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四季網

六朝煙雨——陳霸先與建康保衛戰

2023-09-11 17:45:00 6

公元554年,也就是南朝梁承聖三年十月初九,西魏柱國于謹、宇文護,大將軍楊忠領兵五萬,進兵江陵。次年正月初二,江陵陷落。梁元帝旋即被殺,年四十七歲。

  江陵朝廷覆滅之後,二月,年僅十三歲的晉安王蕭方智在建康被王僧辯和陳霸先立為梁王。梁朝的危亡重任,落在了王、陳二人的肩上。

  此時北齊乘虛而入,文宣帝把寒山之役俘獲的梁貞陽侯蕭淵明立為梁朝「皇帝」,派上黨王高渙送他南還,並寫信要求王僧辯迎接。對這樣無理的要求,王僧辯自然是拒絕了。見勸說無效,高渙便猛攻東關,大破梁軍,殺梁大將裴之橫。王僧辯為北齊軍勢所懾,不得已答應接受蕭淵明。五月,蕭淵明入建康,即皇帝位,改元天成,立梁王為太子。

  這個局面如果穩定了,那麼梁無異於北朝的傀儡,南朝的歷史也就結束了。陳霸先在苦勸無效之後,決定誅殺王僧辯。九月,徐度、侯安都與陳霸先水陸並進,突襲石頭城。王僧辯猝不及防,很快就被俘,馬上被絞殺。面對這樣的形勢,蕭淵明只得退位。十月,梁王即皇帝位,改元紹泰,是為梁敬帝。陳霸先自任尚書令、都督中外諸軍事、車騎將軍、揚、南徐二州刺史。

  這年冬天,吳興太守杜龕、義興太守韋載、吳郡太守王僧智(王僧辯之弟)起兵抗命。這三郡聲勢相連,幾乎包括了京口東南的整個江南地區。陳霸先親自東徵,兵伐義興。他剛一走,譙、秦二州刺史徐嗣徽和南豫州刺史任約突然投降北齊,偷襲建康,佔據了石頭城,與留守臺城的侯安都形成相持局面。

  東徵總算順利,但是建康的局面就不大好收拾。北齊公然南侵,不斷增援叛軍。從紹泰元年十月二十九日徐、任襲據石頭城起,到太平元年(公元556年)六月十六日解嚴為止,前後二百二十多天,建康經歷了一段驚心動魄的歲月。

  紹泰元年十一月,齊軍五千人佔領姑孰,與石頭城徐、任相互呼應。陳霸先命令徐度在冶城立柵,加強防衛。這時候韋載向陳霸先獻策,認為當務之急應該在秦淮河南岸趕築城壘,保障與東部聯繫的運輸線,同時截斷敵軍的補給線,必然穩操勝券。陳霸先依計行事,命侯安都夜襲北岸屯糧之地胡墅,燒毀了一千多條船;命周鐵虎攻擊敵軍運輸線,俘獲敵將張領州;又命韋載在大航的侯景舊營築城,使杜防守。齊軍也在石頭倉城門和秦淮河南岸分別立柵,與梁軍對抗。

  徐、任仗著有北岸齊軍為後盾,出兵猛撲冶城,陳霸先親率精兵迎擊,大破之。徐、任二人於是留齊將柳達摩守石頭城,親往採石迎接北齊援軍。十二月中,梁軍連勝,侯安都在北岸深入徐嗣徽本營,使徐嗣徽大為震動;陳霸先大敗柳達摩,燒毀齊軍所立兩柵;徐、任領齊軍一萬欲回石頭城,為侯安都水軍所敗。於是陳霸先開始猛攻石頭城,想憑著連勝的銳氣一戰而勝。柳達摩膽寒,要求講和,但是要求陳霸先侄子陳曇朗作為人質。

  建康朝臣急欲講和,陳霸先無奈只得同意。但是他認為齊軍不會守信,以為梁朝微弱,定會發兵重來。十二月中旬,雙方議和。柳達摩北還,因枉自失兵損將而一無所獲,被齊文宣帝所殺。

  陳霸先的估計完全正確。兩個月後,徐、任襲擊採石,抓去了一個防守的將領。三月下旬,齊大都督蕭軌與徐、任合兵十萬,進軍當塗南岸東梁山。陳霸先在梁山本已設防,使侯安都、周鐵虎在此駐軍,這時候又增加兵力,親自去視察,慰勞軍隊。

  然而齊軍在梁山不過是虛張聲勢,相持到五月,齊軍突然通知梁朝,只要交還蕭淵明就退兵。陳霸先滿口答應,但是沒過兩天蕭淵明就「疽發背」死了(明擺著是被故意搞死的)。

  得知這一消息後,蕭軌大怒,次日兵發蕪湖,走旱路向建康推進(可見蕭軌對侯安都的水軍仍然十分忌憚),把周文育、侯安都拋在後面。陳霸先立即召還梁山各軍,在建康擺開防守陣勢。

  二十九日,齊軍進到臺城以東的倪塘,臺城外郊開始出現零零散散的騎兵。從這天起,空前激烈的建康保衛戰打響了。

  二十九日當天,陳霸先趁齊軍先鋒立足未穩,領軍出建康,在白城與徐嗣徽激戰半日。周文育、侯安都勇不可當,親率騎兵突擊,生擒齊將乞伏無勞(看這個名字就是個衰鬼)。就在此時,大將沈泰奉陳霸先之命領三千精兵暗渡長江,偷襲瓜步,繳獲一百多條船和一萬軍糧,令急欲增援南岸的齊軍援兵大為受挫。這一天的戰鬥可謂是精彩之極,以劣勢兵力兩面出擊仍然大獲全勝,陳霸先對戰局的判斷和掌握證明了他是足以依靠的領袖人物。第二天,齊軍主力終於趕到,進軍至城東北的鐘山;初四,進至城北的幕府山;初九,到了玄武湖西北。齊軍主力既到,兵力對梁軍保持了絕對優勢,進展相當順利。陳霸先看出敵軍士氣正高,決定暫避其鋒芒,且戰且退,逐處應戰,以戰術上的優勢彌補戰略上的劣勢,同時不斷用遊騎騷擾齊軍的補給線。

  但是陳霸先很快發現自己到了退無可退的境地,南、北、東三面都出現了敵軍,建康被包圍了。其時建康的對外聯絡已經被切斷,糧運不至,救兵未來,戶口離散,徵求無所。

  儘管這樣,齊軍卻也陷入了困境。江南的梅雨季節終於發飆了,連日的大雨使城內外積水過膝。城內的守軍還可以輪流到室內休息,城外的齊軍可就慘了,一來露天無法燒火做飯,士兵只能吃生的食物;二來建康死守,陳霸先又不時偷襲,齊軍無法休息,士兵日夜站在爛泥中,腳趾都爛了,精神更是疲憊不堪。

  綜合所有的情況,在召開了幾次軍事會議以後,陳霸先決定孤注一擲,冒險反攻。十一日,天氣轉好,陳霸先開始動員士兵,鼓舞士氣。然而士兵個個飢餓不堪,根本無法出戰。就在陳霸先一籌莫展的時候,陳奇蹟般地送來了三千斛米、一千隻鴨。至於怎麼弄到的這些東西,史書上沒有說,我只能稱之為奇蹟。陳霸先自然是大喜過望,立即命令煮熟,發給每個人一包用荷葉裹的飯,中間夾著幾塊鴨肉。士兵們填飽了肚子,振作精神,準備拼死一搏。

  梁太平元年(公元556年)六月十二日的這場戰鬥,勢必在歷史上留下了幾個耀眼的名字。下面我就結合史料,加上我的個人想像,描述一下這一天的激戰。

  十二日的拂曉,梁軍的騎兵主力靜悄悄地出了建康北門。先鋒大將仍舊是侯安都,他的任務是為陳霸先的大部隊衝亂敵軍的陣地。侯安都回頭看了看身後的梁朝皇族猛將蕭摩訶,道:「將軍驍勇有名,安都久仰,但百聞不如一見,今日之事……」蕭摩訶朗聲道:「今日使明公一見!」侯安都道:「好!今日全賴將軍神威。」

  梁軍在幕府山上擺開了陣勢,而此時的齊軍卻一無所知。天光一放亮,侯安都立刻下令全軍突擊,向齊軍本營發起進攻。借著幕府山的地勢,士氣高昂的梁軍騎兵猶如猛虎下山一般直撲齊軍陣地。驚慌失措的齊軍倉促應戰,不少士兵還沒來得及拿起武器就已經身首異處。侯安都和蕭摩訶更是一馬當先,槍挑馬踏,令齊軍心驚膽戰。

  但是齊軍很快從慌亂中回過神來,大批趕到的援軍將侯安都部團團圍住。侯安都坐騎被射中,落馬倒地,十幾個齊兵一擁而上就要抓人。當此時,蕭摩訶大喝一聲,匹馬殺到,嚇得齊兵四下逃竄。侯安都趁機大槍一揮,挑落一個敵軍騎兵,奪過馬再戰,威猛無比。

  這時候陳霸先親率大部隊趕到了,吳明徹、沈泰等軍大舉進攻,齊軍又是一陣大亂。侯安都看到援軍既到,便向蕭摩訶大喝道:「蕭將軍!隨我殺將過去!」便帶著所部騎兵繞到齊軍背後,再次發起猛攻。這時候齊軍腹背受敵,又弄不清敵人究竟有多少兵馬,士兵無心戀戰,大敗潰散,互相踐踏而死的不計其數。

  齊軍大敗,徐嗣徽和他的兄弟徐嗣宗也在亂軍中被俘虜。士兵把二人押解回營,陳霸先冷笑一聲,下令斬首。號令三軍,梁軍軍威更壯。吳明徹、沈泰、周文育、徐度等各軍紛紛告捷,齊軍完全被擊潰了,沒有任何一支部隊在抵抗,大家想的都是如何逃命。北齊南徵的軍事總指揮,大都督蕭軌也被俘虜,其他齊軍大將被俘的有四十五名之多,只有任約等不多幾個人逃得性命。其餘齊軍將士逃到江邊,卻發現戰船早已被侯安都的水軍燒毀大半。船少人多,齊軍為了爭相上船而自相殘殺,慘不忍睹,渡江溺死的也是不計其數。

  十三日,梁軍燒毀江邊齊軍遺留的戰船,戰事完全結束。十五日,建康宣布解嚴。至此,建康保衛戰結束。陳霸先勝利了,但是充當人質的陳曇朗卻被北齊殺害了。

同类文章

揭皮

 1.國寶露面   1945年農曆五月,束鹿城「德藝軒」裝裱店來了個大買賣。   一個日本軍官領著一群鬼子,點名要見老闆尚國如,尚國如慌忙從裝裱工作間裡奔出來。日本鬼子佔領這個華北小縣城八年來,一天也沒消停過,他每天都提心弔膽,捐稅從沒有晚交過,他實在想不通日本人找他幹什麼。   「尚掌柜

晉楚爭霸中原的第二次較量:邲之戰

 邲之戰,是春秋中期的一次著名會戰,是當時兩個最強大的諸侯國——晉、楚爭霸中原的第二次重大較量。在作戰中,楚軍利用晉軍內部分歧、指揮無力等弱點,適時出擊,戰勝對手,從而一洗城濮之戰中失敗的恥辱,在中原爭霸鬥爭中暫時佔了上風。至於楚莊王本人,也由於此役的勝利,而無可爭辯地擠入史所稱道的「春秋

大明帝國戰爭史:皇族爭霸

爭的旋渦中,英宗的後裔也不可避免地面對骨肉相殘的局面。繼承英宗帝位的是憲宗,接著又由孝宗傳到了武宗。武宗天性放蕩不羈,喜歡四處遊玩,他那些有違傳統的所作所為讓某些心懷異志的藩王覺得有機可乘,蠢蠢欲動。1510年(正德五年)4月,封地在陝西中部的安化王朱首先造反,但叛亂僅持續了18天就被平息

虎牢關大捷:竇建德的不歸路

平心而論,竇建德是條好漢。   竇建德,河北人,自小家貧,為人義氣,被同鄉視為尊長。   大業七年,隋煬帝發兵徵高麗,竇建德號召鄉人反抗兵役,拉杆子造反,從此風風雨雨一直到唐武德四年,也算是個老革命了,他與士卒同甘共苦,善出良策,屢敗隋軍,為河北、山東一帶的豪傑所稱道,威望很高。   不但

不懂地理學害慘了項羽

 陳勝吳廣起義爆發以後,原來被秦始皇掃滅的六國貴族們紛紛趁勢而起,短短兩年之內,秦與六國對抗的後戰國局面再一次出現。巨鹿之戰中,項羽破釜沉舟,擊敗章邯率領的秦軍主力,坑殺20萬秦卒,威震天下,儼然成為各路反秦軍的首領。    當時六國貴族們很多已經據地稱王,項羽想要自己立刻當上一統天下的皇

木牛流馬之謎

為解決糧草運輸的問題,諸葛亮發明了一種新的運輸工具——木牛流馬,這種工具節省人力,在當時是一種比較先進的工具。《三國志》的作者詳盡地描述了木牛的形象,並且對流馬的尺寸作了記載,但沒有任何實物與圖形存留後世。   據說,過了200多年,南北朝時的科技天才祖衝之再造了木牛流馬,但他也沒有留下詳

刮骨療傷

 三國時期,關羽在攻打樊城的時候,右臂被毒箭射中。後來,傷口漸漸腫大,十分疼痛,不能動彈。經多方診治始終無效。一天,關羽和他的部將正在發愁。忽然,部下前來報告,說名醫華佗來了。   華佗進來後說:「我是為治您的傷才來的。辦法倒是有,就怕您忍受不了疼痛。」關羽聽後笑了笑說:「我是一個久經沙場

許褚戰赤膊戰馬超

  你知道嗎?「赤膊上陣」這個成語,來自許褚與馬超的那場大戰——   當年,馬超為報父仇,出動大軍進攻曹操,雙方在渭口一帶對陣。第二天,兩軍出營布成陣勢。馬超挺槍縱馬,與曹操的猛將許褚交戰。兩人大戰一百多個回合,不分勝負。因為戰馬疲憊不支,於是各回軍中,換了一匹馬出營再戰,仍然勝負不分。許

鮮為人知的叛亂:烏泰「獨立」事件平叛始末

 1912年初,內蒙古科右前旗郡王烏泰公開響應外蒙,宣布獨立,並且組織隊伍進行大規模武裝叛亂。民國政府斷然組織軍隊進行平叛,山東籍將軍吳俊升是這次平叛戰役的主力。這次成功平叛被譽為「中華民國開國以來的第一件體面之事」。   過繼的郡王   在中國的版圖上,位於內蒙古地區境內有一片美麗富饒的

慘烈無比的北漢大軍與後周大軍的高平血戰

 五代後漢的開國君主漢高祖劉知遠死後,漢隱帝即位。隱帝即位幾年以後,對於幾個執政的顧命大臣感到不滿,皇帝的寵臣也乘機在隱帝面前進言,要誅殺這幾個大臣。隱帝於是不顧太后的勸阻,在後漢乾三年,趁大臣朝見的機會,伏兵殺死了楊斌、史弘肇、王章。然後宣布這幾個大臣意圖謀反,又派使者率領人馬搜捕幾個大