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花吊絲竹組培繁育中的繼代、生根方法
2023-09-20 04:53:10 1
一種花吊絲竹組培繁育中的繼代、生根方法
【專利摘要】一種花吊絲竹組培繁育中的繼代、生根方法,包括繼代培養、生根培養步驟,其特徵在於:在繼代培養步驟的多周期繼代擴繁時為生根培養步驟選苗,當一個周期繼代培養中培養至5-7天、將基部萌發出2-4cm長新芽的植株轉入生根培養步驟;生根培養步驟為將植株接入生根培養基:1/4MS大量+IBA0.2-0.4mg·L-1+根太陽25-35ppm先進行暗培養5-7天,再進行光照培養20天;各培養階段培養溫度均控制在25-28℃,暗培養為完全黑暗培養,光照培養為光照10小時/天、光照強度1600-2200lx。優點在於:簡化生根程序,節約生產成本;提高花吊絲竹瓶內生根的生根率,由原80%提高至90%。
【專利說明】—種花吊絲竹組培繁育中的繼代、生根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花吊絲竹組培的方法,具體涉及花吊絲竹組培繁育中繼代、生根的方法。
【背景技術】:
[0002]花吊絲竹為叢生竹,牡竹屬吊絲竹變種,杆節間淺黃色,竹杆用途與吊絲竹相同。其杆淺黃色而間有5-8條深綠色條紋,甚為美麗,可作庭園觀賞竹種。其產筍量高,適應性強,可為筍用竹產業和園林綠化。在常規的繁育方法是母竹分株或者利用竹杆、竹枝扦插,成本高、效率低下、種苗運輸不便,且優良種源稀缺,給林竹產業帶來了很大的阻礙。利用組織培養,選取優良材料進行擴繁,不僅彌補了常規繁育方法的諸多不足,而且將母本的優良遺傳性狀保持並擴大其繁育數量。目前國內對於叢生竹種組織培養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叢生竹的組培快繁技術研究(張光楚,2004)、花吊絲竹組培快繁育種技術研究(張瑋,2010)等,解決花吊絲竹組培現有研究技術中普遍存在難生根的問題,為建立花吊絲竹高效穩定的組培快繁體系。
[0003]1、花吊絲竹外植體的消毒:
[0004]花吊絲在7-10月份選取當年新抽梢的主枝莖段作為組培材料,將剪好的枝條修剪乾淨,先去除葉片,蘸95%酒精的棉球擦拭枝條2遍,無菌水浸泡枝條底部l_3cm,放入冰箱10°C冷藏。次日在超淨工作檯上用75%酒精消毒Imin後,2%。升汞分3次消毒30min、25min、5min,無菌水衝洗5次。
[0005]2、花吊絲竹的誘導:
[0006]將莖段接種於誘導培養基:3/4MS+6-BA4.0mg.'+Θ-ΚΙ.0mg.1+椰乳(Cff) IOOmL.1+ 白糖 20g.1+ 卡拉膠 5.5g/L.PH5.8。45-60 天叢芽。
[0007]3、花吊絲竹的繼代培養:
[0008]形成叢芽後,接種於繼代培養基:3/4MS+6-BA2.0mg.L_1+K0.5mg.L_1+VC0.5mg.1+椰乳150mL.L-1+白糖20g.L-1.PH5.8。20-25天周轉一次進行多周期繼代擴繁。
[0009]4、花吊絲竹的生根培養:
[0010]將預備生根的瓶苗轉入生根培養基①:1/3MS+IBA4.0mg.1+ΝΑΑ4.5mg +ΚΟ.15mg.?Λ5-7 天后全部轉回繼代培養基(3/4MS+6-BA2.0mg K0.5mg VC0.5mg.171+椰乳150mL.L-1+白糖20g.L-1.PH5.8),待5-7天後將萌發2_4cm的新芽再次轉生根培養基②:1/5MS+IBA8.0mg.L_1+NAA4.5mg.L_1+K0.1mg.L' 採用二次生根法,平均生根率可達 80%。
[0011]以上誘導、繼代、生根各培養階段均為培養溫度控制25-28°C,光照10小時/天,光照強度約1600-22001x。
[0012]5、花吊絲竹的移栽:`[0013]待生根苗出根至5_7cm時,煉苗15_20天進行移栽,移栽前一天要擰松瓶蓋,洗去根部粘黏的培養基。移栽時要叢狀移栽,移栽前用2%。高錳酸鉀溶液消毒,移栽後用2.5%o多菌靈定根,並且在移栽成活後也要定期噴2.5%。多菌靈,以控制病害發生。移栽基質用:3/4河沙+1/4泥炭土。生根苗移栽7-10天後就可恢復生長,25-35天抽新葉。成活率可達90%以上。60天後可移至圃地。
[0014]現有技術的缺點:1、花吊絲組培採用二次生根的方法程序過於繁雜,運用於生產成本過高;2、花吊絲組培採用二次生根的生根率過低,只達到80%。
【發明內容】
:
[0015]本發明的目的在於克服上述缺點,提供一種花吊絲竹組培繁育中的繼代、生根方法。
[0016]本發明的方案是:包括繼代培養、生根培養步驟,其特徵在於:在繼代培養步驟的多周期繼代擴繁時為生根培養步驟選苗,當一個周期繼代培養中培養至5-7天、將基部萌發出2-4cm長新芽的植株轉入生根培養步驟;生根培養步驟為將植株接入生根培養基:1/4MS大量+ΙΒΑ0.2-0.4mg.L—1+根太陽25_35ppm先進行暗培養5_7天,再進行光照培養20天;所述各培養階段培養溫度均控制在25-28°C,暗培養為完全黑暗培養,光照培養為光照10小時/天、光照強度1600-22001x。
[0017]本發明的優點在於:1.簡化生根程序,節約生產成本;2.提高花吊絲竹瓶內生根的生根率,由原來的80%提高至90%。
【具體實施方式】:
[0018]本發明的方法是:包括繼代培養、生根培養步驟,其特徵在於:在繼代培養步驟的多周期繼代擴繁時為生根培養步驟選苗,當一個周期繼代培養中培養至5-7天、將基部萌發出2-4cm長新芽的植株轉入生根培養基:1/4MS大量+ΙΒΑ0.2-0.4mg.L—1+根太陽25-35ppm,接入生根培養基後進行暗培養5_7天,再進行光照培養,20天後平均生根率可達90%以上。便可進入移栽步驟。
[0019]實施例1:
[0020]將準備生根的瓶苗預先轉入繼代培養基中培養至5-7天、選擇萌發出2-4cm長新芽的植株轉入生根培養基:1/4MS大量+IBA0.4mg.L—1+根太陽35ppm。接入生根培養基直接進行光照培養。20天後統計平均生根率為79%。
[0021]實施例2:
[0022]將準備生根的瓶苗預先轉入繼代培養基中培養至5-7天、選擇萌發出2-4cm長新芽的植株轉入生根培養基:1/4MS大量+IBA0.4mg.L—1+根太陽35ppm。接入生根培養基後進行暗培養5-7天,再進行光照培養。20天後統計平均生根率為92.7%。
[0023]實施例3:
[0024]將準備生根的瓶苗預先轉入繼代培養基中培養至5-7天、選擇萌發出2-4cm長新芽的植株轉入生根培養基:1/4MS大量+IBA0.25mg.L—1+根太陽25ppm。切割生根植株時,一個主枝帶1-2個新芽轉入生根培養基中,接入生根培養基後進行暗培養5-7天,再進行光照培養。20天後統計平均生根率為90.3%。
[0025]各培養階段均為培養溫度控制25-28°C,光照10小時/天,光照強度約16001x ;暗
培養為完全黑暗培養。[0026]本發明旨在花吊絲竹組培組培技術中存在難生根的問題,制約了其建立穩定高效的組培快繁體系,因此本發明方法在花吊絲組培繁育中生根培養階段前採用了先繼代培養5-7天時間後,再轉入生根培養基,使得植株在同時萌發出新芽後再同時出根,達到了苗木生長、生根整齊的要求。首次添加了根太陽的使用,利於生根率的提高。插入暗培養分步驟有利於暗培養條件下細胞快速完成脫分化,促使根的分化形成,所以暗培養利於生根率的提聞並利於生根時間的提iu。[0027]本發明英文名詞說明:
[0028]MS:組培中用到的一種基本培養基(包含大量元素、微量元素、鐵鹽和有機成分)
[0029]VC:抗壞血酸,一種水溶性維生素
[0030]6-BA:6_苄氨基嘌呤,一種植物細胞分裂素
[0031]NAA:萘乙酸,一種植物細胞生長素
[0032]IBA:吲哚-3- 丁酸,一種植物生根劑
[0033]KT:6_糖基氨基嘌呤,一種植物細胞分裂素
[0034]根太陽:一種新型的分子信號誘導型植物生根劑
[0035]CW:椰乳,椰子汁
[0036]Lx:勒克斯,光照強度單位。
【權利要求】
1.一種花吊絲竹組培繁育中的繼代、生根方法,包括繼代培養、生根培養步驟,其特徵在於:在繼代培養步驟的多周期繼代擴繁時為生根培養步驟選苗,當一個周期繼代培養中培養至5-7天、將基部萌發出2-4cm長新芽的植株轉入生根培養步驟;生根培養步驟為將植株接入生根培養基:1/4MS大量+IBA0.2-0.4mg.L—1+根太陽25_35ppm先進行暗培養5_7天,再進行光照培養20天;所述各培養階段培養溫度均控制在25-28°C,暗培養為完全黑暗培養,光照培養為光照10小 時/天、光照強度1600-22001X。
【文檔編號】A01H4/00GK103493739SQ201310495293
【公開日】2014年1月8日 申請日期:2013年10月11日 優先權日:2013年10月11日
【發明者】黃樹燕 申請人:福建省永安林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種苗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