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水溫傳感器的製作方法
2023-09-20 03:22:25 3

本實用新型涉及水溫傳感器,具體涉及一種水溫傳感器。
背景技術:
發動機水溫傳感器,或簡稱為水溫感應塞,用於將發動機冷卻液的溫度轉變為電信號輸送到電控單元(ECU),修正發動機的基本噴油量,一般水溫傳感器為熱敏電阻式,水溫低時,熱敏電阻的阻值大,ECU檢測到高電壓的信號,ECU 適當增加噴油量,滿足發動機低溫濃混合氣的要求;水溫高時,熱敏電阻的阻值小,ECU 檢測到低電壓的信號,ECU適當減小噴油量,滿足發動機高溫稀混合氣的要求。由於水溫傳感器工作時直接與冷卻液接觸,因此對水溫傳感器的防水性能就又可極高的要求,一般的處理方法是放在一端封閉的金屬導管裡,裡面再灌充環氧樹脂,但是發動機在工作時,水溫發生變化後溫度由金屬導管傳遞到內部的熱敏電阻時需要一定的傳遞時間,因此存在一定的滯後性,同時放置於金屬導管內的熱敏電阻通過環氧樹脂灌封,環氧樹脂的導熱性能較差,因此在溫度傳遞過程中會極大限度的延長熱敏電阻測量溫度變化的時間。
中國專利CN 201320120965.5公開了一種挖掘機用的水溫傳感器,其技術方案要點是,包括外殼,外殼設有帶開口的容腔,開口處固定設置有固定板,容腔內設有熱敏電阻且容腔內灌注有絕緣矽膠,外殼外部設置有與熱敏電阻電連接的接線柱,固定板至於容腔內對應開口處且與外殼內壁形狀大小均相適配,固定板對應熱敏電阻的另一側設有將外殼和固定板連接在一起並形成有效密封的固化樹脂,該專利著重對水溫傳感器的防水性做改進,卻並不能有效縮短水溫變化時溫度傳遞到熱敏電阻的時間,使得傳感器測溫存在一定的滯後性。
技術實現要素:
基於上述問題,本實用新型目的在於提供一種測溫靈敏、滯後時間短、密封性能好的水溫傳感器。
針對以上問題,提供了如下技術方案:一種水溫傳感器,包括筒狀外套,所述外套內設有熱敏電阻,所述外套的外壁上設有若干道沿其軸向方向等距排列的環形導熱槽;所述外套左端端部設有向外凸起的散熱凸柱,所述外套右端設有盲孔,所述盲孔朝設有散熱凸柱的方向開設,所述熱敏電阻插設於盲孔內且與孔底相抵,所述熱敏電阻與外套之間填充導熱矽脂;所述盲孔右端還填充有灌封膠將熱敏電阻灌封固定於外套內。
上述結構中,散熱凸柱和環形導熱槽可大幅增加與冷卻液之間的熱交換面積,當冷卻液溫度發生變化時可迅速改變外套整體的溫度,縮短熱傳遞時間,使熱敏電阻快速做出反應。
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設置為,所述外套由銅或鋁製成。
上述結構中,能使外套傳遞的冷卻液溫度變化快速傳遞至熱敏電阻上。
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設置為,所述環形導熱槽位於外套上埋有熱敏電阻的一段的外壁上。
上述結構中,可使環形導熱槽直接將溫度變化傳遞到熱敏電阻表面,縮短導熱時間。
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設置為,所述外套右端設有方便扳手擰動的連接螺母,所述連接螺母左側設有定位環,所述定位環左側設有連接螺紋,所述定位環與連接螺紋之間設有密封槽,所述密封槽內設有密封圈。
上述結構中,連接螺紋用於將外套旋於水箱上,密封圈可在水箱與外套之間形成密封。
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設置為,所述熱敏電阻右側設有檢測線,所述檢測線通過灌封膠固定於盲孔內,所述灌封膠為704密封膠。
上述結構中,熱敏電阻在外套內僅依靠導熱矽脂與外套接觸,並沒有實現完全固定,因此在盲孔右側填充灌封膠可將熱敏電阻固定於外套內的同時達到密封防水的目的。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通過設置散熱凸柱及環形導熱槽,提高熱交換面積,熱傳遞時間短,冷卻液溫度發生變化時,可迅速改變外套溫度,使內部的熱敏電阻快速測得當前溫度。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全剖結構示意圖。
圖中標號含義:10-外套;11-熱敏電阻;12-環形導熱槽;13-散熱凸柱;14-盲孔;15-導熱矽脂;16-灌封膠;17-連接螺母;18-定位環;19-連接螺紋;20-密封槽;21-密封圈。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作進一步詳細描述。以下實施例用於說明本實用新型,但不用來限制本實用新型的範圍。
參考圖1,如圖1所示的一種水溫傳感器,包括筒狀外套10,所述外套10內設有熱敏電阻11,所述外套10的外壁上設有若干道沿其軸向方向等距排列的環形導熱槽12;所述外套10左端端部設有向外凸起的散熱凸柱13,所述外套10右端設有盲孔14,所述盲孔14朝設有散熱凸柱13的方向開設,所述熱敏電阻11插設於盲孔14內且與孔底相抵,所述熱敏電阻11與外套10之間填充導熱矽脂15;所述盲孔14右端還填充有灌封膠16將熱敏電阻11灌封固定於外套10內。
上述結構中,散熱凸柱13和環形導熱槽12可大幅增加與冷卻液之間的熱交換面積,當冷卻液溫度發生變化時可迅速改變外套10整體的溫度,縮短熱傳遞時間,使熱敏電阻11快速做出反應。
本實施例中,所述外套10由銅或鋁製成。
上述結構中,利用銅跟鋁優良的導熱性能,能使外套10傳遞的冷卻液溫度變化快速傳遞至熱敏電阻11上。
本實施例中,所述環形導熱槽12位於外套10上埋有熱敏電阻11的一段的外壁上。
上述結構中,可使環形導熱槽12直接將溫度變化傳遞到熱敏電阻11表面,縮短導熱時間。
本實施例中,所述外套10右端設有方便扳手擰動的連接螺母17,所述連接螺母17左側設有定位環18,所述定位環18左側設有連接螺紋19,所述定位環18與連接螺紋19之間設有密封槽20,所述密封槽內設有密封圈21。
上述結構中,連接螺紋19用於將外套10旋於水箱上,密封圈21可在水箱與外套10之間形成密封。
本實施例中,所述熱敏電阻11右側設有檢測線,所述檢測線通過灌封膠16固定於盲孔14內,所述灌封膠16為704密封膠。
上述結構中,熱敏電阻11在外套10內僅依靠導熱矽脂15與外套10接觸,並沒有實現完全固定,因此在盲孔14右側填充灌封膠16可將熱敏電阻10固定於外套10內的同時達到密封防水的目的。
以上所述僅是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方式,應當指出,對於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技術原理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改進和變型,上述假設的這些改進和變型也應視為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