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鑽床的製作方法
2023-09-19 11:34:40 2

本實用新型涉及機械加工技術領域,更具體地說,它涉及一種鑽床。
背景技術:
隨著經濟的不斷發展,機械加工技術在不斷的進步,鑽床的性能也在不斷的提升,其功能也在不斷的增加,如專利公告號為CN204382419U的中國專利公開的一種多鑽頭鑽床,它的軸承座上水平安裝了多個鑽頭,使用皮帶作為傳動件來驅動鑽頭,軸承座一次可在工件上鑽出多個孔。但是該多鑽頭鑽床只能夠鑽工件一側面的孔,當工件需要在兩側鑽孔時,這種鑽床就不實用。
技術實現要素:
針對現有技術存在的不足,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鑽床,能夠多方位為工件鑽孔,提高鑽床的通用性。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鑽床,包括底座、設置於底座上的工作檯、用於裝夾工件的夾持機構、鑽頭組件、以及用於驅動鑽頭組件工作的傳動組件,所述鑽頭組件包括設置於工作檯兩側的安裝板、設置於安裝板上的若干鑽軸、以及與所述鑽軸可拆卸設置的鑽頭,所述鑽頭相對設置,所述安裝板沿著鑽軸相對的方向與底座滑移連接,所述底座上還設置有用於驅動安裝板移動的第一動力裝置。
通過採用上述技術方案,工件置於工作檯上後,用夾持機構將工件夾緊,利用第一動力裝置將鑽頭靠近工件,然後利用傳動組件使鑽頭開始工作;由於工作檯兩側均設置有鑽頭,所以可同時對工件進行鑽孔,提高鑽孔效率;同時,由於鑽頭與鑽軸可拆卸連接,所以可以根據鑽孔需求安裝鑽頭,以提高整個鑽床的通用性。
進一步的,所述鑽軸上開設有螺孔,一抵緊螺栓通過螺孔與鑽頭抵接。
通過採用上述技術方案,抵緊螺栓的下端與鑽頭抵緊,防止鑽頭與鑽軸之間發生相對運動;且可根據鑽孔需求選擇安不安裝鑽頭,操作簡單方便。
進一步的,所述夾持機構包括設置於工作檯兩側的與安裝板平行設置的支架、設置於支架上端的夾板,所述支架位於工作檯與安裝板之間,所述支架沿著鑽軸相對的方向與底座滑移連接,所述底座上還設置有用於驅動支架移動的第二動力裝置。
通過採用上述技術方案,支架放置於工作檯上後,利用第二動力裝置移動支架,使得支架上的夾板與工件接觸從而將工件夾住;當工價被夾緊之後,移動安裝板使得鑽頭與工件抵接。
進一步的,所述工作檯包括若干一端與支架上表面固定連接的墊塊,所述墊塊的另一端與另一支架抵接,所述墊塊的上表面低於夾板的上表面。
通過採用上述技術方案,直接採用墊塊來支撐工件,且墊塊的一端與支架上表面直接連接,另一端與工作檯另一側的支架抵接,使得墊塊能夠架在兩根支架之間,當工件放置在墊塊上時,利用支架上的夾板將工件夾緊。
進一步的,所述底座側面沿著平行於鑽軸移動方向設置有導軌,所述安裝板和支架兩端均設置有與所述導軌滑移連接的滑塊。
通過採用上述技術方案,滑塊在導軌上的滑移可調節安裝板和支架的位置,移動方式簡單方便,易操作。
進一步的,所述第一動力裝置和第二動力裝置均採用氣缸。
通過採用上述技術方案,氣缸一來可以控制安裝板和支架的移動距離;二來能夠在安裝板和支架移動後直接將其固定。
進一步的,所述傳動組件包括設置於鑽軸遠離鑽頭一端的齒輪、與齒輪嚙合的齒條、用於驅動齒條轉動的電機。
通過採用上述技術方案,電機驅動齒條轉動,齒條帶動齒輪轉動,齒輪帶動鑽軸轉動,從而帶動鑽頭轉動,於是與鑽頭抵接的工件開始被鑽孔。
進一步的,所述電機設置有兩個,分別置於安裝板的兩端,且電機的轉動方向相同。
通過採用上述技術方案,設置了兩個電機同時對安裝板兩端的齒條進行驅動,使得齒條與齒輪之間的受力更加均勻,延長了齒條的使用壽命。
進一步的,所述夾持機構還包括設置於工作檯上方的壓緊裝置,所述壓緊裝置包括與底座連接的支撐杆、設置於支撐杆上的位於工作檯上方的第一氣缸、與所述第一氣缸的活塞杆連接的壓塊。
通過採用上述技術方案,壓緊裝置的設置能夠使工件夾緊的更加緊固。
進一步的,其中一側安裝板上方設置有擋板。
通過採用上述技術方案,可以擋住鑽頭工作時生成的廢屑,讓廢屑不會飛濺出鑽床,方便工作人員對廢屑的集中處理。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優點是:
1、工作檯兩側均設置了鑽頭組件,可以同時對工件進行鑽孔,提高鑽孔效率;
2、鑽頭與轉軸可拆卸連接,工作人員可以根據鑽孔需求對應安裝鑽頭,使得鑽床更具通用性;
3、傳動電機設置有兩個,使得齒條上受力均勻,延長了齒條的使用壽命。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整體結構示意圖;
圖2為圖1中A部的放大圖;
圖3為圖1中B部的放大圖。
附圖標記:1、底座;21、安裝板;22、鑽軸;23、鑽頭;24、第一動力裝置;25、抵緊螺栓;26、安裝座;31、支架;32、夾板;33、第二動力裝置;34、支撐杆;35、第一氣缸;36、壓塊;4、墊塊;5、導軌;51、滑塊;6、傳動組件;61、齒輪;62、齒條;63、電機;64、張緊輥;7、擋板。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詳細描述。
一種鑽床,參照圖1,包括底座1,底座1上表面設置有用於放置工件的墊塊4,墊塊4的兩端設置有與底座1滑移連接的支架31,其中,墊塊4的一端與其中之一的支架31上表面固定連接,墊塊4的另一端與另一支架31的上表面抵接,當支架31移動時,墊塊4隨著與其固定的支架31一起移動。支架31的上端對稱設置了夾板32,夾板32的上表面高於墊塊4的上表面,當工件放置在墊塊4上時,能夠利用夾板32將工件夾緊。墊塊4的上方設置了與底座1連接的呈U形的支撐杆34,支撐杆34上位於墊塊4上方設置了第一氣缸35,第一氣缸35的活塞杆連接有壓塊36,當第一氣缸35工作時,活塞杆帶著壓塊36在豎直方向運動,能夠進一步將放置於墊塊4上的工件壓緊。
支架31的外側與底座1滑移連接有安裝板21,安裝板21上設置有用於對工件鑽孔的鑽頭組件,其中一側安裝板21上方設置有擋板7,可以擋住鑽頭組件工作時生成的廢屑,讓廢屑不會飛濺出鑽床,方便工作人員對廢屑的集中處理。
參照圖2,底座1側面設置有導軌5,安裝板21和支架31兩端均設置有與導軌5滑移連接的滑塊51。並且,在底座1上設置有用於驅動安裝板21滑移的第一動力組件,以及用於驅動支架31滑移的第二動力組件,本實施例中,第一動力裝置24和第二動力裝置33均採用氣缸,氣缸一來可以控制安裝板21和支架31的移動距離;二來能夠在安裝板21和支架31移動後直接將其固定。
參照圖3,安裝板21上的鑽頭組件包括設置於安裝板21上的若干鑽軸22、以及與鑽軸22可拆卸設置的鑽頭23,鑽頭23均朝向墊塊4方向設置。鑽軸22有設置在安裝板21上的安裝座26固定連接,其中,鑽軸22與安裝座26的連接處設置有軸承,使得鑽軸22能夠繞著鑽軸22軸向轉動。並且,在鑽軸22靠近支架31的一側開設有螺孔(圖中未表示),一抵緊螺栓25通過螺孔與鑽頭23抵接,當鑽頭23安裝進鑽軸22上時,擰緊抵緊螺栓25將鑽頭23與鑽軸22固定連接,使得鑽頭23能夠跟著鑽軸22轉動。
鑽軸22遠離支架31的一端設置有傳動組件6,傳動組件6包括設置於鑽軸22一端的兩個齒輪61,相鄰的兩個鑽軸22上處於同一平面的兩個齒輪61與同一根齒條62相連,相鄰的齒條62連接的齒輪61不在同一平面,本實施例中,每三個齒輪61使用一根齒條62;並且,每一根鑽軸22上可以連有兩根齒條62,使得鑽軸22可以成為齒條62傳動的中間體,這樣的設置減小了每根齒條62上需要帶動的鑽軸22數量,提高了傳動系統的承載能力。底座1上位於安裝板21的兩端位置設置了轉動方向和轉速均相同的電機63,該電機63用於驅動齒條62轉動。當兩端的電機63同時轉動,可以使載荷均勻分配在兩端的齒條62上,使齒條62與齒輪61受力更均勻,增強了鑽床在工作時的穩定性,若電機63隻驅動一端的齒條62,則一端的齒條62會承受所有載荷,造成齒條62上受力懸殊大,減小齒條62的使用壽命。
另外,在安裝板21的靠近齒輪61的一側設置了調節槽(圖中未表示),調節槽上滑動設置了張緊輥64,該張緊輥64與齒條62的外側抵接。齒輪61在齒條62的內部,張緊輥64抵接在齒條62的外側,調整調節槽上張緊輥64的位置,使張緊輥64靠近齒輪61或遠離齒輪61,能讓齒條62在齒輪61上變得緊繃或鬆弛,從而避免鑽床在工作中因齒條62鬆動而產生故障,也可以避免因齒條62鬆動而產生噪音。
本實施例的工作過程:
需要對工件鑽孔時,根據工件的鑽孔需求安裝好鑽頭23,然後將工件放置在墊塊4上,驅動第二動力裝置33將工件的兩側夾緊,同時,驅動第一氣缸35將工件的上方夾緊,提高工件夾持的穩定性;之後驅動第一動力裝置24使得鑽頭23靠近工件,並啟動電機63使鑽頭23開始工作,然後在工件上鑽孔;整個鑽床鑽孔的靈活性高,更具有通用性。
以上所述僅是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方式,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並不僅局限於上述實施例,凡屬於本實用新型思路下的技術方案均屬於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應當指出,對於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進和潤飾,這些改進和潤飾也應視為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