的卡接孔,且卡接孔靠近內芯的底部;所述過渡板通過所述卡頭與卡接孔連接。
進一步,所述內芯的上端設有手拉孔。
進一步,每個所述內芯的前壁或後壁上設有若干工具槽,工具槽相背離的兩個內側壁上分別設有相對應的限位凸起。
相對於現有技術,本實用新型所述的便攜的多功能工具盒具有以下優勢:
本實用新型所述的便攜的多功能工具盒,放置工具的內芯更換靈活,攜帶使用方便。通過過渡板與內芯的卡接機構,能夠依照使用者的需求快速方便的更換內芯,以攜帶不同的工具。同時,通過滑動的動滑軌板,使本實用新型能夠適用於不同規格的內芯,提供了本實用新型的通用性。
附圖說明
構成本實用新型的一部分的附圖用來提供對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理解,本實用新型的示意性實施例及其說明用於解釋本實用新型,並不構成對本實用新型的不當限定。在附圖中:
圖1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所述的便攜的多功能工具盒的軸測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所述的便攜的多功能工具盒去除一個內芯後的軸測剖視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所述的便攜的多功能工具盒的取放工具時的軸測圖;
圖4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所述的便攜的多功能工具盒的內芯及過渡板取放工具時的軸測圖。
附圖標記說明:
1-盒體;11-容納槽;12-提把;13-定滑軌板;131-定長圓孔;14-滑杆;15-動滑軌板;151-動長圓孔;2-內芯;21-工具槽;211-限位凸起;22-手拉孔;23-卡接孔;3-過渡板;31-卡頭。
具體實施方式
需要說明的是,在不衝突的情況下,本實用新型中的實施例及實施例中的特徵可以相互組合。
在本實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術語「中心」、「縱向」、「橫向」、「上」、「下」、「前」、「後」、「左」、「右」、「豎直」、「水平」、「頂」、「底」、「內」、「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關係為基於附圖所示的方位或位置關係,僅是為了便於描述本實用新型和簡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裝置或元件必須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構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為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制。此外,術語「第一」、「第二」等僅用於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為指示或暗示相對重要性或者隱含指明所指示的技術特徵的數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等的特徵可以明示或者隱含地包括一個或者更多個該特徵。在本實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說明,「多個」的含義是兩個或兩個以上。
在本實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說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確的規定和限定,術語「安裝」、「相連」、「連接」應做廣義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連接,也可以是可拆卸連接,或一體地連接;可以是機械連接,也可以是電連接;可以是直接相連,也可以通過中間媒介間接相連,可以是兩個元件內部的連通。對於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而言,可以通過具體情況理解上述術語在本實用新型中的具體含義。
下面將參考附圖並結合實施例來詳細說明本實用新型。
如圖1-2,本實用新型提出一種便攜的多功能工具盒,包括盒體1,其上端設有若干容納槽11,每個容納槽11內豎直並列設有兩個滑軌板;內芯2,其置於兩滑軌板之間,內芯2的兩側壁上分別卡接有一個過渡板3,過渡板3與滑軌板滑動連接。
上述滑軌板包括固定於上述容納槽11內的定滑軌板13,定滑軌板13與容納槽11的內側壁之間架設有滑杆14,滑杆14上滑動連接有動滑軌板15。定滑軌板13通過過渡板3與內芯2連接,能夠將內芯2沿滑杆14軸向位置固定。而動滑軌板15則可依照不同規格的內芯2進行調節,提高本實用新型的通用性。
上述定滑軌板13上設有沿豎直方向延伸的定長圓孔131,上述動滑軌板15上設有與定長圓孔131相對應的動長圓孔151;每個上述過渡板3上設有兩個卡頭31,其中一個卡頭31與內芯2的側壁卡接,另一個卡頭31與定長圓孔131或動長圓孔151卡接。兩個上述卡頭31分別設於上述過渡板3上相背離的兩側,且兩個卡頭31偏心設置。上述內芯2的兩外側壁上分別設有長圓形的卡接孔23,且卡接孔23靠近內芯2的底部;上述過渡板3通過上述卡頭31與卡接孔23連接。
通過卡頭31與長圓形孔的卡接方式,使得過渡板3不僅與定滑軌板13、動滑軌板15和內芯2能夠滑動連接,同時還可以轉動。該結構一方面能夠保證內芯2能夠完全收入容納槽11內,有助於工具的保護及提高本實用新型攜帶時的可靠性;另一方面,也能夠在抽出內芯2時,使其放為水平(如圖3所示),提高了本實用新型使用時的舒適性。
上述內芯2的上端設有手拉孔22。該結構便於使用者將內芯2抽出容納槽11。
每個上述內芯2的前壁或後壁上設有若干工具槽21,工具槽21相背離的兩個內側壁上分別設有相對應的限位凸起211。工具槽21用於放置工具,而限位凸起211對工具槽21內的工具起到固定作用,防止工具輕易脫出工具槽21。
在非使用時,內芯2豎直置於容納槽11內(如圖1、2所示)。使用者可通過盒體1上的提把12對本實用新型進行搬運。
使用時,通過手拉孔22將內芯2從容納槽11內提出,轉動內芯2將其水平放置(如圖3所示)。此時,工具槽21朝上,方便使用者拿取工具。
當需要更換內芯2時,將卡頭31從卡接孔23內取出,過渡板3與內芯2分離。之後,依照新內芯2的規格調節動滑軌板15的位置。調節完成後,將卡頭31插入新內芯2的卡接孔23內,並將新內芯2送入容納槽11內即可。
本實用新型上述的便攜的多功能工具盒,放置工具的內芯2更換靈活,攜帶使用方便。通過過渡板3與內芯2的卡接機構,能夠依照使用者的需求快速方便的更換內芯2,以攜帶不同的工具。同時,通過滑動的動滑軌板15,使本實用新型能夠適用於不同規格的內芯2,提供了本實用新型的通用性。
以上上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而已,並不用以限制本實用新型,凡在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