秸稈顆粒無機微生物肥的製作方法
2023-12-08 15:55:46 2
秸稈顆粒無機微生物肥的製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公開了一種秸稈顆粒無機微生物肥。包括如下組分的重量百分比乾重:作物秸稈60-75%、無機肥25-40%、微生物菌劑1%、凹凸棒粉5%,將作物秸稈磨細,過篩,加入無機肥和凹凸棒粉後進行攪拌,得到中間肥,並將得到的中間肥進行常規擠壓造粒、烘乾、冷卻,得到顆粒肥;再在顆粒肥表層均勻噴灑包含微生物菌劑的菌群懸液,以使微生物菌密度達到預設的微生物菌密度閾值,微生物菌劑包括植物促生菌劑和秸稈促腐菌劑,最後,將噴灑菌群懸液的顆粒肥自然晾乾,以使含水量低於預先設置的含水量閾值,製成所述秸稈顆粒無機微生物肥。應用本發明,可以改善土壤結構,兼顧肥效快和作用時間長的優點,有效促生土壤有益菌群,提高肥料利用效率,促進作物生長。
【專利說明】秸稈顆粒無機微生物肥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農用肥料製作與施用技術,特別涉及一種秸杆顆粒無機微生物肥。
【背景技術】
[0002]現代農業生產體系中,由於耕作土壤在作物生長季內能提供給作物吸收的礦質養分元素有限,因而,通過施肥為作物提供適量的礦質養分元素是保障農作物產量的根本措施之一,據統計,全球每年施入農田的肥料數以千萬噸,而我國目前每年施用化肥5000多萬噸,是世界上化肥施用量最多的國家。
[0003]在化肥的施用過程中,由於一直存在不合理施肥現象,化肥施用浪費嚴重和作物階段性缺肥現象十分普遍。一次施入農田的化肥過量,只有一小部分被作物吸收利用,是肥料的有效利用部分,另一小部分被土壤暫時性吸附、保持以及被微生物吸收利用,或與土壤腐殖質絡合、化合而存儲在土壤中,該部分也基本有利,其餘大部分過量施用,沒有被作物吸收利用的剩餘肥料養分,與土壤發生物理或化學反應,而被永久固定導致土壤板結,惡化土壤結構,或通過各種途徑散失到空氣中轉化成氣體逸入大氣導致酸雨,或淋溶出土壤導致土壤退化,是化肥完全無效化、流失的過程,使得化肥利用率較低,而且造成了對環境的汙染,破壞了土壤質量,造成地力下降。與此同時,化肥的作用時間極為有限,無法在作物整個生育期起到供肥效果,造成作物階段性缺肥現象十分嚴重,影響作物的產量和品質。
[0004]近年來,隨著人們對生態環境的日益重視以及對自身健康的日益關注,對食品的質量要求(品質)要求越來越嚴,施用有機肥得到了人們越來越多的關注和研究。有機肥可有效提升地力,為農作物提供相對長效、持久的養分供給,肥效長而穩定。與此同時,由於有機肥利用天然肥料,例如,牛、羊、豬糞尿以及種植的植物體殘體等,因此,有機肥的施用,不僅可以改良土壤、活化土壤中的有益微生物,更重要的是還可以無需化工生產,節省能源、減輕環境的汙染。但有機肥具有遲效性,難於被作物快速、直接的吸收利用,無法兼顧肥效起效快和作用時間長兩個需要。
[0005]在此形勢下,有機無機複合肥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關注和歡迎,但還處於發展的初級階段,擁有很大的發展空間。目前,市場銷售的有機無機復混肥,主要以動物糞便、工業廢料、淤泥等作為有機肥原料,並添加部分化肥製作而成,其中部分有機物料,必須處理後施入,例如,有機糞肥,不能直接施入農田,直接施用不僅難於被作物直接吸收利用,還會產生某些對作物不利的影響,並滋生雜草、傳播病蟲。因而,糞肥等有機肥必須經過化學物理作用和微生物的發酵、分解,腐熟後才能使有機肥中的養分逐漸釋放。因此,大多數復混肥處理過程複雜,且生理活性較低,養分利用率不高,施入土壤後無法快速改善土壤生態環境,促生有益菌群,作物肥料吸收利用率不高,不能有效改善土壤碳庫,修復和改良土壤結構的效果較不理想。
【發明內容】
[0006]有鑑於此,本發明的主要目的在於提出一種秸杆顆粒無機微生物肥,改善土壤結構,同時兼顧肥效發揮快和作用時間長兩個實際需求,可有效促生土壤有益菌群,提高肥料利用效率,促進作物生長,且處理簡單,成本低廉。
[0007]為達到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了一種秸杆顆粒無機微生物肥,該秸杆顆粒無機微生物肥包括如下組分:作物秸杆、無機肥、凹凸棒粉以及微生物菌劑,其中,
[0008]將作物秸杆磨細,過篩,加入無機肥和凹凸棒粉後進行攪拌,得到中間肥,並將得到的中間肥進行常規擠壓造粒、烘乾、冷卻,得到顆粒肥;再在顆粒肥表層均勻噴灑包含微生物菌劑的菌群懸液,以使所述顆粒肥表層噴灑的微生物菌密度達到預先設置的微生物菌密度閾值,所述微生物菌劑包括植物促生菌劑和秸杆促腐菌劑,最後,將噴灑菌群懸液的顆粒肥自然晾乾,以使顆粒肥含水量低於預先設置的含水量閾值,製成所述秸杆顆粒無機微生物肥;
[0009]各組分的重量百分比乾重分別為:作物秸杆60-75%、無機肥25-40%、微生物菌劑1%、凹凸棒粉5%。
[0010]較佳地,所述作物秸杆包括:玉米秸杆、小麥秸杆、水稻秸杆、高粱秸杆、大豆秸杆、棉花秸杆中的一種或幾種的任意組合。
[0011]較佳地,所述無機肥由尿素、磷酸二銨、鈣鎂磷肥、磷銨硼、胺基酸鋅以及螯合鐵肥混合均勻而成。
[0012]較佳地,所述無機肥中各組分乾重的重量百分比分別為:尿素20?40%、磷酸二銨20?40%、鈣鎂磷肥10?15%、磷銨硼3?8%、胺基酸鋅和螯合鐵肥共I?5%。
[0013]較佳地,所述植物促生菌劑中的植物促生菌包括:芽孢桿菌以及固氮菌,所述秸杆促腐菌劑中的秸杆促腐菌包括:白腐菌、黃孢原毛平革菌以及哈茨木黴菌。
[0014]較佳地,將所述包含植物促生菌和秸杆促腐菌的微生物菌置於無菌生理營養鹽水溶液中進行培養,得到微生物菌劑,其中,所述微生物菌在無菌生理營養鹽水溶液中的微生物菌密度閾值為5xl07個/毫升。
[0015]較佳地,所述無菌生理營養鹽水溶液配方為:每升無菌水中,含氯化鈣O. 5?I. 2克、亞硝酸鈉I. 5?4. 5克、硫酸鎂3. 5?7. O克、硫酸亞鐵40?60毫克、氯化鉀40?55毫克。
[0016]由上述的技術方案可見,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一種秸杆顆粒無機微生物肥,以來源豐富,成本低廉的作物秸杆為主要成分,結合無機肥以及微生物菌劑,其中,無機肥可為作物植株提供生長所需的速效養分,便於作物快速吸收利用,滿足作物生長的短期養分需求;作物秸杆等有機物可改善土壤碳庫,改良土壤結構,提高地力,並可提供肥效持久的養分,利於作物提高產量、改善品質;微生物菌劑噴灑於外層,可改善土壤微生態環境,促進有益菌繁殖,提高秸杆腐解速率和養分釋放率,刺激作物尤其是根系生長,促進作物生長發育,提高肥料利用效率。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7]圖I為本發明實施例秸杆顆粒無機微生物肥製作方法具體流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18]為使本發明的目的、技術方案和優點更加清楚,下面將結合附圖及具體實施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地詳細描述。
[0019]目前,我國化肥施用浪費嚴重和作物階段性缺肥現象十分普遍,一次施入農田的化肥過量,且作用時間較短,雖然可快速增加作物產量,但肥料施用效益和環境問題日益嚴重。而單純的有機肥,雖然可有效提升地力,為農作物提供相對長效、持久的養分供給,但其中的營養元素多呈有機物狀態,具有遲效性,難於被作物快速、直接的吸收利用。且部分有機物料,例如,糞肥,無法直接施入農田,直接施用不僅肥效極低,還會產生某些對作物不利的影響,並滋生雜草、傳播病蟲。與此同時,現有以動物糞便、工業廢料、淤泥等作為有機肥原料,並添加部分化肥製作而成的有機無機復混肥,處理過程複雜,且生理活性較低,養分利用率不高,施入土壤後無法快速改善土壤生態環境,促生有益菌群,作物肥料吸收利用率不高,不能有效改善土壤碳庫,修復和改良土壤結構的效果較不理想。
[0020]作物秸杆富含氮、磷、鉀、鈣、鎂和有機質等,資源量豐富,成本低廉,還田後可為作物生長提供大量養分元素,尤其常見的玉米、小麥、水稻等禾本科作物秸杆,含鉀較豐富,且可快速釋放至土壤中,被作物吸收利用,是一種具有多用途的可再生的生物資源。秸杆提供的養分約佔中國有機肥總養分的13%?19%,是農業生產重要的有機肥源。與糞肥等有機肥相比,秸杆含病源菌、蟲卵、草籽等相對較少,其不經腐熟還田,在一定量的範圍內,基本沒有不良效應,因而,秸杆是目前我國可以不經腐熟而能夠直接輸入農田土壤的最普遍的有機肥之一,即在秸杆還田後,腐熟過程可以在農田土壤中完成,其不經發酵可直接還田而在農田土壤進行腐熟的特點,是一種省時省力的為土壤提供養分的方式,其肥效在土壤的腐熟過程中緩慢釋放,可有效增加土壤有機質,提供作物生長所需的養分,肥效長而較為穩定。
[0021]因而,本發明實施例提出一種秸杆顆粒無機微生物肥。採用來源豐富、成本低廉的作物秸杆為主要成分,配合無機肥成分和微生物菌劑,在降低無機肥施用量的同時發揮無機肥的快速供肥作用,與此同時,發揮有機肥肥效長而穩定的優勢,並添加微生物菌劑,促生有益菌群,改善土壤微生態環境,提高秸杆腐解速率和養分釋放率,刺激作物尤其是根系生長,促進作物生長發育,便於作物吸收利用養分,改善作物產量和品質,並可有效改良土壤結構、培肥地力,生態、安全。
[0022]本發明實施例的秸杆顆粒無機微生物肥,包含如下組分:作物秸杆、無機肥、凹凸棒粉以及微生物菌劑,將作物秸杆磨細,過篩,加入無機肥和凹凸棒粉後進行攪拌,使之混合均勻,得到中間肥,並將得到的中間肥進行常規擠壓造粒、烘乾、冷卻,得到顆粒肥;再在顆粒肥表層均勻噴灑包含微生物菌劑的菌群懸液,所述微生物菌劑包括植物促生菌劑和秸杆促腐菌劑,所述顆粒肥表層噴灑的微生物菌密度達到預先設置的微生物菌密度閾值,最後,將噴灑包含微生物菌劑的菌群懸液的顆粒肥自然晾乾,以使顆粒肥含水量低於預先設置的含水量閾值,製成所述秸杆顆粒無機微生物肥。
[0023]在秸杆顆粒無機微生物肥的各組分中,作物秸杆佔乾重的重量百分比為60-75%,無機肥佔乾重的重量百分比為25-40%,微生物菌劑佔乾重的重量百分比為1%,凹凸棒粉佔乾重的重量百分比為5%。其中,
[0024]作物秸杆包括:玉米秸杆、小麥秸杆、水稻秸杆、高粱秸杆、大豆秸杆、棉花秸杆中的一種或幾種的任意組合。
[0025]本發明實施例中,作物秸杆是來源豐富、成本低廉的有機物料,富含氮、磷、鉀、鈣、鎂和有機質等,可穩定提供大量肥效持久的營養成分,尤其可提供大量可供作物快速吸收利用的鉀素,並可改善土壤碳庫,改良土壤結構,利於作物提高產量、改善品質。
[0026]本發明實施例中,無機肥主要為作物提供生長所需的、適量的速效養分,以滿足作物生長的短期養分需求,同時不過量,具有生態環境效益。無機肥由尿素、磷酸二銨、鈣鎂磷月巴、磷銨硼、胺基酸鋅、螯合鐵肥等定量混合均勻而成。其中,各組分乾重的重量百分比分別為:尿素20?40%、磷酸二銨20?40%、鈣鎂磷肥10?15%、磷銨硼3?8%、胺基酸鋅和螯合鐵肥共I?5%。當然,實際應用中,無機肥的組分以及各組分的重量百分比也可根據作物不同生長時期需要進行適當調整。
[0027]本發明實施例中,凹凸棒粉主要作為顆粒肥造粒成型黏合劑。凹凸棒粉化學性能穩定、粘結力強、吸附能力大,製成顆粒肥料,不易結塊、成粒率高、表面光滑,固氮作用好,可改良土壤,有利於植物生長。與此同時,凹凸棒粉含有豐富的微量礦物元素,具有良好的多孔性、吸附性以及離子交換性等物理化學特徵,其多孔性和吸附性可提高秸杆顆粒無機微生物肥成粒率,更重要的是,可有效減少秸杆顆粒無機微生物肥中有效養分的流失,進一步提升肥料利用效率。離子交換性可改良土壤結構、提高土壤活性。
[0028]本發明實施例中,通過在秸杆顆粒無機微生物肥中利用微生物菌劑,可在土壤中添加大量有益菌群,其中,秸杆促腐菌可提高秸杆腐解速率和養分釋放率,植物促生菌可刺激植物生長發育。此外,將微生物菌劑噴灑在顆粒肥外層,可使微生物菌劑首先在土壤中發揮作用,為土壤提供大量的有益微生物,從而可以改善土壤微生態環境,促進更多有益微生物的繁殖,活化土壤養分,促進作物生長發育。進一步地,可減輕土傳病害,減少連作障礙。
[0029]微生物菌劑包括植物促生菌劑和秸杆促腐菌劑,其中,植物促生菌劑中的植物促生菌包括芽孢桿菌以及固氮菌等,秸杆促腐菌劑中的秸杆促腐菌包括:白腐菌、黃孢原毛平革菌以及哈茨木黴菌等。
[0030]本發明實施例中,將包含植物促生菌和秸杆促腐菌的微生物菌置於無菌生理營養鹽水溶液中進行培養,得到微生物菌劑,其中,作為可選實施例,微生物菌在無菌生理營養鹽水溶液中的密度為5xl07個/毫升(微生物菌密度閾值)。
[0031]作為可選實施例,無菌生理營養鹽水溶液配方為:每升無菌水中,含氯化鈣O. 5?I. 2克、亞硝酸鈉I. 5?4. 5克、硫酸鎂3. 5?7. O克、硫酸亞鐵40?60毫克、氯化鉀40?55暈克。
[0032]圖I為本發明實施例秸杆顆粒無機微生物肥製作方法具體流程示意圖。參見圖1,該流程包括:
[0033]步驟101,組分混合無機肥;
[0034]本步驟中,將尿素、磷酸二銨、鈣鎂磷肥、磷銨硼、胺基酸鋅、螯合鐵肥按照上述重量百分比混合、粉碎,得到無機肥。
[0035]步驟102,粉碎作物秸杆;
[0036]本步驟中,作物秸杆含有大量纖維素,通過將作物秸杆進行多次粉碎,並將粉碎的作物秸杆進行過篩處理,例如,利用40目篩進行過篩處理,可以使得纖維素物質較細,利于田間分解的同時便於造粒,同時,經過粉碎的作物秸杆,能夠與土壤之間混合度較好,可避免在土壤耕層內部形成孔洞,從而可以有效避免後茬作物發生缺苗斷壟、紮根困難等問題。
[0037]所應說明的是,步驟101與步驟102之間不具有先後順序關係,即步驟101可在步驟102之後執行,也可以與步驟102同時執行。
[0038]步驟103,將粉碎的作物秸杆、無機肥以及凹凸棒粉進行混合併造粒;
[0039]本步驟中,將粉碎的作物秸杆與無機肥以及凹凸棒粉混合均勻,得到中間肥,並將中間肥進行擠壓造粒、烘乾以及冷卻處理,得到顆粒肥。
[0040]步驟104,在配製的無菌生理營養鹽水溶液中培養微生物菌劑,得到菌群懸液;
[0041]本步驟中,在每升無菌水中,加入氯化鈣O. 5?I. 2克、亞硝酸鈉I. 5?4. 5克、硫酸鎂3. 5?7. O克、硫酸亞鐵40?60毫克、氯化鉀40?55毫克,配製無菌生理營養鹽水溶液,在配製的無菌生理營養鹽水溶液中加入微生物菌劑進行微生物菌培養,在培養到微生物菌在無菌生理營養鹽水溶液中的密度為5xl07個/毫升時,培養完成,得到菌群懸液。
[0042]所應說明的是,步驟104可與步驟101同時執行,或在其之前執行。
[0043]步驟105,在造粒表層均勻噴灑菌群懸液;
[0044]本步驟中,在顆粒肥表層均勻噴灑微生物菌劑的菌群懸液,以使微生物菌劑附著在造粒的顆粒肥表層。
[0045]步驟106,自然晾乾噴灑菌群懸液的造粒,得到成品。
[0046]本步驟中,自然晾乾噴灑菌群懸液的顆粒肥,使其含水量低於5% (含水量閾值),得到顆粒狀的秸杆顆粒無機微生物肥。
[0047]由上述可見,本發明實施例的秸杆顆粒無機微生物肥,以來源豐富,成本低廉的作物秸杆(有機肥)為主要成分,結合無機肥以及微生物菌劑,集無機肥、有機肥、微生物肥為一體,加工方便、簡單,其中,無機肥可為作物植株提供生長所需的、適量的速效養分,便於作物快速吸收利用;作物秸杆等有機物可穩定提供肥效相對持久的養分,延長肥料作用時間,並可改善土壤碳庫,改良土壤結構,利於作物提高產量、改善品質;微生物菌劑噴灑於外層,首先發揮作用,可提供大量促進秸杆腐解和釋放養分,及刺激作物生長的有益菌群,同時改善土壤微生態環境,促進有益菌繁殖,減輕土傳病害,促進作物生長發育。從而能達到作物短期增產、地力長期提升、土壤生態系統改善、生態環境效益提高的目的,並且產品品質優良,便於自動化規模生產、加工,便於長途運輸,有效擴展了粒肥的施用範圍和區域。也就是說,本發明實施例的秸杆顆粒無機微生物肥肥力強、起效快、肥效持久,肥料利用率高,可提高作物養分利用效率,改善土壤碳庫,改善土壤微生態環境,促進有益微生物繁殖,減輕土傳病害,並有修復和改良土壤、增產、改善作物品質等效果。
[0048]下面舉幾個具體實施例,對本發明秸杆顆粒無機微生物肥的應用進行具體描述。
[0049]實施例一:種植玉米
[0050]本發明實施例中,無機肥佔秸杆顆粒無機微生物肥總重的40 %,其中,無機肥各組分的重量百分比中,尿素35%、磷酸二銨40%、鈣鎂磷肥12%、磷銨硼8%、胺基酸鋅與螯合鐵肥5%,將上述組分定量混合均勻;然後,將佔秸杆顆粒無機微生物肥總重54%的作物秸杆磨細至40目,過篩,加入定量混合均勻的無機肥以及佔秸杆顆粒無機微生物肥總重5%的凹凸棒粉,混合均勻,採用常規方法進行擠壓造粒、烘乾、冷卻;再噴灑佔秸杆顆粒無機微生物肥總重I %的微生物菌劑的菌群懸液。
[0051]玉米播種前,結合土地翻耕,將秸杆顆粒無機微生物肥施入25釐米土層,作為底月巴,施入量150千克/畝,施用後整地。然後,分別在玉米拔節至開花期(俗稱攻穗肥)畝施100千克,以及玉米抽雄至吐絲期(俗稱攻粒肥)畝施30千克,均溝施,施入深度20釐米。
[0052]對照組基施磷酸二銨20千克、氯化鉀5千克、鋅肥I千克施入25釐米土層做底肥,施入後翻地整地。然後,分別在玉米拔節至開花期(俗稱攻穗肥)畝施尿素40千克,玉米抽雄至吐絲期(俗稱攻粒肥)畝施尿素10千克左右,均溝施,施入深度20釐米。其他水肥管理措施兩組相同。
[0053]與對照組相比,本發明採用秸杆顆粒無機微生物肥的實施例,玉米產量增加
9.3?15%,平均棒長增加5. 7釐米。
[0054]實施例二 :種植蘋果
[0055]本發明實施例中,無機肥佔秸杆顆粒無機微生物肥總重的30 %,其中,無機肥各組分的重量百分比中,尿素33%、磷酸二銨40%、鈣鎂磷肥15%、磷銨硼7%、胺基酸鋅與螯合鐵肥5%,將上述組分定量混合均勻;然後,將佔秸杆顆粒無機微生物肥總重64%的作物秸杆磨細至40目,過篩,加入定量混合均勻的無機肥以及佔秸杆顆粒無機微生物肥總重5%的凹凸棒粉,混合均勻,採用常規方法進行擠壓造粒、烘乾、冷卻;再噴灑佔秸杆顆粒無機微生物肥總重I %的微生物菌劑的菌群懸液。
[0056]九月下旬至十月底施入秸杆顆粒無機微生物肥,成齡樹採用「放射溝」施肥法,溝寬30?40釐米,溝深30?40釐米,施肥後覆土,每畝施200千克。接著,在翌年土壤解凍後到萌芽前,每畝穴施120千克。然後,在花芽分化及果實膨大期,每畝穴施150千克。
[0057]對照組九月下旬至十月底每畝施入施農家肥料1500千克,配合尿素30千克以及過磷酸鈣80千克,採用「放射溝」施肥法,溝寬30?40釐米,溝深30?40釐米,施肥後覆土。接著,在翌年土壤解凍後到萌芽前,每畝穴施二銨30千克。然後,在花芽分化及果實膨大期,每畝穴施氯化鉀40千克以及磷酸二銨5千克。其他水肥管理措施兩組相同。
[0058]與對照組相比,本發明採用秸杆顆粒無機微生物肥的實施例,蘋果產量增加
8.7?15%、座果率增加8.6?10%以上,果形增大,香味增加,果實中Vc和礦物質含量提升,可食率提高,口感香甜,品質改善。
[0059]實施例三:種植白菜
[0060]本發明實施例中,無機肥佔秸杆顆粒無機微生物肥總重的35 %,其中,無機肥各組分的重量百分比中,尿素35%、磷酸二銨40%、鈣鎂磷肥12%、磷銨硼8%、胺基酸鋅與螯合鐵肥5%,將上述組分定量混合均勻;然後,將佔秸杆顆粒無機微生物肥總重59%的作物秸杆磨細至40目,過篩,加入定量混合均勻的無機肥以及佔秸杆顆粒無機微生物肥總重5%的凹凸棒粉,混合均勻,採用常規方法進行擠壓造粒、烘乾、冷卻;再噴灑佔秸杆顆粒無機微生物肥總重I %的微生物菌劑的菌群懸液。
[0061]白菜播種前,結合翻耕,將秸杆顆粒無機微生物肥深施入20釐米土層,施入量150千克/畝,蓮座期每畝追施50千克。
[0062]對照組耕地前每畝撒施農家肥2500千克,配施三元複合(混)肥60千克,隨整地翻入。蓮座期每畝追施10千克尿素。其他水肥管理措施兩組相同。
[0063]與對照組相比,本發明採用秸杆顆粒無機微生物肥的實施例,白菜增產13. 7?22%。外觀改善,口味多汁爽口,可溶性糖含量增加,品質提高。
[0064]以上所述僅為本發明的較佳實施例而已,並非用於限定本發明的保護範圍。凡在本發明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以及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發明的保護範圍之內。
【權利要求】
1.一種秸杆顆粒無機微生物肥,其特徵在於,該秸杆顆粒無機微生物肥包括如下組分:作物秸杆、無機肥、凹凸棒粉以及微生物菌劑,其中, 將作物秸杆磨細,過篩,加入無機肥和凹凸棒粉後進行攪拌,得到中間肥,並將得到的中間肥進行常規擠壓造粒、烘乾、冷卻,得到顆粒肥;再在顆粒肥表層均勻噴灑包含微生物菌劑的菌群懸液,以使所述顆粒肥表層噴灑的微生物菌密度達到預先設置的微生物菌密度閾值,所述微生物菌劑包括植物促生菌劑和秸杆促腐菌劑,最後,將噴灑菌群懸液的顆粒肥自然晾乾,以使顆粒肥含水量低於預先設置的含水量閾值,製成所述秸杆顆粒無機微生物肥; 各組分的重量百分比乾重分別為:作物秸杆60-75%、無機肥25-40%、微生物菌劑1%、凹凸棒粉5%。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秸杆顆粒無機微生物肥,其特徵在於,所述作物秸杆包括:玉米秸杆、小麥秸杆、水稻秸杆、高粱秸杆、大豆秸杆、棉花秸杆中的一種或幾種的任意組合。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秸杆顆粒無機微生物肥,其特徵在於,所述無機肥由尿素、磷酸二銨、鈣鎂磷肥、磷銨硼、胺基酸鋅以及螯合鐵肥混合均勻而成。
4.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秸杆顆粒無機微生物肥,其特徵在於,所述無機肥中各組分乾重的重量百分比分別為:尿素20?40%、磷酸二銨20?40%、鈣鎂磷肥10?15%、磷銨硼3?8%、胺基酸鋅和螯合鐵肥共I?5%。
5.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秸杆顆粒無機微生物肥,其特徵在於,所述植物促生菌劑中的植物促生菌包括:芽孢桿菌以及固氮菌,所述秸杆促腐菌劑中的秸杆促腐菌包括:白腐菌、黃孢原毛平革菌以及哈茨木黴菌。
6.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秸杆顆粒無機微生物肥,其特徵在於,將所述包含植物促生菌和秸杆促腐菌的微生物菌置於無菌生理營養鹽水溶液中進行培養,得到微生物菌劑,其中,所述微生物菌在無菌生理營養鹽水溶液中的微生物菌密度閾值為5xl07個/毫升。
7.如權利要求6所述的秸杆顆粒無機微生物肥,其特徵在於,所述無菌生理營養鹽水溶液配方為:每升無菌水中,含氯化鈣0.5?1.2克、亞硝酸鈉1.5?4.5克、硫酸鎂3.5?7.0克、硫酸亞鐵40?60毫克、氯化鉀40?55毫克。
【文檔編號】C05G3/00GK104326836SQ201410667953
【公開日】2015年2月4日 申請日期:2014年11月21日 優先權日:2014年11月21日
【發明者】逄煥成, 王婧 申請人:中國農業科學院農業資源與農業區劃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