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裝置檢測時的電子裝置定位系統及其方法
2023-09-20 01:09:30 2
電子裝置檢測時的電子裝置定位系統及其方法
【專利摘要】一種電子裝置檢測時的電子裝置定位系統及其方法,設置具有輸送帶形式的多個置放層的置放架,將電子裝置置放於置放層且通過置放層的帶動以使電子裝置的位置移動,並由管理伺服器依據連接接口的對象識別碼對電子裝置進行對應的檢測以及查詢出對應的配置碼、實體位置碼與接口碼,以在顯示界面中顯示燈號,由此可以達成在置放架中快速且正確的對電子裝置進行檢測與定位的技術效果。
【專利說明】電子裝置檢測時的電子裝置定位系統及其方法
【技術領域】
[0001 ] 本發明涉及一種電子裝置定位系統及其方法,尤其涉及一種在可移動電子裝置的置放架中進行電子裝置檢測,並在電子裝置檢測時進行置放架中電子裝置定位的系統及其方法。
【背景技術】
[0002]在電子裝置的生產過程中,最後的過程往往是對電子裝置中的硬體進行測試,在電子裝置的硬體通過測試時,則會對電子裝置進行作業系統的安裝,而完成電子裝置的生產過程。
[0003]然而,由於電子裝置都是採用大量生產的方式,故對於電子裝置的硬體測試往往是通過生產線末端直接進行電子裝置的硬體測試,當電子裝置的硬體通過測試,則需要進入倉儲而等待電子裝置作業系統的安裝,這除了需要耗費人力進行之外,並需要建立足夠的倉儲空間以等待電子裝置作業系統的安裝。
[0004]而對於大量倉儲系統來說,往往會需要對電子裝置進行搬移,當電子裝置的搬移過程出現誤置時,則會造成倉儲管理的不便,進而造成電子裝置定位上的問題,即無法正確的找出指定的電子裝置。
[0005]故本發明為了解決電子裝置的搬移耗費人力的問題,將採用生產線方式進行電子裝置的搬移,並同時進行電子裝置硬體的測試與安裝,但這也間接的產生出如何對於電子裝置進行正確定位的問題,即通過生產線方式進行電子裝置的搬移,要如何知道電子裝置移動的位置正確且快速的對電子裝置進行定位,即如何在本發明所提出的置放架中正確的對電子裝置進行定位,將是本發明待解決的問題。
[0006]綜上所述,可知現有技術中長期以來一直存在電子裝置的移動所造成測試與作業系統安裝的定位管理不易問題,因此有必要提出改進的技術手段,來解決這一問題。
【發明內容】
[0007]有鑑於現有技術存在電子裝置的移動所造成測試與作業系統安裝的定位管理不易的問題,本發明遂揭露一種電子裝置檢測時的電子裝置定位系統及其方法,其中:
[0008]本發明所揭露的電子裝置檢測時的電子裝置定位系統,其包含:置放架以及管理伺服器,其中:置放架還包含:多個置放層以及多個連接接口 ;管理伺服器還包含:生成模塊、檢測模塊、定位模塊以及顯示模塊。
[0009]置放架的每一層置放層為輸送帶形式,且置放層用以置放數量固定的電子裝置,電子裝置通過置放層的帶動以使電子裝置的位置移動;及置放架的多個連接接口分別具有配置碼、實體位置碼與對象識別碼(Object Identifier, 0ID),連接接口分別設置於與置放層置放電子裝置的位置處對應的置放架上,且連接接口用以建立與電子裝置的連接。
[0010]管理伺服器的生成模塊用以依據連接接口的配置碼、實體位置碼與對象識別碼分別配置唯一且不重複的接口碼,並依據配置碼、實體位置碼與接口碼對應生成對照表;管理伺服器的檢測模塊是當連接接口與電子裝置建立連接時,則依據連接接口的對象識別碼對電子裝置進行對應的檢測;管理伺服器的定位模塊是當檢測模塊對電子裝置檢測出檢測結果時,依據對象識別碼與電子裝置的介質訪問控制(Media Access Control,MAC)地址生成組合對象識別碼,組合對象識別碼由SNMP協議傳送至對應的連接接口以反饋接口碼,以在對照表中查詢出與接口碼對應的配置碼與實體位置碼;及顯示模塊是依據接口碼的順序在顯示界面中與配置碼對應的顯示元件組依序以燈號形式顯示,且當檢測結果為錯誤時,顯示實體位置碼,燈號依據檢測結果顯示不同的色彩。
[0011]本發明所揭露的電子裝置檢測時的電子裝置定位方法,其包含下列步驟:
[0012]首先,設置具有輸送帶形式多個置放層的置放架,置放層用以置放數量固定的電子裝置,電子裝置通過置放層的帶動以使電子裝置的位置移動;接著,具有配置碼、實體位置碼與對象識別碼的多個連接接口分別設置於與置放層置放電子裝置的位置處對應的置放架上,且連接接口用以建立與電子裝置的連接;接著,管理伺服器與連接接口建立連接,依據連接接口的配置碼、實體位置碼與對象識別碼分別配置唯一且不重複的接口碼,並依據配置碼、實體位置碼與接口碼對應生成對照表;接著,管理伺服器當連接接口與電子裝置建立連接時,則依據連接接口的對象識別碼對電子裝置進行對應的檢測;接著,當管理伺服器對電子裝置檢測出檢測結果時,依據對象識別碼與電子裝置的介質訪問控制地址生成組合對象識別碼,組合對象識別碼由SNMP協議傳送至對應的連接接口以反饋接口碼,以在對照表中查詢出與接口碼對應的配置碼與實體位置碼;最後,依據接口碼的順序在管理伺服器的顯示界面中與配置碼對應的顯示元件組依序以燈號形式顯示,且當檢測結果為錯誤時,顯示實體位置碼,燈號依據檢測結果顯示不同的色彩。
[0013]本發明所揭露的系統與方法如上,與現有技術之間的差異在於本發明設置具有輸送帶形式多個置放層的置放架,置放層用以置放數量固定的電子裝置,且通過置放層的帶動以使電子裝置的位置移動,並配合具有配置碼、實體位置碼與對象識別碼的多個連接接口分別設置於與置放層置放電子裝置的位置處對應的置放架上,且連接接口是用以建立與電子裝置的連接,以對配置碼、實體位置碼與對象識別碼分別配置唯一且不重複的接口碼並生成對照表,管理伺服器即可以依據連接接口的對象識別碼對電子裝置進行對應的檢測,並依據對象識別碼與電子裝置的介質訪問控制地址生成組合對象識別碼,以在對照表中查詢出與組合對象識別碼對應的配置碼、實體位置碼與接口碼,依據接口碼的順序在管理伺服器的顯示界面中與配置碼對應的顯示元件組依序以燈號形式顯示,且當檢測結果為錯誤時,顯示實體位置碼,燈號依據檢測結果顯示不同的色彩。
[0014]通過上述的技術手段,本發明可以達成在置放架中快速且正確的對電子裝置進行檢測與定位的技術效果。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5]圖1所示為本發明電子裝置檢測時的電子裝置定位系統方塊圖。
[0016]圖2所示為本發明電子裝置檢測時的電子裝置定位方法流程圖。
[0017]圖3所示為本發明電子裝置檢測時的電子裝置定位系統架構示意圖。
[0018]圖4所示為本發明電子裝置檢測時的電子裝置定位的連接接口配置碼與實體位置碼配置示意圖。[0019]圖5所示為本發明電子裝置檢測時的電子裝置定位對照表內容示意圖。
[0020]圖6所示為本發明電子裝置檢測時的電子裝置定位檢測結果示意圖。
[0021]主要部件附圖標記:
[0022]10置放架
[0023]11置放層
[0024]111第一置放層
[0025]12連接接口
[0026]121第一連接接口
[0027]122第二連接接口
[0028]123第三連接接口
[0029]124第四連接接口
[0030]125第五連接接口
[0031]20管理伺服器
[0032]21生成模塊
[0033]22檢測模塊
[0034]23定位模塊
[0035]24顯示模塊
[0036]311第一電子裝置
[0037]312第二電子裝置
[0038]313第三電子裝置
[0039]314第四電子裝置
[0040]315第五電子裝置
[0041]40顯示界面
[0042]41顯示元件組
[0043]411顯示元件
[0044]412顯示元件
[0045]413顯示元件
[0046]414顯示元件
[0047]415顯示元件
[0048]51對照表
[0049]步驟110設置具有輸送帶形式多個置放層的置放架,置放層用以置放數量固定的電子裝置,電子裝置通過置放層的帶動以使電子裝置的位置移動
[0050]步驟120具有配置碼、實體位置碼與對象識別碼的多個連接接口分別設置於與置放層置放電子裝置的位置處對應的置放架上,且連接接口用以建立與電子裝置的連接
[0051]步驟130管理伺服器與連接接口建立連接,依據連接接口的配置碼、實體位置碼與對象識別碼分別配置唯一且不重複的接口碼,並依據配置碼、實體位置碼與接口碼對應生成對照表
[0052]步驟140管理伺服器當連接接口與電子裝置建立連接時,則依據連接接口的對象識別碼對電子裝置進行對應的檢測[0053]步驟150當管理伺服器對電子裝置檢測出檢測結果時,依據對象識別碼與電子裝置的介質訪問控制地址生成組合對象識別碼,組合對象識別碼由SNMP協議傳送至對應的連接接口以反饋接口碼,以在對照表中查詢出與接口碼對應的配置碼與實體位置碼
[0054]步驟160依據接口碼的順序在管理伺服器的顯示界面中與配置碼對應的顯示元件組依序以燈號形式顯示,且當檢測結果為錯誤時,顯示實體位置碼,燈號依據檢測結果顯示不同的色彩
【具體實施方式】
[0055]以下將結合附圖及實施例來詳細說明本發明的實施方式,由此對本發明如何應用技術手段來解決技術問題並達成技術效果的實現過程能充分理解並據以實施。
[0056]以下首先要說明本發明所揭露的電子裝置檢測時的電子裝置定位系統,並請參照圖1所示,圖1所示為本發明電子裝置檢測時的電子裝置定位系統方塊圖。
[0057]本發明所揭露的電子裝置檢測時的電子裝置定位系統,其包含:置放架10以及管理伺服器20,其中:置放架10還包含:多個置放層11以及多個連接接口 12 ;管理伺服器20還包含:生成模塊21、檢測模塊22、定位模塊23以及顯示模塊24。
[0058]置放架10是具有多個置放層11,置放架10的每一層置放層11是以輸送帶形式(特別是環形輸送帶形式)實現的,而電子裝置即是被置放於置放層11上,且當控制置放層11的動作時,使得被置放於置放層11上的電子裝置可被位移,上述的電子裝置可包含筆記本電腦、迷你電腦、準系統...等,並且置放層11所置放的電子裝置數量是固定的,當置放層11動作時,則會以一臺電子裝置作為移動單位,在此僅為舉例說明,並不以此局限本發明的應用範疇。
[0059]雖然說置放層11所置放的電子裝置數量是固定的,事實上電子裝置並不需要以最大的數量置放於置放層11,承上述舉例說明,在置放層11上事實上可以僅置放3臺電子
>j-U ρ?α裝直。
[0060]而在每一層置放層11置放電子裝置的位置處的置放架上分別對應設置連接接口12,連接接口 12具有配置碼、實體位置碼與對象識別碼,對象識別碼是用來作為信息對象的唯一識別符號,讓信息在網際網路上傳遞更為方便與安全,目前許多技術規格都定義必須使用對象識別碼(例如:X509 (v3)、RSA加解密算法、簡單網絡管理協議(Simple NetworkManagement Protocol, SNMP)...等),而連接接口 12用以與置放層11移動至對應的位置的電子裝置建立連接,由此進行後續的電子裝置的檢測。
[0061]接著,管理伺服器20會建立與每一個連接接口 12的連接,即可由管理伺服器20的生成模塊21依據連接接口的配置碼、實體位置碼與對象識別碼分別配置唯一且不重複的接口碼,並依據配置碼、實體位置碼與接口碼對應生成對照表。
[0062]並且當連接接口 12與電子裝置建立連接時,管理伺服器20的檢測模塊22即可依據連接接口 12的對象識別碼對電子裝置進行對應的檢測,檢測模塊22所進行的檢測為硬體功能,其包括有音效卡、顯卡、網卡、...等的檢測或是進行作業系統的安裝,在此僅為舉例說明,並不以此局限本發明的應用範疇。
[0063]而當管理伺服器20的檢測模塊22依據連接接口 12的對象識別碼對電子裝置檢測出檢測結果後,會再通過管理伺服器20的定位模塊23依據連接接口 12的對象識別碼與電子裝置的介質訪問控制地址生成組合對象識別碼,組合對象識別碼由SNMP協議傳送至對應的連接接口以反饋接口碼,以在對照表中查詢出與接口碼對應的配置碼與實體位置碼,而上述的對象識別碼、介質訪問控制地址以及組合對象識別碼皆是唯一且不重複的數值。
[0064]具體而言,假設連接接口 12的對象識別碼為「1.3.6.1.2.1.17.4.3.1.2」,並且電子裝置的介質訪問控制地址為「00-26-6C-18-4E-D8」,首先會將電子裝置的介質訪問控制地址由十六進位轉換為十進位,即可將介質訪問控制地址為「00-26-6C-18-4E-D8」轉換為「0.38.108.24.78.216」,並將轉換為十進位的介質訪問控制地址「0.38.108.24.78.216」接在對象識別碼「1.3.6.1.2.1.17.4.3.1.2」之後,即為「1.3.6.1.2.1.17.4.3.1.2.0.38.以生成組合對象識別碼。
[0065]接著,管理伺服器20的顯示模塊24即可依據接口碼的順序在顯示界面中與配置碼對應的顯示元件組依序以燈號形式顯示,且當檢測結果為錯誤時,顯示實體位置碼,燈號依據檢測結果顯示不同的色彩,例如:當檢測結果為正常時,燈號即可顯示為綠色;當檢測結果為不正常時,燈號即可顯示為紅色,並且此時檢測人員即可以依據顯示模塊24所顯示的連接接口 12的實體位置碼知道對應的電子裝置的硬體測試出現錯誤,且可以正確的定位出硬體測試錯誤的電子裝置在置放架11上的位置;當超過預設時間依然沒有得出檢測結果時,燈號即可顯示為黃色,由此表示與連接接口 12的實體位置碼對應的電子裝置的硬體測試超時,在測試過程中可能出現錯誤;當未超過預設時間且沒有得出檢測結果時,燈號即可顯示為藍色,由此表示與連接接口 12的實體位置碼對應的電子裝置的正在進行硬體測試,上述僅為舉例說明,並不以此局限本發明的應用範疇。
[0066]接著,以下將以一個實施例來解說本發明的運作方式及流程,以下的實施例說明將同時結合圖1以及圖2所示進行說明,圖2所示為本發明電子裝置檢測時的電子裝置定位方法流程圖。
[0067]請參照圖3所示,圖3所示為本發明電子裝置檢測時的電子裝置定位系統架構示意圖。
[0068]置放架10具有多個置放層11,置放架10的每一層置放層11是以輸送帶形式(特別是環形輸送帶形式)實現的,且在第一置放層111上置放有第一電子裝置311、第二電子裝置312以及第三電子裝置313、第四電子裝置314以及第五電子裝置315 (步驟110),在此僅為舉例說明,並不以此局限本發明的應用範疇,而在實施例中,置放層11所置放的電子裝置的最大值是以20臺作為舉例說明,並不以此局限本發明的應用範疇。
[0069]在每一層置放層11置放電子裝置的位置處的置放架10上分別對應設置連接接口 12,其中在第一置放層111上置放第一電子裝置311、第二電子裝置312、第三電子裝置313、第四電子裝置314以及第五電子裝置315的位置處分別對應設置第一連接接口 121、第二連接接口 122、第三連接接口 123、第四連接接口 124以及第五連接接口 125,且上述的第一連接接口 121、第二連接接口 122、第三連接接口 123、第四連接接口 124以及第五連接接口 125分別與第一置放層111置放的第一電子裝置311、第二電子裝置312、第三電子裝置313、第四電子裝置314以及第五電子裝置315建立連接(步驟120),由此進行後續的電子裝置的檢測。
[0070]接著,圖4所示為本發明電子裝置檢測時的電子裝置定位的連接接口配置碼與實體位置碼配置示意圖。
[0071]管理伺服器20會建立與第一連接接口 121、第二連接接口 122、第三連接接口 123、第四連接接口 124以及第五連接接口 125的連接,並由管理伺服器20的生成模塊21依據第一連接接口 121、第二連接接口 122、第三連接接口 123、第四連接接口 124以及第五連接接口 125的配置碼、實體位置碼與對象識別碼分別配置唯一且不重複的接口碼,並依據配置碼、實體位置碼與接口碼對應生成對照表51 (步驟130),對照表51的內容請參照圖5所示,圖5所示為本發明電子裝置檢測時的電子裝置定位對照表內容示意圖。
[0072]接著,請參照圖6所示,圖6所示為本發明電子裝置檢測時的電子裝置定位檢測結果示意圖。
[0073]第一連接接口 121與第一電子裝置311建立連接時,管理伺服器20的檢測模塊22即可依據第一連接接口 121的對象識別碼為「1.3.6.1.2.1.17.4.3.1.1」對第一電子裝置311進行硬體顯卡的檢測,並且第一電子裝置311的檢測結果為正常(步驟140)。
[0074]接著,第二連接接口 122與第二電子裝置312建立連接時,管理伺服器20的檢測模塊22即可依據第二連接接口 122的對象識別碼為「1.3.6.1.2.1.17.4.3.1.2」對第二電子裝置312進行硬體顯卡的檢測,並且第二電子裝置312的檢測結果為不正常(步驟140)。
[0075]接著,第三連接接口 123與第三電子裝置313建立連接時,管理伺服器20的檢測模塊22即可依據第三連接接口 123的對象識別碼為「1.3.6.1.2.1.17.4.3.1.4」對第三電子裝置313進行硬體顯卡的檢測,並且第三電子裝置313正在進行檢測(步驟140)。[0076]接著,第四連接接口 124與第四電子裝置314建立連接時,管理伺服器20的檢測模塊22即可依據第四連接接口 124的對象識別碼為「1.3.6.1.2.1.17.4.3.1.6」對第四電子裝置314進行硬體音效卡的檢測,並且第四電子裝置314超過檢測的預設時間,未能檢測出第四電子裝置314的檢測結果(步驟140)。
[0077]接著,第五連接接口 125與第五電子裝置315建立連接時,管理伺服器20的檢測模塊22即可依據第五連接接口 125的對象識別碼為「1.3.6.1.2.1.17.4.3.1.8」對第五電子裝置315進行硬體音效卡的檢測,並且第五電子裝置315正在進行檢測(步驟140)。
[0078]接著,管理伺服器20的定位模塊23依據第一連接接口 121的對象識別碼為「1.3.6.1.2.1.17.4.3.1.1」與第一電子裝置311的介質訪問控制地址「0.38.108.24.78.216」(已為將十六進位轉換為十進位的結果)生成組合對象識別碼為「1.3.6.1.2.1.17.4.3.1.10.38.108.24.78.216」,組合對象識別碼為 「 1.3.6.1.2.1.17.4.3
?1.10.38.108.24.78.216」由SNMP協議傳送至對應的第一連接接口 121以反饋接口碼為「491」,由此在對照表51中查詢出與接口碼為「491」對應的配置碼為「A01」與實體位置碼為 「G1/1」(步驟 150)。
[0079]接著,管理伺服器20的定位模塊23依據第二連接接口 122的對象識別碼為「 1.3.6.1.2.1.17.4.3.1.2」與第二電子裝置312的介質訪問控制地址「0.38.108.24.78.217」(已為將十六進位轉換為十進位的結果)生成組合對象識別碼為「1.3.6.1.2.1.17.4.3.1.20.38.108.24.78.217」,組合對象識別碼為 「 1.3.6.1.2.1.17.4.3.1.20.38.108.24.78.217」由SNMP協議傳送至對應的第二連接接口 122以反饋接口碼為「492 」,由此在對照表51中查詢出與接口碼為「492 」對應的配置碼為「AOI 」與實體位置碼為 「G1/2」(步驟 150)。[0080]接著,管理伺服器20的定位模塊23依據第三連接接口 123的對象識別碼為「 1.3.6.1.2.1.17.4.3.1.4」與第三電子裝置313的介質訪問控制地址「0.38.108.24.78.218」(已為將十六進位轉換為十進位的結果)生成組合對象識別碼為「1.3.6.1.2.1.17.4.3.1.40.38.108.24.78.218」,組合對象識別碼為 「 1.3.6.1.2.1.17.4.3
?1.40.38.108.24.78.218」由SNMP協議傳送至對應的第三連接接口 123以反饋接口碼為「494」,由此在對照表51中查詢出與接口碼為「494」對應的配置碼為「AOI 」與實體位置碼為 「G1/4」(步驟 150)。
[0081]接著,管理伺服器20的定位模塊23依據第四連接接口 124的對象識別碼為「1.3.6.1.2.1.17.4.3.1.6」與第四電子裝置314的介質訪問控制地址「0.38.108.24.78.221」(已為將十六進位轉換為十進位的結果)生成組合對象識別碼為「
1.3.6.1.2.1.17.4.3.1.60.38.108.24.78.221」,組合對象識別碼為 「 1.3.6.1.2.1.17.4.3.1.60.38.108.24.78.221」由SNMP協議傳送至對應的第四連接接口 124以反饋接口碼為「496」,由此在對照表51中查詢出與接口碼為「496」對應的配置碼為「AOI 」與實體位置碼為 「G1/6」(步驟 150)。
[0082]接著,管理伺服器20的定位模塊23依據第五連接接口 125的對象識別碼為「1.3.6.1.2.1.17.4.3.1.8」與第五電子裝置315的介質訪問控制地址「0.38.108.24.78.222」(已為將十六進位轉換為十進位的結果)生成組合對象識別碼為「1.3.6.1.2.1.17.4.3.1.80.38.108.24.78.222」,組合對象識別碼為 「 1.3.6.1.2.1.17.4.3.1.80.38.108.24.78.222」由SNMP協議傳送至對應的第五連接接口 125以反饋接口碼為「498」,由此在對照表51中查詢出與接口碼為「498」對應的配置碼為「A01」與實體位置碼為 「G1/8」(步驟 150)。
[0083]接著,管理伺服器20的顯示模塊24即可依據接口碼的順序(即依據接口碼1、2、4、6以及8的順序)在顯示界面40中與配置碼為「A01」對應的顯示元件組41中的顯示元件411中顯示「綠色」的燈號(即表示第一電子裝置311的檢測結果為正常)(步驟160)。
[0084]接著,管理伺服器20的顯示模塊24即可依據接口碼的順序(即依據接口碼1、2、4、6以及8的順序)在顯示界面40中與配置碼為「A01」對應的顯示元件組41中的顯示元件412中顯示「紅色」的燈號,並顯示實體位置碼為「G1/3」(即表示第二電子裝置312的檢測結果為不正常,而檢測人員即可以知道第二電子裝置312對於顯卡的檢測出現問題,且可以依據實體位置碼為「G1/3」正確的定位出第二電子裝置312在置放架11上的位置)(步驟 160)。
[0085]接著,管理伺服器20的顯示模塊24即可依據接口碼的順序(即依據接口碼1、2、4、6以及8的順序)在顯示界面40中與配置碼為「A01」對應的顯示元件組41中的顯示元件413中顯示「藍色」的 燈號(即表示第三電子裝置313正在進行檢測)(步驟160)。
[0086]接著,管理伺服器20的顯示模塊24即可依據接口碼的順序(即依據接口碼1、2、4、6以及8的順序)在顯示界面40中與配置碼為「A01」對應的顯示元件組41中的顯示元件414中顯示「黃色」的燈號,並顯示實體位置碼為「Gl/2」(即表示第四電子裝置314超過檢測的預設時間,未能檢測出第四電子裝置314的檢測結果,且可以依據實體位置碼為「G1/2」正確的定位出第四電子裝置314在置放架11上的位置)(步驟160)。
[0087]接著,管理伺服器20的顯示模塊24即可依據接口碼的順序(即依據接口碼1、2、4、6以及8的順序)在顯示界面40中與配置碼為「A01」對應的顯示元件組41中的顯示元件415中顯示「藍色」的燈號(即表示第五電子裝置315正在進行檢測)(步驟160)。
[0088]上述結果請參照圖6所示,上述顯示元件411至顯示元件415的顏色舉例以及在圖6中是以不同的網點作為示意的,在此僅為舉例說明,並不以此局限本發明的應用範疇。
[0089]綜上所述,可知本發明與現有技術之間的差異在於具有本發明設置具有輸送帶形式多個置放層的置放架,置放層用以置放數量固定的電子裝置,且通過置放層的帶動以使電子裝置的位置移動且使電子裝置變換置放於置放層的位置,並配合具有配置碼、實體位置碼與對象識別碼的多個連接接口分別設置於與置放層置放電子裝置的位置處對應的置放架上,且連接接口用以建立與電子裝置的連接,以對配置碼、實體位置碼與對象識別碼分別配置唯一且不重複的接口碼並生成對照表,管理伺服器即可以依據連接接口的對象識別碼對電子裝置進行對應的檢測,並依據對象識別碼與電子裝置的介質訪問控制地址生成組合對象識別碼,以在對照表中查詢出與組合對象識別碼對應的配置碼、實體位置碼與接口碼,依據接口碼的順序在管理伺服器的顯示界面中與配置碼對應的顯示元件組依序以燈號形式顯示,且當檢測結果為錯誤時,顯示實體位置碼,燈號依據檢測結果顯示不同的色彩。
[0090]通過這一技術手段可以來解決現有技術所存在電子裝置的測試與作業系統安裝所造成管理不易的問題,進而達成在置放架中快速且正確的對電子裝置進行檢測與定位的技術效果。
[0091]雖然本發明所揭露的實施方式如上,然而所述的內容並非用以直接限定本發明的專利保護範圍。任何本領域技術人員在不脫離本發明所揭露的精神和範圍的前提下,可以在實施的形式上及細節上作一些變動。本發明的專利保護範圍,仍須以所附的權利要求書所限定的內容為準。
【權利要求】
1.一種電子裝置檢測時的電子裝置定位系統,其特徵在於,包含: 置放架,所述置放架還包含: 多個置放層,每一層置放層為輸送帶形式,且所述置放層用以置放數量固定的電子裝置,所述電子裝置通過置放層的帶動以使所述電子裝置的位置移動;及 多個連接接口,所述連接接口具有一配置碼、一實體位置碼與一對象識別碼,所述連接接口分別設置於與所述置放層置放所述電子裝置的位置處對應的所述置放架上,且所述連接接口用以建立與所述電子裝置的連接;及 管理伺服器,所述管理伺服器與所述連接接口建立連接,所述管理伺服器還包含: 生成模塊,用以依據所述連接接口的所述配置碼、所述實體位置碼與所述對象識別碼分別配置唯一且不重複的接口碼,並依據所述配置碼、所述實體位置碼與所述接口碼對應生成一對照表; 檢測模塊,當所述連接接口與所述電子裝置建立連接時,依據所述連接接口的所述對象識別碼對所述電子裝置進行對應的檢測; 定位模塊,當檢測模塊對所述電子裝置檢測出一檢測結果時,依據所述對象識別碼與所述電子裝置的介質訪問控制地址生成一組合對象識別碼,所述組合對象識別碼由SNMP協議傳送至對應的所述連接接口以反饋所述接口碼,以在所述對照表中查詢出與所述接口碼對應的所述配置碼與所述實體位置碼;及 顯示模塊,依據所述接口碼的順序在顯示界面中與所述配置碼對應的顯示元件組依序以燈號形式顯示,且當所述檢測結果為錯誤時,顯示所述實體位置碼,所述燈號依據所述檢測結果顯示不同的色彩。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電子裝置檢測時的電子裝置定位系統,其特徵在於,依據所述對象識別碼與所述電子裝置的介質訪問控制地址生成所述組合對象識別碼是將介質訪問控制地址轉換為十進位之後,再將轉換為十進位的介質訪問控制地址接在所述對象識別碼之後,以生成所述組合對象識別碼。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電子裝置檢測時的電子裝置定位系統,其特徵在於,所述對象識別碼、所述介質訪問控制地址與組合對象識別碼是唯一且不重複的數值。
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電子裝置檢測時的電子裝置定位系統,其特徵在於,所述顯示模塊還包含在所述檢測模塊執行中,依據所述接口碼的順序在顯示界面中與所述配置碼對應的顯示元件組依序以燈號形式顯示。
5.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電子裝置檢測時的電子裝置定位系統,其特徵在於,所述檢測模塊對所述電子裝置進行對應的檢測包含檢測所述電子裝置的硬體功能。
6.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電子裝置檢測時的電子裝置定位系統,其特徵在於,輸送帶形式為環形輸送帶形式。
7.一種電子裝置檢測時的電子裝置定位方法,其特徵在於,包含下列步驟: 設置具有輸送帶形式多個置放層的置放架,所述置放層用以置放數量固定的電子裝置,所述電子裝置通過置放層的帶動以使所述電子裝置的位置移動; 具有一配置碼、一實體位置碼與一對象識別碼的多個連接接口分別設置於與所述置放層置放所述電子裝置的位置處對應的所述置放架上,且所述連接接口用以建立與所述電子裝置的連接;管理伺服器與所述連接接口建立連接,依據所述連接接口的所述配置碼、所述實體位置碼與所述對象識別碼分別配置唯一且不重複的接口碼,並依據所述配置碼、所述實體位置碼與所述接口碼對應生成一對照表; 所述管理伺服器當所述連接接口與所述電子裝置建立連接時,依據所述連接接口的所述對象識別碼對所述電子裝置進行對應的檢測; 當所述管理伺服器對所述電子裝置檢測出一檢測結果時,依據所述對象識別碼與所述電子裝置的介質訪問控制地址生成一組合對象識別碼,所述組合對象識別碼由SNMP協議傳送至對應的所述連接接口以反饋所述接口碼,以在所述對照表中查詢出與所述接口碼對應的所述配置碼與所述實體位置碼;及 依據所述接口碼的順序在所述管理伺服器的顯示界面中與所述配置碼對應的顯示元件組依序以燈號形式顯示,且當所述檢測結果為錯誤時,顯示所述實體位置碼,所述燈號依據所述檢測結果顯示不同的色彩。
8.如權利要求7所述的電子裝置檢測時的電子裝置定位方法,其特徵在於,當所述管理伺服器對所述電子裝置檢測出所述檢測結果時,依據所述對象識別碼與所述電子裝置的介質訪問控制地址生成所述組合對象識別碼,以在所述對照表中查詢出與所述組合對象識別碼對應的所述配置碼、所述實體位置碼與所述接口碼的步驟中,依據所述對象識別碼與所述電子裝置的介質訪問控制地址生成所述組合對象識別碼是將介質訪問控制地址轉換為十進位之後,再將轉換為十進位的介質訪問控制地址接在所述對象識別碼之後,以生成所述組合對象識別碼。
9.如權利要求7所述 的電子裝置檢測時的電子裝置定位方法,其特徵在於,所述電子裝置定位方法中所述對象識別碼、所述介質訪問控制地址與組合對象識別碼是唯一且不重複的數值。
10.如權利要求7所述的電子裝置檢測時的電子裝置定位方法,其特徵在於,依據所述接口碼的順序在所述管理伺服器的顯示界面中與所述配置碼對應的顯示元件組依序以燈號形式顯示,且當所述檢測結果為錯誤時,顯示所述實體位置碼,所述燈號依據所述檢測結果顯示不同的色彩的步驟中,還包含在依據所述連接接口的所述對象識別碼對所述電子裝置進行對應的檢測執行中,依據所述接口碼的順序在顯示界面中與所述配置碼對應的顯示元件組依序以燈號形式顯示,且當所述檢測結果為錯誤時,顯示所述實體位置碼。
11.如權利要求7所述的電子裝置檢測時的電子裝置定位方法,其特徵在於,所述管理伺服器與所述連接接口建立連接,當所述連接接口與所述電子裝置建立連接時,依據所述連接接口的所述對象識別碼對所述電子裝置進行對應的檢測包含檢測所述電子裝置的硬體功能。
12.如權利要求7所述的電子裝置檢測時的電子裝置定位方法,其特徵在於,設置具有輸送帶形式多個置放層的所述置放架,所述置放層用以置放數量固定的電子裝置,所述電子裝置通過置放層的帶動以使所述電子裝置的位置移動的步驟中,輸送帶形式為環形輸送帶形式。
【文檔編號】G01R31/00GK103675497SQ201210348056
【公開日】2014年3月26日 申請日期:2012年9月18日 優先權日:2012年9月18日
【發明者】羅嵐 申請人:英業達科技有限公司, 英業達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